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图景及其实现

时间:2021年04月19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高等教育现代化包括本质内涵、逻辑起点、关键要素和时代旨归等核心要义。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其发展愿景是通过优化发展理念、完善制

  摘要: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高等教育现代化包括本质内涵、逻辑起点、关键要素和时代旨归等核心要义。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其发展愿景是通过优化发展理念、完善制度体系、聚焦人才培养、增强技术力量和规范治理结构来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布局、新视野、新高度、新突破和新格局。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在动力机制上要充分发挥理念导向力、政治基础力、人才驱动力、技术创新力和教育影响力的作用,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实践路径上需要不断激发高等教育的发展活力、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式发展、保障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为我国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2035;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能力;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教育现代化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它既是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源泉,又是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领域。“高等教育现代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明确进入国家现代化议程,成为支撑、推动和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引擎。”[1]党的十九大对国家现代化进行了战略部署,一是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基础,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明确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3]。

  该文件的颁布更加强调和凸显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地位,是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020年10月,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它标志着我国开启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构成,符合新时代国家深化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利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4]因此,描绘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图景,探索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实现路径,不仅对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至关重要,也对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特有的历史脉络和逻辑理路,且这两者之间往往具有同构性。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持续过程,它会按照高等教育特有的历史轨迹演进,也会涉及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逻辑起点、关键要素和时代旨归等基本要素。理性分析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是全面勾勒面向2035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愿景的必要前提,更是使其赶超和引领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题中之义。

  (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

  概念分析是学术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在马克斯·韦伯(MaxWeber)看来,“现代化涉及到一系列的过程……正规学校教育的普及;价值和规范的世俗化;等等。所有这些过程既相互累积,又相互转化。”[5]也就是说,现代化是用来概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转变为现代过程与结果的综合性概念,“现代化即现代性增加和扩展的过程,现代化的结果就是现代性的实现。”[6](p30)

  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认为:“现代化是一个革命的过程、复杂的过程、系统的过程、全球化的过程、长期的过程、阶段性的过程、同质化的过程、不可逆的过程、进步的过程。”[7]教育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下位概念,“它是指与教育形态的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和实现的过程。”[6](p30)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高等教育现代化内涵解释的多样性。从过程层面看,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具有目标指向的教育发展过程,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

  高等教育现代化既要更好地为现代社会发展服务,又要与世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相适应[8](p4-7)。从目标和结果层面看,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国际高等教育最高水平、最先进状态为参照的目标体系和追求,是具有时空局限性的相对概念[9]。可见,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多系统、多维度和多层次的概念。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是高等教育理念、主体、过程、制度以及方式等要素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成熟的过程,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定。

  (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多方面发展的共同需求。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10]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性中预示了各个民族都要向现代社会过渡。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现代化决不是某一项经济因素或手段的问题,而是社会结构的根本改造问题,是社会经济形态重建和政治意识形态重构的社会历史过程。”[11](p35)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出发点和基本立场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12]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的主线。从现实逻辑来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和相互融通的有机整体。

  其中,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主要回答了“如何发展”的问题,对应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动力。协调、绿色和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点,对应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对应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五大发展理念完全可以应用于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它们也为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加公平和更加可持续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现实依据。

  二、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图景

  发展图景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描绘好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图景对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至关重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未来愿景包括理念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内容的现代化、手段的现代化和治理的现代化,这要通过优化发展理念、完善制度体系、聚焦人才培养、增强技术力量和规范治理结构来实现和完成高等教育现代化2035的新布局、新视野、新高度、新突破和新格局。

  三、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审视

  以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逻辑架构为依据,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要在理念、制度、内容、手段和治理等方面实现现代化。理念现代化作为精神力量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前提,制度现代化作为制度设计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保障,内容现代化作为文化滋养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手段现代化作为支撑条件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载体,治理现代化作为方向指南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其中,理念和制度回答的是高等教育现代化“为什么”的问题,内容和手段回答的是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什么”的问题,治理回答的是高等教育现代化“怎么样”的问题。

  四、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和组成部分,是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支撑和动力源泉,是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工程。为实现面向2035的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规律。具体来讲,理念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制度和技术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两翼和支撑,教育治理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手段,人才培养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目的。

  五、结语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先决条件,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助推器,这是世界各国争先恐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动因。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打破高等教育发展瓶颈的关键,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伴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

  教育论文范例:教育现代化与终身学习体系建设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高等教育领域现代性不断增长、保守落后性因素不断淘汰的过程,是规模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精英与普及等教育结构和层次全面发展的过程”[25],为了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坚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开放融合和创新发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体系,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层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教育强国。

  参考文献:

  [1]史静寰,叶之红,等.走向2030: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7(05):1-14.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7-29.

  [3]人民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5)[2020-11-15].http://edu.people.com.cn/n1/2019/0225/c1006-30899811.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EB/OL].(2021-03-13)[2021-03-17].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103/t20210314_519710.html?authkey=boxdr3.

  [5][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2.

  [6]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0.

  [7]HUNTINGTONSP.Thechangetochange:modernization,developmentandpolitics[J].Comparativepolitics,1971(03):283-322.

  作者:袁利平 李君筱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