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让习作情感积极建构起语言的能量场

时间:2020年06月15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我们知道,写文章是为了表情达意。如果没有想要表达的意思或情感,下笔习作就沦为为写而写,学生的习作就走向无病呻吟。一篇有生命力的习作,应是情感和语言同构共生的产物。习作教学中,教师所要努力做的,就是促进情感和语言的顺利接轨,让它们处于同构共

  我们知道,写文章是为了“表情达意”。如果没有想要表达的意思或情感,下笔习作就“沦为”为写而写,学生的习作就走向“无病呻吟”。一篇有生命力的习作,应是情感和语言同构共生的产物。习作教学中,教师所要努力做的,就是促进情感和语言的顺利接轨,让它们处于同构共生的最佳状态。在此提出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

  一、找准情感支点,诱发语言生长

  语言从哪里来?文字因何而生?古人早有“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的说法。很显然,这里的“心声”和“情动”即为作文的生长点。在习作过程中不妨经常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让生活变得“有意义”起来起来,那么五彩缤纷的生活就有可能成为语言生长的“源头活水”。如一教师在指导《我想发明……》习作时,发现学生把目光投向看起来神秘莫测,遥不可及的发明上,被“发明”二字“唬住”了,情感处于“瘫痪”状态!教师巧妙设计“用胶水粘贴优秀习作”这一活动成功化解了这一困境。

  语文教师论文范文:语文论文中开篇文章思辨性探究

  而化解这一困境的关键是其间遭遇的种种麻烦:有的胶水插管掉了,只能用手指代替蘸;有的只剩下一丁点儿,蘸不到也倒不出……,教师则故意把生活“展开”,把“麻烦”聚焦。学生变生活的“旁观者”为生活的“感受者”,变生活的迫切需要为强烈表达的动机,为习作表达找到一个情感的“支点”。很多学生触类旁通,由使用胶水的问题,想到书包问题,电视问题,雨伞问题,汽车安全问题……生活方方面面的触角在情感的体验处沉淀,铺延,碰撞着学生的思维,启发着学生的思路:发明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改造;习作,就是对生活的感悟和表达。教师借助情感体验之“一叶”引导学生知习作表达的“一秋”,在激活学生言语动机之际帮助学生获得“话语自觉”,思考习作的创作本源:表情达意。此时,“体验情感”的过程追寻“为什么写”,这一视角的转换无疑是指向对“学生”这一言语主体的终极关怀。“为什么写”是语言表达的最佳生长点。

  二、丰富情感张力,观照语言个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中,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因此,习作课堂,要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上下足工夫,使情感处于一个“由淡到浓,越聚越浓”的状态。抓住了学生的情感,其观察、思考、表达就找到了“向心力”,促进了学生习作运思过程中物、意、言的萌发,而非“人云亦云”。一次习作课上,学生经历了“吹砖头”的一系列游戏之后,情至笔端,表达的情感丰富多样,有的侧重“神奇的游戏”表达了内心的惊叹,有的侧重“奇怪的信封”表达了内心的疑惑;有的侧重“大力士”表达了前后的变化;有的用“有趣的发现”表达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内容的多角度,无不反映了学生情感的张力。

  这情感的张力源于教师矛盾情境创设:一块竖放的砖头,一个学生吹,纹丝不动;四个学生吹,还是纹丝不动。而教师只是借助一个信封吹,砖头“瞬间倒下。正是“冲突”产生的情感落差,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变学生的“置身事外”为“置身事内”,其间期待、失望、困惑、惊喜等情感伴随学生。在情感的“涨落间”,学生的个性感受随之丰富起来,思维也朝着线性和扇形的方向展开,在情感梳理,选择,加工,改造的推动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语言,唤醒了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唤醒了学生对个性表达的认同:感受因人而异,是充满个性的。文章就是用来表自己的情达自己的意,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的。当习作一旦被学生视为表情达意的“沟通工具”之时,他们就会格外热爱同其生命一同成长的言语表达方式。走进习作大门,迎接他们的,已经不是在,而是真实地,个性地表达自我,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三、捕捉情感强音,鲜活语言色彩

  “细节”是传达作者情感的最强音。巴尔扎克说过:“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文章离不开细节。如果急如走马,习作就变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到哪里”,笔下的文字就因“细节”缺失而变得枯燥无味,的过程就变得折磨无趣。此时,应在看似“平静”处,激起一朵浪花,把学生引向“印象最深”处,“感受最深”时,于细节处引导捕捉“情感”,使文字也因“情感”的快慢缓急而鲜活起来。如《我学会了……》习作课上,一学生介绍“敲蛋”,三言两语,只是敲蛋的基本流程。

  教师没有马上作出评价,而是巧妙地穿针引线,引导其他学生发问:“蛋怎么敲?是轻还是重?多轻多重才行?敲了几次?敲轻了,蛋壳有什么变化?敲重了,发生什么事?老师组织,引导“读者群”介入,追问,在交互式的说说,评评,议议,补补中,学生思维归位,朝着“细节”发展,回到“那时那刻”,如电影般地回放其中精彩细节:“我以为蛋壳很硬,于是拿起蛋,往碗沿上使劲一敲,没想到蛋落到了碗外。我用手去抓它,想把它装进碗里。

  可是,手一碰到它,蛋黄就滑到了旁边。就好象抓泥鳅一样,怎么也抓不住。”教学过程中,教师于“细节处”驻足,引导学生慢慢“叙说”,细细“品味”,一层深入一层,把学生未曾觉察的情感拢过来,聚过来。在这样一种真实的,情感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中,回顾,感受,体味,爆发出一些新的东西,再一次凝结,整合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在思维与情感相互交织下,笔下之文朝着质感和厚度发展。这种指向细节的情感过滤方式,展开的是思维的纵深处,收获的是内容的具体化,传递的是学生的真情实感。

  四、释放情感需要,推动语言着陆

  当学生心中始终涌动一股情感的潮时,教师应及时给学生一个静静的“倾吐”时空,切不可随意把“下笔成文”变成“课外作业”,应适时让情感推着笔尖走,使语言在情感的推动下,顺利着陆。同时,在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发问,避免频繁走动,防止人为割断“情感”和“语言”的联系,应努力维护好习作的“情境场”,让学生的情感在笔尖上尽情流淌。

  由此,习作迈向情感和语言同构共生之境,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大脑中源源不断地涌出活水。此时,习作就变成了情感的需要,表达自我的需要。当学生享受到习作这一特殊的“个人享用功能”时,习作就可能成为记录生活的方式,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如果我们把习作看作是一棵参天大树,“情感”就是它脚下的根,“语言”就是它繁茂的叶。根为叶提供源源不断的水分,叶回报根不尽的养料。根深才能叶茂!

  作者:卢晓荣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