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论艺术社团推进高校美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时间:2019年09月17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艺术社团是大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和创造性体验的有效途径,是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大学生的情操教育和审美素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大学生艺术社团应充分探索艺术社团的课程化、精品化及专业化发展路径,深入构建能有效推进高校美育工作开展

  摘要:艺术社团是大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和创造性体验的有效途径,是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大学生的情操教育和审美素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大学生艺术社团应充分探索艺术社团的课程化、精品化及专业化发展路径,深入构建能有效推进高校美育工作开展的长效协同机制,切实发展为高校实施美育教育的有效阵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艺术教育;高校美育;艺术社团;课程化

中国德育

  一、高校美育的发展现状及其与艺术社团的关系

  1.高校美育的发展现状

  “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是指通过美学理论和审美活动来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包括审美素质在内的人的全面素质,以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为基本任务,最终实现人格的完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002年)中明确提到,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为学校美育开展指出一条明确的路径。

  美育自1999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教育方针,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便得以确立。但开展多年,美育仍是“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如下方面:首先,一些学校尚没有形成健全的课程教学体系,美育课程存在随意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没有统一而一贯的标准,由任课老师制定。

  其次,美育课程类型单一,主要表现在纯粹上艺术理论课或纯粹上艺术欣赏课,缺少艺术实践的内容,开设的课程缺乏特色和吸引力。再次,开设的课程数量远小于学生的实际需求,缺乏相应的经费及场地,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最后,学生想要拿到美育的学分往往比其他学分轻松随意,有些美育课程甚至无需考勤和考试就能通过。综上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不清楚美育的含义,误认为美育就是教会学生美术、唱歌、跳舞、器乐等一项艺术技能,有的甚至把美育当成一种娱乐式的课外活动。

  2.大学生艺术社团及其与高校美育的关系

  作为高校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校外、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及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大学生艺术社团是指在高校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或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指导下,一群有艺术特长或艺术兴趣的大学生自发组建的学生艺术团体。它们通过开展各种艺术类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发展艺术兴趣、展示艺术特长提供平台。

  在艺术社团的实践活动中,参与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学习、模仿、创造和再创造,了解优秀的艺术作品,感受和体验生活与艺术之美,参与者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可以在艺术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根据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定位及其功能,艺术社团有理由成为高校艺术教育的载体,通过与艺术课程教学相结合,举办经常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的艺术活动,来实现扩展和丰富学校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目的,这是由大学生艺术社团独具的艺术教育特点所决定的。

  二、大学生艺术社团对促进高校美育工作的独特作用

  1.“实践性”:使艺术社团成为美育实践活动的优秀阵地

  在艺术社团活动中,实践性是最重要的特征。传统艺术类课程侧重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普及,很少有艺术实践内容的安排,艺术社团恰能发挥“学以致用”的作用。大学生积极投入到艺术社团的活动中,不仅是一种艺术体验过程,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更加深入了解艺术的内容。

  例如,学生通过艺术欣赏课了解优秀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聆听并感受优美的旋律,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从作品的文化及创作背景方面进一步启发思想、理解音乐,最终实现审美情感和审美感知能力的提升。如果学生通过参加艺术社团的合唱或是训练,逐步加深对歌曲的感受、理解,体悟对歌曲情感和技巧层面的表达,他们情感中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的一面也会在精神层面上得到强化,自身的人格和品质也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因此,艺术类社团是实现大学生美育教育实践的优秀阵地。

  2.“普适性”:使艺术社团成为激发学生艺术潜能的有效模式

  艺术社团数量多且准入门槛较低,几乎每个有艺术爱好的学生都能在艺术社团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对大学生来讲,艺术社团的普适性符合青年学生的期待,对他们而言具有天然的亲和力。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许多学生的艺术才华在中小学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潜能仍处于未被“激活”的状态,学生艺术社团在为学生提供个人风采展示舞台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有的学生刚加入社团时可能还是爱好阶段,但是凭借兴趣、天赋和在社团的长期锻炼便能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不仅使自己得到艺术技能的锤炼,同时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最终在接受美育的同时也培养了健康的人格,这得益于艺术社团开放包容的平台。

  3.“多样性”:使艺术社团活动成为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

  艺术社团几乎涉及了各个艺术领域,其覆盖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多元性是高校艺术类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基于这种内容、形式、时空的灵活性,艺术社团更有利于创新出差异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实践内容,学生可以自主进行选择,让学生在彰显个性、完善自我的过程中不断汲取艺术知识的养料。

  相较于传统的艺术教育平台和载体,艺术社团的“多样性”使其更容易实现以人为本的育人思路,即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求,通过“多样性”艺术载体唤醒他们欣赏美、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让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中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和阳光的心态。

  三、高校艺术社团长效推进美育工作开展的途径

  艺术社团作为高校中普遍受到大学生欢迎的一种艺术团体,有其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艺术社团应始终定位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坚持与大学生的成长实际、情感需求和审美心理相结合,激发大学生的情感认同与共鸣,才能做到“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体途径如下:

  1.社团活动“课程化”

  要将学校的社团活动实行“课程化”管理,首先要在高校成立美育教研室或美育教育中心,面向全校统筹艺术课程、艺术社团活动等各类艺术教育方式。将学分制引入学生艺术社团的评价体系中,和其他艺术类课程接轨,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比如通过对课程目标、课程任务、课程内容、课程保障及课程考核标准等的制定形成规范的美育课程大纲。将高校美育课程的总学时分为三个部分,理论基础必修课,艺术鉴赏选修课,社团艺术实践课各占一部分,三部分学时修满方可获得美育课程的学分。

  各艺术社团通过公众号或小程序在学期初提供社团艺术实践活动课表,学生可以选择性加入某社团,按时参加社团的集体实践活动,每人每学期最多选择2个艺术社团。在社团活动的“课程化”管理中,实施学时认证制度,社团负责人进行考勤的认证,社团指导老师负责对学习实践效果进行测验,经社团负责老师的考核取得课时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2.社团文化“精品化”

  社团文化建设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融入,挖掘本地的特色和传统,增强学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条件的学校要以戏曲、书法、篆刻、剪纸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为重点项目。

  社团文化要走精品化建设思路,必须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引导大学生始终坚持突出艺术活动的经典和高雅原则,防止艺术活动的低俗、庸俗和媚俗倾向;二是引导大学生既要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更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和融入,增强学生弘扬中国优秀文化艺术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注重引导大学生透过作品本身深入领悟作品所表现的审美理想,用艺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其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观。四是在扩大社团影响力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优势对于社会的辐射作用,推动和引领地方先进文化,体现大学生的社会服务价值。

  3.教师队伍“专业化”

  整合各方资源充实美育教学力量,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兼职美育教师队伍,由这些老师来担任社团指导老师。他们既要了解艺术的一般规律,又能掌握审美的基本方法;不仅会传授专业技能和指导实践,更懂得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坚持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并重,坚持立德树人,并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教会学生通过艺术实践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通过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和相应的鼓励政策,促进学校一线教师与外聘兼职教师一起深入教学、活动、艺术社团和艺术活动的组织管理,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美育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提高美育教师师资整体素质;此外,有必要建设一支包括专家学者、社团指导教师及社团学生骨干力量为主体的科研型队伍,充分研究各类艺术社团的发展规律,在不断变化的时代特征下把握社团的发展动态,为促进艺术社团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支持,并不断探索和创新艺术社团发展的新模式。

  理论和实践已充分证明艺术社团在开展艺术教育、丰富校园文化、提升人的全面素质、完善人格等方面的重要性,高校要持续不断地把艺术社团建设作为推进高校美育工作的重点来抓,将其作为新时期大学生美育的重要载体纳入学校整个育人工作,扶持其发展,促进其繁荣。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美育看成是艺术教育,把美育看成是美学教育,而是要把美育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要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紧靠艺术教育还不够”。

  所以艺术社团除了发挥其艺术教育的功能,作为美育教师的社团指导老师还应努力尝试美育对实践课程的全面渗透,同时探索构建更加完善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唯有构建起高校美育全面及长效育人机制,才能让美育最大限度影响到每一位学生,通过美育提高学生的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让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成一个身心健康,对社会和人生充满情感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J].中国音乐教育,2002(12).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J].中国德育,2015(23).

  [4]骆斯琴.岭南文化传承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美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相关刊物推荐:《中国德育》(Moral Education China,MEC)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 是德育工作综合性月刊。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