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交互设计提升理财类APP可用性研究

时间:2020年08月29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提出交互设计原则,提升理财类 APP 的交互设计水平,进而提升其可用性。方法 归纳理财类 APP 可用性目标,通过用户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索用户行为习惯与使用偏好,提出 基于可用性的理财类 APP 交互设计原则。对某财富 APP 进行再设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提出交互设计原则,提升理财类 APP 的交互设计水平,进而提升其可用性。方法 归纳理财类 APP 可用性目标,通过用户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索用户行为习惯与使用偏好,提出 基于可用性的理财类 APP 交互设计原则。对某财富 APP 进行再设计,使其遵循交互设计原则。对改良 前后的设计进行可用性测试,被测试者分别使用改良前后的设计原型完成 4 组任务,统计并对比用户完 成任务的操作时间、成功率、用户满意度,判断改良后的设计在可用性方面是否有所提升。结论 理财 类 APP 可通过包括符合用户心智模型的呈现形式、合理的信息搜寻路径与信息展示方式、确保可学习 性、确保安全性、提升社交体验的方式提升交互设计,有效提升应用的可用性。

  关键词:交互设计;可用性目标;理财类 APP

科技导报

  随着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理财类 APP 作为传 统金融互联网化的衍生品,将各类传统金融产品整合 到线上的综合平台中。理财类 APP 以其投资门槛低、 交易成本少、操作较简便、产品种类多等优点[1],吸 引了大量用户。据《第 4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7 年 12 月,购买互联网理 财产品的用户数已高达到 1.29 亿,同比增长 30.2%。 然而理财类 APP 在可用性方面仍有不足:系统操作 流程的不合理增加了用户误操作次数;投资产品多且 数量大的种类和较低的系统可视性降低了用户效率;投资理财信息较强的专业性使用户不易理解等。本文 意在通过对理财类 APP 交互设计的研究,实现提升 产品可用性的目标。

  1 理财类 APP 的可用性目标

  交互设计目标包括可用性目标与用户体验目标[2]。 理财类 APP 通过网络渠道对理财产品的供给者和需 求者进行匹配,金融产品本身的高风险性、大众用户 有限的认知能力、决策失败的高损失性[3],均使可用 性目标成为理财类 APP 交互设计的核心目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 ISO9241-11(1997) 中提出,可用性是指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 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满意度[4]。 Jennifer Preece[5]提出,可用性可细分为 6 个目标,包 括能行性、有效性、安全性、通用性、易学性、易记 性。Abran[6]以 ISO9241-11 国际标准为基础,结合其 他来源,建立了增强性可用性评估模型,包括有效性、 效率、满意度、安全性、可学习性 5 个要素。

  理财类 APP 与其他类别产品相比,具有内容专业性较强、用 户安全需求高、与资金相关性高、交易周期长等特点, 因此本文结合前人学者观点,提出了 6 个可用性目标 要素,包括有效性、效率、满意度、安全性、通用性 和易学性,并将这 6 个要素定义为理财类 APP 的可 用性目标。

  2 实验

  实验目的为通过探索理财类 APP 用户的需求偏 好、使用习惯,提出交互设计原则以辅助理财类 APP 提升交互设计水平,使交互界面的最终呈现与用户的 心智模型相匹配,最终提升产品的可用性目标。

  2.1 实验方法

  为确定基于可用性目标的理财类 APP 交互设计 的研究重点,本次研究首先通过用户访谈探讨用户使 用现有理财类 APP 时,对产品可用性程度的态度、 需求与建议。访谈对象包括金融从业者 2 位、互联网 行业设计师 2 位、学生 1 位。5 位访谈对象使用理财 类 APP 进行投资的时长分别为 5 年、4 年、半年、1 个月、1 个月,投资资产占个人资产比例分别为 30%, 90%,10%,10%,20%。

  实验根据访谈提纲进行了一对一访谈,得出如下 结论:(1)用户对推荐功能很重视,并希望系统辅助 自己提升理财能力,同时根据自己能力情况或投资情 况的变化实时推荐理财产品;(2)用户需要分享与交 流的功能,但同时非常注重分享时的隐私保护;(3) 用户希望系统的文案简明易懂,系统可视性高。访谈 得出的结论,为后续问卷调查的展开找到侧重点。

  结合访谈结论与可用性目标,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的方式调查用户使用习惯与使用偏好:本次问卷采用 线上发放与线下发放两种方式,问卷的发放分为预发 放、正式发放、补充发放 3 个阶段,并设置陷阱题, 若用户在触发系统陷阱题后,前后答题不一致,则会 被归为无效问卷。问卷共有 28 道问题,其中用户的 基本信息 5 道题,对安全性的态度 5 道题,对系统推 荐的态度 4 道题,对分享功能的态度 5 道题,对理财 产品信息的偏好 4 道题,解决错误的方式 2 道题,对 查找产品的方式 1 道题。

  2.2 实验结果

  最终收回 457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 430 份。

  1)用户重视使用的安全性,在核心操作中可牺 牲一定的便捷性以确保安全性,78.14%的用户认为登录时与支付时均需输入密码;当用户操作中断再次启动应用时, 85.35%的用户希望先进行身份验证再进入页面; 60.93%的用户倾向于指纹解锁;54.88%的用户认为在 个人投资金额的页中需要有“隐藏个人资产数字的 功能”。

  2)用户倾向于系统根据个人情况推荐产品,并 且用户更倾向于系统对其投资现状的提供分析与帮 助,而非对过去投资情况的总结。用户对系统推荐内 容、帮助与分析的需求见图 2,希望系统根据个人需 要、根据个人基本信息推荐内容的用户占比分别为 49.07%与 51.4%。用户对系统帮助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对个人投资能力的评分,占 48.6%;教授提高能 力的方式,占 57.91%;对当前投资组合的评分,占 53.95%;根据当前组合推荐产品,占 45.58%。

  3)多数用户希望理财类 APP 有分享产品功能与 讨论区功能,不需要分享功能的用户主要是出于担心 自身隐私被泄露,担心给分享对象造成困扰。用户对 分享操作的需求与偏好见图 3,用户希望分享的信息 包括:推荐购买某款产品,占 63.21%;某款产品的 介绍信息,占 55.7%;本人购买产品的收益,占 41.45%;购买理财产品所在的 APP,占 30.83%。

  4)在理财类 APP 中理财产品的介绍说明以图表为主,并在适当的场景结合文字、视频、漫画的形式。 由于文字形式较枯燥、漫画形式专业性低、视频形式 受网络环境限制大的原因,所以用户更倾向于通过阅 读图表的方式了解理财产品。偏好通过阅读图表的形式浏览理财 产品介绍的用户占 41.16%。

  5)用户从理财类 APP 的信息海洋中搜寻理想信 息时,主要以有明确目标的搜寻和有大致方向的搜寻 方式为主,分别占 59.77%和 54.65%,用户查找产品 常用的方式见图 5。在进行交互设计时,应综合考量 各种搜寻方式,设计对应的路径。

  3 基于可用性的理财类 APP 交互设计原则

  根据上文提出的理财类 APP 可用性目标和实验 结果,本文提出理财类 APP 交互设计原则,使产品 在遵循交互设计原则进行设计时,以提升其可用性。

  3.1 符合用户心智模型的呈现形式

  用户心智模型是用户通过自我创建的一种简洁 的对界面的理解方式[7],目前大部分用户理财经验较 少,理财类 APP 对初级用户而言是新生的系统,可 以通过模拟用户常用系统的心智模型来提升用户理 解与接受程度。线下传统理财产品交易模型用户群与 目前互联网金融下的理财类 APP 用户群并不重合, 因此理财类 APP 的用户心智模型不能一味与传统线 下模型进行类比,而应类比用户基数更庞大的移动购 物平台的用户心智模型。

  移动购物与理财产品交易有一定相似性,即均为用户寻找到目标产品后进行购 买。为本研究类比购 物类 APP 订单状态展示方式,拆分理财类 APP 的订 单状态,并按照交易时间顺序展示 4 个临界状态的入 口,点击即查看该状态的对应订单。在本研究最后的 设计实践可用性测试中,将对本改进设计进行测试, 以观察是否提升了产品可用性。

  3.2 合理的信息搜寻路径与信息展示方式

  理财类 APP 应为有向浏览、半有向浏览、无向 浏览 3 种信息搜寻方式[8]提供对应的路径,搜索框是 提供给有向浏览行为的主要路径,理财产品列表入口 是提供给半有向浏览行为的主要路径,理财产品列表 与资讯信息流是提供给无向浏览行为的主要路径。京东金融 APP 在 首页首屏提供了针对不同使用行为的对应路径,使 拥有不同需求的用户可以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搜寻 方式。

  理财类 APP 将不同类别的理财产品与用户进行 合理匹配,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被动获取信息转 变为主动提供信息[9],提供给用户个性化推荐以辅助 交易决策、降低决策成本、提升使用效率。理财类 APP 在获取 用户个人信息与偏好后,建立用户的个人兴趣模型, 并利用兴趣模型主动推荐。用户接收到推荐结果后, 会有操作行为(如买入、浏览、收藏、忽视等),系 统根据行为更新模型,并快速利用更新后的模型进行 推荐。

  3.3 确保可学习性

  理财产品的介绍信息专业性较强,产品可通过广 泛地采用图表的形式(如收益走势图、单位净值走势 图等)降低用户学习成本,图表应准确使用形式语言: 点表示位置,线表示走势,面表示事物之间的比值, 色区分不同表现对象[10]。合理的图表不仅防止用户误 读,降低用户与应用间的信息不对称,还帮助用户发 现规律,确保产品的可学习性。

  以蚂蚁财富 APP 业 绩走势为例,蚂蚁财富 APP 在同一图表内以 不同颜色折线分别表示本产品、同类均值、沪深 300 的收益率走势,在减轻用户记忆负荷的同时,帮助用 户更快速发现三者间的关系。 此外,为确保应用的可学习性,应对专业词汇进 行注释,一方面在用户所处当前界面内对专业名词进 行注解,尽量不跳转页面,以保证用户使用的流畅不 间断;另一方面,可以用简单易懂的相近词替代,如 用“买入”替换“申购”等。

  3.4 确保安全性

  理财类 APP 的交互设计需要在安全性和便捷性 上做出平衡,当涉及资金相关的操作时,要更注重保障安全性。对关键性操作应设计双层密码保护,且密 码为并联设计,以指纹解锁方式为主,数字解锁与手 势解锁方式为辅。确保用户在移动环境中使用系统, 可以通过隐藏资金金额数字的操作,保护个人资产数 字信息的安全,提升用户使用的安全性。此外,理财 类 APP 应通过设计正确传达系统的安全保障策略。 当用户在京东金 融 APP 中存放大量资金时可能会担忧账户是否安全, 因此 APP 在个人中心页面中设计了购买账户安全保 险的入口,将安全保障策略有效传达给用户,以增强 用户使用时的安全性。

  3.5 提升社交体验

  用户对理财类 APP 的社交功能有明确的需求, 但在满足社交需求时,同样需要注重隐私的保护,将 理财产品交易功能与社交功能做出明显的划分。在提 升社交体验方面,理财类 APP 一方面可以打通平台间壁垒,允许用户利用其他成熟社交产品的社交网络 分享理财产品信息;另一方面在系统内设置投资讨论 的讨论区,帮助用户以某种理财产品或某个投资行为 出发点进行讨论,辅助用户与强链接好友间实现无障 碍沟通(如用户在讨论区阅读信息,强链接好友的信 息可以比其他信息更突出),顺利建立关于投资的社 交圈。

  4 验证与结论

  可用性测试主要目的是验证前文提出的交互设 计原则,观察交互设计原则是否有助于提升应用的可 用性:对某财富 APP 进行再设计,使其更符合交互 设计原则,之后进行可用性测试,观察改进后的应用 是否在可用性上有所提升。改进后的交互设计方案, Jakob Nielsen[11]提出参与可用性测试的用户数 量与发现设计中可用性问题比例的关系, 结合该数据,本次测试最终选取了 15 名被测人员, 测试人员基本信息。

  测试采用一对一访谈的 形式,首先要求用户使用 APP 线上版本和本次改良 设计原型各完成指定任务,观察用户是否顺利完成整 个操作过程并记录完成任务时间。之后请用户填写可 用性量表,并对改良设计提出建议。 本次测试的任务为:(1)使用 APP 线上版本查 找自己卖出中的基金,并读取其预计到账完成的时 间;(2)使用改良设计原型查找自己卖出中的基金, 并读取其预计到账完成的时间:(3)使用 APP 线上 版本查看页面正中系统推荐的产品“中欧新动力混合 A”的用户讨论区;(4)使用改良设计原型查看页面 正中系统推荐的产品“中欧新动力混合 A”的用户讨 论区。

  根据 数据可以看出:任务二与任务一相比,用户完成任务 的平均时间由 40.6 s 缩短至 20.7 s,成功率由 87%提 升至 100%。任务四与任务三相比,用户完成任务的 平均时间由 38.1 s 缩短至 12.7 s,成功率由 73%提升 至 100%,说明再设计后的交互设计方案在可用性上 有所提升,辅助用户提升了使用效率与操作成功率。

  在获取用户的主观满意度上,本文采用 John Brooke 编制的系统可用性量表,量表为五级的 Likert 量表,给出 10 句态度语句,其中 1,3,5,7,9 题 为正向语句,2,4,6,8,10 为反向语句,用户在 完成测试任务后依次选择对语句的认可程度。量表第 4 题和第 10 题测量了产品的易于学习性,其余 8 题测 量了可用性,整体的 SUS 分数反映了总体的满意度[12]。

  科技论文投稿刊物:科技导报以发表国内外科学技术各学科专业原创性学术论文为主,同时刊登阶段性最新科研成果报告,以及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快速、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提供科技信息,力争办成一份有影响、有特色、有品位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学术期刊。

  5 结语

  在可用性与用户体验两大交互设计目标中,可用 性目标是理财类 APP 交互设计的核心目标,包括有 效性、效率、满意度、安全性、通用性、易学性 6 个 要素。本文从理财类 APP 可用性着手,结合用户访 谈和问卷调查总结得出交互设计原则,包括符合用户 心智模型的呈现形式、合理的信息搜寻路径与信息展 示方式、确保可学习性、确保安全性和提升社交体验。 通过设计实践与可用性测试发现,遵守此原则进行交 互设计可以有效提升理财类 APP 的可用性,并为理 财类 APP 的交互设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冉. 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理财的机遇与挑战 [J]. 新金融, 2015(8): 36-42. SUN Ra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Commercial Banks to Develop Internet Financial Management[J]. New Finance, 2015(8): 36-42.

  [2] 鲁晓波. 信息设计中的交互设计方法[J]. 科技导报, 2007, 25(13): 18-21. LUN Xiao-bo. Interaction Design Methods in Information Design[J].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2007, 25(13): 18-21.

  [3] 葛唱. 基于用户认知的移动理财体验设计研究[D]. 长沙: 湖南大学, 2016.

  覃京燕 1 ,从靖晨 2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