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探析

时间:2019年09月17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提要:文中运用核密度估算法、区位熵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模、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机理进行了解析,研究表明:1)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型分布结构层级分明,以传统技艺为主,民俗、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与传统戏剧次之;2)山西省非物

  提要:文中运用核密度估算法、区位熵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模、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机理进行了解析,研究表明:1)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型分布结构层级分明,以传统技艺为主,民俗、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与传统戏剧次之;2)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不均衡,呈以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双核心集聚带状分布格局,中部、西南地区集聚明显,东南、北部地区分布较少;3)通过从地形、水系、交通等层面进行空间分析发现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聚集在中南部带状低海拔区域,与主要水系分布空间耦合良好,且与主要交通干线空间分布关联度较高;4)地形地貎、水系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区位熵;核密度估算法;地理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地理科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学界和各级政府的重视。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明确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探索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2]、非遗申报对居民生活影响[3]、非遗的国家文化认同[4]等方面;国内研究多集中在非遗空间分布、结构类型等研究[5-8],非遗保护的社会意义[9],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产业化研究[10-11],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境保护方式研究[12-13],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保护和保护原因研究[14-17]。

  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东靠太行,西靠吕梁、西南连黄河,北抵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交界。因其特殊的地缘格局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且得到了较好的保存,截止到2017年,山西省共申报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中运用核密度估算法、区位熵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山西省非遗的类型、结构、区域分布特征等的基础上,对其空间分布影响机理进行了解析,拟为山西省非遗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决策参考。

  1材料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截止2017年,国务院共发布了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名录和扩展名录[18],山西省也发布了四批省级非遗代表项目名录和扩展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国际、国家、省、市和县5个级别,其中,山西省拥有中国传统木营造技艺、中国剪纸和皮影戏3项世界非遗名录,市和县级别的非遗评定标准不同[19],故本研究中主要以山西省国家级和省级(两级别均包括扩展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信息进行分析。

  文中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与省级非遗正式名录和扩展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网站[20]。

  1.2研究方法

  文中主要运用核密度估算法、区位熵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非遗的类型、结构、区域分布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先利用SPSS软件的基本统计功能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级别的基本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其总体特征。然后,利用核密度估算法、区位熵等研究方法,对省域非遗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测度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规模和结构特征分析

  山西省非遗资源非常丰富,各类总数多达80042项[22]。在文中的数据统计中,为使不同级别的非遗项目不重复,同一遗产项目名称出现在不同级别类型中,即按照最高级别计,统计表明:山西省国家级非遗项目162项,省级非遗项目561项。

  山西省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共计723项,国家级有162项,占22.41%,省级有561项,占77.59%。由此可见,除去国家级和省级,市级和县级非遗占非常大比例。参照国发[2008]1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的非遗划分体系,把非遗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大类别[20-21]。

  依据标准,文中首先对山西省非遗类型进行统计分类,根据山西省不同类别非遗项目的数量差异,利用系统聚类中的Q形聚类法,用平方欧式距离(Euclideandistance)K平均值度量样本间的相似程度,用最长距离法(Furthestneighbor)得出类间距离。

  将其分为四个层级:第一层级是约占总数量的23.51%的传统技艺(170项),其项目数量在所有类型中最多;第二层级是民俗和传统美术项目,项目数量分别为96项和92项,分别占总量的13.28%和12.72%;第三层级为传统舞蹈(79项)、传统戏剧(74项)、民间文学(66项)和传统音乐(52项),分别占当前总量的10.93%、10.24%、9.13%和7.19%;第四层级为传统医药(38项)、曲艺(31项)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25项),各占总量的5.26%、4.29%和3.46%。

  山西省非遗项目不同类别的数量有显著差异。从国家级非遗来看,山西省16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在不同类别中分布的差异较大:传统戏剧36项;传统技艺和民俗分别为27项和21项;传统音乐18项、传统美术17项、传统舞蹈13项和民间文学10项;曲艺9项,传统医药6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5项。

  从省级非遗来看,山西省的省级非遗项目共有561项:传统技艺类有143项,高居榜首;其次为传统美术和民俗(75项)、传统舞蹈(66项)和民间文学(56项);传统戏剧、传统音乐和传统医药分别为38项、34项和32项;曲艺22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0项。综上,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型分布结构层级分明,当前以传统技艺为主,民俗、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与传统戏剧次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与传统医药等为稀缺项目。

  2.2山西省非遗空间分布格局

  2.2.1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

  为衡量不同类型的非遗空间格局,反映其集聚程度,文中用区位熵来测度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程度。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等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赋值,根据上述区位熵公式(1)得到山西省11地市10个类型的非遗区位熵(表2)。利用Arcgis中自然间断点法(Jenks)将所得区位熵值划分为3个等级:0-0.84;0.84-1.23;1.23-2.12,便于结果可视化表达。

  测度发现各城市的民俗、传统戏剧、传统舞蹈和传统美术四大类的区位熵值差异小,表明四大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比较均衡。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医药类型的区位熵差异显著,空间分布集聚明显。

  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聚集于山西省中部核心区的太原市和晋中市;曲艺类文化遗产则主要聚集于中原文化区的晋东南长治市和晋城市;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于尧舜故里的运城市和晋城市;传统手工艺主要分布于太原市与阳泉市;传统音乐集中分布于中原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区大同市与吕梁市。

  2.2.2省域大区分布特征

  从经济、文化地理的空间差异出发,一般将山西省划为四个大的区域:晋北、晋中、晋南和晋东南。山西省非遗在区域上分布不均衡,从大区的空间分布上看,晋南地区居于首位,非遗项目数量为246项,占总量的34.02%;晋中地区次之,非遗项目有176项,占总量的31.81%;晋北地区有95项,占总量的13.14%;晋东南地区共152项,占总量的21.03%。从非遗的密度分布来看,山西省11市的平均密度为46.18项/万km2,根据密度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晋南地区(71.77项/万km2)、晋东南地区(65项/万km2)、晋中地区(32.96项/万km2)、晋北地区(18.91项/万km2)。密度值较高的区域与较低的区域差异较显著。

  2.2.3行政市域分布特征

  从地级市市域空间尺度层面分析,山西省11个市皆有非遗项目,但在非遗的级别、类型和数量分布上差异明显。山西省共拥有16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临汾和运城有20项以上,分别占总量的16.76%和18.89%;有15至20项以上的有5个市。利用GIS的densityofkernel函数进行测度,生成山西非遗的核密度分布格局图。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密度空间分布为典型的双核结构,以晋中太原市和晋南临汾市为双核心,呈中心外围结构扩散;二级核心分别为长治-晋城核心、大同核心、阳泉核心、忻州核心,点密度分布有聚集型、层级分明的特征。

  太原的非遗点密度分布最高,为107.16项/万km2,这是第一层级;运城和晋城为第二层级,点密度分别是93.57项/万km2和73.76项/万km2;第三层级是与平均值上下相差20项/万km2以内的市,包括阳泉、晋中、临汾、长治;第四层级是吕梁、忻州、大同、朔州,其中朔州的点密度最低为13.21项/万km2。山西省非遗在行政市域尺度上的数量分布和点密度分布大体一致,均呈集聚型阶梯状特征。

  2.2.4地形分布特征

  海拔高度可作为地形要素的主要衡量指标,文中通过非遗项目在不同海拔高度上的空间分布来反映其地形分布特征。通过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山西省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形空间分布进行空间匹配分析,并运用Arcgis10.3将非遗分布点与数字高程图中等高线缓冲区进行相交分析可知,山西省非遗项目在海拔500m-1000m分布数量达69.3%,1000m以上占27.7%。结果显示,山西省非遗项目主要聚集在以中部、南部盆地为核心向外扩散的带状低海拔区域。

  2.2.5流域分布特征

  山西省地貌种类多样,以山地和盆地为主,省内流域面积大于4000km2的有8条河流,其中,属于黄河水系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属于海河水系的有桑干河、滹沱河、漳河。通过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山西省主要水系的空间分布进行空间匹配分析,发现山西省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主要分布在沿河流域,非遗与省内各大河流的流经区拟合良好。

  从图中可以看出,晋南地区的非遗项目主要沿汾河流域和涑水盆地分布;晋东南地区河流水系较多,该区域的非遗项目主要聚集于沁水河沿岸和河谷地带;晋北与晋中地区的非遗项目分别聚集在桑干河流域、汾河流域、滹沱河流域。由此可以看出,山西省的非遗项目分布与主要水系分布空间耦合良好。

  2.2.6交通分布特征

  交通是影响非遗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对山西省主要交通网络空间分布与山西省非遗项目空间分布进行空间分析,以山西省现有铁路、高速、国道、省道为基础交通数据库,运用Arcgis10.3建立铁路线、高速线、国道线与省道线15km缓冲区,进行缓冲区与非遗分布点相交分析,结果显示在山西省723个非遗项目中,国道线缓冲区内有467个,高速主干线缓冲区内有567个,铁路主干线缓冲区内有519个,省道公路主干线缓冲区内有665个。结果显示山西省非遗项目的分布与省域内交通干线空间分布有显著关联,其中省道与非遗分布空间关联度较高。

  3山西省非遗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探讨

  3.1地形地貎因素

  山河阻隔是独特地域文化单元塑造的主要因素之一。山西省东依太行山脉、西靠吕梁山脉,两大山脉构成了山西省自然地理地貌的基本骨架和相对封闭的独特的地理单元;同时,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上,黄土地貌沟壑纵横,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长治盆地等分布在众山脉之间,河流也多发源于山脉继而流经盆地。

  盆地相对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气候优越且交通便利,自古就是人类集聚居住之地,盆地内部人口密集,各盆地区域内部之间生产、文化交流较为频繁,所以,山西省非遗密度空间形成以太原、临汾等盆地为核心向外扩散的结构分布很大程度与其自然地形地貎密切相关;而山西省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由于吕梁山脉和太行山脉分布密集,较多的山脉和关卡等形成天然交通阻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吕梁、忻州等地的生产、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所以盆地地区的非遗数目明显多于山区。

  3.2河流流域因素

  大河文明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和发祥地。空间匹配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非遗的空间分布主要分布在河流流域区,与汾河、桑干河、沁水河等省域内各大河流的流经区拟合良好。

  河流流域是人类文化和各类非遗文化的源泉和发祥地,河流与人类文明的相互作用,造就了各流域的非遗文化产生。山西省境内汾河、桑干河、沁河、滹沱河等河流为居民的生存提供了水源,为农业提供了较好的生产条件,其沿岸地带是历代人类居住选址的主要地区,也必然成为人类文化产生与发展的高密集区域,非遗项目集聚明显。

  4结论与讨论

  (1)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格局不均衡。以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为双核心呈双核心集聚带状分布格局,中部、西南地区集聚明显,东南、北部地区分布较少。从整体类型分布看,民俗、传统戏剧、传统舞蹈和传统美术四大类的区位熵值差异小,表明四大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比较均衡,其它类型空间分布集聚明显;从大区的空间分布上看,晋南地区居于首位,晋中地区次之,晋北地区最少;从地形空间特征来看,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在中部、南部低海拔区域;从水系来看,非遗与省域内主要水系分布空间耦合良好;从交通来看,非遗与交通干线空间分布关联度较高,以省道最为显著。

  (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期以来"人-地相互关系"和"社会-人文-经济系统"演化的结果,其形成因素比较复杂,地形地貎、水系、交通因素、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格局均产生重要影响。

  (3)山西省非遗空间分布是其对自然地理环境、文化、经济、政治等诸多影响因素在空间上的综合反映,文中仅仅探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没有对非遗产生和传承做时间序列分析,非遗在其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在地理空间上发生文化迁移的变化,所以在鉴定非遗地区时会有偏差,这是文中的不足之处,也是研究准备继续深入的方向。同时,非遗的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其特征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

  参考文献

  [1]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Z].2003.

  [2]WeilerB,HamS.H.Tourguidesandinterpretation[A].WeaverD.B.TheEncyclopediaofEcotourism[C].London,UK:CABIPublications,2001.

  [3]YuParkH.Sharednationalmemoryasintangibleheritagere-imaginingtwoKoreaaloneNation[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11,38(2):520-539.

  [4]BillM.Assemblingheritage:investigatingtheUNESCOproclamationofBedouinintangibleheritageinJordan[J].InternationalJournalofHeritageStudies,2012,18(2):107-123.

  [5]程乾,凌素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0):1166-1172.

  [6]袁少雄,陈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J].热带地理,2012,32(1):94-97.

  地理方向刊物推荐:《地理科学》(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该刊为学术类期刊,为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刊物。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