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高校测量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1年05月11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要:测量学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高校测量学课程实践教学也提出新的要求。研究从实验设备、配套设施和实验实训场地等方面分析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现状,探讨教学改革的举措,构建理论型+创新型+应用

  摘要:测量学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高校测量学课程实践教学也提出新的要求。研究从实验设备、配套设施和实验实训场地等方面分析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现状,探讨教学改革的举措,构建“理论型+创新型+应用型”教学结构体系、“理论+实训+软件”教学模式。重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与应用,推动课程教学与新时代社会发展接轨。

  关键词:测量学,实践教学,改革举措

地理空间信息

  1概述

  测量学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等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在农业、资源勘探、土地利用、水利工程、交通规划、建筑工程、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和建设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1,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测量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设备未能随科技的进步实现同步发展,传统的教学设备和模式已逐渐脱离了社会需求。因此,现代高校测量学课程教学应更加注重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核心,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之上,融入现代测绘技术,构建接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课程教学体系,培养“理论型+创新型+应用型”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实现测量学课程优化。

  2测量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涉及测量学课程的专业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等,涉及面较广,实用性较强。现阶段,社会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GNSS、智能化RTK测量系统、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系统、一体式智能全站仪、自动感光系统全站仪等数字化和信息化新型测绘仪器应运而生,城市建设对现代测绘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传统的测量技术和手段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目前高校在测量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模式、框架体系依旧较为传统、仪器更新换代慢、理论—实践—应用不成体系。因此,为接轨当今社会发展、建设应用型高校、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测量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

  3测量学课程教学现状

  3.1实验设备陈旧,全新技术仪器数量偏少

  目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所用仪器主要为年代较为久远的水准仪和全站仪,仪器设备共20台,虽能满足教学需求,但已逐步与科技和社会发展潮流脱轨[3]。近两年,GPS测绘和移动基站相关设备、智能化RTK测量系统、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系统(CASS)、具备自动感光系统的NTS-342R10A全站仪等教学设备已经购置,但数量偏少,仅能用于参加竞赛,还未全面投入到教学当中,导致学生在实训时接触到迎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设备机会偏少,实验课程教学依旧走传统教学模式。

  3.2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目前,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进步,在测量学课程教学中,测量实验室所起功能仅为仪器放置和平常教学,缺乏数据处理、数据成图的针对性教学场所,用于学生对测量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成图。其次,学校数据处理场地面向全校师生使用,设备陈旧且无针对测量学数据处理和成图的专门场地。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测量所获取的数据仅作为实验成果,并未运用相关软件将数据处理和成图。学生若要进行数据成图,主要通过CAD,GIS和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系统(CASS)进行数据管理、数据成图、数据建库[4],但在教学过程中,测量学与其割裂开来,并未形成教学体系,对提高测量学课程教学质量、学生测量技能的掌握、测量设备和软件的应用水平有较为深刻的影响[5]。

  3.3实训场地受限,缺乏实际操作机会

  实训实习场地作为学生进行测量实验操作和实战的主要场所,对学生掌握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数据获取和存储影响较大,也是影响测量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测量学实训实习场地以校内空旷场地和公共场所为主,进行测量实训时容易受到人流、车辆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大大降低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的质量。由于实验教学场地受限,学生仅能掌握高 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与放样、控制测量等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所测数据受环境和人为的影响较大,数据可信度较低,并未参与实际项目测量,所做实验趋于演示化。

  4教学环节改革举措

  4.1加快新型测量设备投入教学的进程

  当前测量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GPS和移动基站相关设备、智能化RTK测量系统、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系统、一体式智能全站仪、具备自动感光系统的NTS-342R10A全站仪等众多数字化和信息化新型测量设备应运而出[6,7]。现代测绘技术将数字化、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实时化融为一体[8,9],基本克服了传统测量仪器在应对复杂地形条件所出现的人为、仪器自身和天气原因造成的误差,在数据测量、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等实现自动化,更节省时间和人力。

  因此实现现代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测绘技术融入教学,体现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势性,有助于推动理论教学与社会发展潮流接轨。因此学校应加大相关设备的购置,满足教学需求,对提升测量学教学质量、学生学习兴趣、接轨时代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4.2构建“理论+实训+软件”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仅重在“理论+演示”,实验由于场 地、设备、环境的影响,测量实验也仅限于“演示性”,测量数据对实际应用的可信度不高,有碍于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现阶段,“理论型+创新型+应用型”并重的复合型人才教学模式重在“理论+运用+应用”。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理论”重在基础知识、实验原理、计算方法的掌握[10];“运用”重在构建“理论+实验+软件”三位一体的教学架构体系,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掌握实验仪器基本操作,运用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系统(CASS),CAD和GIS进行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成图和数据建库。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视基本操作,缺乏数据管理和成图,这也是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应用”则重在如何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在实际项目之中,通过实际应用,推动理论与实践接轨。

  4.3推动课程融合,加强学科相互交叉

  当前,高校课程和学科的发展逐步趋于综合化,课程之间联系度逐步加深,测量学亦是如此,由单独的土木工程测量、测量地图学、摄影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地形测量学、海洋测量学以及GPS测量等课程逐渐走向综合化[8],融合度也在逐步提升。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智能化、数字化设备投入使用,各课程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是当前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大趋势。

  就测量学而言,在课程教学时,要逐步加强与相关课程和学科的融合,如:土地资源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制图、GPS、遥感、道路交通、建筑工程等,让学生在学习测量相关知识的同时,掌握地形地貌、工程、软件等相关领域知识,构建数据获取、处理、成图的教学体系,推动高校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步伐。

  4.4寻求校企合作,完善测量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教育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民办高校针对性地培养“理论型+创新型+应用型”并重、符合社会需求的本科专业技术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11]。依据“理论型+创新型+应用型”并重的复合型人才教学模式,学校在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场地的同时,积极推动学校和科研单位、相关企业的合作,建设“学+研”和“学+用”校内外联合实训基地,推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联合建设[12]。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测量相关项目有机结合的方式,构建“学+研+产+用”相结合的项目主导式实践路径,加强双方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动与合作,避免在教学当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的发生,体现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对于探索校企共建组织构架、教学质量提升与完善针对性培养实践性人才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5结语

  测量学作为实际操作性强、应用性广的实用性、关联性和技巧性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里较能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也是最能体现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的课程之一。现阶段,测量学实践课程的教学设备依旧采用较为老旧的仪器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与GIS,CAD,CASS等相关数据处理和成图软件教学割裂开来,测量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成图等未成体系,学生测量实践经验不足,高校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逐步产生脱节,是目前我国高校测量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地理测量论文投稿刊物:《地理空间信息》Geospatial Information(双月刊)2003年创刊,是科技期刊。以刊载地理空间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延伸到信息技术的广阔领域。

  研究针对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目前测量学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存在问题为切入点,针对测量仪器、配套设施和实训场地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快数字化、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新型测量设备引进并投入教学;构建“理论+实训+软件”教学模式,培养“理论型+创新型+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寻求科研单位和企业进行合作,构建“学+研”“学+用”校内外实训场地,完善测量实习基地等相应的配套设施,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互动,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接轨新时代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冬君,王世成,陶泽明.测量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教学实践[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40(3):78-80.

  [2]黄鹏艳,霍芷薇.“理实一体化”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19,45(11):157-159.

  [3]蔡庆空,李二俊,潘洁晨,等.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20,18(8):8,123-125.

  [4]邓琳,乔雪,于宁,等.城乡规划专业测量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6,19(2):104-106.

  [5]王庆国,刘汉丽,陈伟,等.测量学与GIS课程一体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测绘通报,2016(11):141-143.

  作者:张帅兵周超姬硕阳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