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美丽乡村建设的逻辑理路

时间:2020年01月08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指标。马克思、恩格斯在辩证地批判资本主义城乡关系时,对未来社会的城乡特征作了科学预见,为统筹我国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城乡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启示,对当前中国城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指标。马克思、恩格斯在辩证地批判资本主义城乡关系时,对未来社会的城乡特征作了科学预见,为统筹我国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城乡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启示,对当前中国城乡改革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不可或缺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是马克思主义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理论的生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的具体体现,是新时代“三农”发展内在要求的生动实践,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打造美丽乡村新格局,要以习近平同志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厚植文化情怀,对标建设美丽乡村,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关键词:美丽乡村;新时代;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意义;思路

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论文范文:如何建设园林学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这篇园林工程论文发表了如何建设园林学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论文试图从园林学的角度去思考,结合案例探析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从园林学视角对乡村的生态性、文化性、地域性和可持续性进行了相关的解读。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参考。

  乡村美不美攸关社会的长期繁荣稳定,更是关系到能否如期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体现了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并进、递进与融合的发展理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活生生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逻辑主线。

  自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以来,乡村建设不断加速,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实现,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目标。

  一、美丽乡村的理论根基:马克思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城乡关系要经历由“一体”到“分离”,再到二者“联系”,最终“融合”的发展过程。城乡融合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只有到了人的自由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才可能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在辩证地批判资本主义城乡关系时,对未来社会的城乡特征作了科学预见,这样的预见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时代命题。马克思恩格斯的预见,为统筹我国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城乡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启示,对当前中国城乡改革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城乡分离与对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城市的逐步发展催生了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口、生产资料、工具、资本等渐渐集中在城市,乡村的要素不断向城市流动,城乡之间的对立日益明显。城乡差别成为全部文明历史的一个特殊的存在,它既是人类全部文明的一个进步,又是人类文明的一道伤痕。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直至现在。

  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完全是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服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现象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外一部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不断地产生他们利益之间的对立。”[1]

  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的阐释,既充分肯定了城乡分离的历史性进步,同时也表明了城乡分离的历史性,迟早要被扬弃,最终走向消亡。城乡分离的种种弊端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得极为明显。城市处于社会的中心,农村则逐步被边缘;城乡对立导致劳动者与生产劳动本身相异化,带来了人的片面发展;城乡分离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对峙,城市日益繁荣,农村农业则趋于凋零;城乡对立导致社会对抗风险增加,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生产力提高进而导致是城乡分离和对立。城乡对立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分工,生产力发展则为城乡分离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恩格斯把对城乡分离与对立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联系起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劳动异化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对抗,“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1]。

  因此,要想消除城乡对立走向城乡统一和融合,必须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和消灭剥削阶级这一桎梏,而要真正走向城乡融合,则需要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条件。“消灭城乡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只要“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1],这是城乡“同一→对立→融合”的历史发展辩证法。

  (二)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

  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关注的重要领域,这个建设过程是在充满艰辛探索与曲折发展中推进的。回视我国城乡发展的曲折历程,正视当下城乡发展的成效与问题,把脉未来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趋势,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是指导我们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共赢共享,一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武器。尽管,今天所处的时代与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指向的那个时期差别迥异,但是,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所揭示的发展规律仍然是新时代重塑城乡关系、走向新融合的理论瑰宝,能够给我们带来非常有益的诸多启鉴。

  1.高度关注城乡协调发展

  把城乡当作一个共生共联的有机体,打破旧的闭塞隔绝的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城乡融合关系的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融合深入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理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城乡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建设综合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日趋完善,城市发展迈向高质量阶段,现代化程度明显增强。广大农村生产、人居、乡风、治理等各个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城乡人均收入比依然过大,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医疗、教育、就业、卫生等公共资源集中在城市的比重过大,优质资源基本上都集聚在城市,而农村则较为稀缺,城乡二元结构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实质改变。

  依据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发展的理论,城乡融合是大势所趋,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致力这一目标而奋斗,但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城乡融合所要求的条件,城乡之间还存在诸多落差,今后城乡深度融合仍然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的过程。

  2.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

  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是推动城乡之间的开放、互融的前提和关键条件。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分治的社会结构导致农民经济权利和社会公共资源分配上的不公正,极大减弱甚至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农民获得资产性收益和经营收益的能力,也一定程度上抑制或者阻滞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农村发展进程。农村改革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打开了破除城乡隔绝的藩篱缺口,也一定程度上把农民从土地上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但是,乡村与城市互融互联的体制机制没有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而建立,城乡户籍制度、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依然没有实质性的变革,导致市民与农民权利关系失衡,公共服务不均等和农村公共服务缺失已成为新时代制约农村发展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障碍。

  因此,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与城乡融合相适应的各种体制机制,要加大城乡融合的制度供给。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4月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该文件的出台无疑为城乡融合提供了巨大的动能,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结构性障碍根深蒂固。因此,重塑城乡新型关系,推进城乡融合依然任重道远。

  3.逐步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

  “农村城镇化”是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公共服务为抓手,以城乡融合为动能,以户籍改革为基点,引导农民根据生产生活实际有序就近向城镇集聚,推动农业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发挥城镇的牵引和辐射功能,推进城市生产要素、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向农村渗透。“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与城乡矛盾的解决,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乡村发展的工业化以及城市文明在农村的传播,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农民市民化”理论和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农业农村、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统筹城乡发展的坚强决心。

  二、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代农村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城乡关系,不仅对于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实现社会公平、理顺社会关系也有重大意义。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新时代农村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美丽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建设美丽乡村,要直面中国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历史条件与现实性,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建设发展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农业农民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三农”事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然而,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二元分治的历史惯性依然存在。我国农村农业农民还存在城乡要素流动不协调(农民非农化、农地非农化、农村空心化)、地域空间格局不平衡、二元结构矛盾与“乡村病”凸显、农村污染亟待治理、农村基础设施亟需完善、农业农村形势依旧严峻、农村全面转型面临挑战等一系列深层次、结构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农村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全面建成城乡小康目标的重要探索和实践,更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具有规律性和历史必然性。美丽乡村建设使城乡分离到融合有可能向现实转化。

  人口和资源的集中是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掀起了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一波又一波的城市化浪潮,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农村逐渐萎缩,城乡分离成为历史必然。显然,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就是:城乡的这种分离也必然产生、孕育和创造着走向城乡新融合的土壤和条件。当然,需要明确的是,城乡融合在资本追求增值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必须是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实现。

  只有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消除资本驱使城乡分离的状态,进而把资本增值作为满足人民需要的一种手段,以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为目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乡村、美丽社会和美丽国家。因此,当经济发展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客观条件之后,社会主义国家也才能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美丽乡村建设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民为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是消除以城市为核心和范本的城市中心主义的集中体现,促进农民精神家园回归。

  中华文化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历史悠久的延续性文化,而城乡分离与城乡分治导致对乡土的眷恋与现代化进程相冲突。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就是要在乡土分裂与挣扎的痛苦中寻求乡土情感的满足,不仅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还要关注他们的精神风貌,更要让他们在新时代乡村新文明样态构建过程中,享有福祉、安全与幸福。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乡村与城市相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更加凸显,乡村发展必然要求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来重点谋划。美丽乡村所承载的是美、富、强的多重内涵,所体现的是人民、社会与国家整体发展需要,所标注的是过去、现实与未来承转的动态目标,所昭示的是历史与现实、时代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时代大势,所蕴含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并举的多元精粹,所彰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迷人魅力。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美丽乡村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总体布局的建设成果在乡村的集中体现,是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行为美的统一体。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在于解决乡村发展理念、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化传承以及实施路径等问题,满足了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顺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兼顾了对环境的友好和保护,是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里程碑意义。

  (一)美丽乡村建设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什么时候“三农”问题解决好了,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推进、蓬勃发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是新时代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目标,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使命和责任担当,最终目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让农民分享现代化成果,打造农村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环境,使农村成为农民的宜居家园必然是其题中之义。美丽中国以美丽乡村为基石,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向基层延伸、落实的重要抓手。

  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丽乡村建设共同体,对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五位一体建设、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民渴望拥有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乐业家园,生态良好、环境宜居是增强农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2]美丽乡村建设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对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各项建设共生共联,有机统一。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紧扣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任务、重要工程,瞄准难点,大力加强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社会治理等系统性建设,是时不我待的迫切任务。在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着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具有深远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宏伟任务。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缔造美丽生态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路径。广袤的乡村具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功能,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有机组成。

  美丽乡村建设要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充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创建“美丽乡村”,要重点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核心,强力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循环节能技术,注重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净土、清河、蓝天行动,实现村美、人和、业兴、家福的目标。

  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

  打造美丽乡村新格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习近平同志“三农”思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厚植文化情怀,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