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深化“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生物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

时间:2020年09月05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 要 :生物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与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相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 人才的培养,职业的培养是重点,充分体现在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为遵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以真实的工作任 务及其过程作为整合依

  摘 要 :生物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与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相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 人才的培养,职业的培养是重点,充分体现在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为遵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以真实的工作任 务及其过程作为整合依据,改革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做”一体化,通过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带动理论知识模块的教学,把“工 学结合”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突破口,由此带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工学结合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有着特殊的教育 功能,肩负着为行业企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任务。高 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经过多年的运行和实践,基本上形成 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以 满足社会需求”的共识。

  生物技术类专业涵盖面较广,与动物、植物、微生物相 关的都有可能纳入生物技术专业范畴,就我国目前的产业 特点和高职专业办学方向而言,以微生物发酵为特征的生 物技术专业方向较多,涉及的生产行业有生物制药、有机 酸、氨基酸、酶制剂、低聚糖、核酸、维生素等,在这些生 产企业,生物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生产工 艺和产品质量管理(QC),除此之外,生物技术类专业的毕 业生也可以从事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岗位。

  凡此种种,这些岗位都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而工作过程中所说 的动手能力,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体制下很难学到,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在实验室内完成实践教学过程,其所产生的实践效果无法与工厂相比,所以要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必须到与专业对口的车间或岗位,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亲身体验。由学校安排学生进入工厂进行生产实习,有了一定的认 知后再回到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这就是“工学结合”的 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环境下的理论学习与工厂环境下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深化“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生物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综合改革,是指领会国家关于高职发展的指导精神,依 据高职自身的发展规律,建立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密切 合作、互利共赢的机制,打造以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 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教育模式。

  1 高职生物技术类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是主流

  当前高职生物技术类专业的教学理念依旧是传统的教学 思维,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大多停留在理论上,在实际教学过 程中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应有的特点,在形式上还留有明显 的中专时期的痕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没有脱胎换骨式的改 革。在教学过程中仍旧是以理论为主,实践教学没有起到应 有的作用,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实践锻炼,不能满足培养高素 质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1.2 高职生物技术类专业教学体系与高职培养目标不适应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改变,需要由组成人才培养方 案的各环节综合进行改革,统筹规划,而传统人才培养方案中, 课程教学体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中,大多以 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过程。各高职 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的强化往 往很难实现,落不到实处。改革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不符 合高职教育的特征。为真正实现“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 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必须对人才培养方案涉及的各个 环节进行长期的探索,以构建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 机制。

  1.3 传统教学课堂存在的弊端

  (1)因为传统教学仍旧以理论为主,逃不出“填鸭式” 教学的模式,所以很难做到“教”与“学”的统一。 (2)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体。高职教育要求整个教学过 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现实是教学模式和教学 方法仍限于讲授,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于这种教学方式缺 乏学习主动性。即使是在实验室进行的教学过程中,也是教 师专注于演示,而学生仅仅是重复操作,不能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导致实践教学起不到应用的效果。

  1.4 校企合作成效有待提高

  在校内进行的实践教学过程,大多在实验室内进行,由 于受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限制,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要求 ; 个别专业的校外生产实习,时间一般为一周至四周左右,学生认识和掌握的东西很有限,尤其是生物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很难有机会进行操作。大部分企业出于工艺要求、质量管理、 技术保密等诸多因素不会安排学生在关键性岗位进行生产实 习,只安排给学生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比如包装等工作, 因此这样的生产实习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实际的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偏离了校企合作的初衷。因此,寻找校 企合作的最佳结合点是实现“工学结合”的必要条件。

  2 深化改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2.1 “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我国高职高专发展政策表明,校企深度合作将是推动高 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经之路 ;同时,以“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带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指导课程体系的建 设、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改革,提高整个高职高专发 展水平尤为重要。在“工学结合”背景下进行的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更有利于课程建设的进行。在实践过程中与行业企 业灵活合作,共同进行教学内容制定与开发,力争将实践教 学更好地融入理论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要 知其所以然,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在高职高专中推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 是因为“工学结合”具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特点。学生实习的岗位就是未来就业 的地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 式可以把校内和校外不同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让学生在理 论学习和实践认识过程中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2.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

  “十三五”期间,以深化“工学结合”为背景的人才培养 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其中就包括精品课程的建设, 大多数精品课程的建设都涉及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 合的内容。例如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采用了与企 业共同开发的实训教材,并制定了与企业共同考核学生的培 养方案。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包括专 业发展方向、理论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等。当专业建设 方向和课程教学改革等一系列内容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时, “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行之有效。因此,在以 深化“工学结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关键是需要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从改革课程教学入手,抓好高职学生的 能力培养,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高度融合。

  3 深化“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生物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措施

  3.1 教学进程的改革

  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的是“2.5+0.5”的教学模式, 前两年半的时间学生大都在学校内完成,最后一学期到企业 进行顶岗实习。改革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变成“1+1+1”的教学 过程,该过程将整个三年的学习分成三个阶段,专业准备阶段、 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和专业基础学习阶段。

  与传统教学过程不 同的是顶岗实习放在了整个学习过程的中间环节。有点类似 国外的“三明治”职业教育模式。 改革后的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中,实践教学环节具有了极 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主要以岗位操作为主,注重“实践性” 和“实用性”,而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全而杂,岗位 针对性不强 ;改革后的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强调的是培养应用 型技能型人才,与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其教学强调与 实践相结合,与工作岗位相结合。

  3.2 课程设置的改革

  高职教学的特点主要是以实践性为主,为了让学生有更 好的操作技能,高水平的职业能力,适度的理论也是必需的。 由于高职学生在入学时文化基础有限,直接的理论教学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如何让学生对专业理论课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先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进程的第二学年 安排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并且以顶岗实习的方式进行,这时课程主要以职业技能课为主。改革后的课程设置更适应企 业的需要,也适合学生的需要。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更 有竞争力,毕业即可上岗,学校与企业真正实现零距离。

  本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就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既有别于职业 中专,又不同于本科院校。在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培养 企业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合理设置理论教学与实 践教学内容,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岗位要求和高职 学生的特点来开设课程,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安排教学内 容,合理利用教育资源,适应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1)基于“工学结合”设置课程教学目标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职业技能要求,改革后的生物技术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目标和方法, 结合企业需求,力争反映出高职教育的特点,根据理论教学 与实践教学不同目标所需要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选择合适 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具备企业岗位需要的公共知识、专业理论、 实践技能。

  (2)基于“工学结合”确定教学方向 “工学结合”的宗旨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强调学生岗位 实际操作能力。为了使生物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能够与本专 业工作岗位进行“零”距离对接,改革后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更加强调专业方向与岗位意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 学能够培养符合生物技术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也就是着力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改革后的高 职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对专业或专业群的支持服 务功能,在区分共同点与不同点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突出对生物技术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特色。

  (3)基于“工学结合”谋划教学内容 改革后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一般分为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何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体现“工学结合”的实质,关键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 的选取上,理论教学过程中需要实践性案例、现实情景、模 拟生产、管理现场等,理论教学的内容应尽量与实践过程相关, 反过来让实践教学的内容做到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切 实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4)基于“工学结合”制定教学流程 改革后的生物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无论是理论教学 还是实践教学,均反映出“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校内的 理论教学与企业的实践教学都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与做交替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能够联系到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准确地应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过程中严格考 核,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对学生技能的考核,即时掌握教学 效果,用以指导后期的理论学习,使教学、学生职业能力都 能获得螺旋式上升和可持续发展。

  4 深化“工学结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景

  生物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对理论深度的把握、实践环节的针对性和应用环节的有效性等方面。 改革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进行的,但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 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整体教学过程仍以“三段式”为主, 即“理论课—企业实践—专业课”。改革后的模式比较注重课 程教学过程安排的层次性、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技术掌握的 有效性。教学过程中把高职教育有关的素质培养、技能训练和应变能力贯穿其中。

  教育论文投稿刊物:《教育发展研究》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内刊号CN:31-1772/G4;国际刊号ISSN:1008-3855,邮发代号4-591。

  不断深化“工学结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工 学结合”为宗旨打造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资 源,持续探索校企合作的发展前景。学校要与企业建立长期 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在这种办学模 式下的高职教育,必能更加适应社会发展。要大力推行深化“工 学结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实践教学对理论 教学的贡献,加强能力培养,通过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 业水平,进而达到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立新 . 高职人才培养通识教育理念渗透的意义与途径 [J]. 辽宁高职学报,2011(4):13-15.

  [2] 赵志群,赵丹丹,弭晓英 .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J]. 教育发展研究,2005(8):66-70.

  [3] 邓志辉,赵居礼,王津 .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构人才 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J].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23-25.

  作者:张桂军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