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汉、蒙民族传统孝伦理异同比较

时间:2022年01月17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 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之一,因此一直以来中华文化特别注重孝。 孝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对每个民族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蒙古民族接受儒家孝思想后,也发展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孝伦理思想,因此,汉、蒙两个民族孝伦理思想有其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 孝;

  【摘要】 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之一,因此一直以来中华文化特别注重孝‍‌‍‍‌‍‌‍‍‍‌‍‍‌‍‍‍‌‍‍‌‍‍‍‌‍‍‍‍‌‍‌‍‌‍‌‍‍‌‍‍‍‍‍‍‍‍‍‌‍‍‌‍‍‌‍‌‍‌‍。 孝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对每个民族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蒙古民族接受儒家孝思想后,也发展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孝伦理思想,因此,汉、蒙两个民族孝伦理思想有其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 孝; 礼; 忠; 亲; 异同

民族文化

  一、汉民族“孝”与孝伦理

  孝为一种道德规范,人伦之始,汉民族的孝道观有着悠久的历史‍‌‍‍‌‍‌‍‍‍‌‍‍‌‍‍‍‌‍‍‌‍‍‍‌‍‍‍‍‌‍‌‍‌‍‌‍‍‌‍‍‍‍‍‍‍‍‍‌‍‍‌‍‍‌‍‌‍‌‍。 《尔雅·释训》有解:“善事父母为孝。 ”①由此可知孝是儿女出于道德感恩对父母恩情的报答。

  (一)孝与礼

  西周时期,“家庭”这个群体的诞生,使孝得到了较为完整的解释,孝为善事、孝顺尊敬父母为核心,从周代至春秋,孝观念的主要内涵为尊祖敬宗,且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 周人将“孝”这一道德伦理观念体现在祭祖的仪式上,因此周代的“孝”伦理思想主要以祭祀的方式存在。 尊祖祭宗的伦理意义在于对死者的慎终追远,亲人去世时要妥善安葬,符合礼制。 孔子的孝伦理思想也强调行孝与礼结合在一起,换句话说,行孝必须以礼为基础,不可因行孝而乱了礼节,父母长辈死后也要按礼来行孝。 随后荀子也很注重礼,他的思想以“经济”“隆礼”为核心,孝看作一般的家庭伦理道德,孝以礼表现出来,以礼作为道德原则,在《荀子·理论》提出“父能生之,不能养之; 母能食之,不能教诲之。 君者,己能食之,又能教诲之也”。 因此君子行丧三年都不过分,对于敬重之人的礼一定要充分,以礼示孝。 在古代汉民族,孝最初以礼为外在表现体现出来。

  (二)孝亲

  “孝”是家庭观念中,最早出现的伦理道德规范。 汉族的孝伦理思想体系中儒家学派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孔子的伦理思想核心为仁学,他提倡“爱人”,“爱人”首先要爱自己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作为儿女不仅履行道德责任更是要从心灵深处对父母关爱。 因为孝是一种道德情感,发自肺腑的人性意识。 从心灵层面发出的情感才能驱使人们去做孝行。 荀子把孝作为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在日常的一举一动中都要注重孝。 他也强调对父母的孝,对于父母的孝除了物质层面还有精神层面的关爱,他还提出当父母的言行及思想有不当时,儿女可以在遵守基本孝道的基础上与父母辩论。 这是孝伦理思想的一大进步。

  (三)孝与忠

  在《论语》中,孔子首次提到孝与忠的关系时,“忠”即是为政治领袖人物尽孝。 曾子提出“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君不敬非孝也”。 这就意味忠也是孝的一部分,且从对父母的孝演变为人对君主的忠诚。 “忠”成为孝当中政治化的概念,从善事父母的孝发展为对君主忠诚的忠,进而提出以孝治国的理论,认为孝道就是治国的根本,孝思想的目的在于使孝“天下化”。 荀子则是以君重于父的观点颇有影响。 他提出按照礼的要求隆君重于孝父,提倡孝道,嘉奖孝悌、在汉代孝则是维护政治制度的伦理思想基础。 陆贾强调孝是忠的基础,“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亲”(《新语·至德》)②。 因此可推知,“忠”观念出于对父母的孝,而完成于对君主的忠诚。

  二、蒙古族“孝”及孝伦理

  最早在《蒙古秘史》出现“咱们要奉养母亲啊”,体现了古代蒙古族也很重视孝德,此话中的“奉养”在蒙古语中以为“阿其”(aqi)。 蒙古族对于孝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可归纳为:额勒贝日勒(elberil)和阿其拉勒(aqilal)。 额勒贝日勒(elberil)在辞典里的解释为孝敬、奉养父母。 而阿其拉勒(aqilal)在辞典里的解释为对他人的恩惠、帮助。

  (一)血亲

  孝是一种道德情感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古代蒙古族对祖先的孝敬、敬重是通过维护族内血缘关系纯洁的一种体现。 《秘史》记载,蒙古第十一代祖先阿阑豁阿在他的夫君去世后生子的事迹足以体现蒙古人对血缘关系纯洁的执着以及对祖先敬重的集中体现。 血缘关系的纯洁象征着后代对于家族忠诚的道德德性,后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尊重孝敬、言听计从,行为上对长辈敬重有加是“孝”的体现。 因此蒙古族的人特别注重家族血脉的纯洁度,因此古代蒙古社会,维护血缘关系纯洁为孝的体现,在生活实践中对血缘关系尤为重视,以维护血缘关系纯洁为基本道德原则,来体现对家族、父母的孝。

  (二)孝感

  在蒙古人的思想观念里,作为儿女必须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且竭尽全力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否则他们就会遭到长生天的惩罚。

  根据史料记载,古代蒙古族的孝伦理思想主要以《蒙古秘史》中的实例体现出来。 在成吉思汗眼里,无论哪一种高规格的酒宴,都不如生日酒宴。 这是因为,生日酒宴象征着一个人从父母那里获得了生命,所以它是至高无上的酒宴。 成吉思汗关于酒宴的提问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恩情及作为子女需感恩父母的恩情。 人无论多么功成名就也不能忘本,父母给予生命,养育培育的恩情,要懂得感恩,只有心存感恩才会更好地尽孝。

  (三)孝与忠

  纵观蒙古族伦理道德发展史,蒙古人不但重视“孝”,对“忠”也是极其重视,认为二者是至高无上的伦理道德。 早在八百年前,蒙古人在政治和军事实践中,形成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思维模式。 认为作为奴隶,臣民不可背叛君上、可汗,且必须予以遵守。 在古代蒙古社会最为代表性的是成吉思汗,在蒙古帝国南征北战时期开始接受了汉民族传统的孝道观,在他的治国理念中体现了忠孝这一伦理思想。 基于这种思想,成吉思汗对忠孝、诚实、可靠的臣民给予嘉奖,与之相反严厉惩罚了不忠不孝的背叛者。 成吉思汗的这一决定足以表明,治国用人必须要求忠诚。 不忠诚的人留着也是后患无穷,蒙古族哲学家格·孟和说过:“‘忠君’思想是成吉思汗用人的基本政治原则”③,可见成吉思汗在用人方面对忠孝的重视‍‌‍‍‌‍‌‍‍‍‌‍‍‌‍‍‍‌‍‍‌‍‍‍‌‍‍‍‍‌‍‌‍‌‍‌‍‍‌‍‍‍‍‍‍‍‍‍‌‍‍‌‍‍‌‍‌‍‌‍。 “忠君”思想是成吉思汗政治伦理思想的原则,且全面贯彻在成吉思汗的伦理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之中。

  三、汉蒙民族孝伦理异同

  (一)汉、蒙民族孝伦理之共性

  其一,“孝”为人伦之始,是一种道德规范。 孝最初的含义为“崇拜祖先,善事父母”。 汉蒙民族都注重孝,特别是在家庭、家族之中,孝为最基础、最根本的规范,也是人之为人,应该去做的事情。 儒家学派孔子认为的孝是出于对父母的感恩,进而从心灵、语言、行为上对父母报恩行孝。 在此意义上,汉民族对“孝”的理解和蒙古族对“孝”观念也是极其相似的。 蒙古人把自己的父母比喻为最为高尚的长生天,所以,“孝”是子女的一种感激、报恩行为。

  其二,孝不仅是家庭与家族关系和谐的纽带,而且在政治上、社会伦理关系中有着巨大的影响。 蒙古帝国的南征北伐,成吉思汗也接受了中原汉民族传统的孝道观,认为治理国家、安抚百姓必须从孝道人手,成吉思汗在其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以孝治天下”的理论策略。 总之,孝伦理思想为两个民族的治国理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汉、蒙民族孝伦理的相异性

  汉蒙两个民族的孝道观有着很大的交融,但也存在着细微的不同之处。

  其一,产生背景不同。 每一种思想都有其产生、孕育、发展的土壤。 汉蒙两个民族不同的经济与文化背景使得两个民族的道德情感的表达及其孝文化内涵方面有着细微的差异。 蒙古民族向来是逐水草而生活的游牧民族,游牧经济及其游牧文化是蒙古民族思想孕育的肥沃土壤,而汉民族以农业经济和儒家文化为肥沃的土壤。

  其二,行孝习俗形式上有所不同。 因民族的文化差异,大多礼节与习俗是不同的。 在汉民族特别注重人过世后的礼节,这也是一种尽孝的方式。 特别是先人过世,汉族有披麻戴孝,三跪九叩,有些地方还有哭孝、唱孝等礼节来送先祖西游。 相比较之下,蒙古民族则侧重于生前之孝,他们以为人死后做太多也无济于事,且禁忌哭孝,父母去世后不可以过多地掉眼泪、哭孝。 否则逝者的灵魂将会不得安宁,不可顺利地抵达极乐世界。

  “孝”是每个民族、每个人都具有的优良品德,孝既是一种人类行为,又是一种传承。 换言之,孝是人出于道德情感对亲眷的感恩、报答的“善”行。 也是每一人都应该具有的优秀道德品质。 因此可知,孝是人之为人必须具有的一种道德情感,更是一种道德责任的体现。 “孝”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发扬其思想具有教化人类生活实践的深层意义。

  注释:

  ①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②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③陈永国:《〈蒙古秘史〉中的伦理思想》,《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201.

  [2]姜涛.曾子注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

  [3]方勇,李波.荀子·子道[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包朗.中国少数民族孝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5]格·孟和.成吉思汗哲学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塔娜,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理论。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