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试论《觉醒》中的“游”

时间:2021年10月23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内容摘要:19世纪末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经典作品《觉醒》初遭冷遇、后为学界所挖掘、并得到了深入研究。 其中不乏有学者认为女主人公爱德娜的游泳促成她的觉醒,使其获得自由等。 本文从我国庄子《逍遥游》中的游视角出发,探析《觉醒》中女主人公爱德娜的

  内容摘要:19世纪末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经典作品《觉醒》初遭冷遇、后为学界所挖掘、并得到了深入研究‍‌‍‍‌‍‌‍‍‍‌‍‍‌‍‍‍‌‍‍‌‍‍‍‌‍‍‍‍‌‍‌‍‌‍‌‍‍‌‍‍‍‍‍‍‍‍‍‌‍‍‌‍‍‌‍‌‍‌‍。 其中不乏有学者认为女主人公爱德娜的“游泳”促成她的觉醒,使其获得自由等‍‌‍‍‌‍‌‍‍‍‌‍‍‌‍‍‍‌‍‍‌‍‍‍‌‍‍‍‍‌‍‌‍‌‍‌‍‍‌‍‍‍‍‍‍‍‍‍‌‍‍‌‍‍‌‍‌‍‌‍。 本文从我国庄子《逍遥游》中的“游”视角出发,探析《觉醒》中女主人公爱德娜的“游”,认为她的“自由”之路,实际上是形体“自毁”之路‍‌‍‍‌‍‌‍‍‍‌‍‍‌‍‍‍‌‍‍‌‍‍‍‌‍‍‍‍‌‍‌‍‌‍‌‍‍‌‍‍‍‍‍‍‍‍‍‌‍‍‌‍‍‌‍‌‍‌‍。 爱德娜之形为物役、心为情困,远未达到庄子“游”的境界。 这说明肖邦观察到了个人自由与外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塑造爱德娜这一形象,启迪人们对何为真正的女性自由进行思考。

  关键词:凯特·肖邦 《觉醒》 庄子“游” 女性自由

觉醒时代论文

  《觉醒》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 自1899年问世以来,它就因“与众不同”而备受争议。 在经历了沉寂期和发掘期两个阶段之后,其潜在价值才被研究者们挖掘出来,被誉为“有史以来第一部由一位美国女性作家所创作的美学上的成功小说”[1]65。 小说以女主人公爱德娜一家在格兰德岛度假为故事开端,讲述了爱德娜在小岛上与单身青年罗伯特相识相知并萌生禁忌之情的故事。

  文学论文范例: 当今社会“女性解放”现象一瞥

  爱德娜在小岛上学会游泳后意识开始觉醒,随后罗伯特的离开又推动爱德娜发生了更大变化。 她不愿再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坚决选择搬离家庭,开始独居。 直至后来,罗伯特的归来又离开使爱德娜彻底明白自身行为与社会规范难以兼容。 于是她选择赤身走向大海,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

  到目前为止,已有研究从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等角度对女主人公是否觉醒展开了探究。 有学者认为爱德娜的存在是自由的,她最终“不是游向死亡,而是回到她的生活,回到她自己的幻想中”[2]80,热烈赞扬了其追求自由的意志和勇气; 也有学者认为爱德娜的种种行为使她陷入了追寻自由的困境,最终只能选择自我牺牲以权衡自我与孩子之间的冲突。 回望过去,战国时期伟大思想家庄子(约前369—前286)也曾对于人生在世何以自由生存的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游”一字加以涵盖。 本文将结合庄子“游”的现代价值来分析爱德娜追求自由的过程及结局,并对其是否获得真正的自由展开讨论,以此期望对现代人的自由观有所启发。

  一.庄子“游”

  据《说文解字注》记载,“旗之游如水之流,故得称流也……引申为凡垂流之称”。 这里指同水上活动有关的行为。 [3]43后来,庄子对“游”进行了更深入的阐述。 从《庄子》首篇《逍遥游》的篇名来说,“逍”代表着无拘无束,“遥”意指悠闲自得,“游”即是适性自在。 现今研究者们对庄子之“游”的含义和形式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如将“游”分为游戏之“游”、游世之“游”与游心之“游”,或是游于有间、游于方外、游于心等。 虽术语不尽相同,但都暗指了由游于物至游于心的转换,从形体自由到实现精神自由,最终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4]5的人生境界。 总的来说,“游”并不只代表行为的不受拘束,而是内心的自由自在; 而最终若想达到游于心,绝非随心所欲,而是需要不断修养提升自我。 尽管“游”的思想是庄子结合当时自身所处环境所钻研的产物,但仍有其现代价值。

  二.庄子“游”视角下的爱德娜

  (一)形为物役

  在庄子的《齐物论》中,我们可读到他对物的超越。 他肯定万物的差异,而又超越了万物之间的区别。 他“物物而不物于物”[5]227,从不执着于某个具体的物质,还发现了“万物一齐”或者“道通为一”的道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齐一”。 [4]22有了这样的根源,不仅他的形体不会为物所役,他的心于万事万物间也可“游刃有余”、“游于无穷”。 反之,“一个为物所充满的心是无法浮游的,勉强游的话也会很快地沉没”[6]64。 这里的物不仅仅指金钱、物质等身外之物,还包括了人们难以抑制的欲望等。

  《觉醒》中已婚爱德娜的人生轨迹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就在于她为一时的私欲所束缚,与单身青年罗伯特产生感情。 作为一位资产阶级富商的太太,她生活安逸,与丈夫蓬迪里埃先生育有两子。 虽然蓬迪里埃先生“生意忙得一点儿不得闲,不能同时担任双重职责; 既要在外边赚钱养家,又要在家里照顾孩子”[7]7,但他在为子、为父、以及为夫等方面做得都比较好,在别人眼中他属于“世界上最好的丈夫”[7]9。 爱德娜作为妻子也能体会到“她丈夫的丰富亲切的感情和矢志不渝的忠诚”[7]8,可是罗伯特的出现却使爱德娜原本平静的生活泛起了涟漪。 两人时而漫步海边,时而促膝长谈,一种“模糊不清、错综复杂、混乱不堪和困扰之极”[7]16的情感在爱德娜的心中悄然而生。 正如卢梭所言,“当仅仅生理层面的需求不再被人类满足……无论物质还是情感方面,都开始萌发贪欲,日渐产生了等级观念,就这样在不断深化过程中,人类成为了被物所牵绊的奴仆”[8]153。

  (二)心为情困

  爱德娜不仅形体上为私情所支配,心理上也为其所牵制。 她“盲目地凭感情冲动办事,好象她已经把自己置于外来力量的指导之下,从而推卸了她在心灵上应负的责任”[7]42,沉迷在对罗伯特的这种情感中。 所以当爱德娜得知罗伯特要远走前往墨西哥时,先是迷惑不解,随后是无法相信,最后是伤心挽留。 她“狂热地咬着手帕,尽力压制和隐藏那种困扰着她和使她烦恼的情感”[7]59,试图自欺欺人,掩盖对罗伯特本不应产生的情感。 自罗伯特离开之后,爱德娜开始消极度日,在她眼里“所有的东西失去了光辉、色彩和意义”[7]60。

  爱德娜心有所待,与“道”不符。 在庄子看来,必须消除“有待”,乘着“道”(天地之正),以游于无穷的境域,才算绝对自由。 [9]69爱德娜不仅在婚后与罗伯特产生感情,而且在罗伯特逃离这份情感之后,依旧沉浸在对他的思念中。 这种行为恰恰与追求自由背道而驰。 庄子之“游”的前提,万物并通、齐一,“丧我”、“坐忘”[5]79、以至“无人之情”[5]63。 在庄子的世界里,不仅不执念外在的人或物,甚至连自己都“丧失自己”、“忘形去知”、以至于不会有“性情之欲望”[9]70。 因此,我们应该把形、心从物的世界中拯救出来,平静地看待生活中的诱惑,避免如爱德娜般“心为物溺”[6]52。

  (三)人伦失范

  庄子之“游”反对人为物役、心为情困‍‌‍‍‌‍‌‍‍‍‌‍‍‌‍‍‍‌‍‍‌‍‍‍‌‍‍‍‍‌‍‌‍‌‍‌‍‍‌‍‍‍‍‍‍‍‍‍‌‍‍‌‍‍‌‍‌‍‌‍。 人们应当把控好自己的心,不被身外欲望所缚,勇于追求自由。 但是庄子所强调的自由并非抛弃一切约束,包括默认的社会道德规范等,而是充分认识到“限制正是追求和获得自由的前提”[6]26。 于是,以庄子之“游”来审视爱德娜的言行举止,不禁令人疑惑“她的这种行为真的能获得自由吗”?

  爱德娜自学会游泳开始了所谓的“觉醒”后,先是拒绝继续承担妻子和母亲的职责。 一方面,她放弃了每周二固定接待宾客的安排,不再遵守社会的传统,在“可能的范围内放纵自己刹那间的任性”[7]76。 另一方面,作为妻子和母亲,爱德娜却整天呆在画室里,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和关心。 她时常一个人外出,一面沿着大街走,心中却难以摆脱对罗伯特的思恋。 19世纪的美国社会所提倡的女性气质应该是“虔诚、贞洁、温顺、持家”[10]61,如“家中天使”般照料家庭,维系家庭的和谐。 因此从该角度来思考的话,爱德娜的行为毫无疑问是自私的,是个人主义膨胀的表现。

  除此之外,爱德娜在独居之后,与花花公子阿罗宾有染,这再一次冲击了社会道德的底线。 庄子十分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他认为“道德是人类的自然本性,是人内在的真性情”[11]73。 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会使生命散发出德性之美,精神境界得以提升,实现人的本性追求,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由此看来,追寻自由不应该成为爱德娜任性,放纵,甚至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借口,而她也不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真正的自由。

  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天性。 庄子以“游”一字启迪人们,真正的自由应当不为物役、不为情困、注重德性修养,于世间喧闹中谋得一处精神家园。 小说中爱德娜却身心出轨,一步步抛弃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最后投身大海寻求解脱,这与庄子之游的境界不可同日而语。 庄子之游乃是形不为物役、心“轻灵冰洁、一尘不染”[6]122,“不为万物所累”、而“游于无穷”[6]128。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写照。 百年前的凯特·肖邦已关注到,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诸多物质甚至人都会物化(商品化)。 她以生活中出现的人物为原型,通过塑造爱德娜这一形象,启迪人们对何为真正的女性自由进行思考,时至今日更显出其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1]Showalter,E. Sister’s Choice: Tradition and Chance in America Woman’s Writing[M].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1.

  [2]Gilbert, S. M.“The Second Coming of Aphrodite”[J]. Modern Critical Views: Kate Chopin. Ed. Harold Bloom. New York: Chelsea, 1987.

  [3]邱晔.庄子“游”之美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3(06):42-46.

  [4]庄周.逍遥游[A],庄子[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5]庄周.山木[A],庄子[M].王岩峻, 吉云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6]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凯特·肖邦.觉醒[M].文忠强,贾淑勤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

  [8]刘馨阳.论卢梭自由观及现实启示[J].长江丛刊,2019(14):153-154.

  [9]陈清编著.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10]万雪梅.美在爱和死——凯特·肖邦作品赏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1]吕秋薇.庄子逍遥游思想的现代意义[J].世纪桥,2008(20):72-74.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凯特·肖邦的经典接受与中华文化阐释研究(16BWW014)。

  (作者:万雪梅 张蓉蓉;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