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及优化

时间:2018年10月12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下面文章主要以滇西边境为研究领域,采用产业融合理论与符号学理论对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加以探究,在分析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和既有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九种内生优化类型,并提出一种综合空间优化模式。构建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

  下面文章主要以滇西边境为研究领域,采用产业融合理论与符号学理论对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加以探究,在分析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和既有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九种内生优化类型,并提出一种综合空间优化模式。构建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融入国家全面对外开发开放及“一带一路”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及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而且有助于解决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本土差异性,边境旅游,内生优化类型,空间优化模式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边境民族既是一个复合型族群概念(泛指边境州市定居的本国边境少数民族与邻国边境民族),也是一个情景化概念(既表现为族群共同体,也表现为单一族群主体),是边境地区的主要构成人群。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即是以边境民族文化体系为旅游吸引物,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与边境性(边境民族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跨界交往而引致的边境性文化特色)视为核心标识[1]。

  发展模式(developingmode)特指某一主体单元为实现长远发展,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发展时序、发展结构等进行组织设计并总结经验的过程。国内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发展模式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研究焦点集中于战略指导模式[2-4]、组织模式[5-7]、实践模式[8-11]等三个层次,但着眼旅游空间场域的梯度结构,对少数族群集中分布的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专题化研究还甚少见。为更好的适应旅游市场多元化需求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的微观场域本土化成为必然。

  一、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现有模式分析

  从实地调研与资料搜集来看,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可依据对边境民族文化的开

  发程度、展演方式以及边境民族文化在旅游场域内的展演与合作机制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

  二、内生发展优化模式构建

  (一)主题休闲度假模式

  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面临部分替代性竞争和历时性跨度的内部整合之双重考验。因此,内生发展优化模式的构建要以地方比较优势为依据。为优化滇西边境现有的边境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模式,笔者提出改善型的主题休闲度假模式。

  边境民族文化主题休闲度假旅游区(点)需围绕边境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与德昂族进行主题式开发,其中以边境民族发展历史讲述、边境环境生态适应以及民族节事活动为边境性的具体叙述文本。该模式构建在内容上基本遵循“传统建筑所构筑的边境民族社区为度假常驻空间,边境民族为度假区服务主体,边境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为休闲体验内容”。

  其中重点阐述休闲度假的支撑性文化体验内容:边境民族村寨若以简单的住宿或饮食体验满足游客的长时间休闲度假停留则略显支撑力不足,因而,需综合旅游资源结构与要素体系等体验内容,将文化体验内容细分为边境民族技艺学习,专业实习、调研、会议与两国边境民族文化交流等专业进修,边境民族农耕文化体验,修养身心的“宜居”度假等主要类型。

  (二)文化要素支撑模式

  滇西边境民族拥有包括宗教、饮食、艺术、建筑等文化类型。在现代化进程中,部分边境民族村寨的建筑形态已缺失传统特质,而其宗教、饮食与艺术等传统文化要素仍是边境民族持续发展的根基。因而,可集中采取产业要素支撑模式,以某个文化要素为核心支撑构建边境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链。

  三、空间优化模式构建

  空间优化模式是在滇西地理、社会文化空间场域内对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空间职能进行区分,其构建遵循“圈层多族属,同属多核心,核心结成带,以环扣相接,梯度层序发展”的价值路径,意即边界圈层与阈界圈层包含多元边境族属文化旅游形态,同族属的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又以不同的旅游主题为核心支撑,以多主题核心点连接成族群旅游环带,并在本族群或跨族群的文化过渡空间构筑发展模式实现文化旅游体验的柔性过渡,最后在整体空间范畴内构建起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梯度发展格局。

  (一)边界圈层

  从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上看,边界圈层由北至西再到南部边境交错分布着傈僳族、景颇族、阿昌族与傣族四个边境族群,其中阿昌族向阈界圈层延伸的范畴较广。基于边界线带状分割与资源结构的空间形态,可将边界圈层的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空间优化模式构建为“三廊一带”模式。

  (二)阈界圈层

  滇西边境民族地区的阈界圈层大致涵盖德宏州芒市、陇川县、盈江县部分边境民族地区与梁河县全域以及保山市龙陵县、隆阳区、施甸县与昌宁县部分民族分布地区,滇西五大主体边境民族交错分布其间。为保证旅游空间体验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基于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与以点-轴-面建构路径为参照,构建“四环一轴”空间布局模式。

  阈界圈层的“四环叠一轴”空间优化模式践行了“圈层多族属,同属多核心,核心结成带,以环扣相接”的构建标准,不仅在旅游环线与轴线布局上明晰了滇西所涉及的边境民族文化主题发展空间结构,通过环线与轴线上的组团式发展或点状聚集也丰富了其族属文化的旅游表述向度,从滇西整体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框架结构中廓清了不同族属的旅游体系,并建构起同族属的旅游发展结构。可以说,“四环一轴”空间布局模式对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结构进行了合理配置,使旅游主题更清晰明了、旅游线路的组织更有章可循。

  (三)过渡空间

  以主题有异的文化归属对边境民族文化旅游过渡空间的发展模式进行系统设计是该模式构建的主要思路,以“环扣相接”为主要路径。其优化模式可总结为“环扣承接模式”,包括两种模式设置。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过渡空间的发展模式可有效融合部分内生优化模式,该模式的关键功能在于对主题性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空间导入,为游客的多元边境民族文化旅游体验提供心理调整、文化感知的过渡调试,使游客获得系统且内容明晰的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经历。

  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独特的内涵结构决定其发展模式也是自成体系的,以边境民族文化的边境属性为核心标识构建系统的内生发展模式与空间发展模式不仅能彰显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微观场域特色,还能为民族文化旅游的精品式、典型性发展提供具体文本操作与空间结构重组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韩璐、明庆忠.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特征与驱动机制[J].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第5期,p139-148

  [2]陈希勇.生态文明视野下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以稻城县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第1期,p149-152

  [3]关春玲.马克思主义生态视野下藏族生态文化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董锁成、李斌、金贤锋.大旅游战略下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5期,p117-122

  [5]李天翼.论民族旅游开发模式的合理建构[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p139-143

  [6]王仕莲.基于民族文化的旅游地产开发模式研究———以楚雄彝人古镇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5年第1期,p16-21

  [7]丁健、彭华.民族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及开发模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p98-101

  [8]窦开龙.后发型民族旅游地RMIP模式开发研究———以新疆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p175-178

  [9]邓涛涛.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式开发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推荐期刊:《云南地理环境研究》(双月刊)1989年创刊,是学术类科技期刊,着重刊登国内外地理环境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成果。自创刊以来,不少学界泰斗为本刊惠赐力作,许多学坛新秀由本刊脱颖而出。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给予了高度赞誉。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