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黑格尔哲学与康德哲学两者的辩证关系

时间:2018年04月16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康德和黑格尔的关系一直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核心又复杂的问题之一。一直以来,很多学者认为康德哲学以其逻辑的严密性和经验的清晰性要比黑格尔哲学更有优势,认为黑格尔哲学充满了神秘主义和晦涩难懂的词句。即黑格尔并未完全地超越康德,康德哲学对现实的说

  康德和黑格尔的关系一直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核心又复杂的问题之一。一直以来,很多学者认为康德哲学以其逻辑的严密性和经验的清晰性要比黑格尔哲学更有优势,认为黑格尔哲学充满了神秘主义和晦涩难懂的词句。即黑格尔并未完全地超越康德,康德哲学对现实的说服力也是很强大的。但从现代性的观点来看,二者的关系截然相反,黑格尔哲学就是对康德哲学的总结提升及发展。

  关键词:康德哲学,黑格尔哲学,辩证法

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采用“实体即主体”的辩证法思维,在主体性哲学内部击破主体性哲学,扭转了以先验自我为核心的主体性原则所采取的内在发展进路,实现了哲学与现实全新的理解,即理性与现实的和解。将现代性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做到了理性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在纯粹思维高度上的统一。

  一、从现代性的角度看,康德学说中最重要的内容当属现象与自在之物的划分,而非康德自己认为的知性概念的先验逻辑演绎。康德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与自在之物正是时代要求的产物,它作为现代性自我确证的直接形式,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对认识能力本身的认识与说明。但是康德并未意识到现象与自在之物的关系问题与理性与现实关系问题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此黑格尔才是第一位使现代性上升为哲学问题的哲学家。

  在黑格尔看来,康德的贡献在于通过揭示认识中的主体性原则,从而颠倒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实现了“哥白尼式革命”。由此对存在客体的反思转为对认识主体的反思。一种考察哲学自身认识能力的自我意识新哲学代替了关于外在世界的旧哲学,虽然它最初只是以一种直接的、形式的方式体现自身。黑格尔明确指出:“认构成经验知识内容的直接意识的对象为单纯现象的观点,无论如何必须承认是康德哲学的一个重大成果”“康德哲学的主要作用在于曾经唤醒了理性的意识,或思想的绝对内在性。”

  但是黑格尔洞见到,康德哲学对于现代性的解释和理解是有缺陷的。因为先验自我与自在之物的这种划分使原本统一于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分裂与对立绝对化,将动态的认识过程静止化,从而使理性与现实在认识论中的矛盾进展为存在论的分裂。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在理性的自我认识方面,康德在体系中预设的自在之物使哲学割裂了与外部现实的联系和理解,而转入了对于认识自身形式化的内省领域。

  黑格尔哲学的目标就是以康德哲学为基础,克服以主体性原则为中心所造成的理性自我认识的矛盾以及理性与现实的分裂与对立,重建其整体性与总体性认识,恢复哲学对现实的解释权。黑格尔采取的方法就是在主体性哲学内部击破主体性哲学,即不再把理性理解为一种形式化的主体性原则,而是将其理解为理性与现实的和解。运用实体即主体的辩证法思维,让理性不再停留于这种否定性成果之中,即纯粹抽象的、排斥任何区别的自我同一性。一方面,理性站在绝对精神的立场上通过自我认识与扬弃将自身内部中思维与存在的对立重新统一起来,另一方面,现实通过与理性之间的和解得到了自身合理性,使理性在现实中获得了自身普遍性内容,成为了精神中的定在。

  这就意味着,精神通过一系列自我否定的中介环节克服主体自我意识的形式化理解,最终将主体与客体、理性与现实重新统一起来,实现了思维中现实的定在与现实中潜在思维之间的必然和解。正如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所强调的那样:“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哈贝马斯也曾总结道:正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克服了由主体性原则带来的所有绝对化趋势,仅仅把自我意识囊括一切有限事物的这一无限进程当作一个绝对者而保持下来。

  二、黑格尔对于真正的哲学要求十分严格,就连康德哲学在他面前也不被承认为真正的哲学。因为他认为:“在康德哲学中,思维作为自身规定的原则,只是形式地建立起来的,至于思维如何自身规定,自身规定到什么程度,康德并无详细指示。”康德依据传统形式逻辑发现了现象界的二律背反,提出了现象界之外的“自在之物”,认为只有现象界才有二律背反而自在之物则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康德认识到了绝对理念应是思维与存在的绝对同一,但是他理解的绝对只是形式的还没有真正的内容。

  他认识到的“自在之物”实际上就是一个“极端抽象,完全空虚的东西,只可认作否定了表象、感觉、特定思维等的彼岸世界,所以黑格尔评价康德的自在之物说:“其实,再也没有比自在之物更容易知道的東西。”自在之物就是一个在现象界之外绝对自身同一的空无,所以只是形式而没有内容,不是抽象的具体而仅仅是抽象自身。黑格尔由此强调其他科学的所谓的优越性的缺点就在于他们认为他们的认识对象是自明的,并且在假定在认识开端有一种直接现成非反思的方法,真正的哲学不屑于采用这些优越性,因为真正的哲学的前提必须由哲学本身自证自明,这样的哲学才是自由的。

  哲学的内容是现实(Wirklichkeit),人们对于这种内容的最初的意识便叫做经验。黑格尔认为:“现实是本质与实存或内与外所直接形成的统一。现实事物的表现就是现实事物本身。”黑格尔在这里所强调的现实不是别的,就是理念规定自身所产生的外在实存,其存在是和理念绝对同一的。常人总是把哲学中所说的现实和现象混为一谈,这是因为常人一方面认为思想和主观的计划、想法、意向等同义,另一方面又认为现实与外在的感性存在如冷热等同义。

  更深刻的一点在于,常人所坚持的抽象理智无能认识到纯粹理念的存在和思维与存在绝对的同一,一旦认识到哲学中的一些客观范畴,就不遗余力地夸大其与现实感性存在的对立和矛盾以期获得抽象同一的概念。这种观点是对哲学最大的无知,人们必须用科学和理性果断地予以驳斥。纯粹的概念不仅仅是抽象的更是现实的、具体的,现实之所以能区别于飘忽不定、变动不居,没有内容的现象就是因为它本身就是纯粹概念的具体,内外直接的同一与真理自身无限性、有限性的和解。

  经验是对于意识的内在和外在世界的最初的意识,也可以说,它是对于思维自身最初的表象,《精神现象学》就是一门关于意识的经验的科学。意识对于自身的经验或思维,就是要把意识作为一个全体去表象,将意识中的各个独特规定性陈述为必然的环节,简而言之,就是要把意识中潜在的理念进展为现实,推动意识自身不断向绝对趋近。起初,意识经验自身所认识的仅仅是一个异常贫乏的概念的形式,经过意识不断规定自身,从形式过渡到现实实存以获得丰富的内容,最后否定实存回归到概念的绝对形式。

  所以说对于意识的经验,就是一门真正的精神科学,意识经验自身的过程就是理念的内容决定形式,由形式的不断过渡获得丰富内容的过程,当意识真正把握到自身本质的时候,它就标志着哲学最高目的-思想和现实的和解的真正达成。虽然哲学认识和研究的对象与其他科学一样,仅仅有形式方面的差别,但是这一形式差别导致其他科学只能认识到精神的表象而不能像哲学一样通过概念认识到精神的实质。所以黑格尔强调说:“哲学必然与现实和经验相一致。

  甚至可以说,哲学与经验的一致至少可以看成是考验哲学真理的外在的试金石。”哲学与经验和现实一致,就是哲学必然能充分了解认识到其他科学和事物精神的本质,如果做不到,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而只能和其他科学一样做形式化思维。哲学是一种自觉的理性,它能自己规定自己,自己否定自己,作为一种纯粹能动性力量存在,它的目的是认识和探寻真理。事物的存在也是一种理性,只不过是一种自在的理性,它需要外在的力量使它自身潜在的理性显现为现实。所以哲学必然需要与现实与经验一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真理获得最丰富的内容,才能让理性自身回归到真正纯粹而又具体的绝对理念。

  三、“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这是黑格尔最为出名的两句话,由于对于其中蕴含的真理的无知,这两句话经常被歪曲成: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在这里着重强调现实、现象、定在,存在作为逻辑学中的环节是有自己不同的内涵的,彼此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如现实和现象是本质论范畴就不能与定在等存在论范畴混为一谈。常人由于不知道区分现实与现象,所以他们眼里的现实在哲学家眼中看来只不过是那些可有可无、虚无缥缈的偶然的东西而已,绝不是黑格尔所说的必然的现实。

  黑格尔认为现实就是具有客观现实性的实存,如不变的自然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在自然领域就是一种现实而非现象,因为它是一种可以自证自明的必然性概念在自然领域的显现,是一种强制性力量。黑格尔说这种对于真理的认识,稍有教养的人都会认识到上帝是唯一最真正的现实。其实黑格尔在这里强调的上帝也是他一直在阐述的绝对理念自身,绝对理念绝对不是常人眼中的玄虚的理论,相反,它就是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最高的绝对的现实,更是一切实存东西的绝对本质。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Wasvernünftigist,dasistwirklich)。”这种说法恰恰与常人所认为的现实相违背,在常人眼里,理性和现实是二分的,抑或说是对立的,只要是合乎理性的,都是不能实现的,凡是能实现的,都不是合理的,这种观点是对于理性的不自信和无知导致的。一方面,他们大多将哲学中对于理性自身的描述当作是一种高深莫测的幻想,认为理性只不过是一种抽象的虚构体系罢了,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存在;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理性只不过是一种高尚,纯洁的力量而已,在现实社会中这种力量是软弱无力的,不能实现自身,相信理性在他们眼里是一种精神病人的表现。但是理性真的是这样的吗?事实正好相反,常人依据抽象理智即知性思维对理性所下的评判恰恰显示出他们对于理性认识的不彻底。

  “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waswirklichist,dasistvernünftig)”。黑格尔指出,任何事物存在的基础都是理念自身而不是其他一些神秘的力量。这里所提到的理念并不是常人所理解的主观的,仅仅是纯粹抽象的普遍性,相反,而是一种具体的普遍性。它能超越自身绝对同一的普遍性进入现实特殊的实存中,将实存中的特殊性上升到普遍性之中克服掉普遍性自在的抽象性并使之进展为一种具体的普遍。

  也就是说,理念作为一种具体的普遍,它既是超越于现实实存之中,又内在于现实实存之中,它既作为一种纯粹抽象的概念存在于现实之外,又能内化于实存之中作为实存存在的基础,只有这种理念才是真正现实的,而常人所认识的理念总是形式的,所以他们的认识不能分清现实和现象,只能把理念理解为主观的形式,用“应当”去要求现实,这是对于理性极大的无知。

  黑格尔说:“但惯于运用理智的人特别喜欢把理念与现实分离开,他们把理智的抽象作用所产生的梦想当成真实可靠,以命令式的“应当”自夸,并且尤其喜欢在政治领域中去规定‘应当’。”他批评的是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他认为康德所认识的理念都仅仅是形式的、主观的、无内容的抽象同一体。因为康德武断地将理念的内容界定为现实的人无法达到的自在之物,并且总是用“应当”来要求现实,殊不知“应当”这种空虚的形式是无能要求现实的。黑格尔洞察到,康德哲学中那些对于上帝、灵魂、世界的认识看起来是真正的理念,但是实际上他仍然还没有超越知性思维,不能将思维与存在真正地联系在一起,所以说康德哲学所认识到的理念就只是一种形式。

  黑格尔哲学则完全超越了康德哲学,它所研究的就是理念真正的内容也就是现实而非现象,因此黑格尔强调说:“理念绝不会软弱无力到永远只是应当如此,而不是真实如此的程度。”理念作为绝对,它必然会实现自身,必然能阐明自身存的合理性,绝对不会软弱到仅仅停留于空虚的形式,自夸式的“应当”之中,而外在的那些典章制度、社会情况、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只不过是浅薄的表象而已,根本不能证明自身。

  在黑格尔看来,康德对于“应当”的强调只是表明了对于理论形式上的承认,而丝毫不在意其中的内容。内容在康德的眼中恰恰是服从于主观性原则,而这一点便突出表明康德的批判体系中始终无法避免处于分裂的主客体关系。因此,黑格尔便明确反对将主客体的统一的力量归结为“应当”,主张哲学研究的任务不应只注重于思维内部对于范畴形式的理解,而在于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

  基于此,黑格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定思想与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和现实的和解。”真正实现理性和现实的同一,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知性对于思维内部的抽象规定。即通过充分认识和理解现实最终认识思维自己,实现对于自身的否定之否定,达到历史与逻辑的同一。

  四、康德哲学之所以超越了洛克、休谟的经验论和笛卡尔、莱布尼茨的唯理论,就是因为康德主张考察认识何以可能,主張在认识活动之前先考察人的认识能力,超越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对于人认识的武断的假定,在这一点上,黑格尔对康德给予了相当大的肯定和认同。但是黑格尔认识到,康德哲学的这种转向也有着相当大的弊病,其原因就在于康德在从认识对象到认识对象的方式的转换中,潜在地将认识的内容和形式相互对立。

  也就是说,黑格尔认为康德理解下的形式是无内容、空洞的,认识的内容在康德哲学体系下始终是受限的、不自由的。基于此,黑格尔认为康德的这种认识方式,是在哲学之外即在内容之外认识形式而不是在内容中去认识形式,最后只能将内容和形式相互对立二分形成一种二元论体系。黑格尔指出,人们都知道游泳只能在下水游泳的过程中才能学会,从来没有不下水就能学会游泳的人,所以对于哲学各个范畴的考察,一定要在哲学范围之内进行,任何在认识过程之外想要考察认识的尝试都是一种徒劳。

  黑格尔指出,康德没有意识到他对于认识本身的认识已经是一种“知识的知识”,实际上也是一种知识,康德对于认识自身的理解将会导致对于认识本身的一种死循环,最后只能证明认识自身中有认识无法认识的东西存在。因此,康德必须设定一个自在之物的概念与自身的主观性原则相对立,它被设定在一切认识活动之前就已经先验存在,存在于经验之外。但是自在之物本身的概念是空无的,主体的能动作用只有在自在之物存在的前提下才有实际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黑格尔洞见到康德体系中最大的矛盾在于:先验自我和自在之物虽然在批判过程中无所不在,但却是在前反思状态中先验设定的,他们好似是一对自身独立自存的存在物,先验地存在于经验之外,而批判按照主观性原则进行反思时,先验自我和自在之物形式上的二分便立刻瓦解,宣告自身思维和存在的绝对统一性。

  推荐期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可以发中级职称论文吗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是综合性哲学类学术刊物,兼顾普及任务,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倡导辩证思维,加强科学与人文的沟通,促进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联盟,推进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鼓励学术和理论创新,提倡应用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