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声乐教学中如何运用整体思维观提升学生素养

时间:2018年01月11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声乐教学中的整体思维,涵盖了声音技术的训练、音乐综合感觉的训练,以及文化修养的形成,舞台表演技术的训练等一些基本因素,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树立整体思维观,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对教学对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

  声乐教学中的整体思维,涵盖了声音技术的训练、音乐综合感觉的训练,以及文化修养的形成,舞台表演技术的训练等一些基本因素,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树立整体思维观,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对教学对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对声乐课程的理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声乐教学水平。

  关键词:声乐教学,整体思维观,应用

  声乐是综合运用性较强的学科,发声技巧、音乐感觉以及较高的文化修养对其是不可或缺的,并将这些元素在舞台实践中不断历练从而巩固强化。另一个角度来说,声乐的学习不仅在于专业技术的训练,也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考量,整体的思维模式,需将多门类的知识、技巧融合成整体的体系并加以运用。作为一名声乐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始终保持全面的思维观,把整体教学模式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才能促进声乐教学的进步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声乐人才。

  一、声乐教学中的整体思维

  (一)内涵。在声乐艺术活动中,思维贯穿于学习、排练、教学、科研的整体过程,这也预示着一名声乐教师,在解决声乐教学难题的过程中,要重视整体思维的培养,思维伴随着声乐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广义上的思维是指主观对客观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精炼和概括的反映,通过思维,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相关事物规律性的联系。

  在声乐艺术中,整体思维是指声乐的学习,其中包括声音技术的训练、音乐综合感的训练、文化修养的培养、舞台表演技术的训练等多个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声乐的过程中,用整体思维考虑整个培训体系,将整体教学观贯穿于备课、授课、评课的过程中。利用教学的每个阶段,及时补齐学生的“短板”,以科学的教学模式为基础,促进学生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声乐教学中整体思维的重要性。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因其不系统的教育,导致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汲取的知识养分不均衡,声乐人才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声乐人才稀缺等状况。但声乐教育不是培养音响的制造者,而是声乐艺术的工作者。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声乐教学的整体思维观,扎实稳固地开展教学活动、拓展教学内容,把优秀人才出现的“偶然性”变成“必然性”,从而促进声乐教学水平稳步持续地提高。

  二、声乐教学整体思维基本组成要素

  (一)整体思维观的声音技术训练。声音技术的训练包括“技能”“技巧”两个方面。“技能”指具有掌握声音技术的能力,其中包含歌唱发声的生理机能(呼吸功能、发声器官功能等)和运用自身生理器官协调合作的能力。“技巧”指的是运用技术的方法,如调节腔体共鸣的技术、真假声混合的技巧、连音、断音的技巧、花腔技巧等等。声乐“技能”的训练,如气息的训练、声带肌肉力量的训练,是每个声乐学生应该坚持练习的基本功,而声乐技巧的训练则应该在声乐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有步骤、有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

  (二)整体思维观的音乐综合感训练。声乐教学中音乐感的培养要求与其他艺术门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它包括“乐感”“语感”两方面的训练,两者缺一不可。

  乐感包含旋律感、音准、节奏等方面,旋律感表现在对音调的准确感知和对旋律的情绪反应上,需对音乐线条的流畅、起伏,渐强、减弱准确表达。音准要求具有准确辨别音高关系和音强关系的听觉能力,能再现旋律,并能实现听觉与发声之间的迁移和转换。女高音歌唱家张立萍说:“正如画家中没有盲人画家一样,歌唱家的成功关键不在嗓子而是耳朵,语言的感觉也更多来自听觉”。节奏表现在对音符之间时间关系的敏锐反应和准确再现的能力。托西曾说过:“教师应该理解这一点,不能严格遵守速度和节奏的人是得不到人们尊重的”。教师要对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作品的节奏律动有准确把握。例如:作品《曲蔓地》,是一首极具新疆地区风格的作品,其中多处切分节奏的运用,歌者必须掌握其歌舞节奏的律动,演唱才能恰如其分,生动活泼。

  语感是指语言的感觉,包括语音、语速、语调、语气、语意、语境等方面。没有把握准确的语音,清晰完美的咬字,也就不能把角色的感情自然地表达给听众。而语调高低起伏,强弱关系的正确处理,及语速的快慢把握,语境画面的描绘则是处理作品必要的手段。教师应该通过有感情的朗诵来训练学生以追求在语言表达上准确到位。通过不同色彩的歌词,如悲伤、喜悦、悠长、激昂等来训练学生对于不同情绪的处理,充分体现不同的表达方式。

  (三)整体思维观的文化修养养成。声乐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经过艺术化加工,除了音调、音律的艺术化外,歌词本身便是集历史、文学、哲学等于一体的信息符号。歌者需要打下深厚的文学功底,将文学、哲学、历史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充分调动以理解作品,这种经过演唱者的思想加工后的演唱作品会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演唱作品《問》,“你知道你是谁?”……如果你不了解苏格拉底这个反躬自问的哲学命题,会很奇怪这个问题的发出以及歌词的产生,对作品难以深入表达。再比如很多艺术歌曲的歌词都是采用的古典诗词,如果演唱者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很难将语感、语境表现出来。以《春晓》这首声乐作品举例,黎英海先生20世纪80年代初选取家喻户晓的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诗作成,他凭借对原诗内涵的深刻理解,采取音乐的语言表达了诗词的美学意境和内在情感,把文学作品的形象和音乐融为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无论是艺术歌曲还是歌剧作品,只有深入了解时代背景、音乐风格特征等因素,才能更加准确地表达。

  (四)整体思维观的舞台技能训练。舞台表演的能力训练是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传授舞台表演的基本知识,包括端庄大方的台风,适用于歌唱内容的舞台肢体表达、得体的舞台仪容仪表修饰等。教学中也应加强舞台心理调控的训练。声乐表演艺术是舞台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它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演唱者直接面对观众交流,接受观众的评判,因此必须拥有克服自我恐惧心理的素质,有面对观众充分展示音乐艺术的勇气和愿望。但往往只有少数人是先天具备这种能力的,多数人都必须经过后天训练才能达到。声乐的学习中,需要不断的舞台艺术实践,没有好的心理状态,学习的成果就容易得不到正确的反馈。

  因此,声乐教师还应该把指导学生实践,训练学生调整舞台心理能力当作整个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从而贯穿到日常的教学中。声乐教师要细致了解学生生理情况、心理活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调整,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心理暗示”“引导式”“激励式”等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对症下药,增强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促进学生舞台心理的成熟。一个好的老师也应该是一名好的心理辅导者。

  三、声乐教学整体思维的运用原则

  (一)整体运用。整体运用,体现在声乐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教学的准备中应运用整体思维的方式,从教案的设计到实际的教学环节,从技术、艺术修养、音乐素质能力及舞台表现力这四大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二)分段实施。分段实施是指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有所侧重。音准、节奏严格把控,这是声乐教学的前提条件。声乐的“技能”“技巧”是声乐学习的核心和关键,没有好的技术,再好的艺术修养也难以体现。只有正确的音准和完美的艺术修养相互融合才会给听众以美的享受,技术也必须最终回归于艺术。弄清这些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在声乐的不同学习阶段有侧重地引导学生,才能稳步打好声乐学习的基础。

  (三)尊重差异。声乐教学采取的是“个别课”的小班教学模式,它的特点是实践性、针对性和随机性。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些学生音乐修养较好,身体素质较差,就必须促进学生进行机能锻炼。有些学生声带肌肉的活动能力很强,但演唱缺乏修养,则必须督促学生多看书、加强艺术感觉的培养,并深入体会作品的内涵。有些同学舞台表演能力较弱,必须加强舞台训练,有的同学舞台心理素质不过硬,或者受某一时期,某一事情的影响,心理波动较大,教师就应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提高学生在心理上的综合应变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声乐教学的开展因为其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特性,主观性比较强,教学过程受主体、客体变化影响的可能性比较大,造成教学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所以主体应该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其中掌握整体思维的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声乐教师应该将整体思维贯穿到声乐教学的全过程,既重视技术,也重视艺术,既重视生理,也重视心理。应当始终秉承因材施教的总体原则,把握个性差异,遵循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推进教学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淑芳.议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的整体思维[J].戏剧之家,2015,07:217-218.

  [2]史江霞.声乐训练中培养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重要性[D].山西大学,2010.

  [3]唐银成.声乐教学新思维——整体意念教学法初探[J].戏曲艺术,1996,04:66-68.

  推荐阅读:民族声乐发展延续对文化事业有何启发

  传统民歌作为中国民族声乐文化的重要组成,传统民歌反应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从民众中兴起,与民众文化密不可分。在传统民歌中也留存这民族生存的灵魂,这些民族灵魂形成了本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并且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进而实现中国民族声乐文化的经久不衰。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