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2年03月11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 要: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在国内外日益兴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背景,厘清了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概念,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入手,对国内外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机制、融合效应、融合模式、融合路径等

  摘 要: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在国内外日益兴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背景,厘清了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概念,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入手,对国内外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机制、融合效应、融合模式、融合路径等方面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1)乡村文旅融合研究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在中西方语境中存在较大差异;(2)乡村文旅融合研究呈现出理论与实证并行的特点;(3)研究方向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还提出了乡村文旅融合的研究展望,以期为乡村文旅产业融合的未来研究与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产业融合;研究回顾;研究展望

旅游资源

  引言关于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有学者认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具有天然耦合性、互补共赢性(黄细嘉、周青,2012)和互动发展必要性(袁俊、刘建徽,2011)。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文化与旅游产业两者之间的融合和协同创新也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

  2020年11月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文旅行业方面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旅游得到全面发展,乡村旅游产品从最初的休闲观光旅游逐渐转向文化深度体验游,2021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到,要大力推进乡村建设,振兴乡村旅游及休闲产业。

  旅游论文范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国家的政策支持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成为乡村新的发力点,乡村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乡村文旅融合实践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在国内外也逐渐规范有序,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国内外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文献进行回顾分析,梳理总结乡村文旅融合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对比分析研究内容,并对未来的研究作出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相关概念

  现有文献在对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时存在较大差异,经常涉及的概念主要包括:

  1.乡村文化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徐翠蓉、赵玉宗、高洁,2020)。文化被认为是个人或群体活动的产物,并被赋予一定的含义(Csapó,2012)。乡村作为与城市相对的生活空间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乡村文化侧重于那些能展示乡村意境的因素,如村貌农舍、宗祠庙会、地方曲艺、民间习俗等,这些文化因素由于乡村的变迁和地域差异而多种多样(赵旭东、孙笑非,2017)。

  乡村的吸引力在于生活在这个空间的人们的文化特点(Collins&Patmore,1982),文化、乡村和旅游的概念是多维的、相互关联的(MacDonald&Jolliffe,2003)。有学者从遗产保护角度,将乡村文化分为乡村景观、风土建筑、特色产物和知识产权4个部分(杨辰、周俭,2016)。George(2005)提到乡村旅游主要依靠当地的文化要素和象征符号发展起来,包括文物、语言、民俗、建筑、遗产和自然景观,这些独特的乡村文化被商品化,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览。黄震方、陆林和苏勤等(2015)认为乡村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存在于乡村地域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不可或缺的部分。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包括乡村地区传承至今的农耕文化、民风民俗、乡村聚落、生活方式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这些都是乡村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张祝平,2020)。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得到重视,有学者基于产品三层次理论将乡村公共文化分为特色文化资源、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创意产品、文化旅游活动、服务营销网络5类(潘颖、孙红蕾、郑建明,2021)。乡村文化的各个构成要素是在乡村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沉淀下来的,是能给人以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方面的浸润和洗礼的物质和精神存在,反映了乡村旅游的核心价值(黄震方、陆林、苏勤等,2015)。

  2.旅游产业融合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形式扩展,旅游业逐渐变成一种新兴产业。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融合成为其突出的特点。旅游产业融合源于产业融合,产业融合为旅游产业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产业融合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的兴起,随后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快速推进了产业融合。产业融合的概念最早来自对技术领域的研究,随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产业融合进行了定义。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本文发现产业融合实质是本来所属不同产业或者同一产业不同类别的行业,由于技术等外部环境的改变,导致其相互渗透、交叉、重组,最终形成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看法。Buhalis(1998)认为信息技术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旅游业要通过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和创新的管理方法才能提高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Apostolakis(2003)认为旅游和文化遗产的结合是资本主义驱动的结果,由供给和需求两种范式共同作用。

  Connell(2012)认为影视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新业态,他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研究影视和旅游的融合,为影视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借鉴。中国学者杨颖(2008)指出,旅游业在不同行业间的融合表现为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后的产业既有旅游产业的特征,同时也与旅游产业形成替代、互补的关系,将旅游产业融合分为旅游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及旅游与服务业的融合两种类型。何建民(2011)定义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或旅游产业内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或产业链的动态发展过程”。

  张凌云(2011)指出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渗透和交叉最终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就是旅游产业融合,一般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3种融合类型。结合学者们的理解,本文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业与旅游相关产业或其他各个行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从而形成新的行业的系统发展过程,是旅游市场细分的前提。

  3.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

  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自然资源,使得其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在全球产业融合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也是应有之义。乡村旅游研究在国外出现较早,一些学者也注意到文化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Bramwell(1994)认为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区开展的包括自然、冒险、体育、健康、教育、艺术和遗产等与文化相关的多方面的兴趣和活动。

  Butler(1998)发现许多游客选择乡村旅游是由于乡村能提供与自然环境、历史遗产和文化相关的愉快体验,强调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的特殊文化需求,即乡村中的文化性。Falak、Chiun和Wee(2014)认为乡村特定的自然环境、当地文化和传统的土地利用与耕作制度等都是旅游发展的资源要素。国内有学者认为乡村文旅产业融合是通过挖掘乡村文化价值,与旅游要素的内外部进行融合,实现文化与旅游业态转型升级的过程(桂拉旦、唐唯,2016;马勇、张梦,2019)。

  申军波、石培华和张毓利(2020)表示乡村文旅产业融合能催生旅游新业态,形成新的生活方式,促进乡村振兴。孙九霞、黄凯洁和王学基(2020)提出乡村性包括自身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等物质维度,以及区别于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点等社会文化维度。陆明明和石培华(2021)认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深度融合,乡村文旅融合有各自融合的基础,旅游是市场足而内涵不足,文化是内涵丰富但是缺乏市场,两者的融合应该是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达到互补与整合的效果。

  结合学者们对乡村文旅融合的理解和定义,本文认为,乡村文旅融合实质是以乡村文化为基础,通过旅游的形式将乡村文化传播、传承下去,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发展过程,在实现乡村文旅业态升级的同时振兴乡村发展。

  二、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国外相关研究

  乡村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是我国的特色术语,在国外并无类似术语,但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成熟,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实践较丰富。为了解近年来国外乡村文旅产业融合的研究现状,笔者在数据库ScienceDirect、Springer中先以“ruraltourism”并含“culture”进行关键词和主题检索,再以“tourismindustry”并含“cultureindustry”进行检索,检索日期截至2021年8月,删除重复文献,整理共得到272篇文献。梳理发现,国外对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相关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实践阶段比较一致。

  通过对国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笔者发现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合动力研究

  世界旅游组织(UNWTO)在2018年出版的TourismandCultureSynergies一书中指出,教育是文旅融合的基本动力之一,此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间的协同作用也是文旅融合的另一重要驱动力(黄细嘉、周青,2012)。国外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驱动力包括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3个层面。在乡村文化保护方面,由于乡村面临空心化困境,保护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成为重要议题。乡村地区可将乡村资源与现有及新兴的地方文化政策相结合,引入地方营销和品牌推广等地方文化政策要素,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举办节事活动,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Lysgård,2016)。

  Paniccia和Leoni(2019)的研究表明,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可以将空心村的古建筑文化开发为乡村特色景观,形成乡村独特的旅游资源。从市场需求动力角度来看,由于大众旅游的兴起,游客对旅游的文化体验要求提高,对乡村产品的文化属性要求更高,乡村旅游也更加注重对文化的发掘和运用。正如Cohen(2005)所言,现代旅游业的主要趋势是对真实性、幻想和强烈情感的渴望,游客希望在旅游目的地有“像当地人一样生活”的体验,乡村旅游也需要充分利用文化要素,让游客深度体验,使其达到精神上的满足。

  在政策支持层面,乡村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合法化来自政府的赋权。有学者对纽芬兰农村的文化遗产旅游进行研究,发现除了资本引入和新的消费者需求推动外,政策扶持同样有利于乡村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发展(Nilsen,2016),Isaksen和Jakobsen(2017)也得出类似结论。此外,政府等官方组织可以通过颁布相关政策,为乡村文化旅游活动开展提供依据,将乡村内涵具体化,使得游客在旅游体验中有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Silva&Leal,2015)。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源于内外部多种动力因素,对乡村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2.融合效应研究

  突出文化要素已经成为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国外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效应包括经济和非经济两个层面。非经济层面包括文化交流、文化活动恢复、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促进社会融合、保护自然、加强社区认同与凝聚力等效应(Barkauskas,Barkauskienė&Jasinskas,2015)。文化遗产、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作为乡村地区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双向互动,在文化上相互影响,这种“主客交往”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承(Canavan,2016)。

  Verma、Bhardwa和Sisode等(2019)认为乡村旅游展示了乡村文化,并且使得当地居民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更加注重对文化的保护。在经济层面,增加收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乡村发展和产业兴旺是突出效应,Pudianti、Syahbana和Suprapti(2016)对印度尼西亚曼丁村落研究发现,文化是乡村的农业转型为旅游业过程中的关键力量,是乡村优先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如Lane和Kastenholz(2015)所言,农村资源——文化、历史、景观和社会关系,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当地乡村社区创造了经济效益。Richards和Wilson(2006)表示创意旅游增加了目的地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加快了乡村地区的发展进程。乡村文旅融合对乡村发展产生了多重影响,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3.融合模式研究

  在体验经济时代,文化被视为乡村旅游的核心,世界各地因地制宜依托本地资源形成了不同的文旅融合模式。

  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目前主要有3种模式:文化产业的旅游化模式、旅游产业的文化融入模式、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模式(张祝平,2020)。乡村文化遗产、博物馆旅游、艺术工作坊就是文化资源的旅游化发展,美食旅游、民俗旅游是旅游产业与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康养旅游、体育旅游、考古与历史遗迹修复则是乡村文旅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朱丹丹、张玉钧,2008;Salvatore,Chiodo&Fantini,2018)。

  学者们以不同的案例地为研究对象,对当地的乡村旅游文化价值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Bessière(1998)分析了法国乡村美食旅游的发展,认为美食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身份标志和一种促进农产品销售的手段,主要满足消费者、当地生产者和其他行动者在乡村旅游中的特定需求。Csurgó和Smith(2021)等对匈牙利两个乡村的景观文化价值进行研究,认为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的最重要维度。乡村文旅融合形式多样,乡村文化的内容、载体、范围不同,其融合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

  三、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国内相关研究

  截至2021年8月25日,我国在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研究方面已取得较丰富成果,笔者以“乡村文化”并含“旅游”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期刊文献检索,然后在结果中以“融合”或“文旅融合”为关键词进行模糊检索,剔除与研究主题无关及重复的文献,共得到文献318篇。

  依据我国对乡村发展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综合考虑学术界对乡村旅游、文旅融合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结合文献数量年度变化分析,可以将我国乡村文旅融合研究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5年以前,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乡村旅游兴起,至21世纪后乡村旅游全面发展,虽然学者们关注了乡村旅游中的文化资源,但较少将两者结合研究,研究成果较少。第二阶段是2015—2018年,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全域旅游、“旅游+”等发展战略,文化产业也被列入旅游业优先融合的产业(黄细嘉、周青,2012),我国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扶持政策逐渐增多,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得到极大重视,在全域旅游的推动下,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引起学者关注,相关研究开始增多。

  第三阶段是2018年以后,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施方式得到大力发展;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组建,文旅融合发展被推向了高潮,文化与旅游的互动融合发展也得到很多关注,乡村文化得到了深度挖掘,乡村文旅融合研究逐渐深入和增多,成为研究热点。

  从国内相关文献的学科属性来看,乡村文旅融合涉及的学科包括旅游、文化、经济、管理、教育、地理、心理等领域,跨学科研究趋势比较明显,占比较多的是管理学、旅游学、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以对融合的动力机制、融合模式等的定性研究居多;随着研究的深入,定量研究也开始得到重视,主要应用在融合效应等方面,学者们逐渐注重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学性和严谨性。

  1.融合动力研究

  融合动力主要包括内生性动力和外生性动力(曹世武、郑向敏,2011)。从内部来看,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升级和市场结构优化是主要驱动力。随着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逐渐从浅层次的观光游览转向深层次的文化性消费(陆益龙,2020)。为了更好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乡村旅游产品就要借助文化要素进行拓展创新,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更新也就导致了市场竞争(吴杰、苏维词,2019)。旅游者的需求变化引起市场结构的变化,从而成为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原因。从外部来看,国家政策支持和技术发展是主要驱动力。

  周春波(201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规制、技术创新都是推动我国文旅融合的基础性动力。近年来,国家颁布了相关政策文件,从宏观层面大力支持乡村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规范了市场发展秩序,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基础保障(陈瑾,2014)。大数据、3D打印、虚拟现实等技术进步明显,“跨界”创新效应愈发显著,促生多样化的乡村旅游营销模式,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与文化创新融合(耿松涛、张伸阳,2021)。综上,我国乡村文旅融合以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结构优化为内部动力,在政策与技术的外部动力推动下,共同促进乡村振兴。

  2.融合效应研究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带来的效应是多维的,集中表现为:

  (1)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乡村文旅融合能有效保护传统文化,扩大外界对本地文化的了解,丰富目的地景观的文化内涵(翁钢民、李凌雁,2016),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方面有积极作用,能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保护(张祝平,2020)。

  (2)对旅游业业态升级的促进。乡村文旅融合是旅游业的一种创新发展形式,能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活力和生机(赵华、于静,2015),有利于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模式等的升级转型,有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杨柳,2017)。

  (3)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积极影响。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能吸引旅游客源市场,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农村民俗文化资源,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培育农村新产业(何建民,2011)。桂拉旦和唐唯(2016)认为乡村文化与旅游具有天然的共生互融关系,对目的地扶贫工作产生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多重效应,对乡村振兴有显著促进作用。

  (4)乡村文化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乡村文旅融合在传承、宣传乡村文化的同时,也会对乡村文化产生负面影响(赵承华,2018;蔡克信、杨红、马作珍莫,2018),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城市文化、互联网文化等外来文化入侵会造成本土文化的“异化”,降低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原真性(瞿华、刘荣荣,2017;王韬钦,2018)。

  四、研究评述与展望

  1.研究评述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果丰硕,已经形成多个研究热点和子领域。对比国内外乡村文旅融合研究成果,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乡村文旅融合研究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梳理文献发现,乡村文旅融合是我国的特有术语,国外鲜有类似提法;在乡村文旅融合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中西方语境也存在较大差异(张朝枝、朱敏敏,2020)。纵观我国乡村文旅融合研究阶段,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和研究主题上都与我国的发展状况相对应,反映出各个阶段我国乡村文化与旅游发展的进程,具有比较明显的中国特色。

  (2)乡村文旅融合理论与实证研究并行。乡村文旅融合目前已成为热门研究话题,多以产业融合相关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较少单独对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进行阐述,原因之一可能是乡村文旅融合作为文旅融合的分支之一,其理论基础是相似的。在国外,乡村文旅融合是在乡村旅游及文化遗产旅游的基础上融合而来,多从乡村旅游相关理论入手,案例分析较为丰富,研究体系较国内而言更为完善。

  在实证方面,国内外均聚焦于乡村文旅融合的业态和产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融合机制、效应、模式和路径。其中,在融合机制层面,主要是内外双驱动、多因素影响机制;在融合效应层面,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乡村文旅融合模式包括美食旅游、生态观光旅游、乡村文化遗产旅游等形式;在融合路径层面,国内外由于案例地的乡村旅游发展程度不同,融合路径存在一定差异,但在总体方向上,多以资源、市场、功能、技术为主要发展路径。

  (3)乡村文旅融合研究方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乡村文化形态多样,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研究内容也多从有形文化转向无形文化,即从乡村的传统文化转向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的大众文化、创意文化。国内外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业态多样,如生态文化旅游、传统村落旅游、演艺旅游等,这些融合业态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及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成为研究者关注较多的主题,在研究时多从某一具体的案例地入手,分析案例地乡村文旅融合的现状、产品开发、管理经验等。此外,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的融合也是研究热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及旅游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已成为学者关注的重要话题。

  2.研究展望

  从国内外乡村文旅融合研究热点来看,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已经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结合我国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未来研究可以关注以下领域:

  (1)乡村文旅融合的机制和协同效应研究。在文旅融合研究基础上,乡村文旅融合的理论已有一定积累,但目前乡村文旅融合的基础领域如两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机制、效应等内在规律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总体认识还不够系统,存在的争议性内容较多,仍需要加强学者、研究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完善乡村文旅融合的基础研究体系。在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间的关系研究方面,现有研究多关注经济层面,未来可以关注乡村文旅融合对乡村文化产业、文化创造等的价值和影响,包括对旅游发展、旅游者消费过程、村落空间生产的影响,对乡村生态文明、文化自信的影响等,乡村文旅融合的机制和协同效应研究有待加强。

  (2)乡村文旅融合区域性发展和多业态融合研究。随着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乡村文旅融合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发展情况,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各地因地制宜、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将是未来的乡村文旅融合趋势,而不同地区的典型实践成果和代表性案例地也将成为热门研究对象,实例研究将更丰富。乡村文旅融合目前形成的业态包括乡村遗产旅游、博物馆旅游、文创小镇等,未来乡村文旅融合将会产生更多的业态,衍生出更多的乡村旅游新产品和形式,这也将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3)乡村文化、旅游与技术的融合研究。技术融合作为乡村文旅融合的路径之一,为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提供了外部驱动力。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下,人们更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感知。在智慧旅游与科技发展的带动下,未来研究将更多关注旅游者对乡村文旅融合的价值感知、旅游者行为大数据分析、科技在乡村文化空间的运用、交互体验、乡村文旅综合体设计技术等方面(李先跃,2019)。

  (4)跨学科和多方法结合研究。乡村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在研究学科上不仅要注重跨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借鉴,也要注意对文化与旅游产业本身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未来研究需要将观察、实地考察、比较分析、模型检验、地理空间研究等方法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更加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来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ApostolakisA.Theconvergenceprocessinheritagetourism[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3,30(4):795~812.

  [2]BarkauskasV,BarkauskienėK,JasinskasE.Analysisofmacroenvironmentalfactorsinfluencingth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Lithuaniancase[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5(213):167~172.

  [3]BessièreJ.Localdevelopmentandheritage:Traditionalfoodandcuisineastouristattractionsinruralareas[J].SociologiaRuralis,1998,38(1):21~34.

  [4]BramwellB.Ruraltourismandsustainableruraltourism[J].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1994,2(1~2):1~6.

  [5]BuhalisD.Strategicuseofinformationtechnologiesinthetourismindustry[J].TourismManagement,1998,19(5):409~421.

  [6]ButlerRW,HallCM.Conclusion:Thesustainabilityoftourismandrecreationinruralareas[M]//ButlerRW,HallCM,JenkinsJ.TourismandRecreationinRuralAreas.Chichester:JohnWiley,1998:249~258.

  [7]CanavanB.Tourismculture:Nexus,characteristics,contextandsustainability[J].TourismManagement,2016(53):229~243.

  作者:瞿华罗静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