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手机行为控制的交叉滞后分析

时间:2021年05月12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为了考察中学生心理健康与手机行为控制之间的相关关系和预测关系。随机抽取河南省4所中学的359名学生进行6个月的纵向追踪调查,采用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和手机行为控制调查问卷测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手机行为控制状况,然后采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方

  摘要:为了考察中学生心理健康与手机行为控制之间的相关关系和预测关系。随机抽取河南省4所中学的359名学生进行6个月的纵向追踪调查,采用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和手机行为控制调查问卷测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手机行为控制状况,然后采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数据。结果发现:(1)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前后测心理健康得分之间差异不显著,前后测手机行为控制得分之间差异显著,心理健康在性别上差异显著;(2)心理健康得分与手机行为控制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在控制了前测的手机行为控制后,前测的心理健康对后测的手机行为控制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而控制了前测的心理健康后,前测的手机行为控制对后测的心理健康无显著预测意义。研究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稳定,手机行为控制存在一定的发展变化,心理健康与手机行为控制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手机行为控制。

  关键词:心理健康;手机行为控制;交叉滞后分析;中学生

心理学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全世界有10-20%的儿童和青少年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和困扰[1]。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即“心理断乳期”,由于心理与生理发展的不同步,极易产生情绪问题,影响心理健康发展,且青春期有其独特的发展特点,如受生理特性的影响较大,情绪不稳定,世界观、价值观较为模糊,易受外界影响等[2],缺乏处世经验,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或不良行为。已有研究发现中学生普遍存在抑郁、焦虑、强迫症状、躯体化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3-5]。

  心理咨询师评职知识:心理学比较好投的期刊

  因此,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的使用日益普及,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网民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3%,且以青少年群体为主。手机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之一,在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同样会带来困扰。

  近年来,手机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是针对学生群体,研究者发现其在手机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行为,如手机成瘾和手机依赖等[6-8]。国内有研究者认为这些问题行为的产生是由于个体缺乏对手机使用行为的控制[9-10]。同样,国外研究者也支持该观点,个体不良行为表现的核心在于缺乏自我控制[11]。可见,自我控制的失败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手机行为控制这一变量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目前已有研究大都是针对手机使用基本情况、手机的过度使用或手机依赖,几乎没有针对手机行为控制的专题研究,本研究将对手机行为控制展开探索,以拓展该领域的研究视角。 手机行为控制是个体对使用手机这一行为的自我控制[12]。从理论内涵来看,有限自制力理论认为,自我控制的能力或资源是有限的,且所有的自我控制都使用相同的资源,一个领域内自我控制资源的消耗会使另一领域的可用资源减少,因此自我控制力量的多少决定了个体自我控制的成功或失败[13-14]。

  具体来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个体经常会出现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为了平复或控制情绪就会使用自身大量的自我控制资源,而在随后的手机使用行为中,由于自我控制资源的短缺就容易出现控制能力下降的问题。同时,虽然关于手机行为控制的实证研究较少,但通过梳理以往关于自我控制的研究也能间接验证这一点,消极情绪是诱发自我控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15-16],情绪调节、压力应对等都会消耗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17],从而使其对之后某一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显著下降[18],而消极情绪、压力事件、睡眠质量都是评判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因此,有理由推测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手机行为控制,提出假设1:心理健康对手机行为控制具有预测作用。与此同时,手机行为控制是否也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呢?根据生态系统理论,社会环境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而对中学生来说,其心理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如网络、手机等)的影响[19-20],手机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在中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

  有研究证实手机使用会对用户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21-22],且手机行为控制较差会导致手机使用行为增多。祝春兰等人发现,青少年使用手机过于频繁或持续时间长会导致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而且青少年使用手机主要用于在线聊天、浏览简单信息等,长此以往,会浅化思维层次,缺少人际互动,导致心理健康受到影响[23]。实证研究也支持了该观点,自我控制失败将导致各种不良行为或心理问题的出现[24],并且能显著负向预测心理症状[25]。可见,无法控制自身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即手机行为控制会影响个体心理健康。

  据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手机行为控制对心理健康水平也具有预测作用。此外,心理健康是否存在性别差异还没有一致结论,有研究认为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女生[20,26];也有研究认为男、女生心理状况良好率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27-28]。沈勇认为手机行为控制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男性的自我效能控制高于女性[12],但由于对手机行为控制的研究较少,其是否确实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尚有待进一步考察。因此,本研究还将考察手机行为控制与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综上可知,现有相关研究存在如下不足:(1)针对手机相关话题的研究对象多为大学生,对中学生这一群体的关注不够,而中学生比大学生身心发展更不稳定,更具有研究价值;(2)已有研究极少关注心理健康与手机行为控制二者之间的关系,且均局限于横向研究,缺少动态的纵向研究,而横向研究只能考察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无法检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因此,本研究基于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在横向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交叉滞后设计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与手机行为控制的纵向数据进行分析,以期探究两者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或准因果关系,以丰富和深化两变量间的内在关系研究。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河南省4所中学的学生,分两次进行测查,第一次测查时间为2017年10月,第二次测查时间为2018年4月,中间间隔6个月,合并前后测查数据后,剔除无效数据,最后共有359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171人(47.6%),女生188人(52.4%);重点中学162人(45.1%),一般中学197人(54.9%);来自城镇240人(66.9%),来自农村119人(33.1%);初一83人(23.1%),初二94人(26.2%),初三25人(7.0%),高一80人(22.3%),高二52人(14.5%),高三25人(7.0%);平均年龄为14.21±1.74。

  (二)研究工具

  1.心理症状自评量表采用Derogatis编制、王征宇翻译的中文修订版[29],共90个条目,包括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采用5点计分,1表示“没有”,5表示“严重”。得分越高代表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本研究前后测中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6、0.98。

  2.手机行为控制调查问卷采用沈勇编制的手机用户行为控制调查问卷[12],共11个条目,包括自我效能控制、依赖性控制和适应性控制3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依赖性控制得分越高,表示对手机依赖的控制能力越差;自我效能控制得分越高,表示对手机使用的信心越高;适应性控制得分越高,表示对手机使用环境的控制能力越强。量表本身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2,该量表在本研究的前后测中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6、0.82。

  (三)数据处理

  运用SPSS21.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对心理健康与手机行为控制的总体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对心理健康与手机行为控制的稳定性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对两变量间的相互预测关系或准因果关系进行交叉滞后回归分析。

  (一)心理健康与手机行为控制的稳定性及发展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相对稳定,但随测查时间的变化出现性别差异,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男生相比较差,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0-31]。中学阶段女生比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差的原因可能是女生比男生早成熟,情感相对敏感细腻,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而男生较女生来说心智还不成熟,“无忧无虑”,出现心理问题也就相对较少。上述结果还表明,中学生手机行为控制一方面具有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在一定时间内又会发生变化。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手机行为控制主要受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12],其中知觉行为控制受到内在因素(技术、能力、情绪等)以及外在因素(信息、机会等)的影响[32],内在因素的可控性使手机行为控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外在因素的不可控性又会使手机行为控制发生变化。因此,手机行为控制在一定的时期内既相对稳定又具有可塑性。

  (二)心理健康与手机行为控制的相关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得分与手机行为控制及其自我效能控制、依赖性控制维度得分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其手机行为控制能力越差。进一步来讲,个体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对手机的使用信心越高,控制自 身产生依赖心理的能力越弱,就会更加频繁地使用手机;反之亦然,手机控制能力较弱的中学生由于在手机上投入的时间过长,不仅会出现睡眠不足等生理问题,还会因为缺少现实人际交往,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心理健康对手机行为控制的影响

  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对手机行为控制有一定的预测力,且可以预测依赖性控制,但不能预测自我效能控制。进一步讲,低心理健康水平会造成低依赖性控制,使个体对手机依赖的控制力减弱,进而更多地使用手机,导致其难以控制手机使用行为。心理健康的双因素模型支持了该结果,心理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状态,既是心理疾病的缺失,也是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33],同样,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个体也是心理疾病的存在和低水平主观幸福感的结合。

  因此,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个体会通过各种轻松的娱乐方式来缓解心理疾病、提高主观幸福感。具体来说,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中学生可能会表现出失眠、焦虑、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孤独和抑郁等症状,他们可能通过移动媒体(手机)进行娱乐放松,一方面缓解或改善这些症状,另一方面提升幸福感,但同时又会使降低其使用手机的自我控制能力,出现依赖性手机使用行为。

  然而,研究结果没有发现心理健康对自我效能控制的预测作用,这可能与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和中学生这一群体有关。自我效能控制体现的是个体对手机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的形成无论对错都依赖于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生理和情绪状态这5个方面[34],心理健康状况仅为其中一个因素,个体可能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且中学生群体处于青春期初期,总体来说心智较不成熟,行为易受外界信息左右,其对手机使用的信心程度可能受到同伴引导、媒体传播等影响,因此可能导致在本研究中心理健康不能预测自我效能控制。

  综上,本研究考察了中学生心理健康和手机行为控制的稳定性与性别差异,并采用交叉滞后方法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中学生心理健康与手机行为控制之间的相关关系和相互预测关系。结果发现,心理健康可以预测手机行为控制,但手机行为控制不能预测心理健康。以往大多数研究都在探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将手机作为其影响因素之一,探究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而本研究从纵向角度发现了心理健康对手机行为控制具有预测和 影响作用,该结果既拓展了心理健康与手机行为控制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也对中学生合理控制手机使用行为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KIELINGC,BAKER-HENNINGHAMH,BELFERM,etal.ChildandAdolescentmentalhealthworld-wide:Evidenceforaction[J].TheLancet,2011,378(9801):1515-1525.

  [2]王勍,俞国良.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横断历史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7(11):74-80.

  [3]刘晓宇,郭缨,陈圆圆,等.某重点高中学生情绪症状影响因素随访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4):554-556+559.

  [4]田凯,王东方,刘思璕,等.期待性愉快与中职学生抑郁:压力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2):316-320.

  [5]项紫霓,马文蓓,辛晓昱,等.高中生人际关系对抑郁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5):778-780.

  [6]丁倩,张永欣,周宗奎.父母低头族与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关系:父母监控的调节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9(1):66-71.

  作者:何安明,陈怡筱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