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基于立德树人的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探究

时间:2021年04月16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现代社会不仅要求个人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个人修养。地理教学与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密切相关,本文从地理教学活动入手,讨论了在此概念下教书育人的价值以及初中地理教学的培养目标。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学习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

  摘要:现代社会不仅要求个人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个人修养。地理教学与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密切相关,本文从地理教学活动入手,讨论了在此概念下教书育人的价值以及初中地理教学的培养目标。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学习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及人格,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在生活中大放异彩。

  关键词:立德树人;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地理科学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我们较为关心的是,学生是否学会了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但是传统教育对德育的缺失,确确实实引发了一些让人们不得不深思的社会问题,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认为地理课堂不仅要有效落实知识与技能,更要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割裂学科教学与育人的联系[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教育”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培养具有健全个性或人格的学生。教书与育人密不可分,我们要使所有的教学都有教育的意义,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需要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发掘、落实。这是值得所有地理教师去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2]。因此作为地理教师,在备课、上课以及学生评价的过程中都要思考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探索如何充分发挥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思路与步骤。

  地理教学论文范例:城市地理空间大数据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祖国’这个词能让儿童一听到它就激动得心跳,那就必须——形象地说——悉心耕耘儿童意识的土壤,并用美的种子来进行播种。”要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爱国的种子,就必须利用好我们的教材和课堂教学,地理作为一门跨自然人文的综合性学科,在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引用和设计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怀培养。

  例如,在讲到《中国的地形》这一节课时,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祖国的三山五岳、名山大川等壮丽的风光,并恰到好处地引入一些中国古典诗词,引导学生去领略中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的意境,当学生看到美不胜收的山水风光时,会引起学生的惊叹与兴奋,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在讲到《中国的主要产业》时,中国的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地成就,我们以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些都取决于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的水稻平均亩产不到三百千克,目前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已突破八百千克,使我国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近期,袁隆平院士又成功地研发出海水稻,能在浅海滩涂以及盐碱地种植,试验阶段亩产突破六百千克。中国大约有三亿亩浅海滩涂和盐碱地,这是中国粮食增产的又一大潜力。

  中国的工业在新中国成立前基础非常薄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工业部门齐全,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很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现在我国进一步加大工业技术研发与创新,已经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例如,中国的5G技术、高铁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北斗导航技术等方面已成为世界的翘楚。通过这些一系列的教材素材和时事素材来教育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念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地球上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基础。而随着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变得更加贪婪,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没有哪一个人能够逃避这一环境问题,它直接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这就使人地协调这一思想越来越重要。

  例如,学习人口迁移时,教材首先说明人口迁移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表现,因而一般具有个人的主观性。对此可以引导学生看图“我要不要离开?”“我该去哪里?”说明人口迁移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对于这部分内容,以“活动”内容给出的“闯关东”和“雁南飞”为例,具体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然后总结归纳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进一步列举事例说明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是否可以大规模向西部进行人口迁移展开讨论、辩论,帮助学生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出和迁入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再如,依托“新冠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展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理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非法交易、捕杀、食用野生动物)将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性后果,从而懂得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人地协调观的重要价值[3]。

  三、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

  众所周知,我国经常修订法律,以确保最大程度地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矛盾,但应当指出的是,并非任何一种不良行为都能受到法律的制裁。生活中的大多数行为仍然需要每个人拥有更高的道德素养,用以克制自己、限制自己、提高自己,也可以通过初中地理学科的具体学习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美德教育。例如,在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水资源》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告诉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节约用水。

  在课后,学生也要对家里的用水量进行记录,并在课堂上进行反馈,一些学生还分享了自身的调查结果:“通过课下的认真观察,我发现自己的家中浪费了水。例如,平时我的家人一直使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食物、衣服等,这种行为会悄悄地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但是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使我明白,我们的国家不仅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而且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优质节水应该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点。”

  根据学生的研究结果,教师还进行了相关的补充说明,通过更直观的数字向他们展示了节水的巨大好处,以帮助学生在心中快速的地树立节水的意识,以形成节约用水的美德。

  四、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精神

  人们通常是以群体为单位存在的,群体中人们围绕一个甚至几个目标而共同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愿望。著名作家卡耐基曾说:“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专业知识,85%是靠人际关系与处事能力。”现代社会竞争的非常激烈,个人的单打独斗已经很难取得大的成绩,只有善于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与人合作,将成为学生们进入社会最重要的基本技能。

  而我国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或是有较少的兄弟姐妹,在家中缺少与人沟通和合作的经历,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不利于形成友好合作的品质。然而每位学生都有其独特性,他们的人生路,需要自己一步一步走完。而教师就是学生求学时代的引路人。

  因此,在日常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和合作共赢意识。例如,在讲《国际经济合作》时,让学生明白全球资源和能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各国的资金技术市场条件也不一样。每个国家在发展经济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也存在着不足,很多国家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息息相关。例如,一件复杂的产品可能由多个国家共同生产。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一些跨国公司为了更好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区位,有的接近消费市场、有的接近原料产地、有的最接近廉价的劳动力等,通过这些优势互补,才能够形成最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一个国家要发展和进步,就要同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因此我国在2013年就提出“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倡议,就是实现国家间的合作共赢。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勇于发言,在讨论中学习,在讨论中培养合作共赢的精神。

  五、结束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立德树人的目标有机融入到地理教学目标中,要有一双在教学内容中发现立德树人内容的眼睛,平时要养成发现和积累地理学科立德树人素材的习惯。通过教材文本、链接与教材相关的多学科知识或图文资料以及实时热点,充分挖掘地理课内外知识与活动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应用知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较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谐的人地协调观、以及正确的全球意识与合作共赢的精神、以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的美德。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实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耿文强, 李正佑. 基于目标指向分解的地理价值观教育初探[J]. 地理教学, 2015(18):18-21.

  [2]王磊,张景斌.学科育人的理论逻辑、价值内容与实践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9(30):1-4.

  [3]常丽霞. 关注“新冠肺炎”公共事件,发挥地理学科育人价值[J]. 地理教学, 2020(7):35-37.

  作者:刘 鹏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