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心理教育责任的转变

时间:2021年03月17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理念,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在教育部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如教育责任取向闭合化、专业化以及危机干预式教育等。

  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理念,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在教育部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如教育责任取向闭合化、专业化以及危机干预式教育等。高校必须改变以往的心理教育责任取向,从全人教育出发,做到心理教育与“课程思政”兼容化、知行合一化以及从危机干预向积极心理品质塑造的责任转变。

  关键词:大学教学;课程思政;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等院校

思政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一指导思想使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自觉地将自己的教学工作置于“课程思政”视域下,挖掘其所教授课程的相关思政资源,探究课程的教育责任转变,并努力把课程融入思政视域中,实现课程的育人目的。心理教育作为一门课程与“课程思政”理念互通融合度较高。

  思政教育论文范例:思政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网络集群模式行为和对策探寻

  高校心理教育课程旨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课程思政”反映了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即立德树人,二者在教育宗旨上具有一致性。因此,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挖掘心理教育课程中蕴含的育人因素,真正做到了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符合“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之意。从另一方面来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校心理教育已然面临一些困局,虽然从2011年国家出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要求后,全国各地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建设并开始着手培养关心理教育师资队伍,但高校心理教育脱离实践、未能全方位落实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借“课程思政”的东风,让心理教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活泛起来,完成高校心理教育的责任转变,成为本文思考的议题。

  一、“课程思政”的时代之旨与题中之意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为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上海教育领域率先提出“课程思政”概念,并建构旨在“融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哲学社会科学课、自然科学课等多门类课程于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2],“课程思政”随之应运而生。在厘定“课程思政”概念之前,首先须弄清“课程思政”的时代之旨。“课程思政”的提出与《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以及《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等4个重要文件息息相关。

  这表明,“课程思政”在其诞生之初便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即必须将政治性引入高校专业教育,以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方案。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3]。

  可见,“课程思政”的时代本质是培养社会主义的人才,这种人才体现了“红”的政治引导、“专”的育人方向,而这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与立德树人的时代宗旨。既然“课程思政”旨在“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立德树人,那么“课程思政”也并非具体是指哪一门课程,而是指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教育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如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甚至还可以拓展到没有具体课程形态的隐性课程等。这意味着“课程思政”需要融合多方面的学科资源,并在各学科专业教学中渗透价值基因,解决教育需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因此,“课程思政”把握了时代的宗旨,且有着自身的题中之意:一是“课程思政”是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念,它要求所有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使各种课程均参与到高校育人的工程之中,即所有课程形成合力,共同“咬合”立德树人这一高校办学的旨归;二是在“课程思政”的时代之旨下,各个学科的育人功能必须依托时代赋予教学的政治性任务,侧重于知识传授与价值育人的双重功用,即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深度,有意识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三是“课程思政”体现了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方案,但政治性的教育贯彻并非单纯的说教,课程思政并不是一种“活动”或“几分钟思政”形式,更侧重于学科体系、课堂教学的多方思政价值延伸,体现了一种课上思政与课下实践的融合[4],高校应该关注“课程思政”授课载体的拓展、授课方式如何引人入胜等问题,使“课程思政”真正贯彻到高校各学科教学的始终,切实发挥“思政以立德”的时代宗旨。

  二、当前我国高校心理教育责任取向之透视

  我国高校心理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回归以生为本的轨道之后,大多数高校都对大学生心理教育进行了探索实践,在校内建立专门化、专业化和专人化的心理咨询机构。

  90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文件都强调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在理论研究的推动下,高校心理教育逐渐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不少高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专项经费,在业务培训、工作督导及经验交流等方面都给予了有力地支持,而且绝大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组织或机构,形成了兼职骨干力量和专职教师队伍。

  在心理教育内容与形式上,除了作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如必修课、选修课等)之外,许多高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如心理沙龙、校园活动)以及心理咨询等各类心理服务。目前高校心理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体,以心理沙龙、校园活动和心理咨询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型格局[5]。但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心理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其心理教育责任闭合化、专业化以及危机干预的取向,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不同价值观碰撞融合的当今时代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了。

  (一)心理教育责任的闭合化取向

  在传统的高校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中,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往往是两个维度的问题,而在课程设置、活动组织等方面都是独立进行的。尽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建立学生自我价值的认知———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我意识,正确认知自我、接纳自我[6],这一点与“课程思政”旨在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的观点不谋而合,然而高校心理教育仍然被视为局限性的专门化教学。

  虽然班华提出“心理—道德教育”的概念,旨在打破二者的隔膜,认为心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精神关怀和道德功能[7],但可惜的是高校心理教育仍然仅局限于心理疾病方面的闭合化教育。从另一层面来看,中国开始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快速转型,这一转型既带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带来巨大冲击。有学者认为,社会转型所引发的信仰缺失、功利化倾向等问题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8],大学生作为在物质横流卷曲下的个体,其心理状态势必会受到巨大的冲击。但如果仅以心理疾病看待这种冲击显然有失偏颇,大学生的心理隐疾已经挣脱了自身的环境枷锁而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在长时间内都没有融合呢?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认识程度不够,将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地等同于道德问题、品质问题;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过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抵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介入自己的工作。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偏激的。正如俞国良认为,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对象、内容和任务以及工作原则上存在差异,但二者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所遵循的教育规律具有一致性,服务的主体具有一致性[9]73。因此,局限于“一城一池”的高校心理教育也应接受道德教育的“橄榄枝”,把心理教育责任从专门化扩大为兼容化。

  (二)心理教育责任的“专业化”取向

  高校心理教育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过于“专业化”。从教学内容上看,课堂教学则侧重于从知识层面阐述心理健康教育学的概念、原理和理论流派等,从而忽略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及实践应用功能。这既不能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也难以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从教学方式上看,教师多以填鸭式的灌输模式为主,师生互动交流较少,而这很难提高当下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足多元文化心理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心理教育显然与时代发展相脱节。

  三、我国高校心理教育融入思政的责任取向之转变

  高校心理教育必须经过理论学习、情感认同及行为表现等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认知过程是教学课程(理论学习)—心理活动(情感认同)—危机干预(行为表现)—心理筑构(价值观塑造)。[16]个体是镶嵌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中的,而系统与个体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17]104-105大学生的心理认知过程离不开社会环境的作用和影响,而中国传统文化、时代的变迁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势必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从学生个体来看,健康的心理本就包括能够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鉴于此,高校心理教育必须改变其“封闭性”“专业性”和“危机干预”的取向,打通“课程思政”与心理教育学科的界限,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

  (一)心理教育与“课程思政”兼容化

  高校心理教育的闭合化责任取向一方面限制了知识获取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忽视了学生价值观与人格的养成。因此,根据人本主义课程论的观点,应使心理教育与“课程思政”兼容化,形成“合成课程”[18]9-10。在将“课程思政”融入心理教育时,首先应创建两者相融合的新教学体系。一是从二者共同的教学目标———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出发,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心理学内容,挖掘心理健康教育中显性或隐性的思政价值观,让思政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并内化于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中;二是基于网络信息化技术平台,探求心理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

  目前网络的爆炸式信息和其开放性使大学生群体聚合在各个网络应用端,在虚拟世界中参与话题的自由性与互动性,让大学生对自身内在想法不加掩饰,而利用网络高校心理教育也能更全面地获取大学生的真实心理样态。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使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迅速判断大学生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心理教育与“课程思政”兼容应遵循价值趋隐原则。从“课程思政”的应然性考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的“课程思政”引领心理教育改革的想法固然好,但目前的大学生在思想上同样存在将心理课与思政相割裂的错误认知。

  这种错误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尚处于自我认知混乱的阶段。因此,将思政融入心理教育时必须趋隐,过于直观和粗暴反而容易激发学生的叛逆心理。高校心理教育要适应课程特点,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心理教育之中。以抑郁症为例,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讲解理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抑郁症,并展示抑郁症患者的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共情,继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抑郁症患者并给予其善意和真诚的帮助。从表面上看,课程并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但实际上已经把友善、和谐等理念性渗透、贯穿于其中了。

  总之,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心理教育的责任应该由闭合化转向与“课程思政”兼容化、由“专业化”转向知行合一化、由危机干预转向积极心理塑造。将“课程思政”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就要不断改进心理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

  作者:白彩梅,王树明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