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浅谈基于学情分析的文本教学设计

时间:2019年10月18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中考改革背景下的语文学科教学伴随着教材的全面改版,统编版教材相较于沪教版增减了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更注重单元化教学,以教读与自读两条主线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改革的背后是对学生个体价值的进一步抬升,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更关注学情

  中考改革背景下的语文学科教学伴随着教材的全面改版,统编版教材相较于沪教版增减了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更注重单元化教学,以教读与自读两条主线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改革的背后是对学生个体价值的进一步抬升,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更关注学情,整合文本,形成适应于学情的文本教学设计‍‌‍‍‌‍‌‍‍‍‌‍‍‌‍‍‍‌‍‍‌‍‍‍‌‍‍‍‍‌‍‌‍‌‍‌‍‍‌‍‍‍‍‍‍‍‍‍‌‍‍‌‍‍‌‍‌‍‌‍。本文将以统编五四学制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中的教读课文《好的故事》为例,谈谈语文教学应如何基于学情分析进行文本价值的解读、筛选、重整与升华‍‌‍‍‌‍‌‍‍‍‌‍‍‌‍‍‍‌‍‍‌‍‍‍‌‍‍‍‍‌‍‌‍‌‍‌‍‍‌‍‍‍‍‍‍‍‍‍‌‍‍‌‍‍‌‍‌‍‌‍。

教学设计

  一、《好的故事》文本价值分析

  (一)鲁迅有极富现代性的精神价值

  《好的故事》的作者是鲁迅,为了引起教师与学生的充分重视,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鲁迅这位中国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与思想家的形象,这也是初中阶段第一次以作者为主体构成了整个单元,可见鲁迅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地位。而之所以将鲁迅提到一个如此的高度,主要是因为鲁迅深邃的思想始终渗透在文章的方方面面,虽然他身处在一个黑暗混乱的年代,但是依然用笔奋斗在呐喊的第一线,这种精神品质放到今天也仍然具备现代性。

  (二)《好的故事》具有可读可感可教的文本价值

  除却作者的精神价值,《好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颗遗珠。《野草》这部散文集创作于1925年,那年的鲁迅正处于极度低落和迷茫的时期,思想和文风都产生了较大的转变,是一部实验性非常强的作品。因此《野草》相较于鲁迅的其他作品更为难读,语言晦涩,寓意也更深沉。而其中的《雪》和《风筝》早就入选中学课本,《好的故事》却鲜有人关注。《好的故事》写鲁迅在昏沉的夜里看见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故事,寓意着自己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坚定的向往光明的生活。文章中关于水中奇幻美景的描写极致精巧,叹为观止。而其中巧妙的修辞、句式的运用,都强烈的体现出这篇文章的可读性,可感性,可教性,值得学生一读再读。

  (三)《好的故事》可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核心素养

  《好的故事》作为一篇如此优秀的作品,其对于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无疑是方方面面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语言的建构、思维的发展、审美的鉴赏和文化的理解四类要求,《好的故事》都有这个潜力成为一砖一瓦,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核心素养。首先这篇文章充分展现了鲁迅深厚的文字功底,部分内容不仅值得仿写,而且值得熟读成诵。其次,鲁迅深邃的思想能够潜移默化地带给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延伸。第三,文中对好的故事的描述美轮美奂,学生在诵读和联想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建立美学意识,审美多了自然能够形成审美力。最后,鲁迅的作品与时代背景往往关系密切,而学生在自主查阅资料,结合背景理解文章的过程中,能够体察社会民情,从文学作品的内涵延伸到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关照,形成一定的文化厚度。

  二、《好的故事》基于学情分析的文本价值再构

  (一)学生年龄及学习力决定教学应着重落实语言建构方面的能力

  基于中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学习力两个方面,教师在对《好的故事》进行教学设计之前理应考虑到的一点就是应该在短暂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着重落实何种素养的提升。这篇作品固然有实验性和深刻寓意,但中预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得他们很难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地去研究段落语句之间的关联性,也很难仔细体会鲁迅在标点、句式、修辞上艺术性的精雕细琢,而我校学生由于初中之前的文学积累相对薄弱,对文字的理解力较为有限,即使理解,其表达力依然限制着他们对文本的深入发掘。在这样的学情引导下,《好的故事》的课堂教学应着重落实学生语言建构方面的能力,通过语言建构能力的培养,完成一定程度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理解方面能力的渗透。

  (二)结合单元目标确立教学重点文本内容

  《好的故事》所处单元提出了两个层次的学习目标,一是要学会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要通过反复朗读和默读,揣摩精彩语句的表达效果,从而体会词句背后的深刻内涵。结合单元目标的要求,并基于学情考虑,这篇文章的重点教学段落应当为文章的4-8段,即鲁迅对这场梦境里水中景物的描写。学生应通过对4-8段的反复朗读,语句品析,揣摩其表达效果,并在朗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背景资料,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

  (三)通过合理问题链引导学生发掘鲁迅的精神价值

  如果这样设计的话,《好的故事》似乎已经成为一篇合格的中预年级的语文课文,能够依据单元目标的要求,在恰切的学情分析基础上达成一定的教学效果,落实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但它也因此与其他的课文没有什么不同,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通过朗读分析先解决重点段落,最后延伸到中心思想的理解。鲁迅这位作者的价值被遮盖了,而遮盖的原因是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力的低估。这样低估的结果是本应成为遗珠的文章失去了其“珠”的价值,而变成一块普通的石头。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次可怕的教学设计,其可怕不在于对文本的误读,而在于对文本真正价值的遮盖,从而意味着对文本真正意义的曲解。这种曲解恰恰来自于对作者精神价值的不讲解或是少讲解。

  因此,延伸思考部分的教学设计应有意识地回归《好的故事》的内核价值,关注第8段中出现的“清楚、分明”二词,通过其与梦境状态的反差,理解这样的一场梦境不仅仅是鲁迅的一次梦,而是他对美好生活的坚定追求。再结合开头和结尾两次提到的“昏沉的夜”,与课后思考探究题中的材料,体会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而理解鲁迅作为一名正直的知识分子在其中感受到的压抑和苦闷,他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中依然坚定的向往着如此美好的生活。除了结合背景资料,还可以引导学生再回到4-8段中,基于文本再度思考。比如为何鲁迅要通过水中的倒影来描写岸边的景物的美好?可能是因为这样好的生活在当时的鲁迅看来就是梦中的倒影,是虚幻中的虚幻,看似美好,却如一天云锦和万颗奔星,遥不可及。这个部分应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思考,学情限制只能调整教学的重点环节,影响教学环节的时间把控,但是该有的难点还是应该花精力去落实,让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理解方面的能力缓步提升。

  三、《好的故事》实际教学文本价值达成效果评估

  (一)文本教学培养语言建构能力及其他核心素养效果评估

  从实际课堂的完成度来看,前半段较为活跃,中间第7段的朗读时间略少,加上思考内容较多,气氛比较沉闷,最后集体朗读整体融合度高,气氛较好。不过,过程中间依然出现了几个之前没有预设到的情况。一是在分析第5段内容的时候,让学生比较长短句,学生难以分辨句式长短,只能反复让他们与之前罗列出的一系列名词相对比,勉强发掘出长短句这个手法变化。二是请个别学生朗读的时候,学生在已经充分朗读预习课文的前提下,依然读得较为机械僵硬,没有什么感情,只能在此基础上稍作引导。三是学生在自主赏析语句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范思路,或者出现了能够理解教师的用意但是词汇量及表达能力缺乏,导致无法精准地传递自己的想法的情况。

  由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还是应该多做预设,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多考虑几种可能的情况,以便于实际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序引导。而思维能力、审美鉴赏及文化理解方面的能力通过对语句的赏析、朗读欣赏、联想和想象以及结合背景材料的拓展思考均有所渗透,形成了较为立体的语文课堂。

  (二)文本教学达成单元目标效果评估

  通过对《好的故事》中第4-8段的重点文本教学,学生能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主运用学习到的方法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较为精彩的赏析,同时通过对部分词汇的品读揣摩,结合相关背景资料,体会到了文本背后的深刻内涵,也初步了解了鲁迅这位作家的思维特点。

  结合学生的当堂反馈和课后的反馈情况来看,这节课的内容设置基本达成了单元教学要求,勉强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但推进过程稍显艰难。总结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这篇课文本身存在相当大的难度,鲁迅的文字又有其深刻性,加上这篇课文散文诗的文体,对六年级学生来说确实存在较大的理解难度。二是我的环节设计还是偏难了些,问题的梯度性太大,导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难以跟上,仅有少部分学生可以当堂消化思考题的内容,大多还是一知半解或是无法吸收。

  (三)问题链引导学生发掘鲁迅的精神价值效果评估

  学生距离鲁迅的年代较远,即使课前已经充分查阅过鲁迅的相关资料,他们还是较难理解文本的话中有话,《好的故事》其中的象征意味只能说出表层的一二,无法深度思考,而思考能力与学生的年龄及我校学生平时的文学积累程度是密切相关的。他们也很难将《好的故事》与鲁迅这位作家的精神价值相联系,可能需要通过整个单元的综合学习才能进一步理解鲁迅的人物形象。

  反观自身的教学设计,我也总结出两点经验。一是问题链设计跨度要适中,结合学情,缓慢引导学生进入思考,适当点拨,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二是在处理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时,一方面要结合学情设定恰切的教学目标,该舍弃的应果断舍掉,另一方面可以多设计一些辅助教学手段,如课前预习单,课堂练习单,课后作业单等,通过反复多角度的点拨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设计冲突的解决策略

  (一)以学生为本,基于学情

  语文教师在面对一篇课文时,往往要面临的就是学生学情与文本价值的不匹配,这种情况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始终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层次和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课上需要落实的重点段落,确立合适的教学手段,调整相关的教学时间,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教会学生赏析句子、分析手法,从而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以读促写,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用。

  (二)结合单元目标落实教学目标

  在单元化教学的框架下,仅仅考虑单篇文本的教学,会使整个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也不利于学生思维模式的建立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地研读单元目标,从中判断出目标落实的方向,结合学情提炼出合适的教学目标。从而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时刻把握重点、落实难点,同时在课时作业的设计上将达成的目标进一步巩固操练。关注单元教学目标的优势在于教学设计的指向性明确,单元化教学的系统性强。

  (三)适当回归文本价值,落实核心素养

  基于学情和单元目标的教学设计虽然基本落实了文本内容,却难以显现出文本背后的价值与意义。此时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回归到作者本身的价值上,即这篇文章在作者的创作生涯中处在何种环节,这样的理解需要将作者的创作特点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结合,从而真正触碰到文本内的人的情感和精神内核,能够让课堂有更为强烈的代入感,真正达成有浓郁人文气息的语文课堂。

  二是认真比照教学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落差,从这个落差中发现教学设计中需要补足的部分,仅仅教授文本内容显然只能促成一部分核心素养的落实,而忽视了学生思辨能力、审美鉴赏和文化意识方面素养的达成。

  后三者恰恰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多维的语文观,增强语文的厚度,拓展语文的广度。因此教师不应该回避这个部分的落差,而是应该在教学设计时正视差距,寻求合理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完成一定程度的素养提升,真正为学生呈现出一个立体而丰富的语文课堂。

  教师评职论文:教师职称论文怎样做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摘要】做好教学设计能够为更加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这些设计,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实际教学情况再及时的调整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