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基于职业教育视角的民族文化传承路径

时间:2019年10月10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民族文化通过集体无意识、文化遗传密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融入少数民族人民的血脉中,是区分各民族的重要符号。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已有研究热点,主要涉及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价值、职业教育传承

  摘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民族文化通过集体无意识、文化遗传“密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融入少数民族人民的血脉中,是区分各民族的重要符号。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已有研究热点,主要涉及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价值、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存在问题、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路径三方面。回顾已有研究成果,旨在建立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图谱。通过问卷调查对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民族文化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统计,进而提出从完善质量评估制度、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健全奖惩激励机制、优化民族文化课程体系、建立校内校外文化基地、拓宽民族文化师资来源六个方面,促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

  关键词:民族职业教育;民族文化;文化传承;民族技能型人才;民族文化师资

职教论坛

  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主要通过职业教育进行传承,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是由天然使命决定,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教育具有天然的民族引力和民族磁场,投射出该地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民族文化促使民族地区具有独特魅力,也必然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隐形拄杖。经济高速发展,各民族之间、各国之间联系紧密,致使民族文化的纯洁性遭到质疑、忽视,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职业教育就担负着民族文化“正统化”的重要职责。[1]

  一、相关概念界定

  民族地区是指在该地区世世代代居住着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少数民族,且具有人口较为密集,拥有本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习惯等特征。本文所研究的民族地区是指云南省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职业教育界中,职业教育的内涵以及概念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杜威(JohnDewey)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今后要从事的某种工作做准备。黄炎培在《中华职业教育者宣言》中指出:让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既能获得生活来源,又能获得知识和技能。[2]本文所研究的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进而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

  二、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研究述评

  (一)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研究

  笔者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词条中,以“主题=职业教育+民族文化”和“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为检索条件,经过筛选,与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相关的核心期刊学术论文有24篇,普通期刊学术论文有31篇,硕博论文有3篇。

  1.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

  (1)民族文化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助推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轨迹都浸润着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民族地区的发展也离不开本民族优秀文化这一原动力。吴剑等人认为民族特色文化是丰富高职教育教学内容的“润滑剂”,能有效促进高职教育与市场对接。[3]罗金凤认为跨境民族文化具有“反哺”高职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倒逼职业教育扩大生源,解决职业教育长久存在的生源短缺瓶颈。[4]

  民族职业教育除了具有职业性、教育性等属性,还具有特殊的民族性,这是民族职业教育独具一格的竞争优势。杨俊生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在民族文化所提供的文化环境中得到滋养,催生高职教育在该文化环境中不断发展。[5]任何教育的发展都需要教育合力的有效支持,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合力,民族地区传承民族文化可以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为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6]

  少数民族地区传承民族文化有助于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推动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逐渐向特色性、差异性、品牌性方向发展。[7]传承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精髓,促进民族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有效性,进而促进民族职业教育适应地域、时代的发展。[8]

  (2)职业教育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催化剂。

  教育部等在2013年联合颁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该文件以政策的形式确立了职业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教育与生俱来就承担了传承文化的使命,因此,职业教育也具备传承文化的功能。陶红等人基于民族文化的视角,探讨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课程、专业、教学内容等方面融入“民族性”,充分展现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选择其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9]

  逯长春深入追问民族职业教育的价值,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开展有目的、计划的教育和培训,促进民族文化长久流传。[10]杨如安等人从产教、产城、城教融合出发,且基于“三螺旋理论”,探讨了高职教育在“产城教”融合的基础之上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导向。[11]王毅等人探讨西藏攀德达杰技术学校坚持传承民族文化为办学方向,这促使了西藏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发展。[12]陈建录等人认为职业学校传播民族地区有价值的文化,提高自身“造血功能”,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繁荣。[13]

  2.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问题研究

  夏光祥认为囿于对民族职业教育功能定位不准,并且职业教育出现与区域产业衔接不畅的现象,导致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出现“瓶颈”,阻碍职业教育发挥传承民族文化教育功能。[14]巩红冬从“空间正义”理论的新视角,探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混淆其空间非正义因素,导致未分清主次矛盾,进而在文化传承中存在偏重经济建设的单一人才、片面追求技能培养的困境。

  [15]李宁等人认为位于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主要存在对自身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定位不足、专业设置缺乏独特的民族特色、民族技能型人才培养不足等。[16]张珍等人认为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时,面临着知识体系存在“去地方化”、教学模式存在“去民族化”等困境。[17]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文化濡化的过程,张华艳等人认为在全球化、现代化的社会之中,受到各民族的文化冲击和文化冲突影响,民族文化传承面临巨大挑战。[18]

  3.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路径研究

  (1)课程方面。课程作为文化存在的一种形式,在教育过程中凸显其工具性价值,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19]韦红彤等人以培养民族文化人才为着力点,提出构建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校内校外“双课堂”的课程体系。[20]“一带一路”倡议为职业教育构建了包容共生的文化生态,李峻认为在课程内容上,依据文化选择逻辑,选择边疆民族地区具有主流化的资源进行整合。[21]孙翀认为要在课程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并将民族文化融入考核评价中,为民族文化深入课程之中提供保障。[22]

  民族旅游工艺品是“物态化”的民族文化,苏晓红等人认为培养旅游工业品设计专业的学生时,要根据市场来调整和增设课程,课程中要有机结合区域民族文化。[2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杨俊生等人认为民族职业教育课程中欠缺民族文化,导致学习情景化不足。因此,民族职业教育在设置课程时应加入情境性的教学内容,融入民族文化,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

  (二)研究述评

  1.现有研究成果从已有研究成果可知,我国学者十分关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同学者根据文献研究或问卷调查,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探讨,从主体到客体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今后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2.现有研究不足一是研究主题狭窄。研究主题主要围绕民族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所面临的瓶颈和解决路径展开探讨,而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内涵、内容、必要性等研究较少。二是研究方法单一。

  从已有文献可知,多数学者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再结合新的理论视角进行探讨,普遍呈现从理论研究到理论研究的现象,而采用实证研究的文献较少。关于民族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研究针对性不强,收集一手资料的学者较少,研究成果缺乏调研数据支撑。民族职业教育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也是大同小异,并未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仅靠理论支撑,实用价值不高。

  三、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抽样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使用“问卷星”发放问卷,最终共回收问卷63份,其中有效问卷63份,有效率100%。现将被调查者性别、民族、居住地区、任职学校类别、任职学科、年龄和学历统计。被调查者中男性占79.37%,女性占20.63%;汉族占71.43%,少数民族28.57%;居住地区以城镇居多;被调查者有61.9%来自高职学校,38.1%来自中职学校;任教学科以文科居多;年龄以20~30岁和30~40岁教师居多,40~50岁和50~60岁共占30.16%;教师中没有专科学历的,本科学历占61.9%,硕士学历36.51%,博士学历1.59%。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是否有必要开设民族文化教育进行调查,60.32%认为非常有必要,15.87%认为比较有必要,19.05%认为有必要,这三项占了很高比例,可见教师意识到了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路径

  (一)加强民族文化的政策引导,完善相关激励机制

  1.完善质量评估制度

  评估是检验实行效果的有效方式,既能了解实施情况,又具有激励促进作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文化传承质量评估制度,既要体现对教学现状的诊断,更要体现引领功能,为未来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提供发展、改进方向。

  一是在课程考核内容中增加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考核评估的指标之一,有利于发挥考核评估的“指挥棒”作用,促使民族文化被职业教育所重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要求实行学历、技能全面的评价。因此,民族地区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在评价时,既要注重学生民族文化传承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民族传统技能,彻底改变传统考试中“重智轻技”的考核方式。

  二是根据地域差异,“量身定做”质量评估体系。不同的个人在不同的生存状态下受教育的权利都应该被尊重,民族地区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因此,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文化传承质量评估体系要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适切性。具体体现在制订时要根据本民族地区的特点,制订不同的评估标准和要求,以确保评估结果更加公平。

  三是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督导评价制度。汇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构建由政府、第三方机构和教育接受者共同参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文化传承的督导评估,有利于从各个方面对当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传承文化进行诊断和引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文化传承的各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到质量评估过程中,可为评估工作提出中肯性、可行性建议。

  2.健全经费投入机制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确解释了经费对于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职业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民族安定团结、国家安全等功能,国家应该针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建立教育成本补偿制度,加大对民族手工业等方面的扶持,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要加大发达地区对口支援项目。发达地区加大力度筹措专项经费,作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专项开支。并且要加强对经费投入使用的监督管理,促使经费用到实处。最后,还要设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专项资金。

  设立专项资金的前提是要明确民族地区所具备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及民族地区经济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才能致力于制定相关政策,保证专项资金筹集、管理、发放。民族地区的经济限制了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设立民族文化传承专项资金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

  (二)加强中高职的民族文化传承建设

  1.优化民族文化课程体系

  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个体生命体验和群体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发扬、传承民族文化就成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使命。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到职业教育课程中,是中高职学校完成这一使命的有效方式。

  一是民族地区中高职学校在设置课程时要有机融入该地区的民族文化。职业教育要坚守民族文化,根据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市场需求等,将民族文化融入中高职学校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之中。在其他课程中也要加入该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为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教学环境。例如,可将民族文化纳入与语言、艺术等相关的课程中。

  二是优化民族文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将民族文化、专业技能等有机结合,增加情境性、实践性的课程,课程资源也要实现民族元素、现代元素等方面的结合,不断调整、增设与传承民族文化相关的课程,促使课程体系逐步得到优化。

  三是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应将民族文化课程纳入必选课程中,实行学分制管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要凸显其民族文化特色,使民族文化通过课程得到不断发展。为增加民族地区中高职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中高职就应将民族文化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中,要求学生必需修够一定学分才能毕业。

  四是确保民族文化课程形式多样化和生活化。这就意味着民族地区文化课程要更加注重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所具备的灵活、生动等特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以及中高职学校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2.建立校内校外文化基地

  文化基地要具有特色化、丰富性、生动性等特点,要能体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能给人“身临其境”的视觉享受。多渠道、多主体合作形成的校内、外基地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丰富教学资源,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一是校外基地,中高职学校采取和当地民族文化展示中心、非物质文化传承中心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教师和学生到校外基地参观、体验、实习等,促进学生、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二是成立校内实训室,中高职学校可邀请民间工艺大师进入课堂教学,利用本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学生、徒弟、设计师三合一的角色,转变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传承方式。

  参考文献:

  [1][19]常军胜,刘远杰.论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使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38-143.

  [2]周勇.对职业教育概念的回顾与思考[J].职教论坛,2003(9):13-17.

  [3][34]吴剑,李敏艳,肖鸥鸣.赣地域特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8(8):117-121.

  [4]罗金凤.高等职业教育促进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探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41-44.

  教育类刊物推荐:《职教论坛》杂志是由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主办,受教育部职成司指导、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性刊物。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劳动部副部长张小建等领导及专家担任本刊顾问。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