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教育科技论文写作范文(2篇)

时间:2017年02月25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教育面对科技发展所须作出的改变。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是自发的,没有教育就没有科技进步。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 教育科技论文写作范文(2篇) ,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教育科技论文写作范文篇一 应对科技发展的我国基础教育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对

  教育面对科技发展所须作出的改变。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是自发的,没有教育就没有科技进步。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教育科技论文范文(2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教育科技论文范文篇一

  应对科技发展的我国基础教育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进步的影响如此深远,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各国政府都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各国学术界纷纷也开展了科技与教育关系的研究与探讨。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面对着科技取向不强的现实,这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增强基础教育的科技取向,从而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这既适应了科技发展的需要,又能进一步促进科技的发展。

教育科技论文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科技取向;措施

  在21世纪科技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人们对科技也就寄予了更大的希望。“科教兴国”战略就是我国在教育领域应对科技发展所提出的一大战略。其中必须十分重视基础教育面对科技发展所须作出的改变。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是自发的,没有教育就没有科技进步。而基础教育则担负着提高全民族素养,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好基础的任务,基础教育搞不好,就难以培养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才和劳动者。

  加强基础教育的科技取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挥科技的作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然而,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着科技素养不高的现实状况。

  一、青年学生科技素养的现实

  在基础教育中要加强科技取向是因为我国青少年具有科技意识簿弱,科学精神淡漠的现实,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科技时事知之甚少。青少年对近些年来的国内外科技事件了解很少。

  (二)科技教育薄弱。很多青少年没有读过一部科技普及作品,有大多数的青少年没有看过科技展览,没有参加课外科技小组活动。

  (三)对科技常识一知半解。有些青少年甚至对一些科技常识存在误解。

  (四)科技意识淡薄。很多青少年不重视自身的科技素养,没有增强自身科技能力的意识,急需教师加以引领。[1]

  所有这些令人堪忧的状况同我们的“科教兴国”的口号和所描绘的壮丽蓝图显得极不相称,也极大地暴露出了我国基础教育科技取向意识的缺乏,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必须加强科技取向。

  二、具体应对措施

  基础教育科技取向的加强关键在于学校。学校必须认识到重视基础教育的科技取向的重要性,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将加强基础教育科技取向这一工作落实到每个环节,落到实处,提高青年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科学素养包括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四个核心要素。

  (一)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根据唯物主义理论,物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因此青年学生只有先具备了一定的科技意识才能正确运用科学技术。同时,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大门的向导,学生一旦对科学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地学习和钻研,就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内学,课外也进行研究。要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首先就要使学生了解科技的强大功能。过去,正是由于我国对科学技术的功能没有很好地估量,使得很多学生在意识里就轻视科技,更不用说对科技感兴趣,这就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因而基础教育就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然,学校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教育,通过科学实验,完善实验设备和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探究,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制定简单的实验计划,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来感受科学知识和参与科学研究带给他们的快乐。这既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科技意识的启蒙,培养对科技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应态度亲切,耐心细致,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切不可随意批评学生以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及兴趣。而教师引导学生从小注意观察自然、社会也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通过自身的亲自观察看到科技带来的发展,从而可以更加坚定热爱科学技术的信念。

  (二)注重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

  当今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即以现代科技为核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2]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科技知识水平。而同时当今又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科技知识迅速增殖,基础教育并不能使学生获得一生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当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将来必定会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一生中都要不断地去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以解决新问题。顺应这一时代特征,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应该体现时代要求,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学会迁移即把已经学得的知识、技能能够迁移到新的、变化的情境中,掌握新知识,作出合理的新行为,也就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就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

  (三)重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

  之前提到过的科技迅猛发展使知识更新的周期变短,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在基础教育中教师就要从权威教育向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发展。主观能动地探索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是科学精神和生命意义的体现。权威式的教育方法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全盘地接受而形成思维定势,影响将来对外部环境冷静而深入的认识。因此,在基础教育中就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以及使学生开展小组交流,进行沟通交流来自主解决问题[3]等形式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扩大其知识面,增加其知识量。

  (四)强调科学精神的培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基础教育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意识、科学兴趣,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外,还要求学生树立一种科学精神,以全面培养青年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主要方面。因为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是科学家创新思想的闪烁,创新是科技进步之本。所以,基础教育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得中国的科技事业将来得以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当前的中国基础教育注重的是应试教育,只有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升学,这使得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而将精力都放在了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背诵记忆上,这极不利于学生去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等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基础教育就应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这才能适应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需要。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实行,将会大大加强基础教育的科技取向,改变我国目前青少年的科技素养现实,使得“科教兴国”战略真正得以实施,使中国的科技事业后继有人,进而使中国的科技事业在21世纪得以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高桂林,谢晓芬.基础教育改革应加强科技取向[D].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

  [2]徐琼霞.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科技取向[D].基础教育研究,2003.

  [3]李雪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科学学习方法[EB/OL].

  教育科技论文范文篇二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初探

  摘 要:我国中小学的科技教育现状都还远不能与时发表展的要求相适应,基地与设备是科技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而学校则是先决条件,一旦离开了学校,科技教育活动便无法进行。在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中,必须有一支优秀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因而面对科技辅导员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则是科技教育活动中的主体,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展现自己的才华,使他们成为21世纪的小科学家。

  关键词: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初探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目的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身体为宗旨。

  一、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首先,我国中小学的科技教育现状都还远不能与时发表展的要求相适应。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少中小学学校中“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比较普遍,科技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绝大多数学校开展所谓的科技活动,仍然是只重复讲解陈旧的原始的图表。学校忽视或者不重视科技教育,造成了许多学生也忽视自然科学的学习,对重要科学技术问题和科学技术发展毫不关心。

  其次,我国民众的科技素养普遍不高,整个社会缺乏科技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对中小学科技教育影响很大。中国科协最近进行的一次民众科技素养现状调查结果令人震惊,相当多的社会人士对一般的科学技术常识缺乏准确的了解和理解,对一些很简单的科学命题也无法作出正确判断。至于当前最新的生物、电子天文等方面的科技知识,了解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这样的社会大环境必然严重制约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广泛开展和深入。

  另外,有不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小学生只要学好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就行,别的活动是多余的,甚至会拉“主科”的后腿。他们不支持孩子参加科技活动,限制孩子在课外阅读科普书籍,不关心孩子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甚至对科技教育产生淡漠和抵制。

  二、基地与设备是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基本保证

  目前,各学校的科技活动基地和设备有的过于简陋,一些设备只能满足课堂教学的开展;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设备,限制了科技活动的快速发展,使之滞留在较低的水平。学校应在校园内采取措施开设科技园,其中应有科技制作室、生物园、实验室、成果展览室;建立科技活动基地,为科技活动课程计划的落实提供了可靠保证,让学生在生态文明中陶冶情操,在科技实践中学习科技知识,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学校是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

  各中小学领导应当端正教育思想,充分认识科技活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把开设科技活动课程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联系起来。在加快、加大对现代教育设备建设投入的同时,更需要注意加大对学校科技活动经费的投入,把科技活动软硬件建设列为现代教育设备建设的重要项目。建设完善的科技教育的保障机制,确保科技活动在活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保证科学素质的培养落到教育对象的实处。

  把科技活动列入课程,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这是调整课程结构的切实措施。学校应根据课程改革方案的规定,建立由校长、教导主任、科技辅导员组成的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进行统一领导、分层管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应认真制订科技活动计划,对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操作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制订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对科技活动相关工作的协调和指导。

  活动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如果活动课程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活动课程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教师要精心挑选活动内容,要注意选择新奇的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比如,当代军事、生物标本制作、“十万个为什么”知识竞赛、环保演讲征文比赛、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环境考察、参观农田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科技知识。

  四、培训学校科技辅导员是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教育师资队伍、一支具有高度事业心、思想端正,并且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队伍,是开展科技活动的关键。首先,担任科技活动课程的教师应当开展积极的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还要了解学生能力现状,明确培养目标,把现实与需要摆在面前进行分析,从而增强教师参加科技活动课程研究的自觉性。其次,教师要明确自身职责,切不可胡混过关。教师在每学期初制订本活动组活动计划;每次活动必须写好活动方案,备好教具、学具,并认真组织实施,活动结束后写出活动小结。另外,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一样,必须有严格规定的科学知识范围,体现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明确的训练标准。这样才能做到活动内容有序有度,教学有章可循,有本可依。所以,教师应当自觉学习关于活动课程的理论,学习外地开展科技活动成功的经验,学校也可以请专家作活动课程建设与辅导的讲座,为实际操作作理论准备。

  五、在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在青少年的科技活动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必须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制作,自己撰写小论文,而不应该以辅导员为主体,因这些活动是要学生参加的,而不是要辅导员参加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创新性主体教育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科技活动中,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选准题目,而不是由辅导员限定选题范围,引导学生去选题,更不能由辅导员选定题后,由学生完成。学生选准题目后,应该让他们亲手制作,以便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如遇到困难,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由辅导员单独解决问题,更不能代替学生制作作品。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寻求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结合点与联系点,坚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地操作,亲自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科技活动是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宗旨。

  参考文献:

  周槟.青少年生物科技教育活动初探[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6(06).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