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艺术教育论文浅谈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审美价值

时间:2016年12月27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意识来源于民间劳动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 艺术教育论文 :探究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审美价值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本文从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造型特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意识来源于民间劳动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艺术教育论文:探究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审美价值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本文从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造型特征、造型意蕴三方面分析了其审美价值。指出民间美术有着自己的造型语言、造型方法,既有抽象概括又有写实绘画,同时它还区别于传统绘画与现代设计,形成了具有主观性、表现性特征的艺术作品。夸张、变形、写实、再现等表现技法是民间美术常用的造型手段。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经常是根据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所喜闻乐见的事物为范本,这种造型的表达孕育在对事物的感悟、构思到表现的全过程之中。
艺术教育论文
 
  【关键词】民间美术;造型意识;造型特征;造型意蕴;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指客体对象与审美主体在审美关系的生成中所体现出的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具有某种社会性的客观属性。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造型意识、造型特征与造型意蕴几个方面。民间美术发展至今,它的造型变化是一直伴随着民间美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民间美术有着自己的造型语言、造型方法,既有抽象概括又有写实绘画,同时它还区别于传统绘画与现代设计,形成了具有主观性、表现性特征的艺术作品。民间美术中所体现出来的造型意识、造型特征与造型意蕴,是民间美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间美术画师对民间美术造型表现是民间美术得以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民间美术创作者对民间美术创作的造型能力直接影响着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
 
  一、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
 
  造型是一切美术的基础,民间美术也不例外。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意识来源于民间劳动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美化生活的实际需要,愉悦人们精神的需要,它是一种被物化了的文化形式,它是民间美术创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民间美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因为有了民间美术传承性才使得民间美术得以发展,有了民间美术稳定性才使得广大民众的造型意识具有趋向性,这种特有的规律和语言特征,表达了民间美术创作者的真挚、朴素的情感,是民间美术深入人心,成为大众的艺术。民间艺术家的思维模式充分体现出中国人所拥有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也体现出主观情感与外界事物融合在一起的“天人合一”思想。因此,民间美术在造型意识上崇尚圆满完美,崇尚与追求艺术的整体性。民间美术在创作中经常会通过透明透视与看不见的内部真实,合成在一起展示给人们,例如:透过动物的肚皮可以看到腹内之仔,这种造型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数不胜数。民间美术中的美的造型意识常常不拘泥于一般生活的现象,为了表达和谐与统一的美学境界,在造型意识上有时可以异想天开,不以再现客观现实为目的,完全注重于主观想象,使得民间美术的造型既朴实无华又鲜活生动。
 
  中国民间美术师的造型意识深受中华民族文化背景、历代圣哲思想、中华传统审美标准、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民间美术工作者对世界的观察总能够从对象的审美特性角度出发。深受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事情便是民间美术师审美知觉的线索。这种引起感官的刺激,必然会引发民间美术师的造型意识的变革。在民间美术的造型中既有反映历史故事的,又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既有反映民间民俗的又有反映深化传说的,例如:天津泥人张彩塑作品《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作品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山东潍坊木版年画《男十忙》、《女十忙》,形象组合巧妙,画面异想天开。恩格斯说:“人们不仅还有其他的感官,而且有我们的思维活动。审美知觉的特点不仅还有其他的感官,而且有我们的思维活动。”民间美术师对造型意识感悟最深的就是反映事物的真实性。例如:人物、山川、动物、河流、花鸟、鱼虫等。虽然每个时代人们对这种真实性事物的理解和表现都会有不同之处,有时会出现夸张、变形、抽象、概括等造型方法,在民间美术的造型上常会出现将“随意与稚拙”表现得相当洒脱,经常出现让理念服从于意念、情理服从于情感的逻辑关系。但是,这与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仍然是不同的,既不同于马蒂斯也不同于毕加索,我们可以把这种造型意识称作是“概念真实”。
 
  二、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
 
  民间美术的造型依据来源于客观事实,但又不是客观现实的影子。中国民间美术通过谐音、喻意、符号等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态和创造美的艺术,并形成了实用性、象征性、程式化的造型特征。在实用性方面,例如:民间玩具,如陕北绥德拴娃石狮主要对象是面向儿童,它的形象可爱、表面光滑圆润易于儿童玩耍;沥水器皿,因为它要求具有漏水的特性,故采用竹片、篾条等材料编织表现出良好的通气性。还有门神的降妖趋魔、财神的招财进宝等实用性的造型艺术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在程式化方面,例如:京剧脸谱中的“整脸”与“碎脸”。在象征性方面,例如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中的“连年有余”、 “早生贵子”通过谐音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一些都是民间艺术家在直白的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事物认识的审美理想,民间美术在造型特征上还反映出民间美术所拥有的“中庸味道”,以及顾及“世、俗”的意味,因而民间美术在造型上追求“真”的方面十分讲究,这个“真”不是形象上的“真”而是神似的“真”,也是民间美术造型随意性的基本原理。齐白石说:“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 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种文人画家的审美坐标也对中国民间美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民间美术用朴素的、真实的、没有修饰的造型手法表现了事物的本来面貌。
 
  由于中国的民间艺人们在设计民间美术的造型上还深受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崇尚完美思想所影响。经常是以艺术形式的生动活泼、画面色彩的热烈喜庆、表现技法的朴实夸张,营造欢快热闹的艺术氛围。民间美术的创作多采用谐音取意的构成方式。如“挂印封候”满足人们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需求。美术的造型形象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民间美术中一些传统造型符号具有很强的特定性,使其作品的整体涵义具有普通的集体意识和高尚的可解读性。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单纯、寓意深刻、富有表现力,经常会给观看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使得民间美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特性更好的发挥出来。风筝的绘画以其线条粗犷、设色明快、笔墨浓重为主要特征。例如:天津的风筝在着色上吸取了我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彩绘方法,独具特色被人称誉为“风筝魏”。在民间玩具方面,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从材质上还是加工手段上,可以堪称是精美的民间艺术品。例如:深受小孩喜爱的布老虎造型夸张、神态生动,既有理想中虎的形象也具有现实中虎的威猛,富含了制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我国民间美术师在造型上对“神似”的追求与理解。这种对“神似”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造型语言,并通过民间画师的观念来描绘客观景物,产生了没有雕琢、不做作、最自由、最有生命的艺术。
 
  三、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蕴
 
  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蕴主要来自于它的抽象性,可以说民间美术和原始艺术是现代抽象美术创作的本原或原动力。民间美术设计家利用抽象的点、线、面成功的不假虚饰的塑造,表现出了自然的本来面貌。例如:彩陶《人面鱼纹盆》,用极其抽象的表现方法表现出原始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原始先民生活的写照,表现出民间百姓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再如苗族蜡染作品所采用的蝴蝶纹、鱼鸟纹、蜈蚣纹、龙纹、马蹄纹、旋涡纹、梨花纹、铜锣纹等,这些抽象的造形纹样从山寨走向城市,最后成为时尚的服饰材料。民间美术的抽象造型不仅在对象的造型上抓住主要特征,而且还利用夸张、变形、拼接等手段,使得民间美术表现出程式化造型。例如:石狮的夸张,头大尾小——十斤狮子九斤头,皮影人物造型的五分头,七分相,还有门神的威武庄严、仕女的清秀婀娜等。除此之外,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上注重整体性,追求完美。由此,民间美术在造型上的创作都是感性和理性认识的综合体,他们可以突破甚至完全不依赖于透视的规律,以感性认识经过理性的加工再现了真实的自然。例如:透过母鸡可以看到腹内的鸡蛋,透过母牛可以看到腹内的小牛等等。这种完美不仅体现在动物上,人物作品也是如此,在民间美术中人的造型总是完整的、无残缺的、理想的形象。
 
  民间美术作品有独特的造型意蕴,在民间美术造型上,表现事物的再现是很强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并用民间画师的观念来表现概念化的形态,用理性思维或用概念性的想象来表达客观现实物体与主题内容,即“概念真实”。在民间美术的画面构图上,跨越时空的组合也是屡见不鲜的,民间美术造型中的屋内屋外、山上山下、天上人间的景象在同一画面中出现,并不显得尴尬,而且显得合情合理、和谐统一。 不仅如此,还扩大了西方的透视与构图理念。中国民间美术极其富有生命力,其造型的审美价值对现代设计、现实生活以及其他姊妹艺术都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补充它们的的养分,为它们的创作提供素材,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在现实社会中,国家提出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也为民间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保证,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展示民间美术审美价值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从总体上来说,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核心,艺术的审美价值存在于艺术活动之中。中国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与美好愿望相结合创造出来的美术佳作,也是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民间美术中的大部分作品是广大民间美术创作者在劳动之余创作的,丰富着劳动人民的业余生活,始终伴随着劳动人民的民俗活动。夸张、变形、写实、再现等表现技法是民间美术常用的造型手段。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经常是根据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所喜闻乐见的事物为范本,表达出民间美术创作者的创作愿望,这种造型的表达孕育在对事物的感悟、构思到表现的全过程之中。中国民间美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它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劳动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出民族的情感、心理、气质,是朴素的、未经雕琢的、原创的、本色的、自由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赵连元.审美艺术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2]恩寰,梅宝树.艺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冯东.美术创作中的艺术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1.
 
  [4]王振德,卫东.艺术论要[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5]李明伟.装饰绘画[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8.
 
  [6]廖国伟.艺术哲学初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6.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