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冷链物流网络对生鲜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及空间协同治理分析

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内容摘要:丰富冷链物流网络,是新时期满足我国城乡居民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经之路,对于疏通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桎梏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基于 2008-2020 年 61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冷链物流网络对生鲜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内容摘要:丰富冷链物流网络,是新时期满足我国城乡居民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经之路,对于疏通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桎梏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基于 2008-2020 年 61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冷链物流网络对生鲜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冷链物流供给网络有利于平抑生鲜农产品价格波动,降低生鲜农产品市场价格;冷链物流需求网络有利于降低生鲜农产品价格,但会加剧生鲜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消费和流通因素对我国生鲜农产品价格波动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而供给侧的影响相对有限。

  关键词:冷链物流;生鲜农产品;价格波动;空间协同

冷链物流

  引言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发展新阶段,居民对高品质生鲜消费品和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与日剧增。打造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双通道,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构建健康平稳国内消费市场的基础一环。为此,2021 年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构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做出了全面部署,为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生鲜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存在着严重的冷链物流短板,这不仅严重抑制了生鲜农产品的扩大再生产,同时也不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鲜农产品消费需求,带来需求不足以及结构性生产过剩的难题。

  数据显示,由于我国缺乏足够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导致果蔬等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损耗率高达 30%,这一数据是发达国家的五倍以上。在扩大内需、夯实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之际,减少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对我国农产品供需市场的平衡产生重要的影响。相关文献综述刘乃郗(2021)指出,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使得我国各个地区生鲜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有限,生鲜农产品产中损耗与产后损耗同样值得关注。受限于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的缺失,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打了比较大的折扣。谢蕊蕊(2022)在研究中指出,生鲜物流网络的缺失,使得我国生鲜农产品无法及时有效地运输到消费者手中,并且流通环节中的过度损耗也极大增加了流通成本,提高了终端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从生产端来看,流通短板使得农产品生产面临着严重的呆滞风险,不利于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高升(2021)研究发现,中欧班列的开通有利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向西流通,同时也有利于引进中亚地区的生鲜农产品,进一步优化我国农产品的供给结构。从消费端来看,流通领域的短板将使得生鲜农产品无法有效流通,增加了农产品流通成本的同时,也不利于满足居民对美好物质生活的需要。罗千峰和张利庠(2021)认为,随着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生鲜农产品的保存及运输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居民将以更低成本获得生鲜农产品,这种影响将逐步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小城镇辐射,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生鲜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生鲜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利于国内消费市场有序发展。生鲜农产品是家庭食品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类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的重要媒介(王朝辉等,2021)。

  由于生鲜农产品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如果生鲜农产品价格过高或波动性过强,将会极大地影响居民消费质量,不利于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姚升(2022)在研究中指出,保持食品类价格稳定是稳定物价,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中低收入人群最为不利,会加剧城乡消费分化。陈勇等(2022)则指出,稳定农产品物价是衡量政府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关系着广大居民的家庭幸福感,也事关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促进国内大循环等关键事项。纵观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维系生鲜农产品价格稳定是一项事关民生、国内大循环能否有序运转的重要因素。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国内生鲜农产品供需市场的均衡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重点从空间视角研究冷链物流网络对生鲜农产品价格及其波动率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引导国内生鲜农产品供需平衡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意见。

  研究方案设计

  (一)冷链物流网络冷链物流需求网络。本文参考聂猛等(2020)的做法,构建我国 61 个大中型城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需求模型,以主要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和冷链物流流通率之积来衡量各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规模。本文所涉及到的生鲜农产品包括果蔬、肉类、水产品等易腐败且未加工过的初级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网络。综合考虑系统性、客观性以及可行性等原则,分别从城市发展水平、农产品供给水平以及城市冷链物流设施供给三个方面衡量各个城市冷链物流供给网络。

  (二)主要变量被解释变量。生鲜农产品价格变量,从现有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基本上是以生鲜农产品价格指数来衡量生鲜农产品价格波动。原因在于生鲜农产品价格指数覆盖面广、应用性强,与实际生鲜农产品价格变动呈现高度一致性。因此,本文以 2008 年为基期,将以上海市为代表的 61 个大中型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将已公布的历年生鲜农产品价格指数换算成可比指数,作为衡量各城市生鲜农产品价格的代理变量。同时,本文以年度生鲜农产品价格指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作为衡量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代变量。控制变量。从传统经济学理论视角来看,供给和需求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变量。除了流通领域的因素,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同样重要。因此,参考已有研究,本文控制了如下的变量。市场需求变量,以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城市化率为主;供给变量,以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农业机械化水平为主;消费环境变量,以 C P I 指数、人均储蓄率为主。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冷链物流网络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为便于比较,本文同时也报告了 O L S 模型的拟合结果。从核心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来看,冷链物流供给网络能够显著降低生鲜农产品的平均价格,并且降低生鲜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率,营造更良好的生鲜农产品供需市场。本文认为,目前制约我国生鲜农产品供需不匹配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流通体系分离,生鲜冷链基础设施不足。在冷链物流节点城市。

  生鲜农产品的供给较为充裕,能够有效抑制季节性因素和短期假日因素对生鲜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降低生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冷链物流需求网络密度的提升有利于降低生鲜农产品的平均价格,但是会加大价格波动率。对此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冷链物流需求网络密度较大的地区大多属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或中部地区的强省会城市,由于人口规模大、经济发展水平高,对生鲜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较大。相应地生鲜农产品的市场供给能够通过覆盖全域的冷链物流网络得到补充,因此会降低生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但同时由于市场需求量大,而冷链物流网络的发展程度尚无法完全满足市场的即时性需求,因此会加大生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动。

  在其它控制变量上,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变量会提高生鲜农产品的平均市场价格,同时加大生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率,城市化率变量仅仅被证实会提高生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这是因为,收入是消费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以及城市化率的提升,城市消费市场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若冷链物流网络缺乏弹性,则市场价格就会攀升,同时增加了市场价格的波动率。城市化率的提升,能够产生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抑制生鲜农产品价格无序波动。农业机械化水平变量被证实会降低生鲜农产品的平均市场价格,这是因为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有效供给能力,从而降低生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PI 指数被证实与生鲜农产品的价格和波动率显著正相关,这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我国 C P I 指数主要是基于生鲜农产品的价格变动来制定的,因此其值越大意味着生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越高。值得注意的是,与市场需求层面因素相比,产品供给层面变量的拟合结果显著性较差,这说明供给不足并不是影响我国生鲜农产品市场价格及其波动的主要因素,流通和市场需求才是其主要因素。

  (二)冷链物流网络的空间效应

  进一步,考虑冷链物流供需网络和生鲜农产品市场价格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因此本文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冷链物流网络对生鲜农产品价格及其波动性的影响。从空间杜宾模型的拟合结果来看,ρ 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生鲜农产品价格及其波动性具有一定的空间传导效应,若忽视这种影响,可能带来严重的内生性以及回归误差。在空间杜宾模型中,冷链物流供给网络给生鲜农产品及其价格波动率带来的直接效应分别为 -0.217 和 -0.175,而间接效应则分别是-0.416 和 -0.229,且均至少通过了 5% 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冷链物流供给网络的完善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本地生鲜农产品市场价格,降低价格波动率,同时对邻近地区生鲜农产品价格也将产生良性影响。对此本文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各个城市间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逐渐丰富,加上数字流通技术下沉,使得生鲜农产品价格体系在整个区域内变得愈发透明。冷链物流供给网络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加速区域生鲜农产品的流通与分配,形成良性可持续的价格传导机制。

  冷链物流需求网络对生鲜农产品及其价格波动率带来的直接效应分别为 0.116 和 0.134,而间接效应则分别是-0.176 和 0.092,且均至少通过了 10% 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冷链物流需求网络密度的提升不利于维持生鲜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稳定。本文认为,冷链物流需求网络加大了农产品结构性供需不匹配的乘数效应,如果不能在空间上有效协同冷链物流资源,则不利于生鲜农产品价格的稳定。

  此外,为验证本次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以经济地理距离权重矩阵替换原有的地理距离权重矩阵,结果显示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后,核心解释变量的直接效应及其间接效应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验证了本次回归结果的稳健性。结论及对策建议保持生鲜农产品价格稳定是确保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 61 个大中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冷链物流网络对生鲜农产品价格及其波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冷链物流供给网络有利于平抑价格无序波动,降低生鲜农产品价格,但需求网络则会加剧生鲜农产品价格波动,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构建更完善的区域生鲜农产品供需市场。

  此外,生鲜农产品供给并非是影响生鲜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需求端及流通端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为稳定我国生鲜农产品市场价格,基于本次研究结论,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供参考:首先,要构建更完善的冷链物流供给体系。加快推动城乡冷链基础设施双向互动,推动区域冷链物流供需网络双向融合发展。鼓励大型生鲜电商企业、连锁店参与并统筹城乡、区域冷链物流网络建设,直接参与到对生鲜农产品的收购、运输和仓储工作中。加大对农村及小城镇地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城乡流通基础设施的双向互动反馈机制,推动城乡与区域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其次,基于市场需求不断加强对冷链物流需求体系的宏观调整。

  一方面,要畅通生鲜农产品上行通道。基于重点布局的冷链物流中心,提高生鲜农产品的周转速度。基于线上线下全渠道流通的技术优势,提高冷链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完善高品质生鲜农产品的下行机制,抓住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机遇,推动冷链物流服务向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发展,完善我国冷链物流需求网络,优化县域生鲜零售发展环境。最后,提高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基于大数据技术,及时观测终端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发挥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对生鲜农产品高品质、专门化生产的支点作用。切实带动农业生产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及流通损耗,优化生鲜农产品供给结构,以更好服务于居民消费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勇,于斌,李琰芬 .“双循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升级路径探析 [J]. 商业经济研究,2022(5)

  2. 谢蕊蕊 .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发展探讨 [J]. 商业经济研究,2022(2)

  3. 王朝辉,陈洁光,欧进锋 . 农产品流通体系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机理与路径——基于 92 户嵌入式个案实地调查数据的质性分析 [J]. 中国管理科学,2021,29(12)

  4. 姚升 . 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大蒜类耐储藏农产品为例 [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35(1)

  5. 罗千峰,张利庠 . 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与实现路径 [J]. 中国流通经济,2021,35(11)

  6. 邵小彧,李冬梅,刘云强 . 新冠肺炎疫情阶段特征、公众情绪与农产品价格——基于微博文本挖掘的实证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1,39(5)

  选自期刊:商业经济研究 2022 年 13 期

  作者信息:杨 亮 副教授(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辽宁大连 116052)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