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当代国内工艺振兴发展实践评论

时间:2021年11月17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已进入以信息化、非物质化和消费文化为特征的后工业时代,当代国内工艺振兴实践反映出传统在后工业时代下的复活与重构,其成就显而易见。 国家适时出台《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推进工艺振兴实践。 然而,少而精的生产、手工艺者老龄化、手工艺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已进入以信息化、非物质化和消费文化为特征的后工业时代,当代国内工艺振兴实践反映出传统在后工业时代下的复活与重构,其成就显而易见‍‌‍‍‌‍‌‍‍‍‌‍‍‌‍‍‍‌‍‍‌‍‍‍‌‍‍‍‍‌‍‌‍‌‍‌‍‍‌‍‍‍‍‍‍‍‍‍‌‍‍‌‍‍‌‍‌‍‌‍。 国家适时出台《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推进工艺振兴实践‍‌‍‍‌‍‌‍‍‍‌‍‍‌‍‍‍‌‍‍‌‍‍‍‌‍‍‍‍‌‍‌‍‌‍‌‍‍‌‍‍‍‍‍‍‍‍‍‌‍‍‌‍‍‌‍‌‍‌‍。 然而,少而精的生产、手工艺者老龄化、手工艺后继乏人以及传统实用性工艺日益审美化、边缘化、娱乐化等“西化”倾向已构成当代工艺振兴发展的瓶颈和桎梏‍‌‍‍‌‍‌‍‍‍‌‍‍‌‍‍‍‌‍‍‌‍‍‍‌‍‍‍‍‌‍‌‍‌‍‌‍‍‌‍‍‍‍‍‍‍‍‍‌‍‍‌‍‍‌‍‌‍‌‍。 我们必须坚守工匠精神,明确当代工艺振兴的目的、内涵与意义。 当前应做的工作是:大力弘扬传统优秀的“工匠精神”,加强我国传统工艺品牌建设,促进传统工艺产业化转型,提升传统工艺的文化附加值。

  【关 键 词】后工业时代; 工艺振兴;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工艺复兴运动

乡村振兴论文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社会正快速迈入“后工业时代”。 在后工业时代,信息技术与知识成为主要载体,消费社会与文化的产业化生产构成了时代发展的新主题——由新型社会形态和新型工业化组成的新时代。 由此,法国社会与文化学者马克·第亚尼(Marco Diani)称之为“非物质社会”。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则将后工业社会列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个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人们依赖于信息,将致力于发展服务业[1]。

  经济师职称论文: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动力与模式

  当代中国已步入后工业时代,工业社会那种既定不变的机器化大生产即将被信息服务和知识经济所取代,而传统手工艺的生存、发展与复兴(振兴)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亦面临着亘古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 长期以来,工艺是传统工艺经济的主要物质形态,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创造民众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可或缺、意义重大。 然而,在进入后工业化的当代,如何推动传统工艺美术的恢复、保护、开发与创新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就我国而言,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工艺历经出口创汇、改革体制等不同的历史时期。

  至20世纪90年代,在具有深厚基础的民间,尤其是广大农村,工艺逐渐形成经销、加工与中间商、农户的联合体合作模式,其特点即是以手工艺者的特色制作和重点工艺门类的产业化发展共同带动其他相关配套工艺的产业化发展。 此时,工艺成为一个关联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合体和着力点,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传统文化与知识更迭的有机体系,当代工艺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开始在消费产品和新型服务中显现,工艺在其中是不可或缺的,这反映出其日益重要的地位。 显然,当代工艺复兴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后工业时代工艺振兴发展实践现状

  (一)主要工艺行业复兴未艾

  就国内总体发展而言,当代传统工艺在恢复、发展与创新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譬如,在具有悠久工艺传统的苏州,被誉为“苏绣之摇篮”的镇湖地区“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巧习针”。 目前,镇湖有绣工8000多人,年产值达数亿元,占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建成于1998年的镇湖“绣品街”分布着数百家绣庄和艺术馆,向世人展示着苏绣等中国传统刺绣工艺的独特魅力。 同时,这些企业化经验实体逐渐形成了集刺绣研发、展览、制作、销售等于一体的工艺产业化链条,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深入发掘销售渠道。

  21世纪以来,镇湖先后被列为“刺绣艺术之乡”(2000)、“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2]。 苏州镇湖充分显现出集旅游、展览、购物于一体的产业规模化发展特色,成为当代中国工艺美术产业的主要聚集区。

  此外,传统瓷都江西景德镇的制瓷工艺也通过转型发展而获得新生。 长期以来,景德镇瓷业多以机器制瓷取代手工制瓷的传统设计和生产方式,效率显著提高。 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景德镇部分国营瓷厂破产,有的为生存而不得不寻求改制,单一的机器化大生产方式似乎走到了尽头。 21世纪以降,景德镇陆续出现各类规模不等的仿古瓷作坊,它们糅合了景德镇传统优秀的手工工艺特色,从选料、造型、结构、装饰和功能等方面充分适应当代工艺市场新需求,传统瓷都工艺振兴复现晨光。 近年来,各类大师瓷和艺术陈设瓷又开始流行。 当地部分有志于创新瓷艺的艺术家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打破门户阈限、隔阂,与他地瓷艺家相互交流、彼此借鉴,从而在复兴景德镇传统瓷艺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其实践值得肯定。

  客观上说,手工艺创新扩大了就业,增加了地方和手工艺者的收入,而复兴与创新发展可涵养文化生态,有利于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正如学者方李莉所说,工艺复兴既不同于传统手工业作坊以人多取胜,也不同于工业化时代以资本、机器为竞争手段,其优势是知识和信息,工艺复兴是以“新技术、新设计、新观念以及新信息取胜的”[3]。 上述两则实例表明工艺振兴在促进乡村经济和涵养工艺发展生态方面具有“双赢”的重要意义。

  (二)网络信息技术助推当代工艺复兴

  另一方面,当前有志于传统工艺复兴的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运用展览、论坛、网站等多种形式,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多种现代手段,大力推动传统工艺的恢复、振兴和创新发展。 2013年,“我的手艺网”网站开通,其“中国手工艺复兴计划”随即启动。 该计划旨在复兴民间和现代的手工艺,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通过复兴催生出具有当代特色、中国特色的手工艺产业。 为此,扶持培养青年工艺家已势在必行,这也是计划的重要主旨和目标。 当下,手工艺不仅强调实用价值,而且重视审美价值的拓展,并与环境、生态、选材等要素有机结合。 从这方面出发,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复兴要与当代城市工艺特色相融合,借以找寻二者结合的相交点,同时网络平台亦是工艺从业者、爱好者相互交流的良好平台,是工艺产品销售的有益渠道。 譬如,在“我的手艺网”上,手工艺从业者、爱好者和收藏者建立了线上的互动社区。 各类论坛、在线工作室等线上交流十分活跃。 与此同时,工艺沙龙、展览、培训、讲座等线下活动也定期举办[4]。

  2014年,汇美集团充分运用线上设计师品牌“生活在左”和“手工共创合作计划”,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传统手工艺从业者及传统工艺的生存和发展现状。 集团分别在贵州施洞、西江、丹寨等地域和民族工艺特色鲜明的地区设立各类手工作坊,同时结合当地工艺发展生态成立研发基地,融入当地民间工艺、民俗产业发展的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进而陆续开发苗绣、蜡染、打银等切合民族、民俗和民生特色的工艺新产品。 此外,通过与当代民间工艺家的积极合作,不断将民俗工艺和地域、民族特色的工艺研发推向新的阶段,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科技助推工艺复兴结硕果,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优势。 北京雪莲集团“雪莲高级定制工坊”则发挥其织、染、绣方面的工艺和科技优势,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推出系列创新定制工艺产品,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推广与复兴方面走出了另一条新路。 工坊与20余位国家级、省级的京绣、苏绣及缂丝工艺大师签约,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实现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商品中的产业应用[5]。 这种善于汲取本土历史文化和传统工艺精华并与产品创新相融合的举措,显示出一种富有精神、道德、文化等内涵的当代工艺复兴新思路。 这再次表明,科技引领工艺产业发展,并推动工艺生态的健康循环和发展‍‌‍‍‌‍‌‍‍‍‌‍‍‌‍‍‍‌‍‍‌‍‍‍‌‍‍‍‍‌‍‌‍‌‍‌‍‍‌‍‍‍‍‍‍‍‍‍‌‍‍‌‍‍‌‍‌‍‌‍。 这些有益实践进一步拓宽了工艺复兴的内容、广度和深度,将当代工艺复兴运动引向深入。

  (三)工艺复兴社会团体初现端倪

  在上述网络、工坊等复兴实践的推动下,受益于民俗工艺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有效实践,工艺复兴的社会团体初现端倪,在总结前期经验和成果后深入探索工艺复兴的新方式。 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等机构发起“新手工艺运动”,将当代工艺复兴运动推向深入。 “运动”发起人立足于充分改善当代中国工艺文化和创意生态的视角,同时广泛汲取历史优良工艺成果,积极引入国外工艺复兴的成功经验。 2017年,中国当代首个工艺联盟和复兴组织“中国新手工艺运动联盟”诞生。 这标志着随着社会宣传力度和参与意识的加强,不同社会团体介入工艺复兴实践的方式、范围和规模持续扩大。

  与前节所述工艺复兴实践方式不同,“新手工艺运动”借助崭新平台,广泛利用社会媒介大力推介其思想主张和工艺实践。 在具体运作中,他们设立微信公众号,立足国内,不断推介富有传承与创新精神的工艺美术师及设计师。 “联盟”则着力举办国际新工艺运动背景下的国际论坛,促进中外工艺复兴交流。 通过主办“新手工艺运动国际邀请展”展示国内百余件富有原创精神与思想内涵的工艺创新产品,同时集中陈列来自欧洲、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十余国的数百件“新手工艺”产品。 通过论坛交流,国内外工艺家和学者共同探索传统工艺产业创新发展之路,研究手工艺如何对接市场及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等重要理论问题。

  “新手工艺运动”再次显示出工艺复兴的实践新路,其规模和深度显著加强。 对于其未来的发展趋向,后工业时代工艺复兴的内涵如何拓展,创新会引向何方,人们将拭目以待。

  二、国家制定扶持政策,促进传统工艺振兴

  近十数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保护与复兴问题。 一个实例便是,2003年我国加入含有保护发展传统手工艺的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此后,国家不断加强对包括传统手工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针对工艺发展现状适时提出“抢救第一”的指导方针,从而为当代工艺复兴指出正确方向。

  事实上,国家在制定相关规范、条例等政策时将工艺振兴与现代工业设计的创新发展等量齐观,一直将二者视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比如,2007年,温家宝总理做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的重要批示,鼓励推动工业设计创新,而《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则开始从学科规范上将“工艺美术学”置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从而为工艺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随着工艺复兴与非遗保护的深入,十数年来,近万项及百余种传统工艺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此背景下,门类庞杂的传统工艺不断变革与创新,在陶瓷、家具、刺绣、漆器等几大主要门类不断获得突出进展,工艺产业化的设计、生产模式初见雏形。 与此同时,工艺产业化经营和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工艺美术产业聚集区随之膨胀[6]。 通过工艺传承、开发、保护和创新,当代工艺完全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经济与消费文化发展的多方面需求,工艺复兴之路不断得到拓展和完善。

  在构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历程中,加强对传统优秀手工艺的保护、开发和创新是复兴传统工艺的重要任务之一,从大局上说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此,《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2017,下称“《计划》”)已经制定出宏伟蓝图。 《计划》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传统工艺复兴与发展的基础作出明确界定,显示出工艺复兴与国家决策的有机统一性。 《计划》肯定传统工艺在完善和创造大众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地位,这为当代工艺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故此,工艺复兴的着力点应在“富有民族风格或地域特色的工艺品种和技艺”的创新发展上[7]。 因此,国家大力提倡传统的工匠精神,鼓励工艺创新,从国家管理的最高层面上确立了工艺复兴与发展的合理目标和分段步骤。 这些文件和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深化工艺复兴实践与加强理论探索都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三、当代工艺复兴问题与不足分析

  后工业时代,传统工艺的复兴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然而,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明显的问题。 客观上,这些问题已成为束缚发展的瓶颈与桎梏。 概括而言,不利影响与不足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批量化大生产冲击少而精的生产

  传统手工艺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联系最为紧密,构成了人们生产与生活方式的重要物质基础,凝聚着人们特定的思维方式与生活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个人思维和社会信仰方式。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工艺复兴问题,上述《计划》充分反映出国家的意愿与决心。

  然而,传统工艺标榜个性化,以愉悦性制作过程为特色,蕴含人性、物理与道的和谐统一,凝聚着手工艺者的独特情感、对生活美的认识和感悟。 显然,这是工业与后工业时代的标准化物质生产所无法比拟的,亦是无法替代的。 对此,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需求决定命运”。 他说:“这些传下来的东西之所以传下来,就因为它们能满足当前人们的生活需要。 既然能满足当前人的生活需要,它们也就是当前生活的一部分,它们就还是活着。 这也等于说,一个器物一种行为方式之所以成为文化中的传统,是在它还发生‘功能’,即能满足当前的人们的需要。 ”[8]

  但是,在已步入后工业时代的当代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整体式微已无法忽视。 随着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过渡,在社会体制、知识构成与文化创新等方面显示出新的特征,全球化、信息化与消费文化构成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语境和背景。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在分析现代社会的构成及其机制转化的特性时说:“现代性的动力机制派生于时间和空间的分离和它们在形式上的重新组合,正是这种重新组合导致了社会体系的脱域; 并且通过影响个体和团体行动的知识的不断输入对社会关系进行反思性定序与再定序。 ”[9]

  这就要求工艺复兴必须适应时代需求,弥补传统工艺一味注重制作精良、品味典雅却产量低的不足,从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为传统工艺复兴找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 时过境迁,那种“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的稳固传统与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现实境遇是,后工业时代持续发展的技术理性给传统工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许多手工作坊被批量化大生产所取代,手工艺者的身份地位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此情形下,部分地区的工艺作坊、个体手工艺者以及工艺企业等仍坚持着所谓的工艺审美观,工艺美术难免创新乏力,创新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从工艺美术近年的发展看,行业内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往往自足于传统的“工艺趣味”,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瞬息万变的市场,部分作坊及企业仍固守“漆、釉、丝、线”的最后阵地,亦鲜见对相关材料的物性科学研究,由此构成了钳制工艺美术继续发展的“箍身咒”。 此外,由于对工艺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契合性认识不够,工艺界出现了“大、搬、假、炒”等不正常现象[10]。 凡此种种不仅有碍“少而精”的工艺生产,而且对工艺复兴有害无益,使其环境进一步恶化。

  (二)传统工艺从业者老龄化且后继乏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成为新工人群体的一部分,许多乡村地区因此日渐“空心化”‍‌‍‍‌‍‌‍‍‍‌‍‍‌‍‍‍‌‍‍‌‍‍‍‌‍‍‍‍‌‍‌‍‌‍‌‍‍‌‍‍‍‍‍‍‍‍‍‌‍‍‌‍‍‌‍‌‍‌‍。 当下此种情形已非常普遍,并在客观上对手工业形成巨大冲击甚至致命打击——年轻人适应现代生活需求而打工赚钱,而非继承传统手工艺。 这是当下城乡人口流动与经济活动中的常态。

  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后工业化的技术理性不断膨胀,因而使传统工艺美术的复兴举步维艰。 时下,从全国工艺美术的各行业来看,部分领域面临技艺失传的窘境,特别是现有技艺无人继承的状态。 究其原因有三:其一,传统观念积习难改,因部分工艺作坊生产以服务少数特殊阶层为目标,艺术化不良倾向有所增长(如当下漆艺之“艺”),一时间,传统工艺强调“少而精”之“纯洁性”对市场影响较大; 其二,工艺生产的批量化举步维艰,这导致当下工艺产品难以满足大众化的广泛需求,影响工艺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 其三,传统工艺费时费力,投入多而产出少,加之不重视市场开拓与经济价值,许多年轻人不愿学习、继承传统工艺,认为它既辛苦又不赚钱,导致大量传统工艺濒临后继无人乃至失传的危险境地。 对此,工艺学家张道一感慨人类创造了文化,却又随着进步在遗忘或丢弃。

  事实的确如此。 2014年《中国传统手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从国内手工艺从业者、行业、市场、政策等共四个方面商集手工艺发展现状资料,较为客观地折射出目前传统工艺复兴与发展的特点。 一方面,进入“精品消费时代”的传统手工艺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富含人文、艺术、精神与经济价值的传统手工行业却囿于民间作坊小天地,这些作坊缺乏品牌意识,其创造乏善可陈,多拘于单调的传统样式,显然与后现代社会以消费为中心的文化审美与生活观很不相宜。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近六成的从业者尚未找到继承人,而且这些受访者普遍反映,如今的年轻人“吃不了苦,耐不下性子”; 近七成受访者对传统手工艺的学习意愿不高,其理由似乎并不复杂:一则手工艺“出活慢”,二则“不赚钱”。

  50岁以上的工艺从业者最多,占55%,而40岁以下的年轻人所占比率还不到30%,由此可见传统工艺的继承问题多么迫切。 问卷调查还显示,86%的手工艺从业者分布在农村,而只有14%在城镇; 近七成从业者学习手工艺的时间在5年以上,超八成从业者超过20年。 此外,在手工艺从业者中有近六成无人接班,近七成年收入低于2万元。 因此,如何有效实现新老交替、促进城乡平衡发展以推进工艺经济振兴进而推进当代工艺复兴,的确是一系列关系紧密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非遗项目传承不能根本解决传统工艺的复兴发展问题

  在当代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对工艺美术形成空前强烈的冲击,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不断更新、改变,有关艺术、技术和设计等审美观念亦随之发生新变。 这样就造成部分传统工艺美术技术与产品逐渐被排斥在现代生活之外。 与此同时,一些原本拥有精湛手工技艺的工艺家因商品经济的强烈冲击而随波逐流,也逐渐失去了传承、创新和复兴工艺的信心。

  针对此现象,李砚祖认为:“在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遭遇到了发展经济、技术更新和文化变迁的三大矛盾,产生了传承乏人、创新不易、保护不力的诸多问题。 ”[11] 广大乡村传统工艺后继乏人的严峻事实也正是当代技术经济高度发展与社会文化持续变迁的必然产物。

  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从工业时代到后工业时代,各种以技术理性、工具理性为特征的工业文明与工业文化对传统手工艺造成了持续的冲击、影响乃至破坏,造成当前传统手工艺传承保护与复兴发展的主要困境。 在此形势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公约》”)、《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颁布实施顺应了国际社会保护和复兴传统工艺的一致吁求,《公约》还明确将传统手工艺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12],使作为非遗的手工艺发挥自身设计、生产、延续和再创造的重要作用。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虽然政府给予工艺美术以一定的扶持和优先发展地位,但在社会上反响并不太大,手工艺行业与手工艺者的境况的改善也非常有限。 原因是什么?

  这里以具有深厚工艺文化历史底蕴的苏州和扬州两地为例。 自古以来,两地均是闻名遐迩的手工艺设计与制作中心。 迄今,苏州已拥有6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9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4年,苏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 扬州被认定为“非遗”的手工技艺多达数十项,其工艺美术精品亦多次入选“国礼”名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少有本地人为此感到自豪。 年轻人视工艺美术为“旅游纪念品”而不屑一顾。 苏州一位手工艺者为此感慨:“一百个苏州人中就有将近两个半从事工艺产业,但在三千多种苏州工艺产品中有八成以上没有现代气息——还是那些千人一面的坛坛罐罐。 所以一提及传统手工艺就会想到它只是一份‘遗产’,就会觉得它正离我们远去。 ”面对渐行渐远的传统手工艺,扬州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喟叹道:“扬州的工艺水平曾经达到过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现在似也若隐若现,扬州剪纸等曾让世人惊艳不已的民族瑰宝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只会在博物馆中留作‘印迹’了。 ”[13]

  此种情形令人担忧。 在现实中,人们缺乏手工技艺作为非遗的荣誉感和非遗工艺复兴意识,更遑论以非遗为依托,进而有效实施工艺复兴发展的得力举措。

  (四)传统实用性工艺日益审美化、边缘化,一味迎合娱乐化消费趣味

  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具有宜人的物性功用,饱含深刻的历史文化与精神价值。

  然而,在物质欲求和所谓符号消费甚嚣尘上的后工业时代,传统工艺的发展却有日益审美化、边缘化的倾向,成为一味迎合社会娱乐化消费趣味的“消费符号”。 许多工艺品如刺绣、家具等精雕细刻,其艺术性甚于实用性,而各种各样的艺术工艺如牙雕、陶艺、玉器等则大行其道,成为陈设和欣赏的收藏品,它们与传统实用工艺已渐行渐远。 这些被边缘化的“艺术工艺”以所谓的“复兴”“创新”为幌子,却行审美化、娱乐化消费之实; 其拥有者不是当下的普通民众,而是热衷品鉴和把玩的“玩家”“收藏家”——这种不良倾向在当下颇有市场。 从现实发展情况看,这已成为传统工艺复兴的重要瓶颈。

  在技术理性与消费文化并存的后工业时代,机器产品的符号化消费是社会生活的中心。 此时,工艺发展处于不利的外部环境中,若自身缺乏发展创新的内部动力,那便使工艺复兴成为一纸空谈。 一位扬州大学教授认为:“传统手工艺的‘濒危’是一种社会选择,实用功能丧失则是置其于濒危的关键因素。 传统手工艺源于‘男耕女织’,因自用而制作,因富余而交易,技艺由功能催生和演进。 当其或因资源稀缺畸化成宫廷玩物,或因粗制滥造沦落为地摊垃圾,衰退就成为必然,而湮没其中的实用需求恰恰又为‘机器制造’的取而代之提供了机会。 ”[14] 这一观点切中肯綮。

  正因为脱离实用而日益审美化、边缘化和娱乐化,才使得当代许多工艺品类在恢复与发展中缺乏创新源泉、意识和活力,而部分传统工艺逐渐萎缩,退出社会生活的视野,前途堪忧。 此外,另有部分工艺传承与创新不足,在实用与审美之间畏葸不前,逐渐沦为时代的落伍者。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工艺人才资源流失严重。 因缺乏传统技艺深厚的手工艺家和致力于工艺美术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传统工艺复兴发展受限,后继乏力。

  四、从中外比较中增进认识,探寻路径

  提起复兴,似乎令人想起一条发展、高潮、衰落与消亡的历史线索,这是一条为历史决定论者所首肯的既定规律。 但工艺复兴不是对那些已经消亡或正面临困境的工艺技艺、风格与品类的恢复以致“复古”,而是复兴那些在历史上经历重要发展、创新并发生过重大历史影响的事物‍‌‍‍‌‍‌‍‍‍‌‍‍‌‍‍‍‌‍‍‌‍‍‍‌‍‍‍‍‌‍‌‍‌‍‌‍‍‌‍‍‍‍‍‍‍‍‍‌‍‍‌‍‍‌‍‌‍‌‍。 工艺复兴基于传统并力求创新,力图展现出传统手工艺在技艺、种类、结构、功能、风格及当代延续性等方面的持久活力、生命力。 在后工业时代,传统手工艺的复兴涉及工艺产业的发展、工艺文化的传承、传统多样手工艺与当代人的多样化需要之间的多重关系。 因此,这就使复兴传统手工艺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中外历史上多次出现工艺复兴思潮和运动,它们特点鲜明,虽时代不同却可资借鉴。 这些工艺复兴运动增进了我们对当代工艺复兴的整体认识,从多角度为探寻复兴之路提供了以下有益启示:

  其一,工艺振兴的本质问题在于以历史、民俗及社会和文化语境为基础的现实建构,在于对作为一种主观精神和力量的主体——手工艺者自主和能动作用的强调,这种建构与强调并非单纯依赖于工艺的内在构成,亦非在工艺文化的生产者与社会群体、社会定位间建立直白的联系,而是要充分展现出工艺复兴实践中手工艺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 归根结底,人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 例如,虽然非遗传承不能根本解决工艺复兴的问题,但是针对非遗传人的保护及其创新能力的引导却在工艺复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二,从中外工艺复兴历史和思潮演进中,我们可窥见一条主线:实用为本与美的情趣的融合。 换言之,传统工艺重工巧而厚意匠,集工巧美与意匠美于一身,形式与内蕴并重。 这是工艺本体不变的特质。 其实,工艺既属于技艺经验的表现范畴,也属于艺术传达的情感内容; 既有语言、符号和审美的鲜明印记,也有民俗、神话与宗教的意识形态。 这种特质在当代西方工艺复兴运动中屡有复现。

  例如,十数年来,以宣扬手工艺的“抽象性、雕塑性胜过其功能性”的“后工艺运动”(Post Crafts Movement)悄然兴起,“在欧洲与北美地区,手工艺被推向了智力生活的边缘地带,而强加其上的各种界定则更进一步加剧其边缘化”[15]。 这种实践探索虽时常摇摆于“抽象性、雕塑性”与“功能性”之间,但它却恰好说明传统工艺用与美相结合的特质没变。 在艺术与工艺日趋边缘化的今天,这种探索似乎也为当代工艺复兴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线索。

  其三,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其间折射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机整体关系。 传统工艺一向注重天时、地利、材美、工巧等综合性要素的整体作用。 因而,地域风俗、民族心理结构与审美趣味往往充分反映在特定的工艺品类、选材制作、服务对象和整体风格中。 为此,工艺复兴实践不能摆脱地域、民族和时代特性,传统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不仅不可丢,而且还要在其基础上创造出适应当代用和美需求的新形式、新风格。 “美国艺术家具运动之父”温戴尔·卡索(Wendell Castle)将雕塑艺术与木材、塑料、玻璃纤维等融为一体,通过有机形态的创造极大丰富了传统家具工艺的表现语言,在诠释生态工艺和时代趣味方面独具风貌。 我们应从其生态理念主导下的选材和环保等细节中汲取有益经验。

  最后,不可忽视的是,当下英美等国后工艺复兴运动具有反历史、反传统的色彩,力图摒弃工艺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分界线,显示出当代工艺品功能设计消弭实用性而日趋艺术化的不良倾向[16]。 但是,我们还要看到,西方工艺复兴运动亦转向对传统工艺的本质性探索,如探索工艺个性化和情趣化制作,发扬工艺小批量、实用性等优良传统。 在英国、荷兰等国出现的“设计师—造物人运动”(Designer-Maker)集设计与制作于一体,即颇具传统工艺“用即美”之特色,这对我们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在借鉴他人优势的同时,我们更要警惕并扭转工艺复兴中的“西化”倾向——这根本不同于借鉴。 从目前发展情况看,当下国内工艺复兴运动与西方的运动具有明显相承性,特别是大量吸收以娱乐性、审美化为特色的欧美后工艺运动和工作室手工艺运动的理念和方法。 然而,这种借鉴却并非完全合乎国情。 若不能依据国内工艺发展、创新与复兴的客观现实和要求去消化吸收,那么就不能进行充分合理的工艺创造。 毕竟,中外工艺复兴运动的背景、运动目的、方向与社会功能不尽相同。 这需要发挥手工艺者的主体探索精神,也需要发挥理论家、批评家的能动创造和桥梁作用。

  在由文化创造和消费时尚所决断的当代工艺场域中,工艺产品的设计创造既遵守技术和功能准则又离不开商业化的运行法则,与时代精神和生活环境时刻相融。 工艺复兴实践创造出复合型工艺产品,也锤炼出当代工艺家更加突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

  结 语

  “历史的过去不像已经死去的自然的过去,而是一种活着的过去,是历史思维活动本身使之活着的过去。 ”[17]手工艺亦是如此。 工艺复兴不仅与社会、工艺思潮的发展转化息息相关,而且也反映出工艺、审美文化的历史变迁。 从农业社会感性宜人的手工产品,到工业社会折中化的工艺产品,再到后工业社会感性与理性相互融合的个性化、娱乐化的手工艺,种种变迁均“涉及由于新技术和新审美观及新的市场的需求所引起的一系列的社会变迁的过程”,变迁的历程是动态的、复杂的,而且总是“一种传统在现代化中的复活与重构”[18]。

  当代国内工艺复兴实践反映出传统在后工业时代下的复活与重构。 虽然工艺美术的复兴仅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和传承力量,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现代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大趋势,但是,工艺复兴却同时具有变革的力量,其文化影响力及随之而来的社会生活方式变革引人深思:在当代,人们应如何改进生产状态,美化生活和优化环境? 人们应如何减少乃至祛除片面的技术理性对社会文化带来的深重危害? 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传统工艺振兴的当代目的与意义,明确优秀工艺文化在当代延续传播的中心内涵。 当然,后工业时代的“工艺回归”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深受各种外部环境与条件的影响。 大力弘扬传统优秀的“工匠精神”[19],加强我国传统工艺品牌建设,促进传统工艺产业化转型,提升传统工艺的文化附加值是当务之急。

  这一切正变得紧迫而重要,当代工艺复兴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注 释

  [1]Deniel Bell.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J].Educational Book Ltd,1974:127.

  [2]戴洁.有着2000年历史的苏绣,在推向市场时频遭版权争议——苏绣如何走向原创? [N].新民晚报,2007-11-06(B3版).

  [3]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的本土视野(中国艺术学文库丛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206.

  [4]于畅.复兴手工艺“我的手艺网”网站开通[EB/OL].(2013-09-29).

  [5]李安之.复兴传统手工艺的新思路[J].中华手工,2017(5):73.

  [6]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工艺报告:全国工艺美术行业普查报告书[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9:156.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EB/OL].(2017-03-24).

  [8]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1-36.

  [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4.

  [10]李传文.从国际创意产业发展看中国设计创意产业的当下境遇[J].北方美术,2011(3):65-67.

  [11]李砚祖.物质与非物质: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J].文艺研究,2006(12):106-117、168.

  [1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文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表演艺术;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传统手工艺。

  [13][14]王克.传统工艺濒危,新手工艺运动能否复兴传统工艺? [J].中国经济周刊,2017(17):74-75.

  [15]Peter Domer. The Culture of Craft:Status and Future[M].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7:ix.

  [16]后工业时代的工艺发展愈加艺术化、娱乐化和边缘化,这在西方当代工艺复兴运动中表现突出,此种不良倾向的弥漫也导致部分工艺家与理论家的反对。 例如,以美国工艺家布鲁斯·麦特卡夫为代表的一批工艺家和理论家即坚决反对手工艺艺术化倾向,坚持认为艺术与手工艺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领域与两条道路。 麦特卡夫强调,在定义、认识和评价手工艺时应采用四条标准:手工制作的; 具有媒介的特殊性; 可以使用的; 与历史传统的联系。 这些标准也正反映出工艺的本质特性。

  作者:李传文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