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太原市人工地基检测行业发展及管理对策研究

时间:2021年11月16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以太原市人工地基检测行业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为背景,通过对行业发展现状的描述与概括,总结出当前太原市人工地基检测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在讨论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科学管理对策,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展望,对该行业的发展和管理监督工作具

  摘要:以太原市人工地基检测行业“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为背景,通过对行业发展现状的描述与概括,总结出当前太原市人工地基检测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在讨论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科学管理对策,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展望,对该行业的发展和管理监督工作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工地基;检测;管理对策

施工论文

  1概述

  近年来,随着太原市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全市人工地基检测队伍也迅速发展壮大,2020年全市登记备案开展人工地基专项检测业务的单位共有30家,持证上岗人员约300余人,每年完成人工地基检测业务1000项左右。这有力的支撑了全市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同时也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行业在满足市场需求快速发展壮大的同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既有管理方面的,也有技术方面的,还有市场方面的,这些问题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检测数据和结论的准确性、可靠性、公正性,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1]。

  近年来,各级主管单位和监管部门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不断加大对行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专项检查、公开排查、随机抽查、动态考核等。2020年根据统一安排,对全市30家人工地基检测单位100%全覆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工作,通过检查及时的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运用管理和技术等多种手段,对行业进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以确保行业整体持续健康的发展。

  2行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2.1行业发展现状

  2013年太原市人工地基检测行业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发相应技术监督平台,开展备案项目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规定,检测报告出具见证单,并与工程验收挂钩。多年来,该举措极大地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虚假报告的出现。近年来,每年申请流水号及实时上传的总项目数量基本持平。2018年—2021年上半年全市人工地基检测申请流水号及实时上传项目统计。

  通过近年来开展的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工作,目前太原市人工地基检测行业整体情况可简单概括为:“机构性质多种多样、技术水平参差有别、业务范围涉及面广、管理运行平稳可控、个别方面存在问题、行业整体发展良好”。太原市目前从事人工地基专项检测的单位,主要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等多种形式。持证上岗的300多名技术人员其专业学历和专业技术水平也高低不齐,最高的为博士学历,学历差别很大。

  全市人工地基检测业务范围既有民用、公共建筑,也有工业建筑及市政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项目,涵盖业务范围比较广。从检测项目数量来看,各单位发展很不均衡,业务量最多的单位每年承接将近200项业务,约占到全市总量1/6~1/5,业务量最少的单位年业务量仅为个位数;业务量排名前三的单位,其业务量之和约占到全市总量的45%。2.2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近年来的监督、检查、考核,尤其是本次“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发现行业整体平稳发展,管理运行可控,总体上能良好有序的开展检测工作。但在个别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归纳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人员水平差别较大。由于行业整体技术含量不高、早期准入门槛较低,通过检查发现行业从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差别较大,学历从博士到中专都有,所学专业也有所不同。有的人员技术能力较强,无论理论知识还是现场操作都体现出较高的专业水平,而有的个别人员则仅会操作仪器。个别单位理论考核通过率较低,甚至只有极个别技术人员能通过理论考试,大部分理论考核为低分值。对于现场实操考核,更是由于仪器精度差别、操作人员经验等因素,导致实操测试精度差别很大,有的甚至出现检测结论判断错误。

  2)个别单位检测设备管理混乱无序。通过检查发现,部分检测单位未对检测设备进行有效管理。仪器设备未张贴计量标识、管理标识、状态标识等信息标识,有的标识已经过期;有个别的检测仪器设备出现未按要求计量校准或超出计量有效期后仍在使用等情况;个别检测单位未建立有效的设备管理登记制度,仪器设备的出入库记录、使用记录、维护及保养记录等登记混乱或者严重滞后,无法与检测报告时间相对应。

  3)资料、档案管理混乱,办公环境差。个别单位资料、档案管理不到位,没有固定的档案室或资料室,未对存档资料按年度等要求进行分类登记管理,随意堆放,未配备档案资料专项管理人员;档案管理未建立人工地基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台账,未建立报告发放台账和合同台账等管理信息;部分原始记录不全或无检测人员签字;很多档案中无相应的检测方案、委托信息等资料存档。很多检测单位为租赁办公,办公区域面积有 限,功能划分很不合理,无明显的场所功能标识,办公场所简陋,无消防器材、高层办公区域无应急救护器材等,存在安全隐患。

  4)检测报告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检测报告质量不高,存在数据错误甚至结论错误,检测报告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通过检查发现,有的检测报告中检测数据与原始记录数据不对应,或者检测报告正文数据与附表数据前后不对应;报告存在书写错误甚至错别字;报告中检测所用标准、规范查新工作不及时;甚至有些检测报告出现对低应变桩身完整性类别判断不准确,结论错误的情况。

  5)其他问题。除上述主要问题外,通过检查还发现其他问题,比如部分检测单位从业人员不足以及社保不对应、检测报告存在电子签名、检测报告按检测地域区别管理、检测操作过程未按规范要求条款严格执行、技术人员不到场、现场安全措施不到位、违反安全规程作业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检测的公正性、科学性、严肃性,且严重影响了人工地基检测行业的形象和公信力,同时也对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3行业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根据对全市30家检测单位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结果,结合多年来对行业的监管经验,综合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1)责任主体管理意识不强、管理环节流于形式。由于检测单位企业性质不同,导致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有很大差别。虽然各检测单位均建立有管理体系,但部分检测单位法人、技术负责人管理意识不强,工作的重心往往放在业务的承接上、工期进度上、工程款回收上,而忽略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运行,忽略了安全和质量管理,导致了检测单位主体责任不明确,人员管理分工不合理,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多数管理环节流于形式,管理体系运行不良。

  2)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追求利润,忽略了质量、安全管理。全市人工地基检测行业市场整体竞争比较激烈,检测单位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追求利润,一方面必须降低自身成本,加快检测进度;另一方面必须压低检测费用,争取市场占有率。这就造成了检测单位生存不是靠“质”取胜,而是靠“量”维持,这间接导致了检测单位在人员和设备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为了生存,为了利润,必须多接项目,而没有精力从事质量、安全管理。

  3)从业人员流动性大、责任心不强。全市人工地基检测单位约20%为国有独资或国有转制单位,其余大部分为私营企业,股份公司。由于受当前社会就业形态的影响,目前除个别国企外,其他从业人员的流动性都较大,多数都有跳槽甚至转行的经历,这势必造成了人员管理的混乱、质量意识的淡薄,现有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将质量终身制思想贯穿到工作中去,对工作存在应付的心理。

  4)检测人员再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学习意识不强。按照相关管理要求,检测单位应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并留存相关资料和记录。但通过检查发现,很多单位对于再教育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存在应付现象,甚至有的长期未开展培训工作,缺乏相应的培训资料及记录。这导致从业技术人员学习意识不强、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也间接造成检测报告质量水平不高。

  4相应的管理对策研究

  针对近年来我站多次对全市人工地基检测单位开展的动态考核检查结果、“双随机·一公开”检测结果,我站进行了大量的项目抽查和市场调研,同时走访、座谈了行业内多位技术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为有效提高检测单位质量水平和管理能力,规范人工地基检测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应主要加强以下的几方面管理对策。

  4.1加强企业责任感,树立企业的危机意识和品牌意识强化企业法人、技术负责人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责任感和社会感,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使检测单位思想上不能有放松或侥幸的心理,时刻树立危机感。对于检查结果较差的单位,进行限期整改,不得继续开展相关业务;同时对于检查结果较好的单位或项目,树立标杆企业和模板项目,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效应。

  4.2进一步健全检测人员培训再教育监管工作各单位每年定期开展培训考核工作,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开展前将培训方案报送监督部门登记备案,培训过程中监管部门将派相关人员参加见证培训过程。培训后进行专项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该项检测工作,所有培训资料存档,建立培训台账,定期接受检查。对于检测相关新规范、新技术等,在开始实施前,应及时通过再教育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并留存相关资料[2]。

  4.3加大对检测现场、检测方案和报告等抽检比例定期组织业内专家对检测现场、检测方案和报告进行随机抽检,并逐步加大抽检比例。对现场未按规定程序开展检测工作的或者检测报告出现结论性错误的检测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及处罚,条件具备的项目要求重新开展检测工作。对于检测方案和报告技术水平较低的单位,约谈其单位技术负责人,并加大其培训和考核力度。

  4.4规范行业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根据2020年对全市30家检测单位的“双随机·一公开”结果,对其中9家单位提出限期整改要求,整改期内不得承接相关业务,对部分人员取消上岗证书。后续将根据市场发展的情况及行业实际状况,继续制定、落实各项监管措施,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规范人工地基检测行业的各项行为,严厉打击挂靠行为、虚假报告行为等,促进整个行业健康、持续的向前发展。

  5未来工作展望

  5.1开展“帮、扶、服”工作针对部分检测单位存在自身纠错能力有限,技术瓶颈难以突破的情况,有计划地组织行业专家开展一对一技术帮扶。在夯实检测人员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现场实际的操作技能,从而提高检测单位,乃至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5.2开展行业间技术交流通过行业协会或相关社会团体,陆续邀请国家或省市相关技术专家、学者、教授等持续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方法,推动全市检测单位技术能力的整体提高,为企业搭建高效的技术交流平台[3]。

  5.3加强社会监督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各方积极参与监督。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畅通投诉渠道,完善投诉处理制度。对于收到的问题线索,按程序及时组织核查,经查属实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提高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震慑力,并采取妥善措施保护举报人相关信息,推动形成共享共治的良好氛围。

  5.4逐步完善专家库的建设在全市检测行业中陆续甄选具备职业道德,技术扎实,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的行业专家,组建专家库。为今后站内开展各类专项检查、技术帮扶、工程论证等工作建立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梁琳.浅析建筑检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科技信息,2012(19):341,381.

  [2]吴建亮.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科技风,2019(28):138.

  [3]吴玉梅.建筑工程检测的现状及质量管理措施[J].建筑建材装饰,2019(23):166,180.

  作者:戴鹏程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