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基于核心企业主导型农村供应链金融的商业银行信贷产品设计探讨

时间:2021年09月09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近年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都在引导金融机构发展乡村普惠金融,然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基于农村供应链的金融产品处于起步阶段,对银行来说效率低下、盈利空间少,对客户群体,特别是农户来说贷款难、贷款贵。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农村供应链金融

  摘要近年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都在引导金融机构发展乡村普惠金融,然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基于农村供应链的金融产品处于起步阶段,对银行来说效率低下、盈利空间少,对客户群体,特别是农户来说贷款难、贷款贵。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农村供应链金融产品存在的问题,对核心企业主导型农村供应链金融信贷产品管理组织结构及职责、核心企业选择指标进行了设计,并建立了整链风险评估和节点风险评估模型,创新建立了核心企业白名单信贷服务模式和供应链分级服务模式,以期为商业银行设计核心企业主导型农村供应链金融信贷产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供应链金融;信贷产品;商业银行;核心企业

供应链金融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农村变化翻天覆地,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作为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新形势下“三农”问题更加突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写入党章,充分说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018年,随着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编制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正式发布,中国农业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金融论文范例: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采购管理分析

  作为新时期“三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将产业兴旺作为重点,依托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来培育农业现代供应链主体,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农民生活富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上聚集的经营主体愈来愈多,资金不足的矛盾日渐显现。尤其是小农户、家庭农场等家庭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集体型的经营主体,由于抵押品缺乏、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贷款难,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得不减缓。

  1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农村供应链金融产品存在的问题

  农业经济发展有赖于农产品和金融的高度融合,产业兴旺、生活富裕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因此,助力乡村振兴,必须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以及链上的各个经营主体上。然而,传统经营理念下金融机构开展“三农”金融业务,普遍存在盈利较低的状况,原因如下。

  1.1信贷风险大

  传统信贷管理模式下,信用评级主要以生产规模、抵押物价值、信用档案等为依据。农户、农业生产组织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金融机构很难准确提取到所需的信用评级数据,再加上缺乏抵押品和农业生产的不可预测性,导致对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的信用评级无法精准,信贷风险远远高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等[1-2]。

  1.2服务成本高

  传统信贷管理模式下,助农贷款金额小、笔数多、周期长、回收慢。为了降低信贷风险,针对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只有通过现场考察、远程核实、中介担保、信贷保险等各种手段提高信用评级的准确性,并加强贷前、贷中、贷后的审查与监督[3]。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风险,但也间接提高了“三农”金融业务的信贷服务成本。风险防范难、服务成本高,致使相当数量的金融机构仅将普惠金融和“三农”金融业务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以压缩“三农”金融业务规模的方式来争取赢利空间[4]。

  在金融机构看来,以“三农”为主的普惠金融尤其是小微普惠金融是鸡肋,必须慎之又慎;在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看来,贷款难、贷款贵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乡村振兴,产业是重点领域,融资是薄弱环节。精准对接农户、农企、农业产业的融资需求,通过融资模式的创新加大对乡村振兴信贷支持力度,已经成为金融机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的任务[5-6]。

  2设计思路

  以往的农村供应链金融业务,特别是信贷产品方面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盈利少、市场开拓不够深,急需转型发展。基于这几个问题,应在设计农村供应链信贷产品时更加注重各方利益,总体思路应以多方共赢为基础,利用“互联网+”、风险捆绑等手段,实现银行与企业、农户共同发展。

  2.1利用“互联网+”降低前期运营成本

  农村人口密度小,地形复杂且地域广阔,按照传统的银行信贷产品服务模式,前期需要由客户经理进行实地尽职调查,这就导致了单个信贷业务花费在路途上的时间、精力成本过高,而大多数农产品贷款利率低、金额小,导致实际盈利往往较少。基于现在互联网以及“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在设计农村供应链信贷产品时,将业务的全流程,特别是审核环节置于手机App或小程序等网络平台,结合基于核心企业的风险控制体系,将实地尽职调查转变为线上尽职调查,以解决农村供应链金融产品运维成本高的问题。

  2.2基于核心企业白名单的风险捆绑模式提升抗风险能力

  在农村供应链中,上游节点主要为个体农户或养殖、种植企业,受政策以及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不强;下游节点主要为商品经销商,参与多条供应链中的销售环节,在供应链中的长期稳定性不强。利用供应链中核心(龙头)企业的旗帜效应,将上、下游各节点与之实现风险捆绑,增强供应链整体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具体做法:一是核心企业为其供应链上、下游节点进行信贷担保,并向银行提供白名单以及交易名单,对纳入核心企业白名单的上、下游节点,核心企业需履行还款兜底的责任。

  二是供应链上、下游各节点申请信贷服务时,由核心企业提供交易数据,或对交易数据进行审查,申请方通过线上平台上传身份证明、产业照片、定位等审核凭证。三是银行对被担保信贷服务对象,即核心企业提供的白名单,采取免实地调查的审核政策,加快放款流程,同时对信贷额度、期限等给予一定利好政策;对非白名单客户,通过客户上传的数据、凭证核定信贷额度和期限,并纳入风险管控。

  3过程管理

  3.1核心企业兜底担保白名单管理对于核心企业信得过、长期合作的优质企业、个人、商户,采用白名单管理模式,给予信贷服务“快车道”,采取客户申请、银行及核心企业双确认的方式确定白名单客户。白名单客户可享受信贷服务快速审核、额度提升等利好政策。

  3.2信贷服务申请管理客户提出线上申请并上传客户贷款所需资料的扫描件或原件照片。商业银行接到申请后,采用单人非现场调查的方式对客户开展调查。通过该种方式,绝大部分贷款可通过单人非现场调查进行,省去了双人实地调查的时间及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审核效率。

  3.3放款、还款管理在系统审批完成之后直接向客户发送审批通过通知,接到审批通过通知后客户可直接支用贷款,省去人工放款流程。客户根据合约,在还款日前将对应金额存入账户即可,若扣款日账户余额不足,商业银行可通知核心龙头企业,共同督促客户还款。对于列入核心企业兜底担保白名单的客户,如存在逾期未还的情况,将由核心企业代为兜底还款,同时移出白名单。

  4结语

  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机构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问题再次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基于核心企业主导型农村供应链金融来设计商业银行信贷产品,能够有效地解决银行端风险大、盈利低,农户端贷款难、贷款慢的问题,为促进农村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5参考文献

  [1]梁兴远.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2]张艳婷.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3]钱枫林,曹灿,浦徐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融资博弈分析:一个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考[J].农村经济,2012(3):52-55.

  [4]贾彦乐.供应链金融在服务“三农”中的应用[J].现代金融,2008(4):29-30.

  作者:任旻曦1张凤1刘昊然2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