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景观设计职称论文范文记忆中的城市景观

时间:2014年03月07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城市记忆是城市这一有机体确立身份和保持文化历史连续性的重要因素。

  摘要:城市记忆是城市这一有机体确立身份和保持文化历史连续性的重要因素。作为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载体,纪念性景观与人们的体验融汇,构成了人们对城市空间的感知,记忆的叠加也加强了人们对城市历史的理解。

  关键词:景观设计职称论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记忆,场所感,城市景观,感知

  场所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相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包含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静态的实体形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

  静态的实体形态:包括被建筑或其他界面围合的空间体、建筑或其他界面的立面、及地面铺装和公共家具设施;场所内人的活动:活动类型、使用效率、生活方式。场所的含义:这种含义就是一个地方的场所感,使人能区别地方与地方的差异,能唤起对一个地方的记忆,使这个场所是生动、独特、唯一的。

  场所感是人的情感与所处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反应。表现在场所精神和场所依附两个方面:场所精神是场所本身具有的特征,某些场所因其所独特的特性或可意象性,而被视为特殊的或值得记忆的场所;场所依附是人与场所的情感连带归属感和认同感,由于个人经验、记忆和意向,使得人们对于自己长期聚居的场所有着根深蒂固的情感。

  人们对于一个特定地方的感知会因人而异。来自不同生活环境,拥有不同文化气质、教育背景的人们,和当地居民对于同一处场所的感知是有差别的。而造成这些感知差异的元素不仅来自人们不同的理解和背景,也源于对于不同事物的体验。比如城市中的整体色彩,建筑的风格,地形的变化规律,街区的结构,也可能来自对于天气变化的感受,或是对于自然景观的观察。正因为有差异性的存在,使得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的本土特色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对于一个场所最简单的感受形式是“地方特色”。狭义的来说,地方特色就是“一个地方的场所感”。

  1.记忆中的场所感

  人们对于长期聚居的场所空间常能述说一切。一个建筑一个场所包含了很多发生在其中的故事与事件,而一个公园乃至一个城市吸引人的地方,往往在于它的独特的场所感,而它的独特性来自于与空间体验相关的物及过程中关联的情节与事件,通过时间与空间,成为人们对场所的一种记忆,从而不知不觉建立了一种独特的场所感。

  当我们感觉到时间的深度,历史的存在;同时两种不同时间维度中的食物并置成一种“多声部”叙事情节,那些可感知的,可意象甚至曾经参与的事件和情感发生变化。当我们了解到空间与其承载的生活情节的动态联系,结合我们自己的个人感知、情感经验,这些元素在特定场所中融合在一起,发生化学作用,从而产生的多维度感知,就是结合记忆与当下感知的场所感。

  2.景观是城市记忆的载体

  在城市急剧发展和膨胀的过程中,城市发展带给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感受到心理压力和对生活环境感到陌生,导致这一结果的因素很大一部分是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正日益背离人们对生活空间的需求,许多孤立的突兀的甚至奇怪的景观信息出现在城市文本中,人们对生活的城市和对周遭的他人越来越陌生,也开始对生活状态感到陌生,于是,在陌生的生活环境中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一个迫切需求。创造场所精神,寻求归属感,关注环境文脉的问题,是现当代许多学者和建筑师追求的目标。

  城市不是简单的住宅集合体,它是一个充满着思想和情感的有机体。就像Bartlett.F.C所说,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习俗和传统以及随其流传的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然的产物,更是人类属性的产物。城市对过去的记忆是其在现实和未来确认与构建自

  身的必要参照,也是保持自身历史文化的连续性的重要因素。有记忆的城市,才有延续的城市历史,才能确定城市的起源和在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

  城市中的景观和建筑承载着城市对历史的回忆和反思,通过那些包含纪念性的景观塑造城市空间的场所感,它们并没有历史文化遗产那样搞的历史价值,它们的纪念性是为了引发人们对这块场地历史的还原与联想,正是有了这样的联想,这样的景观才能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时间和空间一样也是观念之物。时间经验起源于人对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感知,或者说,时间是经验主体对存在的感知。可以通过对物质空间的表现引发人们对于过去的回忆。比如柏林的莫阿比特监狱公园基于原地形的起伏,在视觉和身体感知中,使得空间、时间和其中的人发生关系。走在上升或下降的空间中,场地似乎试图在和人们交流,向人们倾诉几十年前的故事。人们正式在这种有所变化的空间中,随着脚和身体的感受变化,产生对场地历史的回忆。坡度不超过5°,这种缓和平静的对接,让人们在轻松悠闲的状态下,与城市公园融为一体,慢慢感受着脚下城市的呼吸。

  景观作为人们生活其中的栖息地,是体验的空间。人们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对场所的认同,使得景观与人融为一体。因此我们对景观的理解,不能局限于视觉感知,而是存在的空间,这个时候,身体在空间体验中就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现代意义上的景观含义,是更超越了单纯视觉审美的景观空间体验性,以现代景观学的理念来看,景观设计师把场所固有的“源”发掘出来,将现在与过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作为城市场所精神的载体,景观与人的交流需要一个更为人性化的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多参与性,更多交流接触空间。要感觉到场所的存在,依赖于人的体验。场所定位说明人是否感觉到以某地方为中心或节点的秩序的存在,后者表明人自身秩序是否能与客观的秩序发生共鸣和和谐。因此,景观设计需要将人性化渗透到每一个细节,让人们充满感受到场所特有的记忆和文化内涵。

  正如佐佐木叶二设计的基町Credo景观作品的一个主题,叫“用身体去感受城市的魅力”。在六楼的屋顶花园上,巧妙的与建筑和周围的自然景观相结合设计,形成一个广阔的“舞台”,不仅有定时的喷雾,人们还能感受到来自自然的声音,气味,充分调动人们的五感,去体验充满魅力的城市。场所“并不能只依赖于地方本身的物理属性反应出来,……景观的地方个性或地理个性,需要在于其地方的相互关系中反映出来”。佐佐木叶二的设计,虽然小但却精致,先让人们放松心情,才能让人们能够停留下来,然后再慢慢的向人们展现其设计的精妙之处——为人们打开一扇欣赏这座城市的窗口,从而达到景观与人们的互动和交流,之后上升到场所认同感,唤起人们的记忆,体验城市的魅力。

  3.结语

  当景观设计成为表达和传递情感的三维语言,成为一种通过空间体验同人们沟通达到场所认同感的时候,这时的景观设计就不再单单是一种视觉表达了,而是一个具体被赋予了灵魂的事物,富于情感,同时也是情感的表达和传递者。现代的景观成为城市记忆的载体,被赋予了传递城市精神和情感的事物,是一种可体验的场所感,一种艺术感染力,通过空间体验,结合生活清洁和经验,成为空间场所记忆,最终成为超越了形式与功能又与形式和功能捆绑在一起的空间感受,表现在空间关系上就是一种富有张力的空间记忆、场所意象。

  参考文献:

  1.诺伯格·舒尔茨. 实存·空间·建筑[M] . 王淳隆译.台北: 台隆书店, 1985.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 : 方益萍 ,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洪亮平. 城市设计的历程[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 . 林庆怡.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诺伯格·舒尔茨.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 ].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5. 佐佐木叶二.从“屋顶花园”到“空中森林” [期刊论文].上海商业,2009(7).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