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建筑设计师评职论文浅谈建筑现象学的设计方法

时间:2014年03月08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论述现象学哲学基础和基本观点,通过分析现状和实例,探讨场所、场所精神和空间知觉的含义,得出对于如何看待与利用现象学方法论的一些看法和观点,研究建筑现象学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摘要:论述现象学哲学基础和基本观点,通过分析现状和实例,探讨场所、场所精神和空间知觉的含义,得出对于如何看待与利用现象学方法论的一些看法和观点,研究建筑现象学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设计师评职论文,职称论文发表,现象学,方法论,场所,场所精神,空间知觉,意义

  20世纪,多种建筑理论流派百花齐放,竞相争鸣,它们虽各有千秋,但均未臻完善.现代主义过于追求被简单划分了的功能,忽视了人类生存的多种需求,漠视历史传统,造成建筑形式的雷同和内容的空洞.语言学和符号学试图将抽象化、概念化了的历史片断和符号组合、拼贴,用于建筑,达到文脉的延续,却易使建筑流于表面和浅显.类型学力求按照建筑内在结构的相似性,分类抽象出先验永恒的类型,据此维护城市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在实践中却不顾对象偶然的功能因素而专注于“原型”形式,容易造成建筑冷漠僵硬的外表,难以把握存在和生活的真实内涵.这种现象学的方法正好补充了上述理论的不足。

  现象学的方法论

  海德格尔说:“存在可以被遮蔽得如此之深远,乃至存在被遗忘了,存在及意义得问题也无若问津”(《存在与时间》)。为了揭示事物的“存在及其意义”,以胡塞尔1900年《逻辑研究》为先导,哲学界展开了一场崭新的运动。该运动的基本纲领是:“回到事物本身去”。意思是将世界一切关于存在的判断放进括弧中去,存而不论(哲学上成为“悬置”)。被研究的对象则是以研究者的直觉、回忆、判断、现象、经历等状态出现,只有这时现象本身才能真正显现出来。这场运动就是哲学上著名的现象学。它是一个运动或方法论,并不能成为一种学派。它想揭去笼罩事物多年的一层层面纱,去发现最“自然”的“事物本身”。在现象学的建筑中,自然被理解为个体人对外界事物本质的直接把握。所以现象学就是想要抛弃一切现存的理论,而崇尚人的认识的自然状态。现象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和不停出现在人们面前以防误入歧途的警告牌是具有深远影响的。

  在设计方法论中现象学被归入经验派(人本主义)的一支。方法论学者对现象学的兴趣归因于设计上的技术革新与现存景观、历史场所的毁坏带来的普遍矛盾,现象学所声称的“创造性”也不同于实证主义的冷冰冰的计算式集成主义,它所倡导的方法论对于把个人创造力奉若神明的建筑师来说也有着不可抵御的诱惑力。

  方法论研究中将现象学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建筑探讨,较为突出的有两个领域:一是“场所”和“场所精神”;二是建筑和空间知觉。前一领域的主要代表任务是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主要是纯学术的理论研究,代表作是《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的现象学》;后一领域的主要代表任务是斯蒂文.霍尔,他侧重与建筑理论和设计实践,并以其精彩的设计作品是现象学的设计方法日益受到重视,成为设计方法论在90年代的重要科技成果。

  场所和场所精神

  60年代初期以来,舒尔茨以其大量的著作,为战后建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无论是以格式塔心理学和符号学概念为框架的早期著说,还是后来转向更为哲学化的、以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思维为基础的理论构造,他孜孜以求的都是建筑的意义。他所探讨的建筑现象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场所”、“场所精神”、“生活世界”,“特征”、“认同”等概念均包含了发人深思的理论课题。在我们这样一个发生巨变的世界里,理论不能将建筑的意义仅与过去的物质环境相联系,更重要的是与当今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联系。建筑要回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的最根本的经验。他认为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它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事物的集合决定了‘环境特征’。‘场所’是质量上的整体环境,人们不应将整体场所转化为所谓的空间关系、功能、组织结构和系统等各种抽象的分析范畴。这些空间关系、功能分析和组织结构均非实物本质,用这些简化方法将失去场所和环境的可见的、实在的、具体的性质。

  在这样的观点中,他又隐示了人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他认为“空间是从地点,而不是从空无本身获得存在的”,当我们说起人与空间,听起来似乎人是一方,而空间是另一方,但空间并不是与人相对立的东西,它既不是一种外来实体,也不是一种内在体验,人的存在具有空间性,也就是说当你说人的时候,事实上已经说明了空间。因此,不管是舒尔茨在场所精神中所提到的种种观念,如:方向感,认同感等,还是海德格尔定居的观念,都是强调人的重要性,甚至海德格尔还提到天地人神四为一体的观念,所以他们都认为,空间有其本质存在,而这个本质也就是空间的精神,而构成这精神的主要元素就是人,就是人的活动使空间成为一具有意义的场所。

  举个例子,如纽约的时报广场,没有明确的边界和出入口,根本谈不上空间序列,没有古典群雕和喷泉供人们作背景照相,没有街边咖啡屋和座椅让游人休息欣赏。它不过是个交通繁忙的交叉入口,但却一年四季人流不息,语言肤色阶级作派各异,八方来客不断在这里云集,被人称作全世界最民主的娱乐“麦加”、全世界在深夜时分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对于广场的记忆和联想使其空间不断睁大并在人们的头脑中成为一个精神场所,对场所产生了定位和认同感,因而具有了“场所精神”。相对来说上海人民广场的场所感就要弱一些,由于历史积淀较少,历史与文化的意义相对较弱。一方面,由于它周围所有的建筑以及广场的草木设施都是新建的,因而缺少时间的厚重感,文化意义不强。

  另一方面,广场上现在更多的是单纯的休憩功能,人们在广场上的活动大多是随机的,因此人们参与广场而形成的记忆是零散的、易逝的。此外,广场尺度巨大,主要建筑物与广场之间的联系较弱,使整个空间缺乏整体协调感,而各种地下工程出入口散布于广场中造成景观元素缺乏延续性,这些也使得人们在广场环境中的定位和认同存在一定的困难,场所感也较难形成。场所是一种人化的空间,只有物质环境的物质和精神特性被感知、被体验而产生了物质和文化的认同时环境才能转化为场所,并折射出有别于其它的主体精神和环境精神-种天人共赋的场所精神。

  空间知觉

  空间、物质和时间,在建筑里会纠缠集结,穿越意识,融入一个单一的向度,融入存在的基本的物质性里。人们在这样的空间中能辨别出自己,此时,这种空间的尺度变成了我们存在的一个部分。建筑学是人类和外部世界之间的调和的一种艺术,知觉正是这种调和发生的媒介。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里,分析了知觉世界的结构以后,阐述了我们感觉到的外部世界的性质、空间位置、深度和运动的具体经验,展开了我们所有的知觉经验的外部世界。在梅洛—庞蒂看来,城市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体(客观实在),空间存在于意识之中,而且任何空间都有联系着它的各部分思维支撑着。《知觉现象学》认为哲学的第一个行动,应该是深入到先在的客观世界中去重新发现现象,重新唤醒知觉,并私下使其自身成为一种事实和一种知觉。它还强调主体的重要,认为主体是一种既在知觉中,又被知觉到的主体,即知觉的中心。

  帕拉斯玛(Juhani Palasmma)在他的文章《建筑七感》(An Architecture of the Seven Senses)中,列举了人对建筑的七种知觉,完整的阐述了作为现象学的知觉在建筑学中的作用。帕拉斯玛认为,不同的建筑可以有不同的感觉特征,除了通常流行的“眼睛的建筑学”或者说“视觉建筑学”,还应该有一种肌肤的、触觉的建筑学,一种重新认识听觉、嗅觉和味觉的建筑学。他用现象学的方法分析了建筑中人的各种感受,强调身体,即知觉主体经验的重要。建筑学中,人的行动蕴藏着一个潜在的暗示,值得回味的建筑体验往往不仅仅是简单的视网膜的图像,建筑学的元素不仅是视觉单位和完形。当我们走近一座给我们强烈感受的建筑物时,一股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会引领着我们用手去触摸它、用耳朵去倾听它、甚至用身心去感受它。

  阿尔瓦·阿尔托在他的建筑里,有意识的关注到所有的知觉,他的建筑展现出肌肤与触觉的在场。遗憾的是,在当代建筑中,我们很少看到像阿尔托这样专注于人类知觉的建筑师了。当代的建筑,更多地热衷于视觉图像的冲击和新技术的表现。生活世界的物质实体被虚拟现实所代替。主体的缺失使今天的建筑患了失忆症,正在失去知觉,失去记忆,它们很少能够进入诗的领域,或能够唤醒世界潜意识的意象。很多引导世界潮流的建筑师、明星建筑师更像一些技术领航员,他们不能带我们进入精神领域。当我们在阿尔瓦罗·西扎、安藤忠雄的建筑中找到某些回忆和知觉的共鸣的时候,我们应该再次追问建筑在物质性和实用性上的功能和存在,使之能触及人类深层意识。

  结语:通向现象学之路

  很明显地在现在世界的某些地方,传统以来人类聚落的特质已经瓦解成无可挽回和沦丧了。无论都市纹理、生活空间、建筑、街道……,不断地重复着单调贫乏的步伐,地景失去了它的意义成为广泛的扩张,更可以说是缺乏特性,现代环境越来越少提供古老建筑之所以迷人的惊奇和发现,人的心情与生活其实早已陷入资产阶级社会特有的产物-思想与情感的分裂,也就是说,因为场所精神的丧失,呈现出强烈的失落感与缺乏认同感。“回到事物本身”是现象学家的第一个行动,也可以成为艺术家和建筑师创作的重要方法。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当代建筑学中面临着三个困境:一为“历史之轻”;二为“知觉之弱”;三为“主体之死”。“历史之轻”关于时间与记忆,“知觉之弱”关于直觉与物质性, “主体之死”关于身体性。如果我们以现象学的方式追问,这三个问题便成为:在当代建筑中,作为人类世界历史感之体现的记忆是否存在以及如何存在?作为人类知觉之体现的建筑物质性是否存在以及如何呈现?以及作为主体的身体是否依然存在于建筑之中以及如何存在于建筑之中?意义的丧失是现代以技术理性和消费文化为主导的“贫瘠时代”的表征。

  然而,意义是人性的基本需求,克服“贫瘠时代”且有待意义的重新探究。如果我们意欲探究建筑的本真意义,我们必须从当今的现实生活以及人对这一生活的诗性体验和诗性实践入手,而不是自上而下从某个既有的意义或形式入手,从纯粹技术的和视觉冲击为目的方面入手,因为如此而来的意义也不再是整体和永恒性质上的意义了。在这一方面,现象学的方法论对于我们的建筑实践有着指导的意义。诚然,任何理论都不是无懈可击的,都只能从某个角度、某个层面揭示建筑的真谛.现象学存在着一些局限,我们应该采取批判和比较的态度,理性地对待这种理论,这对于当今我国的建筑发展是有一定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沈克宁.建筑现象学理论概论. 见:王伯扬,于志公,王明贤,建筑师(7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91-112。

  2、[挪]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 施植明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3、周在春.上海人民广场改建设计.规划师,1998(1)

  4、曾奇峰.现象与场所[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1994.

  5、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

  6、勃罗德彭特G..建筑设计与人文科学.张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