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五大发展理念在邓小平发展思想上的继承与超越

时间:2017年12月08日 分类:政法论文 次数:

在邓小平理论中邓小平发展思想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窘境。促进了中国人民努力站起来,走上富强发展的道路。在如今新的历史阶段,习总书记在继承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前提下,提出了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发

  在邓小平理论中邓小平发展思想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窘境。促进了中国人民努力站起来,走上富强发展的道路。在如今新的历史阶段,习总书记在继承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前提下,提出了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实现思想超越,思想创新,构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

  关键词:邓小平发展思想,五大发展理念,继承与超越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论断是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哲学概括。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一、五大发展理念与邓小平发展思想提出背景的历史耦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着名论断,以此为中心形成了其发展思想。这一论断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的诉求。20世纪末期,世界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给我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总的来说,维护和平的力量远远大于战争的力量。邓小平以敏锐的洞察力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在国内,1989年夏天的政治风波,人们的思想存在疑虑,党内确实有一些人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对于改革开放的脚步缺乏信心,不敢迈大,求稳怕事。他说到:“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决定南下视察,并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着名论断,解决了阻碍改革开放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我国改革开放照亮了前行之路。

  历史的轮船继续扬帆前行,转眼间20多年过去了,在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取得了万众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改革开放一方面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另一方面也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国际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没有变。

  在国内,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区深水区,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加的严峻挑战。2014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正是基于在正确判断国际形势,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我国国情的准确把握下,为克服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中所面对的困难,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可见,无论是邓小平的发展思想还是五大发展理念,都诞生于我国改革开放极为关键的历史紧要关头,都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历史机遇与现实诉求,体现了它们提出背景的历史耦合性。邓小平同志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促使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一路扬帆远航,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奋进。

  二、五大发展理念的继承和超越

  (一)创新发展对改革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创新对发展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邓小平对科技、教育和人才等关键的改革要素来讲及其强调其对生产力的重要作用。1988年,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为“马克思说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还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在谈及发现和使用人才的问题时指出“你们觉得是人才的,即使有某些弱点缺点,也要放手用。……要尊重人才,广开进贤之路。”

  可见,邓小平的在以上领域改革,主要是改革原来不合理的具体制度和体制,解放生产力是主要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继承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强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同时,高度重视创新的作用。2015年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习近平的创新理念已超越科技层面,使创新进入了理论、制度、文化等综合层面;创新不仅仅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强调创新的速度,更是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角度。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高度,鲜明突出地把创新摆在发展理念的首位,具有指引方向的重大意义。

  近平总书记不仅仅重视改革的关键因素,更是从决定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反复强调创新的极端重要性。

  (二)协调发展对两个大局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邓小平的协调发展思想主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实行先富带后富,协调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平衡发展。

  早在1988年邓小平就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2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邓小平强调,当我们致力于创造财富,实现富裕的时候,如果不及时防止严重的、过度的贫富差距,只注意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的劳动积极性,满足于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挫伤了绝大多数人的生产积极性,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都体现了邓小平对协调发展的极端重视。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协调”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重中之重,因为全面小康重在“全面”,实现全面小康重在“协调”,协调发展是对“十三五”时期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的明确规定。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这充分体现了新一代领导人对协调发展思想的重视。

  经过深入分析可见,邓小平的协调发展重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等区域之间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习近平同志的协调发展理念,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种领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下,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三)绿色发展对植树造林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这里所谈的生态环保思想不单单指保护环境本身,而是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980年,邓小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风景区造林要注意林子色彩的完美,山林就像人的穿着一样,不仅有衣衫,还要有裙子、鞋子,林子下面种茶,四季常绿,还有经济效益。邓小平还强调企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邓小平精辟地指出:“提高产品质量是最大的节约。”邓小平始终把植树造林作为一项伟大的战略事业来抓,1982年11月,邓小平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子孙”

  邓小平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没有忽视环境保护。当下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制约条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说明了建设生态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

  习近平同志不仅仅强调一种保护环境的发展理念,更是强调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的行动纲领,勾画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思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美丽中国梦。绿色发展理念对邓小平的环境保护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四)开放发展对对外交流合作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个决策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

  邓小平说:“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对外封闭的情况,中国大陆向世界开放,改善了国际上的形象,使中国大陆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多年的伟大征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新时期新阶段,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两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刻,201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主持集体学习时指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习近平同志适时提出了开放发展的理念。他又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全球视野思考中国发展问题,提出开放发展理念,既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的立场,也揭示了“中国经济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内在共赢逻辑,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共享发展对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谈及怎么实现共同富裕时,邓小平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缓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创造者和享有者是人民群众。

  江泽民同志认为,应该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关键也要通过加快发展加以解决。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极大地丰富了“共同富裕”的内涵。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习近平同志的共同富裕思想主要是强调共享发展,关于“共享发展”的部署安排,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层面,每一项安排都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不仅回应了全社会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更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生的关注,体现了对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它不仅限于国家宏观层面上,而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什么是成果共享和共同富裕。

  三、五大发展理念的当代价值

  (一)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新篇章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中国和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态势的基础上,尤其是科学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条件下,为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提出了五大发展新理念,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探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最新认识成果,昭示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发展的目标指向。五大发展理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新篇章。

  (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路径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预示着五大发展理念对于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重大意义,五大发展理念将有效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它有利于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引领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五大发展理念不仅仅是关于发展方式、发展手段等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追求在当前中国的具体化,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路径。

  (三)提供了经济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视野

  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这“三个为中心”并提,不是要改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要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经济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没条件也不可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必须立足本国实际,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实现自己国家的现代化。五大发展理念无疑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全球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为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国家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参照和视野。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习近平。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N〕。人民日报,2014-05-11.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0-30.

  〔4〕孟红。邓小平的植树情结〔J〕。文史月刊,2004,(12),09.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

  政工师论文发表:政工助理工程师浅析邓小平时代主题论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