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接纳承诺疗法团体辅导改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果

时间:2020年02月17日 分类:医学论文 次数:

摘要为探讨接纳承诺疗法团体辅导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干预的即时和长期效果以及机制,选取20名大学生作为干预组,进行接纳承诺疗法团体辅导,同时招募29名大学生作为对照组,不接受团体干预。采用贝克抑郁量表、贝克焦虑量表、一般健康量表、接纳与行动

  摘要为探讨接纳承诺疗法团体辅导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干预的即时和长期效果以及机制,选取20名大学生作为干预组,进行接纳承诺疗法团体辅导,同时招募29名大学生作为对照组,不接受团体干预。采用贝克抑郁量表、贝克焦虑量表、一般健康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认知整合问卷,分别对两组大学生在干预前、干预后施测,并对干预组在干预3个月后再次追踪施测。干预组在抑郁、自尊、一般心理健康、经验性回避以及认知融合方面在干预后相比干预前都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抑郁、一般心理健康维度上变化显著,在认知融合上边缘显著,说明接纳承诺疗法团体辅导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一般心理健康水平。此外,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在干预前后的变化值与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变化值无显著相关,但与干预组后测时的一般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

  关键词接纳承诺疗法;团体辅导;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评职知识:心理学著作如何出版

  首先是作者将自己的心理学样稿发送给专业编辑老师,主要包含作者简介,内容简介,作品字数,题材,目录的一部分内容就可以了。出版著作的第一步也是审稿,编辑审稿后才能了解作者的水平,以及书稿的质量,是否符合出版的要求,从而确定出版方式,适合的出版社,出版时间等等,或者作者没有书稿,也是可以安排的。

  1问题提出

  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andCommitmentTherapy,ACT)是由海斯等人(Hayes,Levin,Plumb-Vilardaga,Villatte,&Pistorello,2013;Hayes,Strosahl,&Wilson,1999)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是一种以功能性语境主义哲学和关系框架理论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Hayes,2004)。该疗法目标是“帮助人们开创丰富、充实且有意义的生活,同时接纳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痛苦”(Hayes,2004;Hayesetal.,2013),具体工作目标是提升个体的心理灵活性。心理灵活性是指“活在当下、觉察自我体验、向自我体验开放、实践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事情”的能力(Bond,Flaxman,&Bunce,2008)。这种心理灵活性意味着,即使环境变化、不同的想法和感觉出现,个体依然有向着价值取向前进的自由。为了帮助人们实现心理灵活性,接纳承诺疗法提出了包括病理模型和治疗模型的六边形模型。

  接纳承诺疗法具体分析了六大病理模型及对应的六大核心治疗过程(Hayes,Strosahl,&Wilson,1999,2012)。因为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没有接受过接纳承诺疗法的被试,故更关注治疗过程的前两步,即认知解离与认知融合、接纳与经验性回避是本研究干预的重点。认知解离意味着与自己的各种念头、想象和记忆保持距离,而认知融合则是将自身认知与各种念头、想象和记忆融合在一起;接纳意味着以开放的态度给各种痛苦情感、感受、冲动和情绪留出空间,而经验性回避则是为逃避内心的痛苦而陷入与它们的战斗、抵抗、逃避中,甚至被其淹没(Hayesetal.,1999,2012)。

  经验性回避是接纳承诺疗法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心理障碍分类以及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左亚洲,张亚楠,2018)。接纳承诺疗法提出了很多方法来实现治疗目标,包括正念、隐喻故事、体验式练习等,让来访者自己感悟到与痛苦相处的价值,从而自发转变,不像传统认知行为疗法那样与来访者进行观念辩驳(Hayesetal.,1999,2012)。已有多篇综述或元分析文章肯定了该疗法的干预效果(Graham,Gouick,Krahe,&Gillanders,2016;Gu,Strauss,Bond,&Cavanagh,2015;Veehof,Trompetter,Bohlmeijer,&Schreurs,2016)。

  国外多项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进行的干预研究都发现该疗法能够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提升心理健康水平(Kohtala,Lappalainen,Savonen,Timo,&Tolvanen,2015;Levin,Haeger,Pierce,&Twohig,2017;Rsnen,Lappalainen,Muotka,Tolvanen,&Lappalainen,2016)。国内也有一些相关研究和咨询实践。何厚建,胡茂荣,王敬,陈盈和赖雄(2017)比较了接纳承诺疗法与道家疗法的异同点,何厚建和胡茂荣(2018)报告了一例采用接纳承诺疗法成功干预强迫症个案的报告,陈盈,胡茂荣,何厚建和赖雄(2018)采用接纳承诺疗法治疗减轻了1例异食症初中生的抑郁、焦虑情绪并提高了其心理灵活性,周君,王淑娟和祝卓宏(2018)采用问卷调查探讨了父母心理灵活性及婚姻质量在接纳承诺疗法干预儿童行为问题的中介作用。但大多当前关于论证ACT效果的文献都是综述,很少有实证研究论证ACT基本技术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黄明明,2015);倾向于对特定个体的单独干预,缺乏基本接纳承诺疗法的团体辅导研究。

  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ACT干预的即时效果,即在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2)ACT干预的长期效果,即干预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效果是否在3个月后依然显著;(3)ACT干预效果的作用机制,即心理健康各维度水平的变化是否与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水平变化相关。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在北京某大学通过海报招募和入组访谈选出在读高校生共20人,随机分为三组,统一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带领,依次接受团体干预,该咨询师是国际语境行为科学协会中国分会会员,进行接纳承诺疗法训练200小时以上。同时招募对照组29人,不接受团体干预。干预组:男8人,女12人,平均年龄25.06±2.90岁。本科生3人,硕士生9人,博士生8人。对照组:男18人,女11人,平均年龄24.24±2.46岁,本科生8人,硕士生8人,博士生13人。两组在性别,年龄,学位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s>0.05)。

  2.2研究设计

  研究采取准实验设计,设置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团体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干预组除接受前测后测外,3个月后再接受追踪测试,对照组不接受3个月后的追踪测试。

  2.3研究工具

  (1)抑郁。采用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II)中文版(王振,苑成梅,黄佳,李则挚,陈珏,张海音,肖泽萍,2011)测量抑郁水平。量表于1967年由Beck制定,用于评估过去两周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在大学生群体中经验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杨文辉,吴多进,彭芳,2012)。量表共包含21个条目,每个条目为0~3级评分,总分0~13分为无抑郁,14~19分为轻度抑郁,20~28分为中度抑郁,29~63分为重度抑郁。在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

  (2)焦虑。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中文版测量(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该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Beck等人于1988年编制,用于评定多种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共包括21个自评项目,采用4级评分方法,“1”表示无;“2”表示轻度,无多大烦扰;“3”表示中度,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4”表示重度,只能勉强忍受。把量表中项目分数相加得到总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情绪越严重,一般以总分大于等于45作为焦虑的判断临界值。中文版本在国内被广泛应用并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金雯,2014)。在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

  (3)一般心理健康。采用一般健康量表(GHQ-12)测量一般心理健康水平(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问卷共12道题,要求被试评价自己在最近3个月内出现某种行为或产生某种感受的频率,采用4级计分,从“从不”计1分到“经常”计4分,得分范围在12~48分之间,分数越高,表示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总分超过27为心理状况不佳。在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

  (4)经验性回避。采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曹静,吉阳,祝卓宏,2013)测量。作为反映接纳承诺疗法核心理念的测量问卷,最早由Hayes(2004)编制,之后国际多位研究者共同探讨修订了第二版(Bondetal.,2011)。该量表共7题,采用1(从未)~7(总是)点计分。分数越高,经验性回避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5)认知融合。采用认知融合问卷中文版(CFQ-F)(张维晨,吉阳,李新,郭慧娜,祝卓宏,2014)测量。该量表原由Gillanders等(2014)编制,涉及认知融合以及认知解离的各种表现。中文版只保留认知融合分问卷,共9题,7点计分(从1=明显不符合,到7=明显符合)。分数越高,表示认知融合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

  2.4研究过程

  2.4.1干预方案

  根据ACT理论和团体干预目标设计本研究的干预方案。针对高校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的需求,团体干预主要目标为通过帮助学生学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认知和情绪特点,学会接纳自己和更好地调节情绪,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灵活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在团体干预的基本框架下,采用小组讨论、理论介绍、分享感受、家庭作业和绘画音乐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成员参与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2.4.2干预流程

  招募团体干预对象后,首先对被试进行入组访谈,了解其精神状况并确定其参与动机。通过访谈共筛选出20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入干预组。干预组随机分为三组,共进行为期8周的ACT团体心理辅导,每周1次,每次2小时。咨询师1名,为某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接纳承诺疗法咨询师、督导师;还曾接受过结构式的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分析及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培训,以及表达性艺术治疗、儿童心理治疗及家庭治疗等方面的系统专业培训,有丰富的团体咨询工作经验。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29名被试成为对照组,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在为期8周的团体干预期间,对照组如常生活,不接受心理咨询和团体干预。干预组和对照组均在干预前填写上述5个问卷,收集数据,八周干预结束后,再完成相关量表。3个月后,对干预组收集追踪数据。

  2.5统计分析

  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索干预组各维度得分干预前后及3个月追踪数据的差异是否显著,并通过效应量偏η2来判断团体干预效果大小(Cohens,1988)。

  3结果

  3.1描述统计

  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各次测量时抑郁、焦虑、一般心理健康、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5个变量的结果。整体上,高校学生的抑郁、焦虑水平较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也较好。干预组在经验性回避及认知融合量表上的得分较高,而对照组处于中等偏低的分数。

  3.2干预效果检验

  为检验团体辅导对干预组是否有效果,从两方面进行了数据分析。首先,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干预组在干预前、干预后和干预3个月后的三次测量结果是否有差异。在全部5个变量上干预效果均显著(η2在0.16到0.35之间)。进一步均差比较发现,经过团体辅导干预,干预组抑郁、一般心理健康和认知融合3个维度的均值,后测和追测分别与前测相比,均显著下降;干预3个月后的追测中,这3个维度均维持在干预后水平,表明干预效果稳定。在焦虑维度上,虽然干预后的效果统计检验不显著,但3个月后的追测则显著低于干预前水平,表明干预效果可能具有一定滞后性。在经验性回避维度上,干预后测与前测相比,以及干预3个月后追测与后测相比,均显著下降,表明团体辅导在结束之后,仍然有进一步的心理帮助效果。

  4讨论

  本研究以接纳承诺疗法为理论框架,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辅导,对干预效果进行追踪测量,并探讨可能对干预效果产生影响的变量。研究显示,该疗法的团体辅导干预是有效的,无论是后测还是追测,干预组在抑郁、焦虑、一般心理健康、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维度上与前测时相比都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抑郁、一般心理健康和认知融合维度上后测比前测值均显著降低,说明这些心理健康方面均得到有效改善。即8周的团体辅导确实能够提升干预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接纳承诺疗法具有显著效果。

  此外,本研究中还探索了以下四方面问题。首先是团体辅导的追踪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结束辅导的3个月之后,干预组学生在抑郁、焦虑、一般心理健康、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维度上均仍有显著的改善效果。接纳承诺疗法强调对心理世界运作本质的揭示,并从导致人们心理僵化的六大病理要素进行改善(Hayes,Strosahl,&Wilson,1999,2012),因此,接纳承诺疗法认为,在接受了恰当的心理辅导之后,人们改变的不是当前的心理状态,而是心理灵活性。心理灵活性的增强意味着在当前的生活中能够较少地逃避自己内在的不愉悦体验、消极或不合适的念头、想法、情绪等,也不再瞻前顾后、被僵化的自我概念困扰,看不到自己真正看重的方向且不能迈出真正的行动,意味着能够接纳、解离、正念和带着观察性自我向价值取向做出承诺且行动,这样人们感受到的消极心理事件(如抑郁、焦虑等)就可能减少,心理健康就得以改善(Hayes,2016)。

  这也与Vowles和Mccracken(2008)对171例慢性疼痛患者进行的ACT多学科治疗的研究结果一致,干预后和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疼痛、抑郁、疼痛相关焦虑、残疾、就诊次数、工作情况、身体活动能力方面都有改善。接纳承诺疗法改变的是人与内在心理体验和外在价值行动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改变之后会自然运行,继续改变人的生活,因此,接纳承诺疗法的疗效在团体辅导结束之后,通常会持续,甚至越来越好。其次,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在焦虑和经验性回避两个维度上,交互作用不显著,从描述统计结果可见,后测时对照组在这两个变量上的情况也得以减轻。虽对照组前测结果已经优于干预组,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焦虑状态减轻,经验性回避的程度更低。

  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是在问卷重复测量时,答题者第二次作答时对题目的反应性下降,但是由于其他维度上并没有出现同样的情况,因此该因素可能性较低。二是前、后测所处的学期不同,前测是在学期初,而后测是在学生逐渐熟悉课业且学业比较轻松的学期中,学生的焦虑状态和需要去回避的负面的内在体验都减少,而认知融合、抑郁状态、一般心理健康更是一种长期状态,受到暂时性的生活状态影响略小,所以造成了可能的差异。三是因为对照组的状态本身较好,已具有较强的心理灵活性,因此带来了良性发展,但该因素是否成立仍需要未来开展随机对照实验研究进行考察。再次,本研究还探讨了接纳承诺疗法的两个重要心理病理机制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是否会影响干预效果。

  结果发现,这两者的变化值都不能解释干预前后抑郁水平的变化,但是可能是一般心理健康变化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对抑郁无效果可能显示了为什么随着时间增加,干预组的抑郁水平又有所回升(虽然效果不显著)的现象。这也是接纳承诺疗法的正常现象:不试图改变症状,而是关注于功能的改变。在治疗过程中,症状可能消失,也可能持续,但重要的是来访者是否能带着症状去朝着自己的价值方向行动。另一方面,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对于干预组来说,在后测时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的变化有显著相关,经验性回避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好,即接纳承诺疗法带来的功能改变,确实促使了心理健康的变化。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在抑郁和一般心理健康两个变量上,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这可能与测量工具、被试群体、以及接纳承诺疗法的方法和取向有关。一是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程度未达到病理水平,而抑郁是采用贝克抑郁量表进行测量,更偏向于临床指标。

  本研究中发现抑郁量表在两个群体的多次测量中的平均分区间为[0.22,0.53],对于一个得分区间在0~3的量表来说,得分偏低。而一般心理健康水平是采用一般心理健康量表(GHQ-12)测量,题目中更多指向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困扰问题,且有较多积极描述题目,因此其得分也略偏向中间段,可能对于高校学生而言,这样的量表更具有针对性或敏感度。二是两个量表测量的内容不同,抑郁量表更多测量的是感受,一般心理健康量表则更倾向于功能的呈现,所以对于接纳承诺疗法这种重功能轻症状的疗法来说,一般心理健康量表敏感度更高。三是测量工具中并没有包括全部的接纳承诺疗法的6个治疗元素,也许抑郁的变化更多地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正念觉知水平和对价值方向的觉知等。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