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论中国武术指导暨动作导演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时间:2021年05月17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论及中国电影对于世界电影的贡献,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中国电影界为世界影坛增设的一种特殊职业:武术指导(动作导演)。武术指导不仅为中国电影创造了难以数计的票房收入,而且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国际化传播和改变电影的暴力呈现方式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摘要]论及中国电影对于世界电影的贡献,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中国电影界为世界影坛增设的一种特殊职业:武术指导(动作导演)。武术指导不仅为中国电影创造了难以数计的票房收入,而且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国际化传播和改变电影的暴力呈现方式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目前,我国香港国际电影节和台湾电影金马奖均设立了最佳武术指导(动作导演)奖,而内地的电影节/奖均没有武术指导(动作导演)的奖项。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在荣典制度设计上的一种缺憾。

  [关键词]中国电影武术指导动作导演

武术指导

  电影与其他艺术最根本的差异在于电影是一种通过不断“叠加”不同的艺术形式而构成的综合性艺术。那种将电影简单地判定为一种艺术,而忽略其与相关艺术、技术的相互整合的想法,无疑是一种关于电影的皮相之见。中国电影对京剧武戏的原初性传承世界电影的发展历史一再证明,电影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靠引进、整合、叠加不同的技术与艺术才得以繁荣、发展的。

  武术论文范例:文化自信语境下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在这个不断引进、整合、叠加的历史进程中,电影界相应地创立了许多专业化的艺术行 当,并且逐渐在电影艺术内部形成一套自身的美学范式。现在几乎所有的电影行当都是由外国人创立的:编剧、导演、摄影、表演、美术、作曲、录音,包括服装、道具、化装。唯独有一种特殊的行当——武术指导(stuntdesigner)暨动作导演(actiondirector)是由中国人创立的。确切地说,它是在中国电影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并且确立下来的一个电影的专业化职位。本文除了特指某部影片的专职称谓之外,凡是涉及武术指导、动作指导和动作导演的一般性称谓,都采用武术指导来统而论之。正像美国的百老汇为好莱坞电影尤其是音乐歌舞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意灵感一样,中国的武术也为中国电影特别是武侠动作电影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艺术资源。中国电影最初的艺术形态大都是京剧中的武打场面。

  像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场面都是京剧中的“武戏”。在这部中国人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中,我们的电影前辈没有像法国人那样将镜头对准日常生活,而是将电影的世界与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的武戏合二为一。

  过去,我们通常把中国早期电影的这种现象归之于是与中国传统戏曲的融合、借鉴,其实,早期中国电影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呈现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再现。不要说对于戏曲的演出程式、舞台的总体面貌都没有呈现,就是对于传统京剧中最富艺术魅力的各种表演形态也没有呈现。然而,中国电影原初时期的摄影机却紧紧锁定了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具有电影性的武打场面。所以说,中国电影最初的文化传承就包含着中国武术的基因,只是这种文化的传承是通过戏曲的舞台,而不是直接来自于武术本身。

  1906—1909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相继拍摄了由京剧演员俞菊笙、朱文英、许德义及俞振庭出演的京剧《青石山》《艳阳楼》《收关胜》《白水滩》《金钱豹》等剧目中的武打片段。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纪录片拍摄。那时中国电影不要说没有专门负责动作、武打的武术指导,就是连专门的编剧、导演也没有。电影的拍摄主要依靠的是摄影师和演员。当时的电影演员大都是来自戏曲舞台的京剧演员,他们出演武打场面靠的是真功夫,至少他们都擅长戏曲舞台上的武功表演。这种内在的规定性为中国电影奠定了一种以戏曲舞台为表现空间,以戏曲表演为基本程式,以戏曲动作为主要内容的美学样式。

  电影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戏曲再现形式。在中国电影从“纪录现实”逐步演变成“讲述现实”的时候,许多直接汲取京剧样式的经典程式都被延续下来。不论是对于增强武侠电影的动作性、观赏性,还是提升武侠电影的艺术性,京剧中的武打场面都提供了符合电影艺术自身特质的艺术资源。中国早期电影之所以拍摄舞台戏曲中武打场面,主要基于这些以动作为主的舞台表演适应当时无声电影的艺术表现特点,可以避免因录音技术的缺失对舞台演唱艺术的展现局限,这种电影艺术的先天缺陷反而将电影逼进了一种以动作为主导的高度视觉化的艺术路径。

  同时不需要声音(演唱)的银幕可以使观众直接看到影像中表现的运动内容,将动态的叙事置于电影的叙事中心。所以,在电影还仅仅作为一种记录的机器来使用的时候,早期电影的观众并不是以看故事为主,而是以看表演为主。在电影诞生的那个历史阶段,中国正处于以京剧为核心的戏曲艺术风行的时代,由于电影对传统戏曲的接纳,便直接把京剧所拥有的巨大受众群体吸引到电影院里。可以确定地说,中国电影的很多观众许多都是原来的戏曲观众,他们为中国电影奠定了一个潜在的商业市场。

  尽管电影摄影机是静止的,但它所记录的却是戏曲舞台上最具动作性的场面武戏,为此,它也最符合电影作为一种“运动影像”的艺术本性。替身、龙虎舞狮、武术指导、动作导演的角色转换中国早期电影的拍摄方式是以摄影师为中心的纪录片创作团队,在电影的演职员表上并没有电影导演的称谓,在进入故事片的拍摄后电影演职人员中才出现导演的,至于武术指导则是后来才出现的称呼。

  早期电影中武打演员许多都是以舞台化的表演为主,除了舞刀弄枪的群体戏份,很少有单独表演的机会。后来涉及的武打场面越来越宽泛,动作越来越复杂,对武打演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观众对于电影创作专业水平的期待不断提升,创作实践中对于武打演员的技术难度也随之提升。中国电影界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就有了专门为演员做替身的“马立斯打武班”。开始有了接近于专业的武术表演团队在武侠电影的片场中担任武戏的演出,并且为职业演员充当武戏的替身。“马立斯原是上海跑马厅附近的一条马路的名字。打武班底就是介绍所的原始称呼。当时那一带住着好些擅长打拳舞棒并借以谋生的演员,别人叫他们为吃卖命饭的人。他们也自诩为拳头底下讨生活的人。”

  1他们中间各色人物齐备,不管是需要一个代替主角表演各种惊险镜头的人物,如滚山坡、跳高楼、骑马、摔跤等等(这种替身在好莱坞特别多),或是需要一些流氓、匪徒、搏打的群众,尤其这一类反派角色,更是人才辈出。

  2这个武打替身演员的群体,是在武侠电影市场逐步兴起之后自发形成的。他们的出场费很低,一般的替身演员大概一天的报酬能够拿到七八角钱(银洋),有的可以拿到二元银洋,除了介绍费或公司剧务的“回扣”,这些报酬可以维持一个人三两天的生活。当时因为有的黑心剧务过分克扣临时演员的微薄酬劳,惹起受其害者的公愤。明星公司知道此事后,张石川一怒之下,把克扣替身演员的黑心剧务断然开除了。

  3时隔100年,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聚集在电影片场外的替身演员们。过去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南门口,现在在浙江横店的影视基地,替身演员为中国电影、电视剧提供了难以计数的人力资源。尽管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默默无闻地离开片场,然而,也确实走出过驰骋在银幕上的电影明星……他们在不同形式的“马立斯打武班”的经历,都成为他们日后极其珍贵的历史记忆。

  早期中国电影里的许多武打戏都包括舞狮表演在内,其中的演员被称之为龙虎舞狮。中国民间舞狮极具代表性的是广东佛山(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的故乡),其中有精彩绝伦的“三狮争锋”“双狮采青”,以及惊险不已的“单狮过桥”。这一系列舞狮的精彩绝活儿在武侠电影中我们都曾领略过。

  直到今天,在佛山黄飞鸿纪念馆的门外,我们还经常能够看到精彩的舞狮表演。这些集舞狮与武打为一体的电影武舞表演已经成为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经典场景。“黄飞鸿”系列片中的舞狮大战更是武侠电影中的经典桥段。从昔日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影片到其后李连杰主演的《狮王争霸》,舞狮段落不仅打斗的场面越来越激烈,而且舞狮的场面也越来越宏大,其中许多激越昂扬的舞狮场面伴着《将军令》的豪迈壮歌,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武侠电影的历史记忆。在武侠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武术指导经常与龙虎舞狮相互合作,有时龙虎舞狮本身就是由影片中的武打演员或武术指导担任。有些影片中龙虎舞狮还会作为一种演艺职务被写在演职员表上。

  在中国武侠电影动作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龙虎舞狮与替身演员的交替使用,武术指导与动作导演的角色转换,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创作过程。特别是在那些武戏成分比较重的武侠电影中,武术指导经常会身兼武打设计、武打演员和剧中人物多种身份,这种演员身份多元化的创作场面,是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片场中特有的艺术现象,尤其是随着武侠电影艺术、技术表达方式的不断升级,武师团队中的分工也越来越精细,一部影片中往往会同时出现武师、武术设计、动作导演等不同职务的人在一起合作。至于在不同电影中由于动作戏份的轻重、武打场面的大小、武术表演的难易程度,动作设计、武术指导、动作导演的不同称谓就更为普遍了。但是,不论他们的称谓怎样变化,武术指导这个电影的专属名词,已经得到业界和社会普遍的认可。在电影艺术的旧评价体系中他们应当获得与摄影指导、美术指导、录音指导相同的专业地位,而不应将其拒之于电影艺术创作核心人物的大门之外。

  动作导演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正式出现在中国电影的演职员人物表中,仍需要做进一步的历史考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动作导演的出场与武术指导的现身并不会相距太远,因为武术指导本身就具有动作导演的职能,两者的工作职责有许多类似甚至相同的地方,只是动作导演在创作上比武术指导要更具有统领整部影片所有动作场面的全局视野,武术指导更集中于在武打动作的设计、表演方面。遥望那些被变化无常的市场风云所席卷的武侠动作电影,看看那些在电影的片场内为电影的艺术发展与市场生存奋力角逐的电影武(舞)者,他们的目光全部集中在如何表现电影的武舞形态上:要么飞檐走壁,要么凌波微步,要么剑光斗法,要么双雄对决……至于怎么在银幕上确定自己的称谓,不过是他们工作之后的断想而已。

  可是,对于以中国电影历史研究而命名的学术写作,对于这种对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创作群体,不能不给予特别的关注。客观地讲,在我们通常的电影评价体系中,对动作导演和武术指导的关注本来就不够,加之大众媒体的关注焦点始终锁定在电影明星身上,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媒体毋庸置疑的“行业规则”。在行业媒体内也极少看到对动作导演和武术指导的相关报道和深度分析,甚至诸多媒体在对动作类型电影的报道中,对在整个电影拍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武术指导置之不理,只知道连篇累牍去追逐那些在前台舞刀弄枪的明星。

  应当说,《卧虎藏龙》如果没有动作导演袁和平创造的飞檐走壁的动作奇观,影片不可能在国际电影市场上获得如此辉煌的票房业绩;《英雄》如果没有动作导演程小东精心设计的凌波微步般的飘逸武舞,影片也很难开创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市场奇迹;包括《天下无贼》如果没有动作导演江道海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去演绎的人物之间的生死交锋,也不会产生如此不错的市场效益。《战狼》如果没有李忠志的鼎力合作,将激烈的战争场面与近距离的搏斗进行交叉呈现,也不可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对动作导演在整个电影艺术舞台上的地位给予历史性确认的“重要时刻”。

  尽管内地的武术指导也不乏驰骋江湖的精英人物,但就目前总体态势而言,中国武术指导并没有形成代代相继的专业群体,也没有形成专业化的培养体系,面对未来国际电影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的武术指导前景堪忧。随着中国的动作/武侠电影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动作/武侠电影的市场空间不断拓展,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国际电影节上会增设动作导演(武术指导)奖项。

  现在,除了中国,在日本、韩国、泰国也开始有动作导演来专门负责影片动作戏的拍摄,甚至好莱坞也开始启用自己的动作指导。他们的工作范围远远没有局限在动作设计和武术打斗上,特别是在数字技术越来越普遍地进入电影创作领域后,武术指导的触角已经进入电影的前期视觉设计与后期图像合成方面。

  有鉴于此,中国当下亟须在国家级的电影评奖,如金鸡、百花、华表等评价体系中,或者是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电影节,如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中设立最佳武术指导(动作导演)奖,这不仅将会给予武术指导这个为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的群体以应有的尊严,而且还会极大地促进中国电影艺术的全面发展,提升中国电影武术指导的专业水平,同时,会更加有利于实现中国电影强国的建设,推动实现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国家战略。

  作者:贾磊磊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