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年03月07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要:论文基于生态脆弱区抗干扰能力较弱的生态系统,在测度指标中,强调了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对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选取熵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为研究方法,两者以递进式结构衔接,以昆明市东川区为案例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村民环保

  摘要:论文基于生态脆弱区抗干扰能力较弱的生态系统,在测度指标中,强调了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对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选取熵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为研究方法,两者以递进式结构衔接,以昆明市东川区为案例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村民环保意识、乡村旅游参与度等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正相关关系较显著。(2)游客满意度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3)景点丰富度、乡村旅游业收入占当地村民收入的比重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正相关关系尤为显著。据此,从带动作用、培训力度、经营环境三个方面提出提升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脆弱;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熵值法;多元线性回归

生态旅游

  生态脆弱区处于不同生态区的交界地带,环境异质性较高,受地貌形态与气候特征等原生性因素及过度开发、乱砍滥伐等人为性因素的影响,该地区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易破坏且不易修复,是我国生态问题相对严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环保监管相对不足的人民生活贫困区,属于限制性开发区[1]。

  近年来,国内外对我国生态脆弱区的保护与发展愈加重视,例如,在2008年9月原环境保护部颁布的《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环发〔2008〕92号文)中指出,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适宜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色产业和亲环境产业,加强生态保育与资源环境监管[2]。

  生态旅游论文范例: 长城文化旅游带空间结构布局及发展策略研究

  因而,在生态脆弱区农村资源开发中[3],要选取可持续的开发模式,对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公众参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劳务输出人员能力等方面做出相应贡献[4]。乡村旅游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5],其可持续发展采用的高质量、亲环境、深内涵的经营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可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潜力、培育更多优势要素资源,从而提升乡村旅游的产业优势及旅游资源的纯经济剩余[6];第二,可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维护并美化人居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除此之外,还能弘扬民族民俗文化,提升经营规范程度[7];第三,可聚集农村要素资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村经济增长点,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综上所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促进生态脆弱区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可提升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与软形象。

  近年来,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性已成为学界共识。吴吉林等[8]在张家界乡村旅游脆弱性测度中提出,提升生计资本、弘扬民俗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可降低农户乡村旅游脆弱性。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激励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廖光萍[9]在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测度中指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该地区生态平衡的贡献逐渐增大;Vasadze[10]在格鲁吉亚乡村旅游业研究中提出,在乡村旅游业经营中,生态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农村可持续减贫。不仅如此,在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可维持生态平衡、促进持续性脱贫。

  目前,生态脆弱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指标更多侧重于环境质量和乡村旅游业营收情况、交通设施完善程度。白祥和彭亚萍[11]采用层次分析法,在新疆县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中突出环境质量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武少腾等[12]采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中突出乡村旅游业收入与交通便捷度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然而,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较弱,人与自然间不和谐问题更易破坏该地区的生态平衡[13],社会失控理论认为不完善的社会结构和不良的社会文化存在于任何社会,这些社会秩序失控因素会使人们产生不良的价值取 向和行为方式[14],粗放型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是产生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的缘由,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对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此外,在有关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路径研究中,很多学者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例如,李敏[15]在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中指出,要完善景区环保制度,以对环境干扰最小原则设计旅游活动;Elham&Baharak[16]在伊朗的乡村旅游业的研究中指出,在农业基础较差的生态脆弱地区,文化产业、地方手工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可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Wang&Zhang[17]在对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中指出,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弘扬乡村旅游资源的美学和科学属性,带动当地农牧民参与乡村旅游等措施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提升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可持续性,推动产业融合,维护旅游资源形象,弘扬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对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构建了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以昆明市东川区为案例地,对该地区实证分析,提出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对策。本研究的创新点有二,一是在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中,选取的指标更加侧重环境特征、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及经营水平,突出了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特点,强调了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对该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指标对生态脆弱区更具代表性;二是选取的研究方法呈递进关系,衔接较紧密,研究思路由浅入深,且无须专家评分,操作更简捷。

  1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1.1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地域性。较其他地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功能衰退较严重,水土流失、荒漠退化、植被破坏、缺水干旱等生态问题较突出,环境承载力较低,环境质量易受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18]。因此,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较弱,环境质量与生态平衡更易遭到粗放型经营行为破坏,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对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生态平衡的维护[19]。

  因而,该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易受到粗放型经营行为影响,发展理念与经营方式对该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更具测度价值。据此,较相关研究,测度指标突出了生态脆弱区的地貌气候、发展理念与经营方式对该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更加侧重地貌与气候特征、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及经营水平,诸如气候与地质条件[20]、旅游资源质量[21]、地域文化展现程度[22]、规范经营程度[23]、带动村民增收作用[24]、游客体验[25]等。

  (2)针对性。指标的量化情况可反映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各指标对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贡献较大,使各指标对测度有效,且代表性较强[26]。

  (3)系统性。根据指标属性的差别,将指标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同属性的指标归为同一次级指标层,使不同指标层衔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指标的内涵清晰、不重叠。

  (4)普适性。选取的指标立足于大多数生态脆弱地区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测度指标适用于大多数生态脆弱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测度,且易于乡村旅游地村民、游客、乡村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等各参与主体评价[27]。

  1.2指标体系的结构和指标的选取

  参考生态脆弱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根据以上原则,将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划分为两个层次,目标层B为B1生态环境、B2经济发展、B3社会发展、B4社会保障,目标层C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4个维度测度指标。

  1.3研究方法

  1.3.1熵值法原理及操作步骤

  在熵值法赋权中,可衡量指标量化后的数据中容纳的有用信息量,进而衡量各指标的权重。某个指标的权重愈高,该指标对综合测度的影响程度愈大、代表性愈强,熵值法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法,无需专家评分,可避免过强的主观性,且易于操作。

  1.3.2主要影响因素筛选

  通过各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判断各指标对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测度的影响程度,即各指标对综合测度的代表性,与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们论证后,筛选出5个权重较高的指标,若5个指标的权重极差小于最大指标权重的五分之一,则剔除掉最小指标,否则5个权重近似相等的指标被筛选出,若第一轮指标删减后,余下4个指标的权重极差小于最大指标权重的四分之一,则剔除掉最小指标,否则4个权重近似相等的指标被筛选出,据此,可筛选出权重较大,且近似相等的指标。筛选后可得出对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测度的代表性较强的指标,各指标均可代表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且各指标的权重近似相等,代表性近似相等。

  1.3.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原理及应用

  多元线性回归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的变化,可估计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关系,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可能受诸多因素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可分析出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2案例地概况和数据来源

  2.1案例地概况

  昆明市东川区位于小江断裂带和金沙江深切带,地质构造复杂,该地区地势落差较大,境内土壤、植被及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较大,近年来,受过度开发矿产和滥伐森林的影响,该地区的植被数量和种类锐减,生态系统失衡,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生态功能退化加剧,环境承载力较低,该地区属于生态极度脆弱区。该地区2019年GDP比上年下降7%,随着工矿业日益凋敝,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逐渐增大,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该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诸如红土地、轿子雪山、妖精塘、铜文化遗迹、金沙江渡口遗迹以及阿旺镇彝族斗牛节、火把节等,可吸引不同偏好的游客,随着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乡村旅游业的吸引半径逐渐扩大,旅游资源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加,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极易受粗放型经营行为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会降低乡村旅游业竞争力,影响乡村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会使该地区返贫、复贫,受限于该地区生态环境较低的阈值,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经营方式对该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该地区可作为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典型案例地。

  3实证分析

  3.1熵值法筛选结果与分析

  指标的权重越大,该指标对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测度的影响程度越大,在测度中,该指标的代表性越强。在计算结果中,权重较高的5个指标为X23、X27、X29、X30、X31,其权重分别为0.0352、0.0350、0.0341、0.0335、0.0334,表明村民满意度、从业人员数量、游客满意度、游览时间、游客重游率5个指标对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测度的影响程度较大,在测度中,村民满意度、从业人员数量、游客满意度、游览时间、游客重游率5个指标的代表性较强。

  其中,权重最高的指标为X23,其权重为0.0352,表明村民满意度对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测度的影响程度最大,在测度中,村民满意度的代表性最强,权重最低的指标为X31,其权重为0.0334,表明游客重游率对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测度的影响程度最小,在测度中,游客重游率的代表性最弱,5个指标均可代表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各指标的权重近似相等,各指标对综合测度的代表性近似相等。

  4讨论

  在以往的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测度中,测度指标较少侧重于环境特征、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及经营水平,而生态脆弱区生态平衡更易受到粗放型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影响,稳定性较差的生态系统作为该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限制性因素,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的测度价值更高。

  此外,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相关研究中,熵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的应用较少,在熵值法测度后,筛选出对综合测度影响程度较大的指标,指标数据可反映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可将各指标分别作为因变量,分析影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基于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限制性因素,在测度指标中,测度指标更加侧重于环境特征、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及经营水平,强调了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对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突出了测度指标的地域性。此外,研究方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少,操作成本较低,且研究方法层层递进,衔接较合理。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可得出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关系,根据各影响因素对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方向与显著性,可得出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方向,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水平提升对策。本文在指标体系的指引下,对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其水平提升对策的提出提供指导,验证了研究方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为其他生态脆弱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提供了研究范式。

  然而,本文虽为大多数生态脆弱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以及思路、范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但生态脆弱区地貌形态与气候特征的异质性较强,生态脆弱地区的旅游资源禀赋与生态问题各不相同,且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有诸多缘由,测度指标对少数生态脆弱地区的适用性不足。因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视角可继续开拓,测度指标可不断完善,研究方法可不断创新,望未来学者从更新颖的研究视角上,丰富测度指标和研究方法,提升测度指标的普适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通过构建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筛选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得出对综合测度的代表性较高的5个指标为X23、X29、X27、X30、X31,这5个指标分别代表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各指标的代表性近似相等,在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中,将各指标分别作为因变量Y1、Y2、Y3、Y4、Y5,可得出各因变量与显著性较高的3个自变量的影响关系与显著性,综合回归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X35对Y1、X8对Y4、X24对Y3、X12对Y3、X28对Y3、X40对Y2、X25对Y2的影响较显著,且X35与Y1、X8与Y4、X24与Y3、X12与Y3、X28与Y3、X40与Y2、X25与Y2成正相关关系,村民环保意识、村民的乡村旅游参与度、植被资源丰富度、水土保持程度、从业人员服务质量、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资金支持力度的提升,对提升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作用较显著。

  (2)X29对Y1、Y5的影响较显著,且X29与Y1、Y5成正相关关系,游客满意度的提升,对提升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作用更显著。

  (3)X16对Y1、Y4、Y5与X32对Y2、Y4、Y5的影响较显著,且X16与Y1、Y4、Y5以及X32与Y2、Y4、Y5均成正相关关系,景点丰富度、乡村旅游业收入占当地村民总收入的比重的提升,对提升案例地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作用尤为显著。

  (4)综上所述,为促进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要着重丰富乡村旅游地景点,加强乡村旅游对村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并注重游客满意度的提升,此外,要提升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村民的环保意识,鼓励村民参与乡村旅游,注重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

  5.2建议

  基于案例地的分析结论,从产业活力、培训力度、经营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提升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乡村旅游业与传统手工业、餐饮业、农业及工矿业融合发展,开拓特色产业营销渠道,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大乡村环保宣传力度,鼓励村民参与生态保护工作,健全参与植被保护与水土保持的奖补制度。

  (2)加强旅游理念与技能培训。强化游客需求优先与可持续经营理念,提升服务质量与专业技能素质,引 导经营者调查不同时期游客的心理诉求和周围省市的旅游产品状况,引领其把握游客的旅游需求,持续彰显旅游资源的地域性优势。

  (3)改善乡村旅游业经营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修缮维护景区,整治村容村貌,完善乡村供电、通信、道路与垃圾处理等基础服务设施。指导经营者利用并制造节庆节日或社会热点,深入挖掘民族民俗文化价值,提供富有特色地域文化与时代文化的旅游产品。积极调研经营者与游客面临的困境,强化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明晰各管理部门权责,健全旅游信息公开平台,完善监管机制,严惩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参考文献:

  [1]张行,梁小英,刘迪,等.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变及情景模拟[J].地理学报,2019(7):1450-14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EB/OL].(2008-10-09).

  [3]甄霖,胡云锋,魏云洁,等.典型脆弱生态区生态退化趋势与治理技术需求分析[J].资源科学,2019(1):63-74.

  [4]吴曼,王丽丽,赵帮宏,宗义湘.农户禀赋异质性与农业契约选择[J].统计与决策,2021(2):172-176.

  [5]于法稳,黄鑫,岳会.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关键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村经济,2020(8):27-39.

  [6]邹统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的乡村旅游机制探讨[J].旅游学刊,2020(10):4-7.

  [7]朱晓翔,乔家君.乡村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三元辩证法视角的分析[J].经济地理,2020(8):153-164.

  [8]吴吉林,刘帅,刘水良,等.张家界农户乡村旅游脆弱性评价与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2020(8):1336-1344.

  [9]廖光萍.基于乡村旅游的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9):199-205.

  [10]VasadzeM.TheroleofagritourisminsustainableruraldevelopmentofGeorgia[J].China-USABusinessReview,2020,19(5):141-147.

  作者:孙泽笑1,赵邦宏1,秦安臣2,朱克西3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