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人工合成小麦在黄淮麦区育种中的利用性评价

时间:2022年01月15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要为了解六倍体人工合成小麦(Synthetichexapliodwheats,SHW)在黄淮麦区育种改良中的应用价值,利用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新引进的5份SHW与普通小麦驻麦305进行杂交、回交,对亲本及BC2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相关指标、籽粒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小

  摘要为了解六倍体人工合成小麦(Synthetichexapliodwheats,SHW)在黄淮麦区育种改良中的应用价值,利用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新引进的5份SHW与普通小麦驻麦305进行杂交、回交,对亲本及BC2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相关指标、籽粒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小麦相比,SHW的株高、小穗数、穗粒数、收获系数和千粒重等是其不利性状,但具有较多的分蘖。SHW的纤维含量、面筋含量、蛋白含量、硬度都比驻麦305高(P<0.05)。BC2的收获系数较SHW显著提升,其产量虽比SHW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仍显著低于普通小麦。BC2的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相对于普通小麦亲本显著提升,仅2018-2019年的BC2-SHW1、BC2-SHW2群体未达显著水平。表明这5份SHW可作为重要的品质改良资源应用于小麦育种中。

  关键词人工合成小麦;回交群体;农艺性状;产量;品质

小麦农业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最初的六倍体小麦是约在公元前8000-公元前5000年由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dicoccoides,AABB)和节节麦(Aegilopstauschii,DD)天然杂交而成的一个异源六倍体,拥有三个不同的基因组A、B和D[1-2]。

  因参与最初杂交的野生二粒小麦和节节麦的供体祖先种数量有限[3-4],加上后来的近亲繁殖、长期的定向选育和少数骨干亲本的使用,导致一些关键的产量、品质、农艺性状、抗性等基因在普通小麦中遗传多样性低,会产生面对当前及今后复杂的生物及非生物胁迫时丧失抗性等问题。国内外学者利用四倍体小麦与节节麦杂交、染色体加倍手段,将粗山羊草及四倍体小麦中的大量优良基因导入了六倍体人工合成小麦中[5-7]。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InternationalMaizeandWheatImprovementCenter,CIMMYT)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用硬粒小麦和粗山羊草品系创制了超过1500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种质[8-9]。粗山羊草的D染色体组遗传多样性高于普通小麦,已证明利用其合成的人工六倍体小麦材料相对于普通小麦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更广泛的抗病性[10-11],同样在品质方面具有多样性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等位基因变异[12],可以为育种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13]。人工合成小麦目前已被多个国家应用于小麦品质、产量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

  我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2003年利用人工合成小麦育成高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川麦42,其产量达6130.00kg/hm2,在四川省区试中2年的平均产量超对照35%。川麦42及其衍生品种的育成使我国小麦育种的途径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说明了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可以成功地将合成小麦的抗病基因和优质基因等有利基因性状转育到普通小麦中,从而选育出抗病性强、优质的稳定的品系[14]。李文才等[15]利用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栽培种小麦杂交构建了2个遗传群体,通过对其株高、单株穗数、穗长、小穗数、穗粒数、产量和千粒重等性状进行分析,证明了人工合成小麦对上述性状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并在其D组染色体上检测到影响上述性状的主效QTL。

  王亚娟以138份人工合成小麦为材料,对其农艺性状、白粉病抗性、条锈病抗性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8份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筛选出抗白粉病种质27份,抗条锈病种质55份,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种质10份,在Glu-A1位点上存在5种变异类型和1种新亚基;在Glu-B1位点上存在13种等位变异类型和5种新亚基;在Glu-D1位点上存在13种等位变异类型和4种新亚基,证明人工合成小麦在农艺性状、白粉病抗性、条锈病抗性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方面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3]。

  王丽敏等[16]对106份人工合成多倍体小麦及其供体种的高分子蛋白亚基组成研究表明,106份人工合成小麦(2n=6x=42,AABBDD)共检测到27种亚基类型,其中Glu-D1位点上的变异类型最为丰富,发现了包含一种未知亚基及新的亚基组合在内的18种不同类型,有不少材料对条锈病抗性优异。

  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研究,抗病性基因定位和遗传分析,品质等方面的分析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利用小麦的近缘属的遗传变异和优良基因资源,丰富现代栽培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13,16-19]。虽然人工合成麦已被证明在抗性、品质等方面有较为突出的优势,然而在丰产性方面与当前的栽培种还有较大的差距,怎样能够较好地利用人工合成麦的有利性状来改良普通栽培品种,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黄淮麦区是我国小麦主要产区[20],因此,明确人工合成小麦重要种质资源在此地区的生长习性及遗传特点,挖掘其有利性状,促进小麦种质资源创新和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利用自主培育的普通小麦驻麦305和5份人工合成麦进行杂交、回交,建立了5个BC2回交群体,通过对人工合成小麦、普通小麦、回交群体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调查和分析,明确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的性状遗传特点,明确其利用价值、有效利用方法,以期能够创制出更多的桥梁材料来丰富现有的种质资源。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yntheticHexaploidwheat,SHW)5份SHW1、SHW2、SHW3、SHW4、SHW5。来源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普通小麦材料驻麦305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弱春性,抗性好,株高较低,丰产性稳定,具有黄淮麦区品种典型特征。本试验以驻麦305为母本,以5份人工合成小麦为父本,进行杂交、回交两次,分别构建了5个群体大小为250株左右的回交群体:BC2-SHW1、BC2-SHW2、BC2-SHW3、BC2-SHW4、BC2-SHW5。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试验站进行(32.59ʹN,114.2ʹE),于2018-2019年,2019-2020年连续两个小麦生长季节,将5份人工合成材料、5个对应回交群体、驻麦305种植在试验田中。试验设置3次重复,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行长2.00m,行距0.30m,株距0.10m,每个重复各材料种植4行,手工单粒点播种植,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同大田生产。

  1.3农艺性状测定

  各材料于收获前进行农艺性状的测定,各重复的每份种质,随机选取20个植株,调查性状包括:株高(plantheight,PH)、穗下节(lengthofthefirstinternodesunderthespike,UIL)、穗下茎(distancefromspiketoflagleafligule,DSL)、穗长(spikelength,SL)、小穗数(spikeletnumber,SN)、穗粒数(grainnumberperspike,GNPS)、单株分蘖(tillernumberperplant,TN)、旗叶长(lengthofflag,LL)、不育小穗数(sterilespikelet,SS)、千粒重(1000-kernelweight,TKW)、收获系数(harvestindex,HI)、生物量(biomassperplant,BMPP)和产量(biologicalyieldperplant,GYPP),为减小误差,生物量和产量以5株为基本单位进行取样统计。

  1.4籽粒品质性状测定所有材料籽粒收获晒干后,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仪(DA7200,瑞典)测定品质信息,包括淀粉含量(starch,%)、纤维素含量(fibre,%)、蛋白含量(protein,%)、面筋含量(gluten,%)、水分含量(moisture,%)、硬度(hardness)、SDS沉降值(SDS,mL)、Zeleny沉降值(zeleny,mL),每份材料每个重复测定5次。

  1.5数据处理全部数据汇总后,利用数据分析软件SAS8.1(SASInstitute,美国)的DUUCAN模块对每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普通小麦驻麦305、回交群体各材料性状做多重比较,显著性a=0.05。利用SPSS26对人工合成麦和回交群体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农艺性状特点

  为明确普通小麦、六倍体人工合成小麦、回交群体后代农艺性状的整体特征,对3种类型材料的农艺性状(株高、穗下节、穗下茎、穗长、旗叶长、生物量)进行调查统计。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驻麦305在各项调查的农艺性状上均表现出差异。人工合成小麦的株高在2年间均显著高于回交群体和普通小麦驻麦305,回交群体相比人工合成麦表现出显著程度的降低。

  穗下节方面:人工合成麦(44.79cm)>回交群体(29.8cm)>普通小麦(26.09cm)。人工合成麦的穗下茎(26.58cm)>回交群体(10.95cm)>普通小麦(8.08cm)。说明株高是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应用时的一个不利因素,与普通小麦杂交后,后代能够显著降低。穗长方面,人工合成麦的穗长(13.80cm)显著长于回交群体(11.05cm)和普通小麦(10.68cm);5份BC2回交群体的穗长与普通小麦之间的显著性表现并不完全相同,除BC2-SHW5的回交群体和普通小麦的穗长有显著差异外,其余4个回交群体的穗长均长于普通小麦,但没达到显著水平,反映出六倍体人工合成小麦材料的穗长是一个较为优良的性状,虽然后代影响不显著,但有正向效应。

  与穗长相似,人工合成麦的旗叶长(24.37cm)显著长于回交群体(20.06cm)和普通小麦(18.26cm);不同回交群体和普通小麦之间的差异性不尽相同,只有BC2-SHW2和BC2-SHW3群体与普通小麦之间的旗叶长度在两年的测量结果达到了显著差异。表明不同的人工合成麦在穗长和旗叶长度方面的遗传类型较丰富,在人工合成麦运用时要注意后代的表现,挑选合适的亲本,此外试验采用的普通小麦驻麦305本身的穗长和旗叶较长,也可能是后代回交群体提升不显著的原因之一。

  人工合成小麦的生物量是258.22g,回交群体是194.94g,普通小麦是163.49g,相对普通小麦,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具有较高的生物量;但除了BC2-SHW2群体在2019-2020年与驻麦305达到显著性差异,其他回交群体与双亲在相应年份未达到显著差异;人工合成麦的高生物量在回交群体中并未充分表现,但不同群体间的变异幅度较大,表明回交群体的生物量性状更趋向于回交亲本驻麦305。

  2.2产量性状特点

  对人工合成小麦、回交群体、普通栽培小麦连续两年的产量相关性状进行调查统计,表明产量、分蘖、小穗数、穗粒数、不育小穗数、千粒重、收获系数等各性状在双亲中均存在明显差异。

  具体分析如下:人工合成小麦的分蘖在两年间均显著多于回交群体和普通小麦。与普通小麦相比,BC2回交群体的分蘖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如2018-2019年的BC2-SHW2、BC2-SHW3,2019-2020年的BC2-SHW4和BC2-SHW5。同时BC2回交群体材料的分蘖在两年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如BC2-SHW2、BC2-SHW3、BC2-SHW4,说明人工合成麦较强的分蘖优势可以应用到普通小麦的分蘖的改良上来,但会受到年际间环境变化的影响。

  人工合成小麦的小穗数(16.06)少于普通小麦(20.21);相比人工合成小麦,BC2回交群体的小穗数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只在2018-2019年的BC2-SHW1,BC2-SHW5,和2019-2020年的BC2-SHW2中未达到显著;BC2-SHW4群体的小穗数比其亲本人工合成麦SHW4显著提升,且与普通小麦无显著差异。人工合成麦的穗粒数(31.84)明显少于驻麦305(50.33);BC2回交群体中,除了2018-2019年的BC2-SHW4群体,其余群体的穗粒数比人工合成小麦亲本有了较大提高。人工合成小麦材料的结实性较普通小麦差,其不育小穗数显多于普通小麦驻麦305;回交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工合成麦在后代中的育性。

  人工合成小麦的千粒重(41.76g)明显低于驻麦305的千粒重(47.63g);回交群体的千粒重相对于人工合成麦实现了有效提升,除了BC2-SHW2在2018-2019年,其他材料在两年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表明这批人工合成麦的千粒重方面虽然较普通小麦低,但通过回交改良,这一缺点可以被克服。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的收获系数(0.21)远低于普通小麦(0.46),在回交群体中得到提升,达到0.32。人工合成麦的收获产量低于普通小麦,回交群体比人工合成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仅在2019-2020年的BC2-SHW1、BC2-SHW5中未达到显著水平。

  2.3品质性状特点

  人工合成小麦和普通小麦驻麦305在品质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具体分析如下: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的籽粒水分含量两年间均显著高于驻麦305,后代回交群体中籽粒水分含量整体提升。蛋白质含量方面,人工合成小麦材料两年间均显著高于驻麦305,后代回交群体籽粒的蛋白质含量(14.62)相对于普通小麦亲本(13.77)实现了提升,仅2018-2019年的BC2-SHW1、BC2-SHW2群体未达到显著水平。

  关于面筋含量,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两年间均显著高于驻麦305,且所有材料回交群体的面筋含量也显著高于普通小麦亲本。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的籽粒硬度较大,回交群体的籽粒硬度处于双亲的中间且与双亲均存在显著差异。淀粉含量上,人工合成小麦均显著低于驻麦305,后代回交群体与普通小麦相比,淀粉含量降低。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的纤维含量较高,5个回交群体中的纤维含量也较回交亲本普通小麦显著提高。

  SDS沉降值方面,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显著高于驻麦305;回交群体中除了2018-2019年的BC2-SHW1群体,其余群体显著高于回交亲本。与SDS沉降值不同,Zeleny沉降值表现为普通小麦驻麦305(31.35%)>回交群体>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且差异显著。总体表明,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驻麦305的品质存在着显著不同,这批人工合成小麦材料在品质方面具有优良的性状,主要表现为高的纤维含量、面筋含量、SDS沉降值、籽粒硬度,且均可不同程度的稳定遗传给后代群体。

  2.4相关性分析

  对人工合成小麦和后代回交群体的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5)表明,株高与穗下茎、穗下节、穗长、旗叶长、分蘖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穗下茎长(0.97)>穗长(0.95)>穗下节长(0.94)>旗叶长(0.85)>分蘖(0.76)。

  说明植株穗下茎、穗下节长,旗叶长、分蘖能力强的植株株高也相对较高。生物量与穗下茎、分蘖、株高、穗长、穗下节、旗叶长、不育小穗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与人工合成小麦的生物量较大相吻合。收获系数与生物量、穗下茎长、株高、穗下节长、旗叶长、分蘖、不育小穗数呈显著负相关,与穗粒数和小穗数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人工合成麦和其后代回交群体中,植株的生物量越大、穗下茎越长,株高越高等的高大植株,其收获系数反而越低。产量与株高、穗下节等农艺性状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了植株过高对籽粒产量不利。

  产量与小穗数、穗粒数、收获系数、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0.64、0.57、0.47。分析认为生物量没有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人工合成小麦的植株较为接近野生型,且脱粒较难,导致收获系数偏低。因此要提高人工合成材料的产量性状,增加小穗数、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和收获系数是有效途径。

  3讨论

  3.1回交方法的利用

  回交可以重建受体背景,后代群体表现出高比率的轮回亲本基因型,同时保留少量供体亲本的染色体片段,从而实现基因的转移。Liu等利用普通小麦莱州953和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Am3杂交并连续回交,建立了一套小麦导入系,检测到了一些农艺性状的QTL位点,多数性状的均值都偏向轮回亲本,并超轮回亲本,认为回交手段进行染色体的导入能有效排除不同遗传背景对基因的干扰,导入系和轮回亲本之间的表型差异是由导入片段引起的[21]。甘斌杰等[22]用矮败小麦不育株为母本,4个普通小麦品种系为父本连续回交3次,衍生出的120份后代群体。

  通过对各群体的不育株、可育株的株高、穗长、千粒重等性状的相关分析,探讨了“矮败”基因回交转育的效应。满强等[23]利用旱地小麦“长6878”为供体亲本、水地品种“济麦22”为轮亲本进行回交,表明BC2后代农艺性状改良效果明显,后代材料在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分蘖数等性状偏向于轮回亲本“济麦22”同时在小穗数、穗粒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单株粒重、千粒重、经济系数等性状中存在超亲效应。川麦38和川麦42及一批具有高产、优质和高抗条锈等特点中间材料就是通过用四倍体小麦和节节麦人工合成利用杂交回交的手段育成的[19]。目前也有研究者正在利用导入系的这一特点进行目标性状基因的发掘和定位[24]。

  本试验也是采用5个人工合成小麦为供体亲本,黄淮麦区主栽品种普通小麦驻麦305为受体亲本,回交两代获得的后代群体,通过对双亲及后代群体的性状调查和测定来进行多性状分析,进而明确人工合成小麦的特点及遗传规律,并达到了试验预期,表明回交手段可以将一些性状稳定遗传给了后代中,与前人研究一致。

  3.2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种质的产量性状利用

  人工合成麦小麦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蕴藏着抗病、抗穗发芽、优良品质等基因,进一步开展小麦高产、抗病、优质育种具有较大的潜力。目前来源于不同粗山羊草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小麦育种过程中[6]。选育出了一批抗性突出的种质资源,此外利用这些人工合成材料还选育了川麦42等小麦新品种[7]。Del等[25]研究表明,在选用的6个人工合成小麦与春小麦的回交群体中,超过80%的株系的千粒重显著高于各自的回交亲本,认为利用人工合成小麦的千粒重优势将成为现代小麦改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本研究的人工合成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的后代群体,其产量相关性状均处于双亲之间。人工合成麦的株高、穗下节、穗下茎、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与普通小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充分表明了人工合成麦与普通小麦之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优异资源的筛选提供了遗传基础。人工合成小麦具有较高的株高、较长的穗长、较强的分蘖能力,较大的生物量等特点,这与之前研究[26]较为一致。

  本研究中人工合成麦的千粒重比普通小麦驻麦305的低,遗传规律是后代回交群体的千粒重处于双亲之间,分析认为可能是因为人工合成麦的亲本选择时只注重了生育期及适应性的问题,没有偏重选择那些千粒重高的材料,且普通小麦驻麦305的亲本千粒重中等偏高。虽然结果与前人研究的人工合成麦的千粒重较高的结果不相同[19],但是其遗传的规律一致,同样也证实了人工合成麦的千粒重性状能够在后代中较好的得以延续。试验所选的人工合成麦材料在产量的形成方面优势并不明显,株高、小穗数、穗粒数等是其不利因素,但是可以利用其较强的分蘖能力和抗性等来作为桥梁改善普通小麦的相关性状。

  3.3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品质性状利用

  小麦育种是一个庞大而又系统的工程,如何协调品质与产量的矛盾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育成的小麦品种中多数为1BL/1R易位系衍生后代,20世纪80年代1B/1R易位系的使用为我国小麦产量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易位系含有黑麦碱,对面筋强度和耐揉性有不利影响,从而造成对加工品质的不良影响,这也是我国育成品种品质较差的一个原因之一[27-28]。汤永禄等[29]通过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yn-CD780与普通小麦品种CY12杂交,分析了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导入对普通小麦品质的影响及其潜在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后代群体的籽粒硬度、籽粒蛋白质含量、降落值、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7个品质参数的平均值都介于两个亲本之间。

  指出人工合成麦Syn-CD780在小麦品质改良上有一定的潜在利用价值。王丽敏等[18]分析了引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106份人工合成小麦,结果表明在利用小麦的野生近源种属合成的这些人工合成小麦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优质蛋白基因,此外,抗性鉴定表明部分人工合成材料对条锈病抗性优异。本研究表明回交群体的品质性状指标处于双亲之间,且多数性状能够与双亲达到显著差异,与前人研究一致,5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在蛋白含量、纤维含量、面筋含量方面,均显著高于驻麦305。

  在籽粒水分含量方面,人工材料显著高于驻麦305。说明试验选用的这5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在品质方面具有优良的性状,与王丽敏、汤永禄[16,29]等研究的结果一致。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的纤维含量(3.40)、面筋含量(39.18)、蛋白含量(15.92)、硬度(53.94)均比驻麦305高。提示我们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是重要的种质资源,向普通小麦中转育这些优质蛋白基因,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小麦品质育种的效率,选择那些含优质亚基及抗性好的亲本应用于小麦育种,有望得到兼具抗病性与优良品质的品种。

  3.4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原因

  满强等[23]通过对回交二代后代群体的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分蘖数、小穗数、穗粒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单株粒重、千粒重、经济系数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指出在回交群体中,单株粒重与单株生物学产量、分蘖数、穗长、千粒重、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本研究中籽粒产量与小穗数、穗粒数、收获指数和千粒重存在显著正相关结果一直,但产量与株高、生物量等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分析原因是人工合成小麦的较高株高和生物量,以及收获系数低下,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出现。蒋进等统计了2008-2018年四川省审定的100个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的提高是穗粒数提高的结果,植株过高和生育期过长对产量的形成不利,而千粒重与籽粒产量相关不明显[30]。

  DelBlanco等研究认为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系数明显高于二者间的相关系数,主要由于其他间接负作用所致,指出人工合成小麦的千粒重优势将成为小麦改良有效的途径之一[25]。孙婷[31]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栽培品种杂交,杂种后代中株高与分蘖数、每穗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单株产量、穗长、穗轴节间长、颖壳强度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分蘖数与杂种后代的穗长、每穗小穗数、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些提示我们能够在后续育种后代中选育出农艺性状优良的分离类型。

  4结论

  连续2年对5个新的人工合成小麦及其与普通小麦驻麦305回交群体的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明确了株高、小穗数、穗粒数、收获系数等是人工合成麦的不利因素,但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纤维含量、面筋含量、蛋白含量、硬度均比普通小麦驻麦305高,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

  后代回交群体株系中将人工合成六倍小麦的高分蘖力、高生物产量、高蛋白含量、高面筋含量和普通栽培小麦的多花多实特性、矮秆特性、高收获系数等性状实现了聚合,证实人工合成小麦在黄淮麦区可作为中间材料加以利用。但我们这项研究还存在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如选用的人工合成群体偏小,未进行多年的跟踪调查、抗病性情况未做鉴定分析等。接下来我们将拓宽对材料的抗病虫性、抗旱性、抗穗发芽性、光合性状、灌浆情况等性状的调查,深入对优异性状基因的发掘和定位,探索在品质改良方面的遗传规律,进一步明确人工合成小麦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董玉琛.小麦的基因源.麦类作物学报,2000,20(3):78-81.

  [2]肖静,田纪春.小麦(T.aestivumL.)D基因组的研究进展.分子植物育种,2008(3):537-541.

  [3]LagudahES,AppelsR,McNeilD.TheNor-D3locusofTriticumtauschii:naturalvariationandgeneticlinkagetomarkersonchromosome5.Genome,1991,34:387-395.

  [4]TalbertLE,SmithLY,BlakeNK.MorethanoneoriginofhexaploidwheatisindicatedbysequencecomparisonoflowcopyDNA.Genome,1998,41:402-407.

  [5]李俊,魏会廷,胡晓蓉,等.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揭示“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遗传差异.西南农业学报,2007(2):305-312.

  [6]张颙,杨武云,胡晓蓉,等.源于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42主要农艺性状分析.西南农业学报,2004,17(2):141-145.

  [7]廖杰,魏会廷,李俊,等.川麦42遗传背景中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的SSR标记检测.作物学报,2007,33(5):703-707.

  [8]Mujeeb-KaziA,CanoS,RosasV,CortesA,DelgadoR.Registrationoffivesynthetichexaploidwheatandsevenbreadwheatlinesresistanttowheatspotblotch.CropScience,2001,41:1653-1654.

  作者:宋全昊1,2金艳1宋佳静1白冬1赵立尚1陈杰1朱统泉1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