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时间:2020年08月18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要:唯物史观的两重逻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推进有着密切的联系。生产方式变迁提供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人的意识的转变演进在每一阶段上提供了人的发展与自我实现的现实形式,这两重逻辑线的交叠催生出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对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生态

  摘要:唯物史观的两重逻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推进有着密切的联系。生产方式变迁提供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人的意识的转变演进在每一阶段上提供了人的发展与自我实现的现实形式,这两重逻辑线的交叠催生出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对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把握其实施路径,厘清其与社会进步、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双向统一。

  关键词:唯物史观;两重逻辑;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生态文明

  一、生产方式变迁逻辑与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发展的走向,将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大工业生产方式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马克思理论抽象出的工业生产方式的先行者英国资本扩张的历史逻辑,是后德国当前的社会现实和前工业化国家的未来愿景。事实上,这是将人类历史分为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期,以及马克思所处的年代没有出现过的后工业化时期,这一历史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发展阶段。

  在前工业化时期,人类处于资源富足,环境良好,人口较少的社会背景下,生产方式以农耕细作作为主,这种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与强大的自然资源相比,则是微不足道的。到了工业化时期,随着西方工业化达到其最高成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贪婪无度,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人类干预自然,将自然资源变换为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这一生产方式所带来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使人类面临发展困境,人们开始关注人与自然之间联系。后工业化时期,人们依靠信息和网络,致力于发展服务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生产方式由经济型向绿色型转变。因而,生产方式的变迁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有着不可忽略的联系,从前工业化时期的自给自足,到工业化时期的盲目开采,再到后工业化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这都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由一步一步的变迁所催生出的。

  二、人类意识转变逻辑与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把人的发展理解为一个从“自然人”到“主体人”,再到“生态人”的辩证否定过程。“自然人”是完完全全将自身至于自然之中的纯粹的人。在这种状态下,自然对人类(社会)来说居于主导地位,相应地人如同“奴仆”慑服于自然界。由于当时特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尽管人类(社会)也曾有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主观夙愿和客观尝试,可是改造结果微不足道。于是,人类在实践上别无选择,在理论上解释和说明自然现象束手无策。总体上说,因为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社会结构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基本上还是相适应的,所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处于不自觉的原始和谐共生之中,在这一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无从谈起。

  “主体人”将人视为万物“绝对的主人”,将自然视为人类的奴隶,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平等化。在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驱动下,人类实现着对自然的奴役、掠夺和霸占。然而,随着劳动、科技与消费的异化及其导致的人的物化和“单向度”,貌似的主人变成虚幻的主体,在后现代哲学语境中真正的主体已死。人们沉溺在舒适安逸的富足状态中,丧失了内心的批判性和否定性。此时,人类并没有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反而使两者之间的冲突更加激化。结果是,人类无数次的遭受自然界的加倍报复和日益增长的统治,此时生态文明建设得以萌芽。这一切促使人类抛弃人是自然“绝对的尺度”的粗暴而无望的企图。

  “生态人”是体现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当代人格的现实形式,是人在高级社会发展阶段上向自然人的自我回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之一。自然在主客体分化数百年后实现了人道化的“真正复活”。印籍学者萨拉•萨卡就曾提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的道德素养决定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了生态的发展,有必要在全社会培育具有生态道德意识的新人。此时,人与自然实现了唇齿相依、形神一体的共生性联姻。人即自然,自然即人。可以说,“生态人”是作为大地之子的对以往生命迷途的诀别,是浪子带着罪感回归后与大地之母的拥抱。

  三、生态文明建设践行路径的唯物史观分析

  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要扬弃传统生产方式,实现发展方式生态化。发展方式的生态化主要表现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应当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同时,还应当注意到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基本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强调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国家既要追求“代际”公平,也要重视“代内”公平;二是持续性原则,要求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大自然进行利用。

  同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应考虑到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除此之外,利用自然资源时,要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回收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及时处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是共同性原则,要求在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时,我国应当加强与他国间的合作,合力解决生态危机。四是阶段性原则,强调国家应当立足于自身国情,正确看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承担的不同的生态责任,努力完成生态目标。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环境与发展二者调适到一个平衡的位置,我国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一个绿色、光明的未来。

  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应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大力培养“生态人”。对“生态人”的培养关键在于建构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全社会要改变过去随意占用自然资源、无偿占有的错误观念,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载体。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倡导符合自然界运行规律的生产模式、理念与结构,将无节制开采资源求发展的路径彻底转变;加大对绿色科技的财政投入力度,使得节能减排技术得以进一步发展,为人类造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管理和监督职能,使资源在阳光下得以有序、高效、透明的开发和利用。除此之外,内在想法和观念也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有必要采取多种方式培养自己的环境意识。

  例如,人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观看公益宣传片和公益广告,了解目前生态环境的现状,树立作为一名生态人想要建立一个完美社会的远大理想;也可以通过主动参与政府和社会组织举办的各种环保活动的方式,深入了解人与自然关系;还可以亲自到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进行参观,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发扬作为一名生态人立足实际、勇于实践的优秀精神。人们只有正视环境与自身之间的关系,主动成为生态人,整个社会才能形成有利于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风气。

  生态论文投稿刊物:《中国生态文明》(双月刊),创刊于201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中国环境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综合性期刊。

  四、结语

  在未来时代,社会将以绿色、循环以及和谐作为建设的准则,此时,在物质财富和人类发展高度统一的基础上,人类的实践、活动方式将逐渐走向科学化和合理化,人类与自然终将实现和睦相处、共生共荣,人与人本身也终将摆脱异己力量的支配,得到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崇富,李建平. 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2]孙麾,郝立新. 唯物史观与中国问题[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干成俊.解读唯物史观的四重视域[J].哲学研究,2011(6): 48.

  [4]肖琳.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生态文明[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4-35.

  [5]郇庆治. 生态文明理论及其绿色变革意蕴[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5): 169.

  作者简介:吴妙馨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