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推进甘肃成县核桃产业融合发展的分析思考

时间:2020年06月19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核桃产业是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极具代表性的特色产业,本文以核桃产业融合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产业融合和特色农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为理论依据,分析该地核桃产业的现状并

  摘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核桃产业是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极具代表性的特色产业,本文以核桃产业融合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产业融合和特色农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为理论依据,分析该地核桃产业的现状并探索其融合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促进成县核桃产业融合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关键词:产业融合;核桃;问题建议

天津农林科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全面实施,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进行一场意义深远的产业革命。乡村振兴日益成为学术界和业界研究的焦点。陇南市成县的核桃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为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成县乡村经济近年发展仍然存在问题。需要结合当地的农业特点及实际状况分析核桃产业链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拓展核桃产业链使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拉动点。

  一、成县核桃产业现状分析

  (一)成县核桃种植情况

  成县核桃种植基地面积达51万亩,农民人均种植核桃50余株,核桃产量5417.7万吨,实现产值4.2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到1882元。成县栽植核桃树1100万株,成县以清香品种核桃种植为主,其中通过核桃嫁接改良,使核桃良种率达到80%左右,可结果核桃树占比60%。成县是全国核桃重点生产县,是全国核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是“中国核桃之乡”。

  成县逐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城关至纸坊、城关至宋坪、城关至黄渚、城关至二郎的四条万亩核桃林带,辐射带动全县17个乡镇245个行政村,实现了核桃适生区全覆盖。目前,已发展核桃“两化”示范村32个,创建提升核桃丰产示范园66个,发展核桃专业村200个,形成了11条万亩核桃林带。现有的核桃种植规模为自身的产业融合扩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核桃加工业发展情况

  成县有2家核桃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核桃5000吨,实现加工产值2亿元。成县核桃加工业主要产品为核桃仁。“六个核桃”在成县建有核桃贮存基地,为成县核桃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现有加工企业少,与核桃种植户的联系弱,一二产业有脱节发展趋势。

  (三)核桃关联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核桃产业的产品仅仅局限于初级加工,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核桃产业的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链较短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较差。未起到经济带动作用。成县的旅游资源丰富,当地的游客承载量也较强,但旅游服务业起步较晚,比重小,相关服务业不完善,由此并未与核桃等相关农产业产生融合效应。

  (四)成县核桃产业融合发展情况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得知现有核桃种植面积广,规模可观,为后续核桃产业融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规模基础;但由于加工产业发展落后,相关企业少,规模小,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导致核桃种植户对当地合作社及加工企业认同度低,合作规模小。且核桃销售的途径较窄,电子商务与核桃的合作的条件较为苛刻,当地的生产水平并未达到电商要求,因此核桃产业的产业链较短。

  二、成县核桃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成县的农村产业发展仍然停留在提供较低阶段,产品深加工不足,农业生产的科技化水平比较低并且还有较多的问题还没有被充分的解决,导致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时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进而产业融合推进较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核桃产业作为当地优势产业也一样存在如上问题。下面做展开说明:

  (一)融合主体实力不强,融合条件不足

  目前成县农业经营主体发育缓慢,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带动能力不强。虽然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但具有较强实力的经营主体较少。很多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结构简单、管理粗放、经营能力不强。农户种植销售零散,参与融合的能力较低;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松散,带动能力差。先进技术渗透力不够,经营方式大多处于生产导向型,消费导向型不足,产业之间互联互通性不强。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农户通常与企业是机械对接的关系,由于当地核桃种植户往往是价格接受者,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并且对当地加工产业的认同低,常以自我寻找销售出路为主,每年仅有少数几家与当地合作社和加工企业联合销售。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规模小、层次浅

  2019年,笔者实地调研发现,成县目前存在的核桃产品加工企业共2家,包括一家省级龙头企业——陇南市华龙恒业有限公司,一家市级公司——成县宏远农特产品公司,两家公司主要加工核桃仁,核桃仁年加工能力为5000吨。从农产品的加工企业角度来看,农产品的生产方式主要为初级农产品,并且农产品的加工仍以初加工为主,产业链较短、层次浅、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由于加工企业规模小、加工层次浅,导致农业系统内部不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农产品的加工规模与农产品的产量不相匹配。无法产生与产业数量相匹配的规模效应,由此也无法产生良好的品牌效应增加公众对当地核桃产品的认同度。

  (三)金融扶持核桃产业的力度不足

  通过走访,我们发现金融服务成为制约成县核桃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金融逐步发展,通过奖励、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合作关系,但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

  1.从于加工企业角度,成县当地的核桃产量明显供大于求,但是资金的缺乏,加工企业难以增加加工产业的机械化设备,从而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2.对于农业经营主体尤其是小农户,当其有资金需求的时候,大多会向周边亲朋好友借贷,向金融机构借贷的比例较低,而且借贷金额也不高。受传统观念限制,加上没有有效的抵押物,农户虽有借贷需求,但实际上向金融机构借贷的规模不大。农村融资成本高、融资抵押方式单一等融资问题,制约了产业融合主体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

  (四)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合作方式简单

  产业的融合发展并不是简单的一产连接二产连接三产,而是通过资本和先进要素的融入加强村企合作。但由于产业融合的发展,参与的主体越来越多,出现利益分配复杂化的现象。目前成县尽管发展了一些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如“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与农户经济利益的联系并不紧密。

  在这些组织中,农户通常只是和企业机械对接,农户依然是价格接受者,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没有使利益充分联结。也由此导致了农民不愿意将核桃卖给合作社和加工企业,宁可分散寻找销售的渠道,而加工企业无法在当地收购原材料,和买进外地核桃导致生产成本增加,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大,恶性循环势必导致当地核桃产业无法进一步扩大融合发展规模。

  三、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加强农户与合作社、企业合作多元化产业融合要做到农户、企业、合作社、商业资本多方利用自身优势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为了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户对合作社和加工企业的认识和认同,合作社作为农户和加工企业之间的纽带,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核桃中种植户间多多宣传关于合作社的存在意义,开拓种植户的思想。多方支持商业资本进入核桃产业市场,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兴办相关农贸公司,解决农户销售难、利润小的难题。促进核桃产业链上下延伸,拓展产业范围。

  (二)建立核桃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为了更好地达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不断完善与创新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提高农户的生产收入。要在产业区域中深挖资源潜力,将各方的优势资源进一步扩大,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联动的产业体制结构。强化加工企业的社会责任,让农户与合作社和企业形成新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命运共同体。在多方合作中,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实现资源的更好利用。农户加强种植能力,合作社加强业务能力,企业增强产品优度与影响力,形成一个高效完整的经济链条,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

  (三)加强电商服务,打造品牌效益政府进行招商引资,让有能力的电商企业进驻核桃市场,加大核桃鲜果市场及衍生物市场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成县核桃。拓宽销售渠道,培养一定的消费群体,让核桃的销售变得多元化。在当今时代,电商销售逐渐取代传统的销售模式,让成县核桃走出去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刘燕平.甘肃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8(04):77.

  [2]刘清.程勤阳.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认识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17(03):43-46.

  [3]袁宇彤.产业融合背景下蒲县核桃产业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8.

  [4]陈冠男.陕西陇县核桃产业化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5]王田利.甘肃文县五招做大核桃产业[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8(01)

  作者:常明阳彭齐欢胡珂松杨晨蔡祺凌

  农林方向论文投稿刊物:天津农林科技(双月刊)创刊于1948年,系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天津市农业局主管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天津市创办最久的专业期刊之一。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