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乡村康养产业的空心村发展模式研究

时间:2020年04月22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要:空心村由于其人口松散、土地荒芜、老龄化加剧、乡俗渐失等突出问题,以及闲置宅基地多、生态基质好、投资成本

  摘要:“空心村”由于其人口松散、土地荒芜、老龄化加剧、乡俗渐失等突出问题,以及闲置宅基地多、生态基质好、投资成本小、政府支持力度大等突出优势,成为乡村振兴的关注重点。以潘内村“蕴梦仙居”项目为例,探讨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结合乡村康养产业的空心村发展模式振兴空心村的实现条件、优势和挑战等问题研究发现,该模式对空心村资源、养老者素质、投资方实力和政府配合等参与方都具有一定的要求。该模式一方面具有多方共赢、风险共摊、成本低、效益高、可复制性强等优点,对我国的空心村振兴、精准扶贫和农村土地改革都具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准入门槛高、客源招募困难、多方协调管理困难、资金周转周期长、缺乏配套服务等挑战。

  关键词:空心村;乡村康养产业;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养老

乡村振兴

  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为了实现解决“三农问题”的目的,相关研究者们通过结合国外相关经验和国内具体情况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实践,以使农村更快更好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空心村”往往比较贫困,是精准扶贫的攻坚点、乡村振兴的难点,也是农村土地改革的重点,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目前对它的形成原因、呈现的特点、造成的影响和治理的难点等都有较为全面的研究[1],但对其解决方式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比较宏观的改造意见层面,具体的可实施层面的解决方式的研究比较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乡村康养产业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形成生态环境优越的多方共赢体系[2],是结合乡村振兴与健康养老的新思路。本文以潘内村“蕴梦仙居”项目为例,从投资者的角度切入,探讨结合乡村康养产业的空心村发展模式振兴空心村的实现条件、优势和挑战等问题。

  1空心村的界定

  “空心村”一方面是指村庄的外在环境中的外围住宅快速增长,而村内住宅闲置荒废的村子;另一方面是指村庄的内在居民中年轻劳动力大量向外转移,村内老人、妇女和儿童比例大大升高,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口急剧下降、土地资源浪费、农业方面应有的设施落后,农产品脱离市场需求等现象严重的村子[3]。从政府、企业、个人的产业投资对象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空心村普遍人口结构不合理(老幼居多)、土地荒芜(缺乏劳动力耕种)、老龄化加剧(老一辈日渐衰弱)、乡俗渐失(农村风俗受城镇化影响在消失),存在老龄化、医疗落后及与城市脱节等现象明显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有闲置宅基地多(居住人口减少)、生态基质好(污染少环境好)、投资成本小(资源竞争力度小)、政府支持力度大(乡村振兴背景)等突出优势。

  2乡村康养产业及其发展

  以乡村康养产业为支柱的养老特色村作为乡村资源利用的创新形式,起步于杭州临安等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自身特色,成为未来城市养老的新趋势[4]。乡村康养产业是包含旅居养老和乡村康养旅游的乡村养老产业,是紧跟乡村振兴战略,并集医养结合、产业链形式和“互联网+”形式三种模式为一体的产业,能加快乡村养老产业发展,有助于破解难题,实现精准扶贫和实施乡村振兴计划,具有生态、人文和成本等多方优势[5]。

  2.1养老产业

  养老产业是以老年人为对象,以满足高层次生活和文化需求为目标,向老年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民间营利事业活动的总称[6]。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按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确定的标准,我国已进入严重老龄化社会。

  在此背景下,关于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备受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赵万里、李谊群等学者将我国现有养老服务模式分为养老院的养老服务模式、社区居家的养老服务模式、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产业链形式的养老服务模式、“互联网+”形式的养老服务模式等[7]。常见养老模式各有不足,居家养老缺乏专业服务[8],社区养老缺乏医护服务体系,养老院养老资源紧缺,机构养老收费与服务难以均衡,医养结合养老尚未成熟[9]。

  2.2旅居养老

  根据我国颁布的《旅居养老服务机构评价标准》,旅居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常住地区以外的城镇居住和旅游,单次超过15天,在此过程中享受各种适老的服务和养老的生活方式。旅居养老主要有乡村田园旅居、度假酒店公寓、换住旅居、文化艺术旅居、医疗康体旅居等多种模式[10]。

  2.3乡村康养旅游

  近年来,在倡导“绿色生活”的大潮下,融合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老年旅游的乡村康养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乡村康养旅游是指依托适宜的自然地理条件,回归生态景观良好的乡村,在空气、水质、食物、生活节奏等休闲养生需求满足的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文娱、度假、疗养、保健活动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1]。

  3潘内村“蕴梦仙居”康养旅游项目介绍

  ①潘内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共有23个村民小组。“蕴梦仙居”项目所选的两个自然村落为“西遼”与“坑头”,位于去往仙公山的必经之路的半山腰上,距马甲镇镇区约3km,距仙公山风景名胜区约2km。区域风景与环境优渥宜人,但村落空心化较为严重,留守居民多为耕作的老年人,两个村子均有一定面积的耕作状况良好的水田与梯田,共有约50余栋房屋,但空置率较高。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意识较强;村子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包括畲族乡村文化、红色革命遗址以及相关旅游性的可利用资源,等等。“蕴梦仙居”项目是围绕潘内村西遼与炕头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项目运营诉求,力图打造的一个集畲族文化、闽南市集、休闲疗养、农事体验、亲子研学等主题特色内容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主要吸引低龄养老者与城市2小时生活圈的客源,包括城镇老年群体、都市白领以及青少年等。

  “蕴梦仙居”项目是典型的结合乡村康养产业的空心村发展模式,是“空心村资源+投资者运营”合作共赢的基本模式,但又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它通过采用“股权众筹”的方式,投资方、养老者、空心村的留守村民和村集体共同成立集体农庄(代替“开发企业”),充分利用空心村的闲置农地、房屋等资源,将其打造成为一个真正让养老者、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为一体,能够实现“精准扶贫”目标的疗养型田园综合体。相比较于纯开发的田园综合体模式,结合乡村康养产业的空心村发展模式开发的田园综合体则具有以下特点:(1)村民、村集体与疗养者利益一致,能够形成有效、有机与强粘性的整体,多方互利共赢;(2)众筹资金替代开发企业的资金,劳力成本更低,农产品附加值更高,销路与价格有保障;(3)能够实现精准扶贫,集农业、文旅、社区为一体综合发展。

  4讨论与结论

  4.1模式实施要求

  从“蕴梦仙居”项目可以看出,结合乡村康养产业的空心村发展模式对空心村资源、养老者素质、投资方实力和政府配合等参与方都具有一定的要求:(1)空心村须交通便捷、生态优良;(2)养老者是适龄退休的、仍处于身体与精神层面较为健康老龄人群(年龄段在55-75岁的低龄老人)为宜;(3)投资方资金雄厚,具有相关专业背景;(4)当地政府在政策方面的高度支持。

  4.2模式实施优势

  这种空心村发展模式,使投资方、养老者、留守村民和村集体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商业利益共同体,具有以下优势:(1)多方共赢。参与的多方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可有效避免和消除后期运营矛盾或隐患的产生。(2)风险分摊。各方联合,风险分摊,各方风险均大大降低,项目抗风险性更强。(3)成本低,效益高。相较于开发企业的人员聘用成本高、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与特色旅游引流费用高等特点,该模式因其农产品优先满足集体农庄参与者、养老者家庭以及其他参与者,在销售渠道与成本上更具优势。(4)可复制性强。相较于由开发企业进行出资的重资产型模式,该模式所需资产更轻,模式复制性更强。

  4.3模式实施面临的挑战

  结合乡村康养产业的空心村发展模式优势明显,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准入门槛高。该模式对空心村资源、养老者素质、投资方实力和政府配合等参与方都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2)客源招募困难。一方面因为模式本身还在探索阶段,落地不易;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对养老者素质要求较苛刻,而该类养老者的养老模式选择是最多的。(3)多方协调管理困难。多方参与者形成利益共同体优点明显,但同时如何协调管理多方参与者,如何进行责任划分与利益分配等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4)资金周转周期长。该模式的实施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等,从建成到盈利需要的时间较长,对多方参与者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5)缺乏配套服务。养老产业的很重要的考量标准就是医疗等配套服务,该模式在这一方面需要作出专门的规划与配套建设。

  4.4结论

  总体来说,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结合乡村康养产业的空心村发展模式是同时解决空心村发展问题和健康养老问题的一个创新思路,对于我国的乡村建设、精准扶贫及土地改革具有借鉴意义。但该模式尚未发展成熟,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欠缺,离真正落地实施并且可持续发展下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姜绍静,罗泮.空心村问题研究进展与成果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6):53-60.

  [2]刘新,邓云芳.田园康养的精准脱贫: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与康养产业的创新融合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2).

  [3]黄娱隽.农村空心化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7.

  [4]李王鸣,方园,祝立雄,等.乡村资源的健康养老利用现状研究:基于杭州养老特色村的调查[J].建筑与文化,2017(8):25-27.

  [5]吴正金.乡村养老产业发展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3).

  [6]田香兰.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比较研究:以日本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为例[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1-37.

  建筑方向论文投稿刊物:建筑与文化主题鲜明,视角独特。对话政府高官、建筑大师、企业精英等权威人士,剖析国内外重要建筑文化现象与事件,展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规划设计作品,传递业界最前沿的学术思想,探讨城市与建筑的文化内涵,推介中外建筑文化的最新资讯等。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