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天水苹果三种生理性病害调查及防治措施

时间:2019年12月14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1 病害调查 1.1 调查地点 调查的果园地点涉及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甘谷县、秦安县、武山县、张川县,共计26个乡镇66个村,果园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苹果园,树龄5~20年生。调查的苹果贮藏果库地点为天水市果树研究所果库,调查的主要品种为天汪一号

  1 病害调查

  1.1 调查地点 调查的果园地点涉及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甘谷县、秦安县、武山县、张川县,共计26个乡镇66个村,果园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苹果园,树龄5~20年生‍‌‍‍‌‍‌‍‍‍‌‍‍‌‍‍‍‌‍‍‌‍‍‍‌‍‍‍‍‌‍‌‍‌‍‌‍‍‌‍‍‍‍‍‍‍‍‍‌‍‍‌‍‍‌‍‌‍‌‍。调查的苹果贮藏果库地点为天水市果树研究所果库,调查的主要品种为天汪一号、首红、俄矮等元帅系苹果‍‌‍‍‌‍‌‍‍‍‌‍‍‌‍‍‍‌‍‍‌‍‍‍‌‍‍‍‍‌‍‌‍‌‍‌‍‍‌‍‍‍‍‍‍‍‍‍‌‍‍‌‍‍‌‍‌‍‌‍。

病虫害

  1.2 调查方法

  1)树体调查。采用随机调查,每片果园调查苹果树为20株,调查记录每个苹果园的品种、树龄、发病株数、病果率和管理方式等。

  2)土壤样品采集与检测。苹果不同于大田作物,果园施肥绝大多数为穴施、沟施等方式,施肥相对集中。于2018年10月下旬,通过科学布点、合理采样,在果园中隔行选出5株试验用苹果树,每树在树干半径1 m范围内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取土1份,深度为60 cm,将所有土样均匀混合,用四分法将土样分至约500 g,装入土样袋放入标签,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参照《土壤样品采集制备技术规程》检测pH值、有机质含量。

  3)采收期果实发病率调查。2017年10月10对各个果园的果实进行调查,每个果园分别调查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果实各10个,以确定苹果苦痘病的发病率。

  4)贮藏期果实发病率调查。2017年10月苹果采收后,入库前收集同一果园的苹果,挑选300个未发生苹果苦痘病果实,贮藏至2018年3月进行调查。2018年3月20—23日,在天水市秦州区和麦积区不同冷库调查虎皮病的发生情况。

  2 调查结果分析

  在2017—2018年间,通过对苹果生长期和贮藏期的生理性病害种类、发生范围、危害程度等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显示,天水地区发生的生理性病害有10余种,2017-2018年在生产上危害严重的有苦痘病、黄化病、虎皮病3种。

  2.1 苹果苦痘病 苹果苦痘病在天水两区五县苹果园普遍发生,危害较重,是生产中发生的主要生理性病害之一。天水地区8月上旬始发现病果,此后病果不断增多,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盛发期,9月中旬采收后常温存放和气调库中存放的果实也会出现病斑。本病害主要由果实缺钙引起,在果实接近成熟期发生,多发于果顶萼洼周围。病斑直径在6~12 mm,初期果面出现暗红色斑块,表皮以下组织变褐、絮状,味苦,之后斑块变色下陷形成褐色斑,后期易受果腐病菌侵染,有的在果肉内部也发生褐色海绵状病变。

  1)生长期。①土壤理化性质。通过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发现,pH值在7.93~8.35、有机质含量在10~18.6 mg/g的果园,苹果苦痘病发生较轻。pH值在8.35~8.7、有机质含量在5.6~9.9 mg/g的果园,苹果苦痘病的发生较重。②树龄树势。调查管理水平基本一致、品种相同、不同树龄的苹果苦痘病的发病情况发现:10年生以上树龄果园发生苹果苦痘病最重,发病率达25% ;6~8年生果园次之,发病率达12%;4~5年生果园发病最轻,为1%。③管理水平。在树龄和立地条件基本一致而管理水平差异较大的果园,调查苦痘病发病情况发现:管理粗放、树势衰弱、夏季修剪不到位、树冠郁闭的果园发病重,病果率为35.3%;而管理精细、树势健壮、进行过夏剪、通风透光良好的果园发病较轻,病株率为8.9%。

  2)贮藏期。①贮藏温度。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调查了冷库贮藏与常温存放对苹果果品苦痘病发病情况的影响。调查发现,苦痘病在冷库贮藏下发病率与贮藏温度有一定关系,贮藏温度高,发病率也高,反之发病率低。冷库中贮藏期温度在-1~3 ℃,苹果苦痘病发病率为1.3%~2.7%。而在常温下存放的苹果苦痘病病果率则达到8.0%。②果实大小。于2018年9月25日,在天水市果树研究所果库,调查元帅系品种不同大小果实苦痘病发病情况发现,果个在250 g以上的果实苦痘病发病最重,为14.0% ,果个在180~250 g的果实苦痘病发病较轻,为8.0%。果个在100~150 g的果实苦痘病发病最轻,为3.0%。

  2.2 苹果黄化病 缺铁引起的叶片黄化病在天水市两区五县苹果园普遍发生,危害较重。天水地区苹果缺铁性黄化病5月中旬新梢长出后开始发生,发生部位多在新梢顶部,叶色由淡绿变成黄色,仅叶脉为绿色,此后随着新梢的生长黄化加重,发生严重的叶片变为白色,叶片由黄变为淡绿,发病重的叶片呈黄白色,病叶变小,叶片边缘开始出现褐色焦枯斑,严重时整叶焦枯脱落。

  通过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发现:pH值在7.93~8.35,有机质含量在10~18.6 mg/g的果园,苹果黄化病发生较轻;pH值在8.35~8.7,机质含量在5.6~9.9 mg/g的果园,苹果黄化病发生较重。

  于2017年6月中旬,调查进行过大水漫灌、滴灌和未灌水果园苹果苦痘病发病情况发现,大水漫灌的果园平均病株率为19.1%,滴灌果园的平均病株率为10.0%,未灌水果园平均病株率为11.6%。

  按天水地区不同土壤类型,调查红土、沙壤土、黏土黄化病发病情况发现;红土果园发病最重,病株率达39.2%;其次是沙壤土,病株率为15.8%;黏土发病最轻,病株率为6.7%。

  2.3 苹果虎皮病 苹果虎皮病是天水地区苹果贮藏期病害发生最为普遍的病害种类之一,在天水地区贮藏苹果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始发现虎皮病病果,此后病果不断增多,3月上旬为盛发期,出库后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市场销售。该病发病初期,果皮变淡褐色不规则块状,之后变为褐色至暗褐色,微凹陷。果皮下层细胞也变为褐色,但病斑不深入果肉。发病严重的果实果肉发绵,稍带酒味,病皮可以剥下,病果很易腐烂。虎皮病发病初期病斑较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病斑面积扩大,严重时病斑连成大片,甚至遍及整个果面。

  1)采收时期。于2018年3月20日,在天水市果树研究所冷库中,分别对不同采摘时期苹果虎皮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采摘时间最早(2017年9月10日)的苹果虎皮病发病最重,为4.0%;采摘时间在2017年9月25日的苹果虎皮病发病较轻,为2.0%;而采摘时间较晚的(2017年10月10日采摘)的苹果虎皮病发病最轻,为1.3%。

  2)贮藏温度‍‌‍‍‌‍‌‍‍‍‌‍‍‌‍‍‍‌‍‍‌‍‍‍‌‍‍‍‍‌‍‌‍‌‍‌‍‍‌‍‍‍‍‍‍‍‍‍‌‍‍‌‍‍‌‍‌‍‌‍。于2018年3月21—23日,在天水市秦州区和麦积区13个不同的冷库中调查发现,虎皮病发病率与贮藏温度有一定关系。贮藏期最高温度在2~3 ℃的冷库,苹果虎皮病发病率较高,为2%~5%;而库体最高温度在0.5~1.5 ℃的冷库,虎皮病发病率较低为0%~1.3%。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秋施基肥 果园于秋季果树落叶后、11月上旬进行全园深翻,全园深翻的深度为30~ 40 cm。耕翻的同时全园增施有机肥和微肥,施肥时,以树干为中心,从树冠投影处开挖两条沟,将有机肥和微肥混匀后施入沟中,然后回填。有机肥为生物有机肥,每亩地施用量为150~200 kg,微肥为复合肥料,每亩地施用量为90~120 kg。对于发生缺铁性黄化病的果园,施用有机肥时混施锌铁肥,锌铁肥和有机肥按照1 ∶ 20的质量比充分混合以后,埋施于病树根部,每株施用1~2 kg。

  3.2 生长季节管理 在3月上旬开始进行果园灌水,每株树灌水量达到50~75 kg。5月上旬进行果园行间种植绿肥植物,可选择箭舌豌豆或三叶草中任意一种。6月上旬进行第2次灌水,每株树灌水量达到40~50 kg。6月下旬开始夏剪,对直立枝、徒长枝采用拉枝、扭梢、疏枝、摘心等措施,增加通风透光性。

  3.3 花期喷施叶肥 在花期进行疏花,保留中心花,疏除边花,每隔15~20 cm留1朵花。落花后15天开始进行疏果,疏除小果、畸形果、病虫果,控制结果量。落花后10~15天,采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全树喷施黄腐殖酸生态钙1 200倍液或全能钙800倍液的高钙液肥,每隔10~15天喷施1次,共喷施3~5次。每株施用量为2~3 kg,药液湿润叶片表面且不下滴药液为宜。

  3.4 冻害补救措施 在每年3—4月份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注意冻害发生,发生冻害前利用智能烟雾器、防霜机和人工熏烟等方式进行霜冻预防。冻害后立即停止疏花,发生较重果园应采取各种方法灌溉,缓解树体冻害对树体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喷施尿素 0.3%~0.5%、硼砂0.2%~0.3%、碧护或其他叶面肥料进行叶面、花朵喷雾,充分保留和利用边花、晚花、弱花和腋花芽花坐果。幼果坐定后进行精细疏果,选留果形端正、 果个较大的发育正常果,疏除弱小、畸形、冻害霜 环果。此外需及时防治金龟子、蚜虫、花腐病、霉心病、黑点病、腐烂病等危害果实和花朵的病虫害,以免进一步影响产量。

  3.5 缺铁性黄化病施肥 6月以后,对于缺铁性黄化病病树,全树喷施螯合铁1 000倍液或叶绿康1 000倍液的叶面肥,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施2~3次,每株施用量为2~3 kg,药液湿润叶片表面且不下滴药液。同时配制2%螯合铁溶液,挖开发病树根部周围的土壤,每株灌药20 kg,然后回填,挖开土壤时不能伤害根系。

  3.6 采收后贮藏 果实采收后,及时入库,低温贮藏,温度控制在-1 ℃至1 ℃,气温波动幅度不大于2 ℃。适宜湿度为90%左右,采用保鲜袋包装,袋内湿度能够达到理想指标。适宜的氧气体积百分比为3%~6%,二氧化碳体积百分比为10%~15%。此外定期检查果实是否有异味、变质等情况,如有问题,应及时出售或采取措施。

  3.7 休眠期挂袋滴注铁肥 在苹果树休眠期,对于缺铁性黄化病病树,采用树上挂袋滴注法进行防治。滴注液肥选择营养注射肥,然后用纯净水将营养注射肥稀释至30~40倍,每株树滴注量为700~1 000 mL。然后在果树根颈部钻孔,孔径6 mm,孔深为主干直径的2/3,且钻头与树干的夹角呈80°,将单株所需营养注射肥装入滴注袋中,垂直挂在距地面1.5 m高的中心枝杈上,排出管道中的气体,再将滴注针头插入钻孔即可,防止吊袋、管道、针头堵塞、打折、变形或漏液,待液肥注射完后,用木屑或泥土封住孔口。

  病虫害相关论文范文: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应用方法浅谈

  摘要:介绍了目前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探讨了当前常用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