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道德的不对称性

时间:2017年05月06日 分类:科学技术论文 次数:

这篇科技论文投稿发表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道德的不对称性,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 也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在这个科技时代,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科学包围,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也给人类未来的发展带来

  这篇科技论文投稿发表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道德的不对称性,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 也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在这个科技时代,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科学包围,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也给人类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挑战。

科技论文投稿

  【关键词】科技论文投稿,科学技术,伦理道德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明确指出了科学技术是人类的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历史始终向前在发展,科学技术使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绩。但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应用普及,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对我们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

  近年来,媒体经常会报道出一些我们以前从未经历或者听说过的事件,这些事件一次次的冲击着我们的心灵世界。近年来常常报出国家严厉打击地沟油,可是我们的餐桌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无法让人放心,就在地沟油的阴影仍然围绕着我们身边的时候,一个又一个新鲜的词组冲击着我们的味蕾,福尔马林鱿鱼、避孕药龙虾、人造鸡蛋、屎尿臭豆腐、勾兑果汁、僵尸肉等等,当我罗列出如此多的名词后,我想知道还有多少人还能坚持在餐桌前大快朵颐!这些事件已经不再是个案,而是实实在在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比较常见的事件了。利益驱使着相当一部分人类无视社会道德的谴责,无视人类自身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无视人类社会可持续的未来发展。长此以往的继续发展下去,我们人类的命运将会是:不是选择死亡,就是选择被我们自己毒死。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既对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一方面,先进的科学技术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工作中解放出来,使我们可以更多的享受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舒适、轻松、愉悦的现代生活;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受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越来越多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雾霭天气出现、能源危机、网络犯罪、人类核战争的威胁,每一项科学技术都不可避免的给人类带来了伦理道德的方面的思考。爱因斯坦曾说过,“单靠知识和技巧并不能使人类走向幸福高尚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的传播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诚如爱因斯坦分析的,科学技术全面的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也必须赋予越来越多地社会道德伦理方面的意义。科学、技术和伦理对于人类来说是同等重要的,我们应给科学技术以道德伦理价值的灵魂。同样地,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是什么促進了人类一方面在不断创新科学技术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毫无顾忌的使用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哪?我们经常会提到社会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理想的状态是两种财富都要抓,而且两种都要硬。但是事实是如何的?在当下,社会的物质财富的确在飞速的增长,但是同时人类的精神财富的增长就相对缓慢,甚至可以说是负增长。当今社会人类的道德缺失、信仰缺失,造成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的空前巨大的考验。人类在尽情享受着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实用的同时,一部分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的人类利用着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给自己谋私利,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这部分人贬低精神财富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否定道德与信仰对于人类的意义,曲解道德与信仰的本质意义,他们披着良善的外衣,做着营私的事情。

  我们需要正确的解读信仰和道德的含义,避免狭隘的、片面的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的关系问题。合理利用公众传播途径,丰富普通大众的精神财富。使普通大众具备基本的伦理道德底线,使得人类社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前行。

  “信仰”,这一词的最初来源是宗教(包括了基督教、道教、佛教等,也可以包括一些邪教组织),用来表示宗教信徒们对所信奉事务的崇敬与爱戴。随着学者对宗教的深入研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继续探询,人类赋予了“信仰”以重新的定义,《哲学大辞典(修订本)》的定义是:“信仰是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的心悦诚服,并从内心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从解释上我们可以看出信仰不再单单是宗教的专署名词,而是指人类对于世界的心悦诚服,是一种主观的态度,是对于人类世界的信服、尊重和责任,并且以此为自己的行动方向、目标和准则。这里笔者并不是在劝导人们弘扬宗教,宣扬人类的封建迷信。而是我们应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继承宗教教导人类“向善”的主张。

  道德,在康德看来在世界上最震撼他的两样事务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他认为道德的本质是人们内心的自律。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而道德的本质是要求人们限制或克制自我,尊重和维护他人利益。道德不是以符合个人或他人的幸福为准则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在人类劳动过程中处理相互关系而产生的,并且是不能与劳动相脱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在我国的古代老子的“道法自然”的观点。孔子的以“仁”为核心,崇尚“忠恕”之道,又以孝悌为仁之本。董仲舒的“道之大源出于天”的说法等等;观古今中外,对于道德一说都存在着本源的分歧,但是都不可否认道德对于人类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无论是哪一个时期,哪一个地域都不可否认“道德”是人类社会能够产生和持续发展的根源。

  人类社会既需要科学技术又不能摒弃伦理道德。但是目前社会的现状普遍呈现出信仰缺失、道德衰败的痕迹。损人利己、巧取豪夺、诚信缺失、笑贫不笑娼、贪污腐败、造假侵权等等,这些仅在二十年前还会令人感觉羞耻的道德伦理行为,如今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社会常态。也许有很多人会否认这一观点,但这确实是在笔者周围曾经发生,并且有还在继续发展的态事。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一文中。谈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反而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道德败坏。在我国清政府时期也以机器和技术会导致人的道德败坏为由拒绝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虽然这两个观点有失偏颇,带有悲观主义的色彩,但是确表现出来了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不对称性的社会现实问题。只有认清了问题所在,才有利于推动人类的未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这一辩证关系,既是一个需要人类研究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是需要人类实践操作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样也会促进道德的发展。科学技术一方面拓展了伦理道德的生存空间,扩大了道德的范围。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促使伦理道德之间关系的日益复杂,人类面临着多种道德的选择。科学技术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工具和手段,它的发展必须受到伦理道德审视和启迪。人类要针对科学技术制定严格的伦理道德规范。

  人类既需要掌握高级的科学技术,又需要拥有高尚的伦理道德。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说过:“欢迎保留人性的科技,拒绝侵犯人性的科技,承认科技是人类文化进步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认创造新科技的欲望是人类的基本天性;但是也认为艺术、故事、戏剧、宗教、自然与时间等都是科技进步中的对等伙伴,因为这些东西滋养灵魂,满足渴望。”高科学技术与高伦理道德必须具备统一的特性。

  观古今中外,人类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无非就是“真”、“善”、“美”三者和谐统一的世界。那么何谓“真”、“善”、“美”?我认为科学技术既是“真”, 科学技术是一个证伪求真的发展过程,是人类追求“真”的过程,是人类追求真理这一终极目标的过程。伦理道德既是“善”,伦理道德是人类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友善、和平共处的道德律,“善”是人类对自身内在世界的反省。“美”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人类追求的普遍目标。我们追求“美”的生活、“美”的事务、一切“美”的东西,只有“真”与“善”的统一,才能达到“美”的终极目标:是以科学的”真”,促进道德的”善”,以实现“真”、“善”的统一,最终达到“美”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金炳华等编 哲学大辞典(修订本)[Z]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P1691

  [2]约翰·奈斯比特 高科技·高思维[M] 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0 P3

  作者简介:史庆微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 2014级研究生; 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推荐阅读:《环境科学与技术》(月刊)1978年创刊,是学术和技术类刊物,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登环境保护领域内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