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当前位置:期刊之家网热点咨询核心》中国科技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期刊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10-1033/N
国际刊号:2095-2783
主办单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科技论文》简介

  《中国科技论文》(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2783, 国内标准刊号:CN10-1033/N)原名《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学术刊物,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2014年、2017年版)。主要报道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内具有重要意义和创新性的最新成果。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具体管理,《中国科技论文》编辑部出版,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自2006年8月创刊以来,已被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等国内外多家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中国科技论文》文章要求

  1.稿件署名作者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文责自负,作者排序以原稿为准。来稿请注明:主要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学科研究方向、电话、传真和E-mail。

  2.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文章内容严禁抄袭、剽窃,作者来稿文责自负。

  3.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有关部门资助,应脚注于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及复印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各种科技攻关及各种获奖项目等本刊优先报道。

  4.本刊对来稿认真负责,处理及时,收到稿件后立即编号,并给回执,日后联系时请注明稿号。投稿3个月未接到本刊回执,系该稿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另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稿件若不录用,本刊在3个月内函告作者。

  5.初审通过的稿件在3个工作日(法定假日除外)内送外审,经专家评审的稿件结果将尽快通知作者。

  6.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编辑部可作修辞等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则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2个月不寄回者,按自动退稿处理。修改稿首页务请注明稿件编号。

  7.为保证评审的客观和公正,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同行。稿件一经发表,即赠送3本样刊。

  8.期刊编辑部有权向国内外各大文献检索系统提供本刊刊出的论文;凡不同意被检索刊物摘引者,请在投稿时事先声明。否则,本刊一律认为已获作者授权认可。

  9.本刊编辑部根据审稿原则有权对稿件作必要的修改和删减。作者如对发表的时间、版式等有特别要求,请在来稿时声明。

《中国科技论文》文章格式

  1 论文写作要求

  1.1 论文篇幅要求

  全文单栏排版,篇幅(计空格、图表占位)一般不超过7000汉字。

  1.2 标 题

  科技论文一般最多用三级标题,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即词(或词组)类型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在标题以下,对于不设标题的分段、分层还可使用1)、2)、3)标注。在段首时,应退2字起排,不左顶格。

  1.3 缩写词

  缩写词:对于大众所熟悉的缩写词,如radar、laser、CAD等,可以直接使用。对于那些仅为同行所熟悉的缩略语或尚无标准或规定的名词术语,应在第1次出现时(包括摘要、引言、正文)注释全称。其标注格式为:中文名称(英文全称,缩写),如:谢菲尔德大学磁层电离层模型 (Sheffield University plasmasphere-ionosphere model, SUPIM)

  1.4 术语一致性

  表示同一概念或概念组合的名词术语,全文中应前后一致。外国人名可使用原文,不必译出。一般的机关、团体、学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的名称,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必须写全称。

  1.5 字符要求

  1.5.1 字符的斜体

  字符的斜体:1) 物理量的符号(pH除外);2) 从量的符号转化的角标;3) 一般函数符号;4) 变数符号;5) 特征数,如Re(雷诺数)、Eu(欧拉数)、Fr(佛汝德数)等;6) 化学中的旋光性、构型、取代基的位置等符号,如l-(左旋)、trans-(反式)、iso-(异)、o-(邻位)等;7) 生物学中的属及属以下的拉丁学名。

  1.5.2 字符的黑斜体

  1) 矢量(向量)的符号;2) 矩阵的符号;3) 张量的符号。

  1.5.3 字符的正体

  1) 量的单位;2)词头,如k、M、G、d、c、m、m等;3) 化学元素符号;4) 缩略语;5) 仪器的规格型号;6) 某些常数的符号(仅限于自然对数的底 e、圆周率 π、复数的虚部 i 或 j );7) 数学运算符,如:矩阵转置号T、微分号d、偏微分号

  

  、连加号∑、对数号(lg、ln、lb)、及sin、tan、lim、min、max等。

  1.5.4 字符的黑正体

  字符的黑正体:5个特殊集合用黑正体或空心正体,N(自然数集或非负整数集),Z(整数集),Q(有理数集),R(实数集),C(复数集)。

  1.6 易混淆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常见的易混淆的量及其单位如下:

  1) 物质A的质量与物质B的质量之比,应该为m(A)∶m(B)=2∶1

  2) 物质A的质量与物质B的质量比值,应该为m(A)∶m(B)=2

  3) 质量比w= m(A)/ m(C)= mg/kg(注:物质A的质量与混合物C的质量比)

  4) 物质A的质量分数wA=10%(注:物质A的质量占混合物总质量的百分比)

  5) “含量”一词可作为一般性的术语或不同量的泛称使用,如可以概括地描述有机物中碳的含量较高,氢的含量较低;而不能使用“含量”表示具体量,因为这样概念很模糊,无法确定是物质的质量分数,还是体积分数或是摩尔分数。而应该根据“含量”在特定情况下的具体含义,将其修改为标准化的量名称。例如:

  例1:锰矿石中MnO2的含量为60%,应改为:锰矿石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60%,即w(MnO2)=60%。

  例2:空气中含O2为21%,N2为78%,应改为:空气中O2和N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1%和78%,即j(O2)=21%,j(N2)=78%。

  6) “浓度”:国家最新标准明确规定,只有物质的量浓度才能简称为“浓度”,即物质A的浓度表示为cA=1 mol/m3或者cA=1 mol/L。

  7) “质量浓度”:物质A的质量浓度表示为:ρA= 1 kg/m3或者ρA= 1 kg/L。

  2 图、表、公式要求

  2.1 图 件

  图在论文中按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排在正文相应位置。在图下面标注中英文图题、图注。有分图时分图用(a)、(b)、(c)等标号,并给出图下方(a)、(b)、(c)等分图题,图题及图里的文字都用中文。坐标图均应有标目,表示为:物理量(或相应符号)/单位。如:波长/nm(或λ/nm)。坐标轴上要加上标值(即数字)。插图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不宜使用仪器直接生成的图片,应去掉无用信息,只保留本刊要求的图件应用要素。照片图以不小于50 mm×70 mm为宜,照片需清晰,像素不低于600 dpi。图中使用的比例尺统一放置于图的右下角。

  线条图推荐用origin、Auto CAD等专业软件绘制,投稿时建议保留原格式。坐标图要求刻度线朝向图内,去掉无刻度值的刻度线,删除上框线和右框线。

  2.2 表 格

  表格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表格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及文字表述重复。数值表格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以小数点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表格应紧接在文中第1次引用之处的后面,而不在其前面或很远的后面。

  表采用三线表的格式(必要时可加辅线),置于正文相应位置处,全表的单位一致时,单位放在表的右上角。表题需中英文对照。

  2.3 公 式

  对公式中符号的解释应分别对应到各个公式下方首次出现时,而不是将公式统一列出,最后集中解释;各个表示变量的符号都要用斜体表示,变量单位用正体;下标中的字母如表示变量用斜体,如表示英文单词缩写用正体,例如:p表示压力则用斜体,av表示平均则用正体;1个变量只能用1个斜体字母表示。

  公式中各个字符的正、斜体和大、小写,参见1.5节。

  举例如下:

  在动态光散射颗粒测量实验中,求得的归一化散射光电场自相关函数为

  

  , (1)

  式中:τ为相关延迟时间;G(Γ)为归一化的衰减线宽分布,并且满足

  

  。

  (公式必须用Math Type 6.0以下版本或Microsoft公式3.0编辑,不接受图片格式的公式。请核查全文所有的变量是否都在文中对其代表的物理意义进行了解释,另外需保证一个字母对应一个物理意义。变量用斜体,矩阵和向量(矢量)用黑斜体,非变量用正体。多个字母不能做一个变量,如信噪比SNR在作为变量时需改为RSN)

  3 参考文献要求

  本刊参考文献具体要求如下:

  1) 建议尽量引用本刊已发表论文为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应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开出版物,以15篇以上为宜,研究型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10条。

  3) 文献正文中所有非英文文献需写出对应的英文译文。

  4) 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姓全部大写;中西方作者的名缩写并大写首字母,不加缩写点。

  5) 作者不超过3人的姓名都写,超过3人的,余者写“, 等”或“, et al”。

  各类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

  表2 各类参考文献的写法

  文献类型文献格式

  期刊作者. 论文题目[J]. 刊名, 年, 卷(期):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著作者.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引用页码.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M]// 专著作者. 专著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页码.

  译著作者. 书名[M]. 译者, 译.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页码.

  译著中的析出文献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M]. 译者, 译.// 专著作者. 专著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页码.

  论文集作者. 论文题目[C]// 编者. 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作者. 论文题目[D]. 所在城市: 保存单位, 年份: 引用页码.

  技术标准起草责任者. 技术标准名称: 技术标准代号顺序号—发布年[S].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其中, 起草责任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可省。

  专利申请者. 专利名: 专利号[P]. 发布日期如2017-04-11.

  技术报告作者. 文题: 报告号[R]. 地名: 责任单位, 年份: 页码范围.

  报纸文章作者. 文题[N]. 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次).

  在线文献作者. 文题[文献载体标志(J、M、S、D、C)/OL]. [引用日期]. http://…….

  光盘文献作者. 文题[CD].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日期.

  其他文献作者. 文题[Z].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日期.

  4 结 论(结 语)

  结论是在文章结尾时对文章的论点、结果进行的归纳与总结。当从研究结果确实得出了有重要价值的创新性结论,或者对相同论题的研究得出与别人不同或相反的结论时,应采用“结论”作层次标题;当未得出明确的研究结论,或结论已在“结果与讨论”中表述,而同时需要对全文内容有一个概括性总结或进一步说明时,尤其是要对文章已解决和有待研究的问题表达作者的某些主观见解或看法时,用“结语”。结论或结语中不能出现参考文献序号、插图及数学公式。

  致谢:应向对论文有帮助的有关人士或单位表示谢意。

郑重声明

本页面不是《中国科技论文》官方网站,可供作者了解《中国科技论文》期刊,同时提供《中国科技论文》期刊投稿咨询服务指导,减少退修次数,提高《中国科技论文》发表论文效率。如果需要学术咨询服务可以联系学术顾问了解服务明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