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论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以城市书房建设为突破口

时间:2022年05月14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 要:城市书房是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迭代创新的时代产物,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本,广受社会公众喜爱和追捧。当前城市书房建设创新变化主要体现在设施布局向乡村化拓展,资源供给向精准化拓展,平台功能向多元化拓展,场馆建筑向地标化拓展,服务范围向

  摘 要:城市书房是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迭代创新的时代产物,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本,广受社会公众喜爱和追捧。当前城市书房建设创新变化主要体现在设施布局向乡村化拓展,资源供给向精准化拓展,平台功能向多元化拓展,场馆建筑向地标化拓展,服务范围向城际化拓展。政府角色定位、社会力量波动、运营成本补偿、同业混营边界等问题,是城市书房发展焦点。业界、学界、政界及公众等社会各方普遍关注城市书房建设,也存有困惑和质疑之声,从建设方式、资金保障、治理方式、均衡发展、业态融合等方面建好、管好、用好城市书房,是推动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城市书房,图书馆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服务

  引言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文化形象,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典型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近年由城市图书馆参与建设的“城市书房”——一类设计时尚、环境优雅、图书新颖、活动丰富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通常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这类嵌入在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城市书房,极大地增强了设施的可达性和服务的可及性,被纳入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成为品质化阅读服务供给场所,吸引居民前往“打卡”、品读,被誉为“家门口的好去处”。城市书房建设创新了基层图书馆建设和运营模式,掀起了全民阅读新潮流[1],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那么,如何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示范推广城市书房建设经验,编实织密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如何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巩固加强城市书房建设成效,实现“建、管、用”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值得深入研究。

  1 城市书房与图书馆服务体系

  迭代创新城市书房是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迭代创新的时代产物。我国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发端于 2000 年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建设,繁荣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建设推进[2-3]。截至 2020 年末,全国有 2,397 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 约占 84%[4]。在这 20 年里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经历了多次迭代创新。早期的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主要是由不同主体负责的图书馆,在不改变行政、人事关系的前提下,实现文献资源互通共享。

  比如,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建设一开始就是以上海图书馆为总馆,以其他区县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专业图书馆等为分馆,以全市“一卡通” 方式实现总馆与分馆之间的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的共建共享;北京则通过地方立法规定由各级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都应参加以首都图书馆为信息网络中心的图书馆网络建设,旨在实现全市资源共享。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第一次创新开始涉及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主要是文化系统内部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整合。其典型特征就是县(市、区)图书馆与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之间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由县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形成县域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这是“小文化”领域的整合,全国各地早期兴起的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大多起步于这种“图书馆+文化站”模式。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第二次创新涉及到政府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其典型特征就是文化系统的图书馆与新闻出版系统的农家书屋之间的互联互通,将在乡村并行的两个阅读服务体系进行融合,既通过图书馆增强了专业服务能力,又通过农家书屋扩大了乡村阅读服务覆盖面。这是“大文化”领域的整合,效益显著,国家文化和新闻出版主管部门还联合发文在全国推广这种“图书馆+农家书屋”模式[5]。

  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第三次创新涉及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即社会化发展。其典型特征就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设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城市书房的普遍兴起,通常由政府提供政策引导、资源支持,由社会力量提供场所空间、参与运营,被纳入当地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城市书房建设改变了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统包统揽的传统供给模式,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新发展格局,影响巨大。如今全国各地已建成数以千计的城市书房 [1]。舒适化的阅读环境、品质化的阅读服务、长时间的免费开放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尚、化为生活日常。城市书房的“惊艳”亮相把基层阅读服务从“有没有”“缺不缺”的温饱时代,跃升到“好不好”“优不优”的共同富裕时代,作为迭代创新产物,引领和带动了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提档升级。

  2 城市书房与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城市书房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本。所谓“高质量发展”,是指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6]。具体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品质发展,强调内涵提升、正确导向,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二是均衡发展,强调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带动共同精神富裕;三是开放发展,强调机制创新、社会参与,完善协同发展格局;四是融合发展,强调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旅游融合,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7]。因时而生的城市书房完全符合上述四大发展要求,可以视作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本。

  一是城市书房建设响应了品质发展要求。城市书房被纳入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按照标准规范统一管理,确保了社会主体依法依规有序参与。特别是城市书房的文献资源,由当地图书馆统一配送并及时更新,从阅读源头上确保正确导向。城市书房的高颜值环境、品质化资源、多元化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人”,提升了市民综合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二是城市书房建设响应了均衡发展要求。城市书房建设,一般按照人口分布和实际需求进行科学设置,在原有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础上,进一步加密了阅读场所供给。并以此为载体,将优质阅读资源与服务下沉至社区基层,从而促进了公共阅读服务全域覆盖,实现了人人可享。三是城市书房建设响应了开放发展要求。从城市书房的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看,“民建公营”“公建民营”“民建民营”等多种模式吸引了大量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彻底改变了以往由政府单一提供的供给方式,形成了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是城市书房建设响应了融合发展要求。城市书房建设与时俱进,融入了科技、旅游、产业等多种元素。

  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广泛应用,全方位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提升了服务品质。有的还主动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服务,配备应急救助设备、药品等物资,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有的在图书免费借阅基础上,增加了咖啡茶饮、图书文创等销售服务,带动了文化产业发展。3 城市书房建设的公众评价及情感倾向城市书房建设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欢迎,被广为接纳。社会公众的城市书房评价信息可以从网络社区中获取。社会公众的网民化比例越来越大,已达10亿多,约占总人口73%[8]。

  在网络社区发言评论成为社会公众发表观点和表达态度的重要渠道。大众点评网(www.dianping.com)是我国最早汇集第三方评论于一身的综合性网络平台之一,拥有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及生活服务等领域大量评论信息,成为服务好坏的重要参考信息源。在此平台上,城市书房作为生活服务类型的公共场所受到公众关注,集聚了大量评论信息。对此进行挖掘分析,可以发现社会公众对城市书房建设的评价认知及情感倾向。本文以前期研究中获取的城市书房名单为基础[1],采集了大众点评网上城市书房评论信息,经过清洗整序,共得到 9,519 条有效评论文本①。

  3.1 公众评价分析

  对评论信息进行高频词分析可以揭示社会公众关注焦点。利用 Python 调用 Jieba 分词包进行中文分词,并创建自定义分词词典,加入“城市书房”“阅读空间”等与城市书房相关的完整意义语词。同时去停用词,得到具有实际意义的中文语词,并进行词频统计,“图书馆”“环境”“书店”“看书”“很多”“书”等高频词出现频率极高,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城市书房的基本认知情况。考虑到不同词语可能具有相同语义,对具有相同或相近语义的高频词进行归类合并。比如,“看书”“阅读”“读书”等词含义相同归为一类,用“阅读”指代;“书”“书籍”“图书”等词为同一事物,用“图书”指代。

  (1)“阅读”和“图书”类词语出现频次最高,充分反映出城市书房的基本功能。因为城市书房建设初衷,就是为公众提供阅读服务的公共场所,引导和鼓励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阅读”“图书”“学习”“借书”等词语的较多出现说明公众对城市书房基本功能的认同,认可城市书房的阅读属性,彰显城市书房的“场所”价值所在。(2)“图书馆”“书店”出现频次也较多,体现了大家对城市书房性质认知判断不一。把城市书房认作“图书馆”,所占比例最高,这是因为大多数城市书房被纳入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持有图书馆读者证就可以在城市书房畅通无阻。把城市书房当作“书店”,原因有二:一是公众认知偏差,习惯用“书店”指代所有的阅读场所;二是确有地方把城市书房与书店的功能整合在一起,有的甚至直接交由书店兼营城市书房。

  (3)“环境”“安静”等与环境氛围相关词语。作为公共阅读场所,安静的环境对公众阅读及学习影响较大,关系到城市书房的服务效果。因此,环境好坏成为公众对城市书房评价认知的重要维度。(4)公众评论中还出现了“很多”“没有”“不错”等带有评价色彩词语。为探究此类高频词所形容的具体内容,分别对这些评价词的前后的接连词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图书”“座位”“种类”“阅读”“安静”等词语在“很多”一词前后较多出现;“开放”“卫生间”“位置”等词语在“没有”一词之后出现较多;“不错”一词较多用来形容“环境”“感觉”“氛围” 等。由此表明,一方面,公众对于城市书房的积极类评价主要集中在图书数量、图书种类、环境和氛围等,说明城市书房可以较好满足公众阅读需求;另一方面,当前城市书房在开放时间以及卫生间等硬件设施方面,公众关注度也比较高。

  3.2 公众情感分析

  对评论信息进行情感分析可以揭示公众认知的情感倾向。通过 Python 调用 SnowNLP库,利用情感分析功能对城市书房的评论文本进行情感倾向性分析。输出数值分布在区间[0,1],数值越接近 1,表示情感倾向越积极,反之则更加消极。为便于统计分析,将输出结果进行分箱处理,划为[0,0.2)、[0.2,0.4)、[0.4,0.6)、[0.6,0.8)、[0.8,1]等 5 个区间。统计结果表明,评论信息中情感倾向值大于 0.8,超过 8 成,占据绝大多数,说明城市书房建设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欢迎。评论信息中情感倾向值小于 0.2,也有 1 成左右,说明城市书房建设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社会公众对城市书房建设的满意度较高,持正面评价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环境优美。安静舒适、免费自助,适合公众阅读、学习;精心设计、巧妙布局,适合公众拍照“打卡”。二是资源丰富。图书种类多、数量足,能够便捷访问图书馆数字资源,满足公众日常阅读需求。三是服务多样。提供图书借阅、学习交流、小食咖啡等多元服务项目,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四是免费开放。提供普遍均等、品质优化的公益服务,深受公众欢迎。五是自助服务。配备现代智能设备,提供快捷自助服务,操作方便简单,公众满意度较高。六是交通便利。城市书房建设贴近公众、嵌入生活空间,方便使用。对情感倾向值小于 0.2 的极端消极性评论文本进行分析,得到负面评论的主要内容有:

  一是技术问题。进门需要刷身份证,但门禁识别系统可能会出现技术故障。二是管理问题。架上图书摆放无序、导致查找困难;缺少饮水设备、感到不便;存在占座、小孩吵闹现象等。三是配套问题。阅览桌椅、电源插座配备不足;缺少停车位、卫生间等。综上所述,从社会公众评价看,城市书房给人留下的总体形象是积极、正面的,是免费提供图书借阅、方便学习等的公共场所,公众大多会用“不错”“喜欢”等带有强烈积极情感色彩的词语进行评价,说明整体令人满意。特别是城市书房的环境布置、氛围营造及图书资源方面的评价,最为积极,普遍称赞,成为高品质阅读空间的一面旗帜。这是进一步推进城市书房建设的群众基础,也是民意基础。当然,从发展眼光来看,在硬件配套、服务管理等方面,城市书房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4 城市书房建设的创新发展及变化趋势

  若从 2013 年张家港首个“小木屋”图书馆驿站投入使用算起[1],我国城市书房建设遍及全国各地,迈过了第一个 10 年发展门槛。特别近几年城市书房建设在设施布局、资源供给,平台功能、城市地标、区域联动等方面,又有了创新探索,取得积极成效,极具示范价值。

  4.1 设施布局向乡村化拓展优化

  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衡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书房的兴起可视作基层公共阅读设施的提档升级,在为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增光溢彩、取得阶段性成绩之后,又开始向乡村延伸,带动品质阅读服务的均等化发展。温州市城市书房始建于 2014 年,取得瞩目成绩;2017 年又在乡村建设“百姓书屋”——一种为农民量身打造的阅读和学习空间。百姓书屋的选址、建设标准、开放理念、管理方式、运行模式等基本参照城市书房,故又被称为城市书房的“下沉版”,是设在乡村的无人值守图书馆[9]。截至 2022 年 1 月,温州市在城区建成 113 个城市书房,在乡村建成 78 个百姓书屋[10]。嘉兴市将城市书房命名为“智慧书房”,在进门处设置电子感应门,屋内有中央空调,配备智能灯光调节、人脸识别、智能安防等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技术,提供更人性化、科技感的体验。

  在乡村,嘉兴市参照智慧书房建设标准打造“礼堂书屋”——农家书屋和图书馆村级分馆的升级版,是原有农家书屋、文化共享工程、村级分馆等功能的综合体[11]。礼堂书屋的面积一般在 150 平方米以上,设有独立的阅读活动或培训空间,具备书刊借阅、少儿服务、共享工程、读者活动、信息查询等功能,配有数字图书借阅机和相关电子阅读查询设备;依托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文献资源的通借通还、共享共用。截至 2020 年 12月,嘉兴市高标准建成 93 个礼堂书屋,远远超过同期认定的 34 个智慧书屋(见表 5)[12],提升了乡村阅读优质服务供给。

  4.2 资源供给向精准化拓展阅读

  服务是城市书房基本功能,文献资源是阅读服务基础。城市书房建设关注公众阅读需求,重视供需对接,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文献资源的选配工作,有的还设图书专架,打造特色主题书房。扬州市的“24 小时城市书房”,图书资源配备较为丰富,根据时事热点会及时更新专题类书籍,如红色文献专题、“十九大”专题。设立专架,突出展示地方文献、经典名著、青少年读物类等图书资源[13]。同时,还组织开展“你选书、我买单”“图书预约配送”等活动,鼓励市民参与图书采购、选配等,提供匹配市民需求的图书、点燃阅读热情[14]。

  佛山市为“智能图书馆”设立“市民馆长”制度,面向社会招募市民以文化志愿者的身份担任“馆长”,参与智能图书馆的管理、运营以及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15]。其中有一项工作职责就是以智能图书馆为阵地,定期开展市民文化需求调研,促进市民阅读需求与资源供给有效对接,打造出符合社区居民阅读兴趣的馆藏资源结构。浦东图书馆与各类社会主体广泛合作,精心打造艺术主题分馆、世集主题分馆、运动主题分馆、张江科创主题馆、名人主题分馆、金融主题分馆、国际象棋主题分馆、船文化主题分馆、南书房主题分馆、影像主题分馆等“十大城市书房”[16],精准满足了不同地域、不同公众的阅读需求,提高了公共阅读服务的适用性,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

  4.3 平台功能向多元化拓展

  城市书房作为特色阅读空间,显著区别于城市图书馆内设的阅览室等传统阅读空间,往往是集阅读推广、文化交流、文创销售、咖啡经营等多样功能于一身的复合平台。从单一阅读服务向多元公共服务拓展,越来越多的平台功能被开发出来。济南市的“泉城书房”针对快递员、送餐员和网约车司机等这一类特定群体,推出“快递小哥”阅读驿站项目。依托市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借助泉城书房阵地,组织开展阅读活动,为他们提供周到、便利、温暖的阅读服务。

  济南市这一做法,让城市充满温情,让漂泊人群的内心在城市扎根,充分展示了城市图书馆作用,为此还荣获了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 2021 年的图书馆营销奖第二名[17]。城市书房建设,将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这也为社会治理开拓了工作思路,提供了新的平台载体。近年广东各地相继建成各类城市书房,形成了一定规模。在此基础上,广东又在旅游景区、酒店、民宿和旅游交通集散地(机场、客运站等),以嵌入方式打造“粤书吧”[18]。作为城市书房的特定类型,粤书吧采用全省统一标识,纳入当地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除配备具有浓郁的广东地方特色的必备图书之外,还组织开展创意性读书分享及主题沙龙、属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旅游大数据定点监测等活动,承担起文旅融合发展这一创新功能。

  5 城市书房发展的焦点问题及社会关切

  推动城市书房可持续发展涉及“建、管、用”全链流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人、财、物等基本条件的支持,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通力协作。调研发现,城市书房建设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现象,较具普遍性,值得关注。

  5.1 焦点问题城市书房建设

  一贯秉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建设原则。从选址建设到开放运营,政府如何主导、扮演何种角色?社会力量如何参与、达到什么程度?一直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决策问题。

  5.1.1 政府角色的定位问题

  城市书房建设是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试验田”。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扮演“主导”角色,重在出台政策给予有效激励,制定标准规范进行有效指引,健全监管措施开展有效督促,是一项持续创新的制度设计与治理方式。但有的地方政府为了赶进度、出成绩,社会动员不足,仍然利用行政力量集中资源,城市书房主要由“政府建”“政府管”,又回到了“大包大揽”的老路。

  例如,中部某省会城市,某年 5 月中旬,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城市书房建设方案》,确立当年度建成 50 个城市书房的目标,并给出时间表和路线图:5 月底前,各县(市、区)完成城市书房拟选址,审核确定选址、外观设计方案;7 月底前,全市统一完成城市书房信息化系统招投标,各县(市、区)启动基础设施建设;10 月底前,完成图书加工和房屋建设、装修,实现通水、通电、通网;11 月底前,全市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图书上架,开始试运行。从结果看,当地政府行政效率极高,共建成 65 个城市书房。其中,在建设模式方面,由政府建设 56 个、合作建设 6 个、社会力量建设 3 个,即 86%以上由政府直接建设;在运营管理方面,委托专业机构运营 24 个、政府运营 21 个、建设单位运营 16 个、志愿者运营 4 个,即一半以上仍由政府直接管理。社会力量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均严重不足。

  5.1.2 社会力量的波动问题

  由社会力量提供场馆空间、建设资金、乃至运营管理、志愿服务是城市书房建设的一大特色,但也是稳定发展中的一个“软肋”。因为有的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主体,受市场经济调节以及高管变动等因素影响较大,存在不确定性。有时产生波动变化,原定合作可能难以为继、或有可能损害城市书房形象。这就需要建立退出机制和救济机制,规避、减少、缓和风险冲击,维护城市书房稳定发展。例如,东部某省会城市,有位年轻的上市公司老总捐赠 1,500 万用于该市的城市书房建设,同时被聘为全民阅读代言人,并承诺未来 3 年还要持续投入 4,500 万。然而不久其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被警方逮捕。在该省另一城市,有企业老板租借场馆提供城市书房无偿使用,但在合作存续期间,突遭生意变故,无力继续支付场馆租金,导致该城市书房面临关闭窘境。

  5.1.3 运营成本的补偿问题

  城市书房建成开放,仍然需要经费支持日常运营开支,主要包括设备维护、水电网络、图书更新、文化活动以及其它运维费用。有的地方政府列入财政的经常性预算,进行兜底保障;有的地方政府受制于财政开支压力,谋划在城市书房中划出专用面积用于商业开发,以“自收自支”方式来补贴运营成本。例如,中部某城市出台政策规定“城市书房可划分不超过 40%的服务面积用于与文化服务相关的商业经营,丰富城市书房服务内容,营收补贴城市书房运维支出”。这似乎能够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开放问题,但又衍生出其他问题:文化服务相关的商业经营,一定能够赢利吗?如果商业经营收入不足以弥补运营成本,那么由谁来补足差额以维持城市书房的正常开放?

  5.1.4 同业混营的边界问题

  阅读既是事业,如图书馆服务,也是产业,如出版发行服务。城市书房的运营管理模式多样,有的采用事业与产业相结合的混合经营模式。如果由经营“产业”的书店来运营“事业”性质的城市书房,既提供图书免费借阅,又提供图书销售服务,同业混营。那么,如何科学衡量城市书房建设成效?区分两者边界?合肥市“悦书房”系列的城市书房运营,原则上实行“图书馆+书店”的“馆店一体”模式:图书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书店提供非基本公共服务,形成集借书、购书、看书“三位一体” 的阅读空间[25]。以合肥图书馆参与合建的 “童悦习文馆”为例,就是既借书又卖书的模式,实行双卡并行的体制:一种为合肥市公共图书馆联盟读者卡,可在馆内免费借阅合肥市图书馆提供的图书;另一种为书店会员卡,可享受购买优惠。馆内设有图书文创销售区、阅读区、儿童活动区、培训教室、青少年活动区、茶画室、饮品区、图书借阅区等区域,空间功能大面积重合[26]。如果经营者偏重“产业”、弱化“事业”,产生“道德风险”,应该如何规避?

  6 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城市书房的出现是公共阅读服务供给侧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举措。国家出台专项政策,高调支持引入社会力量,创新打造一批城市书房,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空间[7]。文化和旅游部将城市书房归类为“主题性阅读场所”,纳入“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各地政府结合总分馆制建设,推出“一批管理先进、特色鲜明、与社区融合共生”的城市书房[27]。因此,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可以响应国家政策要求,把城市书房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抓手,进一步优化设施布局,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7 结语

  一座城市,需要 “高大上”文化地标式的城市图书馆,作为行业龙头,充分发挥创新引擎作用,引领事业发展品质。一座城市,更需要“小而美”星罗棋布式的城市书房,触手可及,方便公众就近利用。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把城市书房建设作为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将“高大上”城市图书馆与“小而美”城市书房有机互联、融合共生、优质均衡,协同推进供给侧改革,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公众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这才是新发展阶段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注释①本文研究主要采用工具为 Fiddler 和 Python。首先通过 Fiddler 截取大众点评小程序相关评论数据包,然后利用 Python 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和数据合并,将公众评论文本由 Json 文件转化为格式化的 Excel 文件输出。最后对原始数据进行清理,去除空值、不相关及无意义数据,得到了 9,519 条有效评论文本。

  参考文献

  [1]金武刚,王瑞芸,穆安琦.城市书房:2013-2020 年——基层图书馆建设的突破与跨越[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1(3):1-9,21.

  [2]金武刚,李国新.中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起源、现状与未来趋势[J].图书馆杂志,2014,33(5):4-15.

  [3]邱冠华.新世纪以来国内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回顾与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4):18-3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020 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1-07-05).[2021-12-01].

  [5]文化部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体育总局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2016-12-26)[2021-12-01].

  作者:金武刚 王瑞芸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