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以通用型化工学训工场和大型化工企业为基地开展本科实习教育的探索

时间:2022年03月22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化工生产实习是化工类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面对现在校企合作实习举步维艰的境地,提出了一种高校结合化工学训工场和大型化工企业为基地开展本科实习教育的模式,并就该模式的优势和效果进行了探讨,为推动化工专业生产实习教学

  摘要:化工生产实习是化工类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面对现在校企合作实习举步维艰的境地,提出了一种高校结合化工学训工场和大型化工企业为基地开展本科实习教育的模式,并就该模式的优势和效果进行了探讨,为推动化工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工生产实习;学训工场;化工企业;校-企-校合作

化工企业

  化工生产实习是高校化工类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和提高工科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接触化工生产过程、了解和熟悉化工生产实际、掌握基本化工生产技能的重要手段[1,2]。传统实习方式多为与企业协调,进行集中认识实习。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体制的转型,各类企业承担非主体社会责任意识和功能的降低与弱化,学生入厂对企业安全生产带来的压力,加之高校学生到企业就业的意向不足,工厂接收研究型高校学生入厂的意愿越来越低[1]。因此,高校开展生产实习的基地逐年减少,甚至在落实实习工作时到处“碰钉子”被委婉拒绝。即使有些企业迫于一些“面子”勉强接收学生实习,大多也只能让学生在工厂里象征性“走走”,安排技术人员简单介绍一下工艺,让学生远距离地观摩设备装置,俨然是一种“参观”。由此以往,教师、学生对实习的热情和认真程度不断下降,实习质量与效果越来越差。

  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承担了一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题目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问题研究”,其成果表明,工科生的实践能力包含“知道如何做”和“知道应如何做”两个方面。在对高校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校外实习、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这五个选项的问卷中,教师和学生一致认为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校外实习。麦克思公司对2013届高校工学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这个比例高达44%,而当中有87%的毕业生认为专业实习不够[3–5]。“校企合作”步履维艰,“校校合作”柳暗花明。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在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很多院校实训基地的规模较大、水平较高、模拟生产环境、接近现场实际、本质安全环保,学生的操作技能可以得到充分训练[6]。像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实训基地,在完成日常教学实践任务的同时,具备面向本科高等学校同类或相近专业开放的条件,经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批准,确认为开展“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与培训校企合作示范性实训基地”及“石油和化工类专业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

  这就为研究型高校与职业院校开展“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共建实训教学基地,共谋实践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针对目前实习教学面临的问题,经过认真思考和筹划,联合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通用型化工学训工场和大型化工企业为基地开展本科实习教育的探索”工作。2016年11月,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与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实习合作协议,经过4年的合作,实习效果显著。

  1组织与实施

  1.1组建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

  由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实习领队、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生产技术培训中心领导、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与材料技术学院领导组成教学领导小组,负责实习内容的编订和调整,“聚甲基丙烯酸酯生产运行控制”“精馏实训操作”两个教学小组均由名我校教师和名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组成,进行实习指导,以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解和指导为主,本校教师负责答疑辅导。吉化公司的下厂实习部分由名与企业联系密切、经验丰富的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和名我校教师组成。

  由于教学特性的差异,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时以“动”和“实”为主,吉林大学教师辅以理论引导,使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利用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两种教学模式的融合,加深了学生对解决实际和实践问题需要注意的“小”“细”“全”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实习前部分学生对如何正确读取电表和水表不以为然,但实际操作才发现自己真的不会或读不准,这种教学效果在以往的实习中是无法获取的。通过在实训工场的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对各种泵、阀门的认识、开启、关闭程序更直观。

  1.2结合实习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针对我校化工、应化两个专业的专业特性和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源,选取“聚甲基丙烯酸酯生产运行控制”和“精馏实训操作”两个车间的两套装置、六个工段的六个单元操作为内容,其中“聚甲基丙烯酸酯生产运行控制”为仿真模拟装置,“精馏实训操作”为实践动手控制装置。但是,考虑到仿真与实训装置毕竟是“仿”和“小”,此部分环节只是填补了学校与企业间的空白,而不能完全替代到企业学习真实生产和管理的内容。所以,安排后25%的学时前往吉化公司化肥厂和炼油厂实习。

  2采用合适教学方法保证实习效果

  2.1分组协作

  将实习学生划分为两队,每队再划分为3–4人的小组。为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作精神,采取学生自由组合,自选组长或主操作手,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沟通融洽、合作密切、配合紧密。

  2.2以赛促教为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开展了学习竞赛。首先以班队为单位开展组与组间的竞赛,胜出的小组代表班队再进行班队竞赛,最后胜出的小组代表实习队与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赛队伍竞赛,对获胜者给予奖励。此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激情,学生不仅在课上认真学习、仔细操作,课下还积极思考和热烈讨论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甚至在驻校实习期间主动要求晚间“加练”,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2.3综合评价

  学生的成绩采取小组、个人成绩综合评定,小组成绩与个人表现各占50%。“聚甲基丙烯酸酯生产运行控制”成绩直接由电脑系统直接判定,较为客观,我校每次实习的各小组得分都在95分以上,最高分达到99.51,充分说明了实习效果。分组和竞赛的模式使得组员分工明确,又要密切配合,好的成绩既要求主控手沉着、冷静、胆大、心细,又要求组员贯彻指令迅速、动作敏捷,组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也必须“快”和“准”。尤其是竞赛结果直接与评定成绩挂钩,使得学生的激情迸发,甚至同一工艺不同装置的差异在短时间内都能发现并与指导教师进行探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实习效果。

  2.4育人育才有效结合

  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在理论知识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在思想意识方面也注重培养学生进步,明确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2017年夏季实习期间,正值吉林市永吉县遭受特大暴雨造成洪灾。获知很多敬老院老人缺少被褥,指导教师与学生党员、干部商议后向全体同学发出赈灾捐款倡议后,仅20分钟就筹集1200元购买了60套被褥捐献灾区,奉献了自己的爱心,利用自己的力量承担社会责任。每年都会去参观吉林市丰满劳工纪念馆,纪念日伪时期为修建丰满大坝而受虐致死的死难劳工,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3实习效果评价

  我校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师的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同时,通用型化工学训工场和大型化工企业相结合的实习模式让学生受益匪浅。

  对于化工和应化专业来讲,脱离生产生活而空谈理论知识是不科学、不现实的,必须将两者相结合才能做到对所学理论知识真正地理解和学以致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通过校-企-校实习模式的探索,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理论知识的现实意义,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达到了实习的目的,也证明了该实习模式的可行性。

  4模式推广及注意问题

  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技能性。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国家提出提高实训基地规划、管理水平,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实训基地,从而推动职业教育学校建设多种类别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如校内实训室、共享型实训室、生产型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等,很多实训室突破了专业群及学校的界限,面向多方主体开放[7]。

  鉴于研究型高校工科实习实践基地数量不足和资源有限的问题,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学院实训室的优势,合作共享,既解决了研究型高校实习难的问题,又提高了职业学院实训室的利用率,合作共赢。在本实习模式推广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提升实训工场的使用效率及效果、拓展实训项目涵盖面、健全课程考核体系、优化师资配比等问题[8],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达到实践教学目的。

  化工师职称论文:自动化控制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5结语

  化工生产实习作为学生从书本知识到实际应用认识提升的有效途径,在突出实践能力提升和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化工生产实习的教学任重而道远,实训工程和大型化工企业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同时兼顾思政建设,为化工生产实习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侯秋飞,汪万强,占丹,孙洋.教育与培训,2018,47(8),157.

  [2]胡云虎,王凤武,魏亦军.宿州学院学报,2013,28(10),114.

  [3]于智莘,王文龙,范晓清,李磊.教育教学论坛,2017,No.15,224.

  [4]徐华.化工管理,2013,No.9,8.

  [5]金俊成,徐光年,谢成根,常文贵,吴菊,杨梅.广州化工,2014,42(23),222.

  [6]郑晓冬,董晨初.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No.8,370.

  [7]高燕,马韦伟.中国产经,2021,No.24,45.

  [8]任蓓霞.职业,2018,No.17,89.

  作者:宋艳华*,高焓,高岩,崔学军,袁晓玲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