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非正式雇佣关系的维护

时间:2021年11月16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提要]我国农业生产具有土地规模化以及生产模式分散化的特点,对于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农业雇佣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劳动力的短缺使农业生产中维护好雇佣关系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招工的渠道、工资的决定以及信任的建立等三大核心内容对峨眉山市茶园主和采

  [提要]我国农业生产具有土地规模化以及生产模式分散化的特点,对于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农业雇佣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劳动力的短缺使农业生产中维护好雇佣关系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招工的渠道、工资的决定以及信任的建立等三大核心内容对峨眉山市茶园主和采茶工的雇佣关系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通过建立区域内联络者微信群、农业招工服务平台以及劳动力集聚培训平台促进非正式雇佣关系的良好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农业生产;非正式雇佣关系;维护路径

劳动密集型论文

  一、引言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导向使农业土地规模化利用成为趋势。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着劳动力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规模继续扩大,2019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9,077万人,比上年增加241万人。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在普及,但对于生产对象、生产方式等具有诸多限制。实践表明,雇佣生产是对当下农村劳动力短缺与土地规模化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状况的有效回应。雇佣劳动力、家庭劳动力、土地资源与机械生产等要素的高效配置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施。

  农业雇佣生产实质是农业劳动者受雇从事农业劳动,以自身劳动力换取实物或货币工资的经济关系。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传统自我雇佣方式无法适应变化,实践中出现了大量非正式雇佣的生产方式。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业非正式雇佣生产的研究集中在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在社会学领域研究农业临时雇工的流动、临时雇工的薪酬与福利等主题;在经济学领域研究非正式雇佣关系的产生与发展、雇佣双方的行为以及雇佣的生产效率等内容,具体研究包括:

  一是农业非正式雇佣的产生与发展规律。例如,鲁先凤认为农业雇佣关系具有临时性、流动性以及利益缺乏保障等特征。二是农业非正式雇佣条件下雇主和雇工的行为。例如,任宇东、王毅杰利用劳动过程的相关理论,发现农业生产中雇主与雇工存在控制与反向控制的雇佣样态。三是农业非正式雇佣的生产效率。例如,王颜齐、郭翔宇通过分析农地规模化流转背景下的农业雇佣生产合约,得出相比于正式的雇佣关系中的“固定工资+过程监督”合约,农业非正式雇佣关系中的“计件工资+事后客观评估”合约更优的结论。廖文梅等利用四阶段DEA-Tobit模型分析水稻种植户的数据得出纯技术效率较低导致农业生产效率整体偏低。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中的雇佣行为和效率受到学者的重视。但是目前国内研究主要关注农业雇佣方式的对比与效率测算,较少关注土地规模化经营条件下产生的季节性非正式雇佣关系。另外,现有文献较多关注水稻等大宗粮食作物种植的雇佣关系,这些生产大多能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但是,对于其他劳动密集型农作物(如茶叶采摘等)的非正式雇佣生产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拟从微观的角度出发,以四川省峨眉山市茶园主和采茶工的非正式雇佣关系为例,研究非正式雇佣关系的维护路径,寻找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对策。

  二、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概况。

  四川茶叶种植区多为丘陵山区,茶园坡度大、地块小、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管理缺位等问题成为茶叶大面积机械化采摘的阻碍。四川鲜茶采摘具有规模大、采茶用工大、季节性强的特点。因此,现阶段仍需以雇佣采茶工的方式满足鲜茶采摘的需求。

  按段学艺等对人工采摘效率的估计,四川季节性采茶工缺口高达60万人。峨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东北与川西平原接壤,西南连接大小凉山,是盆地到高山的过渡地带。峨眉山市农业产业形成了“茶、菜、药、畜”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建成了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基地。作为四川重要茶叶产区,峨眉山市现有茶园面积22.6万亩,主要茶产区在双福、普兴、黄湾、九里、龙门等地。

  本研究确定双福、九里、罗目、沙溪4个茶叶主产区为调查的样本区域。其中,双福镇为峨眉山茶商贸与创新中心,九里镇与罗目镇是特色绿茶生态茶园,沙溪乡北部毗连九里镇、罗目镇。调研区域地形以丘山和平坝为主,并且依次从北向南分布。因此,以这4个乡镇为样本,既可以基本上反映峨眉山市整个鲜茶采摘的概况,同时也便于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比较。

  (二)数据来源。

  本文采取随机分层典型抽样方法,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来确定:(1)鲜茶采摘:考虑样本研究的典型性和数据分析的有效性,选择茶叶规模经营比较集中的样本村。(2)地理位置:调研点尽可能覆盖不同的地域特点。于2017年2月深入四川省峨眉山市双福镇、九里镇、罗目镇以及沙溪乡进行调查,在4个样本乡、镇各抽取2~3个典型样本村,共计10个样本村作为此次调查的样本框。在样本选择上尽可能覆盖:不同茶园特征状况的茶园主、不同个人特征的茶园主和不同个人特征的采茶工。基于上述样本选择方法,在10个样本村抽取若干茶园,共计75户茶园主,92位采茶工。对茶园主和采茶工分别发放问卷75份和92份,共计167份,回收167份,其中有效问卷167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表1给出样本的乡镇分布情况。

  三、描述分析与结果评价

  (一)描述分析。

  在被调查的75户茶园主中,女性略多于男性,年龄大多集中在40~50岁,多为中小型规模茶农,茶叶种植年限多在5年以上。茶园交通情况一般处于良好,通行较方便。大部分茶园主采用销售给收购商的方式。茶园主对茶叶采摘的要求以独芽为主。对采茶工需求差距较大,日均需求量约为29人,并且工资结算多采用日结的方式。在对采茶工的生活保障方面,所有的茶园主均提供午餐,大约一半的茶园主提供住宿。

  在被调查的95位采茶工中,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具有一定鲜茶采摘经验的女性。从居住地看,其居住地距离茶园的距离较近,单程时间约为45分钟。从工资情况来看,采茶工人的日均工资为133元左右,并且工资的波动幅度比较大。从工资的满意度情况来看,大多数采茶工对工资非常满意。大约一半人数的采茶工拥有交通工具,并且所有采茶工都有熟人在一起采茶。

  (二)结果评价

  1、非正式雇佣关系形成的途径。在采茶季节,日均工人需求量30人左右,平均每亩茶园需要1个工人,但在实践中存在工人数量较少、无法满足采摘需求的情况。对于居住地较远但是可以在采茶季节工作的采茶工,有条件的茶园主为工人提供免费住宿。免费住宿增加了茶园主的用工成本,但对于具有强烈季节性的鲜茶采摘而言,在非正式雇佣的关系下寻求一种较为稳定的用工策略对于茶园主和采茶工而言是一种双赢。

  一方面鲜茶采摘的季节性意味着时间就是金钱,茶叶的质量随着为招工而耽误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另一方面茶园主与采茶工同吃同住为其关系维护创造契机。现有的招工渠道主要依靠电话联系,甚至口口相传。茶园主雇佣采茶工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茶叶采摘不太紧急的时候,茶园主依靠经验、采取比较传统的方式,从以往来过的采茶工人中,找到不同村镇本身也是采茶工的联络者,再由他们通知自己家附近的空闲农民,采茶工人便跟着联络者一起去茶园采茶。

  二是当已有采茶工仍然不够,需要临时调人的时候,茶园主便会联系其他茶园主,从附近茶园调配采茶工人。第一种方式使采茶的质量有一定的保障。对茶园主而言,省去新招工的 额外成本和筛选茶叶的时间成本;对采茶工而言,较熟悉的茶园主能更好地沟通,不会因为沟通造成其劳动效率的损失。第二种方式是对非正式雇佣关系的延伸。对于茶园主来说,调配采茶工人是一种集体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能实现雇工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在熟人社会场域,是互惠互利的方式与选择。

  2、非正式雇佣中工资的决定。

  非正式雇佣中的工资的决定以计件为基础,并且公平的工资水平在维持非正式雇佣关系中有重要作用。工人工资采用日结的方式,并根据每日采摘量,按照工价当日现金结算。具体情况为,工人每天到茶园后自行开工采摘,中午将上午采摘的茶叶称重并记录,下午再次称重后汇总结算。在采摘要求方面,特定区域的茶叶品种基本一致,采摘要求基本相同,除部分农户秋季自留的毛茶叶以外,售卖的茶叶采摘要求为独芽或者一芽一叶,采摘要求较统一,具有一定经验的采茶工之间会自发形成一种采摘默契;同时,由于统一的采茶规定,进一步为茶园主降低了在称重时的筛选成本。在称重计量的选择上,受访采茶工表示,茶园主一般计算到“两”。但是,有的茶园主在“钱”到“两”之间并不采用四舍五入,而是采用的是7钱及以上才算一两。例如“7斤3两7钱”算作“7斤4两”,而“7斤3两6钱”就只算作“7斤3两”。

  对于某个茶园的茶园主来说,以7钱以上算作一两而不是四舍五入,是占用了采茶工“3钱”的工资,这被采茶工看作是不公平的。在春茶采摘的季节,对采茶工的需求激增的情况下,茶园主采取不合理的计价策略将导致采茶工流失,从而造成茶园局部“用工荒”。总的来说,雇主与雇主竞争,提高了工资;劳动者与劳动者竞争,压低了工资。因此,正是这样竞争性的需求和竞争性的供给,形成了一个雇佣关系中的工资水平。

  3、非正式雇佣关系的信任建立方式。

  对于茶园主来说,假设现有工人足够,茶园主会倾向选择熟人。采茶工对选择雇主时考虑的因素按照重要程度排序,最重要的依次为:诚信、工资、熟人。这里的熟人并不是指采茶工人和茶园主是熟人,而是只要采茶队伍中有人是熟人,就会增强采茶工一同采茶的意愿。针对茶园主而言,熟人保证了采茶质量和采茶时长的稳定,降低了采茶工的道德风险。针对采茶工而言,无论茶园主是不是熟人,只要茶园主保持诚信,那么非正式雇佣关系便会趋于稳定,并且,由于这种采茶的非雇佣关系的建立大多是基于熟人联络者的召集,熟人在关系的维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采茶队伍中的熟人关系会进一步促进非雇佣关系的稳定程度。

  四、结论及建议

  (一)主要结论。

  近年来,由于土地流转、劳动力外流,农业土地规模化利用成为趋势,农业经营方式也发生改变。与之适应的生产方式也随之出现,出现非正式雇佣的方式。本文基于四川省峨眉山双福、九里、罗目、沙溪4个茶叶主产区的调研数据,从招工的渠道、工资的公平以及关系的信任对峨眉山市茶园主和采茶工的非正式雇佣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招工渠道的稳定、雇佣工资的公平以及互信关系的建立对非正式雇佣关系的维护起重要作用。

  (二)建议

  1、建立区域内联络者微信群,做好日常维护。非正式雇佣关系的建立是非正式雇佣关系维护的起点,完善非正式雇佣关系的建立渠道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利用手机微信群功能,借鉴社群关系维护的思路,首先打开微信群的知名度,通过熟人传播进群的方式,扩大区域内招工微信群影响力;其次做好微信群的日常管理,例如通过发红包的方式提升群成员的活跃度;最后提升微信群管理者与成员的亲近感,例如实时更新农业生产动态,邀请部分活跃的联络者进行参观考察等。

  2、建立健全农业招工服务平台,构建监督体系。监督在维持工资水平稳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农业招工服务平台多而散,而且招工信息参差不齐,可靠性较低。建立完善的招工平台,能克服招工的随意性和无组织性,提高各方信息获取效率。同时,在平台上建立雇主和雇工的信用档案,并且实时更新采茶的工资水平,进一步降低雇佣的信任危机。

  3、建立劳动力集聚培训平台,组织专业技能培训。闲散劳动力通过在劳动力集聚平台登记注册,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灵活的岗位配置。同时,平台将针对不同的农业产业对雇工进行培训推荐,为闲散劳动力的技能赋能,提高劳动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海涛,朱帆,常进雄.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与非农转移测度[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2]武舜臣,宦梅丽,马婕.服务外包程度与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农机作业外包更具优势吗?[J/OL].当代经济管理,2020-09-07.

  [3]彭超,张琛.农业机械化对农户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05).

  [4]徐建玲,储怡菲,周志远.农业机械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基于20个省际面板数据[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0.19(05).

  作者:张云王芳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