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人力资源论文企业开展集体协商确定劳动报酬的可行性

时间:2016年12月16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开展集体协商,非但不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反而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 人力资源 论文:探究开展集体协商确定劳动报酬可行性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前言 从1995年《劳动法》颁布实施至今,我国在企业推行集体协商工作已
  开展集体协商,非但不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反而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人力资源论文:探究开展集体协商确定劳动报酬可行性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人力资源
 
  前言
 
  从1995年《劳动法》颁布实施至今,我国在企业推行集体协商工作已经走过了.16年的历程。16年来,各级工会一直把集体协商作为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的重要任务,作为贯彻实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协调劳动关系的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各地工会在开展集体协商的过程中,自觉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能动作用,促使企业集体协商呈现出由点到面、扎实推进、稳步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
 
  当前,我国依法推动企业开展集体协商面临着更为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对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改善民生高度重视,就逐步提高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年7月,全总十五届四次执委会议明确提出“两个普遍”,即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为进一步深入推动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对开展集体协商的认识更加清晰,态度更加积极,不少地方将开展集体协商、提高普通劳动者劳动报酬,作为改善民生,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来抓。另一方面,广大职工群众对提高工资收入寄予了新的期待。中国工会十五大召开之前,人民网曾推出“中国职工十大期待”调查,在加个备选“期待”中,‘l实现协商涨工资,工资年年涨,要赶超物价增长”的呼声最高。在今年“两会”前夕,由新华网发起的’‘你最关心的话题”调查中,“收入分配”问题位居榜首。这都充分说明,通过集体协商合理确定和调整工资水平,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已经成为广大职工的普遍要求和共同愿望。可以说,当前大力推动集体协商机制建设,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既契合党和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政方针,又顺应了广大职工诉求共建共享、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已经到了全面铺开的关键时期。
 
  然而,恰在此时,对于是否应当尽快推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社会上还有一些不同声音,特别是有的专家学者持鲜明的反对意见,有的认为开展集体协商是“玩火游戏”,会“搞垮企业”;有的认为开展集体协商是“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会产生负面影响”;还有的认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会导致企业成本大幅度上升,吓怕外商投资者。我们认为,这些观点未免失之偏颇,完全是由于对集体协商不了解所产生的误识误解,对此,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讨论。
 
  一、开展集体协商不是对市场的不当干预
 
  事实上,开展集体协商,非但不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反而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开展集体协商,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的必然选择。没有这样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体制必将是不完善的,甚至是不公正的。尤其是当前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资强劳弱的局面将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集体协商机制,劳动关系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就会长期且大范围失衡,这不仅扭曲了市场中劳动力价格的形成机制,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颠筱了市场经济赖以建构的基础,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若要建构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就要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来矫正这种不公平。这种制度设计就是我国法律已明确规定的集体协商制度,即由劳动关系双方就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进行协商谈判,实现双方利益的均衡和最大化。集体协商完全是劳资双方的自主行为,更是市场经济运行对劳资双方的客观要求,而不是政府强加给劳资双方的义务。
 
  另一方面,开展集体协商,是劳动关系双方的自主行为,政府在集体协商中只是起到居中裁判的作用,其主要是通过制定规则,以及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CPI指数等信息,为劳动关系双方依法合规开展集体协商创造条件、提供信息、设定底线、调处争议等,并不直接和具体介入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可见,虽然政府在集体协商过程中会发挥居中调停作用,但并‘没有干预企业工资分配自主权。
 
  二、开展集体协商不会导致外商投资企业大量转移
 
  当前,开展集体协商不会影响我国良好的投资环境,更不可能使我国丧失吸引外商投资的竞争优势。
 
  一方面,从国际竞争力的角度讲,劳动力成本有没有竞争优势,看的不是绝对值而是相对值。虽然从目前的情况看,开展集体协商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人工资,但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长期被压低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即使有所提高,也是在补历史的“欠账”,相对于国际市场,仍然具有“比较优势”,不会在全球范围失去竞争力。
 
  另一方面,在投资环境评价中,劳动力成本只是投资成本中的一小部分,而市场机会、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区域发展的空间、经济成长性、产业配套、劳动力素质、政治风险和政策法律环境,特别是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稳定程度等因素,都是投资环境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劳动力成本没有上升之前,我国劳动力成本在亚洲也不是最低的,当时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外资转移,说明劳动力成本并非影响投资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我国综合竞争优势没有下降的前提下,开展集体协商,将企业劳动力成本提升至合理的水平,并不会导致投资环境评价的大幅下降。事实上,集体协商是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协商而不是无序的行动来达成劳资之间的利益关系平衡,恰恰是外商投资者所期盼的。只要依法开展规范有序的协商谈判,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劳动关系矛盾。有了这种协商制度,即使有矛盾,也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归根结底,要保持吸引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需要做的不是将劳动力价格长期压制在严重偏低的不合理的水平,而是要提高宏观经济要素质量,扩大市场开放度,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创造更加开放、更加优化的投资环境,而实现这些目标还离不开集体协商的普遍、深入和有效开展。
 
  三、开展集体协商不会影响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从我国开展集体协商应当遵循的原则、所要实现的目的来看,开展集体协商并不会搞垮企业更不会影响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开展集体协商不仅不会搞垮企业反倒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劳动关系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并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增长。开展集体协商,只是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让劳动者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增长,而不是提出超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要求。而且,在开展集体协商的过程中,工会始终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职工意愿要求,综合考虑地区、行业平均工资水平,当地政府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因素,通过协商找到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契合点和平衡点,从而把劳动者的诉求控制在理性有度的范围,并且能够实现劳动关系双方的互利共赢。同时,开展集体协商,还可以对企业形成“倒逼效应”,推动企业创新升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尤其是低端制造业,如玩具、服装、鞋帽、电子装配、冲压配件、塑料制品加工等,存在着为数不少的以压低劳动力成本换取利润的企业,这种企业发展模式不仅对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实现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事实上,通过开展集体协商,使劳动者获得更加公平合理的劳动报酬,可以对少数居于产业链低端、缺少技术含量,甚至不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企业形成“倒逼效应”、“挤出效应”,促使它们要么被淘汰出局,要么主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这样,既能够有力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会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其次,开展集体协商,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有利于促进职工提升素质、增加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做更多贡献。现在不少企业经营者对集体协商还存在着模糊认识,一提到集体协商,就将其等同于给工人涨工资,认为势必会降低自己的获利空间,因此往往对于劳资双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持消极乃至抵制的态度。实际上,开展集体协商可以有效激发工人为企业多做贡献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开展集体协商,会促进企业更好地贯彻落实劳动法律法规,使得一些企业存在的劳动者长期超时加班、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的现象,得以有效遏制,从而确保使劳动者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提升自身素质。另一方面,职工获得合理的劳动收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意味着劳动者会自觉把企业和自己视为利一益共同体,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和财富。这说明,开展集体协商,是为了形成企业内部的利益共享机制,将劳动关系双方打造成一个利益共同体,通过职工与企业共建共享,达到劳动关系双方互利共赢的目标。
 
  最后,开展集体协商,也不会导致失业、通货膨胀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开展集体协商,会对企业劳动用工起到有效的监督制约,促使企业自觉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这样一来,企业要保持同样的产出量,就不能靠违法要求工人超时劳动来实现,而要雇佣更多的劳动者,这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随着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者的消费能力也随之提高,消费需求扩大了,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自然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此外,开展集体协商会导致通货膨胀更是无稽之谈。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是,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超出了需求量。劳动力成本上涨若要导致通货膨胀,必须满足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的前提条件,否则通过开展集体协商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与通货膨胀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在我国劳动者工资水平长期偏低并且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的前提下,开展集体协商,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并非通过增加国家货币发行量实现的,而是对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调整,改变企业发展成果在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分配不平衡的状况。也就是说,开展集体协商不是“给蛋糕注水”,而是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重新“分蛋糕”,这显然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