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教育类杂志之如何拓展高职毕业生就业途径

时间:2015年01月08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当前,高职生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在就业的过程中呈现出诸如待遇不高、劳动强度大等种种问题,究其原因,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原因。基于就业调查的情况,提出了拓展高职毕业生就业途径的探索与创新。

  摘要:当前,高职生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在就业的过程中呈现出诸如待遇不高、劳动强度大等种种问题,究其原因,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原因。基于就业调查的情况,提出了拓展高职毕业生就业途径的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教育类杂志,高职毕业生,就业途径,探索,创新

  一、高职生就业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是学校努力的方向。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就业总体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尤其是高职生的就业问题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薪酬待遇不高

  高职生在就业问题上,对工作的待遇关心很大,不少高职生表示,找到一份工作或许不是最困难的,但要想找到待遇较好的工作则比较困难。我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曾对近三年的部分毕业生实习就业期间的工作情况做过调查,在统计毕业生目前的收入情况中发现,有4.1%的毕业生待遇在500-800元之间,有26.3%的毕业生在800-1000元之间,有33.7%的毕业生在1000-1500元,有18.6%的毕业生在1500-2000元,有11.7%的毕业生在2000-2500元,而待遇在2500元以上的仅有5.6%,从收入统计情况可以看出,我院大部分毕业生的收入都在800-1500元左右,占到60%,而对2000-2500元及2500元以上的不到20%,收入总体上相对一般,较高收入人群不是很多。但是由于多数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单位,而待遇好的单位要求又比较苛刻,这也就使很多毕业生形成了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就业出现困境。

  (二)工作稳定性不高

  高职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企事业单位一线的工作,这样的工作繁杂而又辛苦,高职生有时很难坚持不断地一直做下去。因此,在岗时间比较短,稳定性不强。在对我院毕业生在岗时间调查中发现,一年以下的有32.6%,一至两年的有33.7%,两至三年的有28.6%,三年以上的有5.1%,这说明我院毕业生在一个岗位工作一至两年的居多,毕业生多数把第一次的工作岗位看成是实习或者学习经验,并没有做好长远的打算,再加上一线工作的枯燥、辛苦,因此,多数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换另一岗位,所以毕业生在初次就业后多数都不是很稳定,在就业与择业之间徘徊。

  (三)专业对口率不高

  毕业后专业不对口,是高校毕业生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尤其以高职生比较突出,在高职生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从事着与本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我院也在调查毕业生专业对口情况中发现,选择有工作且与专业有关的占到56.2%,选择有工作但与专业无关的有38.7%,由此可看出,专业对口率不到60%,有三分之一之多从事着与本专业无关的行业工作。专业的不对口,不仅使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也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无用武之地,最终则造成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四)工作岗位条件不高

  作为高职生,主要是面向培养培养面向建设、生产一线所需的人才,这也使得高职生毕业生后更多的从事一线劳动,一般企业一线工人都是两班倒或三班倒,工作时间都在8-12小时,工作环境一般都在生产车间,通风条件较差,有的企业车间还阴暗、潮湿,还伴有喧闹,甚至带有一定的危险。因此,高职生整体上就业岗位条件不是很高,有待进一步改善。这样一来,部分高职毕业生宁愿待业,也不愿意下企业、下车间,到一线去工作。

  二、高职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高职生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偏高。目前,多数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一定的理想化,期望值都比较高,在调查中发现高职毕业生在择业时喜欢到大城市,到一些热门行业就业,喜欢选择到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喜欢从事白领职业。还有就是学生的创业意识不够,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毕业后仅仅是找个好工作,做个好职员,而忽视了人的自我创业的潜能开发,很少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大学毕业之后理所应当去政府部门做公务员,或者去大公司做“白领”。如果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自己开办一个小的企业时,就会有人说三道四,认为是大学生个人能力有问题,不务正业,找不到工作,所以才进行创业的。在这种思维的支配下,更多的毕业生宁可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参加人头攒动、拥挤不堪的人才招聘会,也不愿意冒风险去创业。问卷调查表明,毕业生工作所在地集中在地级市较多,占到55.2%,其次是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占到30.5%,在县城和农村工作分别占到11.2%和3.1%。这说明一些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大的大中城市是毕业生的首选,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也是毕业生的较多的选择。这样就使得大中城市这一档次的人才过剩,特别是某些热门的专业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情况。90%以上的学生希望先找一份工作做做看,准备自我创业的寥寥无几。

  (二)从学校角度来讲,主要原因有:一方面,学校开设的专业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部分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招到更多的生源,盲目的开设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两三年毕业后,要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要么随便找一份工作,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中存在着“重进口,轻出口”的现象,在招生的时候,投入经费巨大,全员参与招生,而对于毕业生就业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业工作的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投入不足,同时就业指导也仅限于临近毕业那段时间,请就业指导的老师或企业的老总为学生做个讲座,缺少了平时的沟通与引导,上就业指导课的老师大都是辅导员等兼职老师,大都是纸上谈兵,缺乏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三)从用人单位角度来讲,主要原因有:一方面,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方面“唯学历”,本是专科生可以做的工作,却招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不能很好的从岗位的实际需要选人,也使得很多专科学生望而却步;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不重视对高职毕业生的培养,招聘过来只是从事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甚至有的就相当于用高职生弥补由于劳动力转移而流失的民工的各位,不曾关注过高职生的期望,而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提升更是很少关注,同时,在同一岗位上对待本专科生待遇差距也较大,这也让许多高职生工作不定心,跳槽频繁,甚至有业不就。

  三、拓展高职生就业门路的做法与经验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到企业一线工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各自的培养目标不同,侧重点不同。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要把职业发展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贯穿于高校就业工作的始终。

  目前尽管就业形势总体上还是比较严峻,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仍然比较高。一方面存在着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又有不少单位招不到毕业生。在毕业学生中,“有业不就”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转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是当务之急。这就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摆脱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要引导学生到企业的一线去工作,即使一线的工作很辛苦,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要想在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一线工作经验,因此要教育引导学生“先就业,再择业”,“骑驴找马”,只有“下得去”,才能“上得来”。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生动、扎实、细致的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等,帮助学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结合当前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和成才观。

  (二)进一步加大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努力实现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创新。在专业设置上,要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潜在的人才需求,适时开办相应的新专业,形成学校自己专业的优势。同时,在专业课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要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技能为中心,充分体现培养目标。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相互渗透的原则,适当增加实验和实训课程的比例,改革专业过于狭窄的状况,实行弹性学分制等等,探索不同专业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设计方面,要针对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课程,并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我院在就业指导方面,先后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等三门课程,分别在大学一、二、三年级讲授,并融入一定的实践课程,让学生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一定的实践技能。

  (三)强化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调动全员参与就业。学校在对待就业工作方面,应该像对待招生一样,加大人员、经费等方面的投入,尤其是领导更要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头等位置,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强化就业工作意识,努力营造人人重视就业工作的氛围;为规范就业工作管理,学院制定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条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就业工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当然就业工作不是一人的事情,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学生就业联系单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同时,需要合理的就业体制的支持,我院在就业工作中,建立就业目标责任制,实行层层有责任,事事有落实,并建立月度计划,实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任务,再加上适当的就业奖惩制度,有效地激励和推动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四)积极推进产学合作,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就业“绿色通道”。产学合作、社会参与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基本渠道。学校应坚持立足地方、服务社会的原则,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采取行动,积极满足产业界的需要,促进产学相结合。一是努力推进校企共建专业,以在满足基本办学规律的基础上最大程度迎合企业的需要;二是建设校外企业在学校内的实训基地,从根本上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就业率。如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企业,不仅方便学生的实习,也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三是采取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输送到校外专业实训基地,通过与基地的联动,使得学生获得必要的工作经验,最终完成从学生角色到员工角色的转变,做到轻松应聘,就地上岗。如由我院牵头成立的江苏食品职教集团,与数百家企业成为合作单位,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就业途径,同时,与蒙牛集团、中央新亚等知名企业建立订单班,实行一站式培养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校企合作,是实现“以就业为导向”院校教育改革的最可能途径,为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有效择业开辟了“绿色通道”。我院主要从三个方面狠抓落实,一是通过举办校园就业招聘会的形式为毕业生和就业单位搭建双向选择的平台。为2011届毕业生举办大型就业招聘会一场,专场招聘会60场以上;二是通过加强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在校园网站开设就业专题网站,发布毕业生基本信息,并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网上应聘活动。三是建立稳定的区内外实习就业基地,通过实习促就业,不断拓展了毕业生就业市场。

  (五)高职院校要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一方面,在当前学生择业中,毕业生自身素质已成为影响毕业生正常就业、就好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挑战,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学生的就业跟学校本身也有着直接关系,学校发展的好,社会声望高,学生也比较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此,学校应有一个明确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注重自身质量的提高,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深入进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强化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同时要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不断吸收就业工作突出的院校好的经验与做法,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较为完善的就业工作机制。

  (六)强化服务培训,挖掘更多适合毕业生特点的就业岗位。要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就业意愿的岗位。通过创业教育培养一部分大学生自主创业,不断增加优质创业项目,不仅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通过自主创业也能吸纳一部分人就业。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最大优势就是实践能力较强,更适合于“实干起家”,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发挥这一群体的创新能力,“双赢”何乐而不为?同时要加强就业需求预测,引导高校优化专业设置,改革培养模式。此外要将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校园,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帮助大学生更好适应社会需要。

  总之,为了让学生既有业可就,又能就好业,除了以上几点措施之外,我们还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好“新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的征集工作;加强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扩大就业服务领域;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单位吸纳毕业生的配套政策。积极探索,整合资源,努力开辟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途径。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