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科学技术论文发表简述高新技术员心理养护问题

时间:2014年07月10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我们在广泛考察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现代管理学相关理论,提出理论假设。

  关键词:科学技术论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高新技术员,心理养护

  我们在广泛考察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现代管理学相关理论,提出理论假设。工作压力理论认为引起工作压力的因素大致可概括为个性因素和组织的内、外因素3类。其中组织内部因素直接导致工作压力是大部分学者认可的观点;也有学者认为引起工作压力的因素可分为角色特点、个性特点、组织过程特点、组织结构特点4类。心理资本理论认为心理资本是超越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10],其基本内容包括希望、乐观、韧性、主观幸福感、情商、组织公民行为。

  人岗匹配理论认为人岗匹配中员工个性特征与岗位职责相匹配是基础,而岗位酬劳与员工动机和需求相匹配从而实现对个体的激励是关键。[11]该理论认为个体工作压力的大小最终取决于匹配程度。Harrison,Caplan和French等人认为工作压力源自于个体特性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匹配程度。[12]个体只有当工作岗位与个性特征相匹配时才会表现出较强适应性。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认为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用于保健、教育、劳动力再生产、企业内外流动与培训等方面。本课题研讨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的心理养护问题其实质是员工保健方面的心理保健问题。

  医疗保健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看作是投入到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中的一种附加投资。人力资本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应给予高度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着个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个体与组织绩效的高低以及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根据以上理论提出理论假设:H1: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之间呈负相关关系。H2: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程度呈负相关关系。H3: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实证研究

  (一)指标体系设计为验证上述理论假设,依据相关研究文献和专家的意见,并根据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的个体特性、心理需求、价值观念、能力特征、工作方式等,构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评指标体系和企业对技术人员的心理养护状况测评指标体系

  (二)数据收集和样本统计我们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对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郴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岗技术人员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问卷发放240份,回收219份,回收率为91%。从有效样本情况看,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人员中男性占73%;年龄集中在25~45岁之间,占样本的69.5%;工作年限主要在5~15年,占样本的64%,与实际情况相符;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80%拥有学士或硕士学位;技术人员作为知识型员工,有较高的收入水平,60.5%的人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

  (三)实证结果分析和检验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体系,对调研所得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和Excel2003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探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程度与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并对前文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1.指标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统计结果显示:

  1﹚心理健康程度指标中的11个题项中,6项超过了中等水平3,说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样本企业技术人员中存在中等程度﹙2~2.99表示中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占74.3%,存在非常严重心理问题的占0.2%。该比例虽小,但是企业应对此引起警惕。

  2﹚工作压力源指标中的20个选项中有14项均值超过中等水平3,说明技术人员感受到的工作压力较大,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于岗位要求、职业评价、管理制度和方式、工作性质、个性需求和特征、家庭社会环境。

  3﹚技术人员在工作的硬环境方面呈现出较高满意度,但是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规章制度的满意度偏低,说明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在努力改善工作环境,但技术人员对工作软环境的满意度不高。表4显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对自己所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进行的心理养护的管理评价均值都偏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技术人员对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同时,这一现象也反映了企业对技术人员的心理养护不能满足技术人员对心理健康的需求。这也是影响技术人员的心理健康的根源。

  2.工作压力源指标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出的五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为82.343%。其中,管理方式上的压力﹙F1因子﹚约占31%,工作内容上的压力﹙F2因子﹚约占19%,岗位要求上的压力﹙F3因子﹚约占14%,个性需要上的压力﹙F4因子﹚约占11%,家庭因素上的压力﹙F5因子﹚约占8%。

  3.假设检验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同时对该研究假设作出接受或者拒绝的判断。心理健康程度、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三者间的相关关系见表7。表8的数据表明了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程度体现出低度正相关,而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以及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程度体现出中度负相。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1﹚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调研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占74.3%﹚。企业对其技术人员进行心理养护显得重要而又迫切。

  ﹙2﹚技术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教育程度、工龄、收入等方面的差异而存在个体差异性,这告诉我们:企业的心理养护工作要注意这些差异性,具有针对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才能有助于技术人员的心理健康。

  ﹙3﹚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管理方式、工作内容、岗位要求、个性需要得不到满足以及家庭因素。而技术人员的心理压力降低其工作满意度,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只有找出技术人员工作压力产生的根源,并进行铲除,才能有效地维护其心理健康。

  (二)对策建议

  1.战略上重视技术人员的心理养护工作因为企业关注其技术人员的身心健康状态,本质是在关注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具有战略意识,将技术人员的心理养护问题提升到企业成长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其心理养护对企业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深远影响。

  2.工作分析中实现人岗人职匹配人岗人职匹配是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使用和优化配置的基础。企业中每一个工作岗位职位都对任职者有相应要求,任职者只有具备相应的岗位职位能力,才能胜任该岗该职工作,取得最大工作绩效,进而促进企业实现高效产出的目标。所以,企业应依据人岗人职匹配理论努力实现员工个体与岗职、与团体、与组织的全方位匹配,有效避免因不匹配造成的工作压力和效率损失。这不仅有利于从压力源上避免心理问题产生,而且有利于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实现企业人事效率的最大化。

  3.薪酬管理上注重心酬管理知识型技术型人才由于拥有智能,能为企业带来持久竞争优势,所以其心理资本相对于其他资本来说升值空间更大。拥有雄厚心理资本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坚韧、积极且富有创造性,能接受挑战和变革,能运用其智能成为优秀员工或管理者,实现个体与组织的共赢。因此,企业应了解技术人员的心理需求,并根据其需求,设计出激励性的薪酬方案,注重心酬管理,以此保障技术人员获得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双重满足。这既能消除经济压力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又能有效预防因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心理问题。

  4.文化管理上加强技术人员心理健康工程建设技术人员心理健康工程建设的内容主要有:评估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心理健康调适技能和养护技能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咨询等。这项工程的建设对企业的心理养护工作至关重要。企业在管理中要让技术员工了解心理健康工程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促使其主动参与这一工程的建设,以保证工程的顺利施行。这不仅能有效降低技术人员的心理压力,而且更有利于技术人员提升其心理资本,增强其应对压力的能力,实现其个体心理的持续健康。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