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浅论关于建筑学建构的辨析

时间:2013年03月22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建筑学的建构近期有了新的概念内涵,它从建筑的本体性出发,抗衡着当下建筑各种游戏式的形式的表现,本文从辨析建构的概念内涵出发,探讨了从本体性认识建筑的视点与办法。

  摘要:建筑学的建构近期有了新的概念内涵,它从建筑的本体性出发,抗衡着当下建筑各种游戏式的形式的表现,本文从辨析建构的概念内涵出发,探讨了从本体性认识建筑的视点与办法。

  关键词:建构、节点、诗意

  建筑学建构的概念来自于英文单词"tectonic",但将tectonic翻译成建构,却并没有得到广泛的统一。我国的英汉字典一般将tectonic译成"构筑的"、"构造的"或"建筑的",很多时候却作为地理学上的词语出现。但词根"tect-"表明"tectonic"来源于建筑学领域。"tectonic"与类似的词语"structure(结构)"、"construction(建造)"、"fabric(构造)"、"detail(细部)"在表达的涵义上有所不同,structure、fabric、detail表达的是一种形态和结果,tectonic和construction之间的涵义可能最为接近,都表达一种过程,tectonic更加是表达了一种特指的过程。作为名词,tectonic意为木匠或建造者。作为动词,是指木匠工艺和斧工活动。【注1】国内最为详细论述"tectonic"的著作是《当代建筑构造的建构解析》,它阐述的词源学解释是:tectonic源自于晚期拉丁语"tectonicus",希腊语的来源是建造者的"tektonikos",工匠则来自于希腊语"tekton"。将这些意思组合起来,tectonic表示一种由具有特殊手艺的人(主要指木工)完成的,目的是遮蔽的活动。【注2】

  把"tectonic"归纳提高到建筑文化层次研究的是美国人肯尼思·弗兰姆普敦,他始于1986年研究,首先在1993年以德文出版了著作《Study in Tectonic Culture----The Poetics of Construction in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y Architecture》,在这本著作中,弗兰姆普敦系统详细地论述了"tectonic"。它的中文译本名字为《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造诗学》,2007年7月出版了第一版,译者是南京大学的建筑学院王骏阳教授,他在译著中将"tectonic"翻译成"建构",并详细地阐述了当中的理由。【注3】

  于是,按照王骏阳教授的译法,和马进、杨靖编著的《当代建筑构造的建构解析》一文一样,本文将"建构"一词作为"tectonic"的中文翻译,"建构"与"tectonic"之间形成一种指代关系。

  弗兰姆普敦在完成《建构文化研究》之前,还有一篇名为《RAPPEL A' L' ORDRE, THE CASE FOR THE TECTONIC》的小文章对建构的概念进行了专门的深刻的剖析。文章根据卡尔·博迪舍和戈特弗里德·森佩尔的观点,进一步说道:

  ……the term(refer to tectonic) not only indicates a structural and material probity(真实) but also a poetics(诗的、富于诗意的)of construction, ……【注4】

  很明显,建构(tectonic)至少包含以下的几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建筑的结构组成(structural component);

  第二,建筑内部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formal amplification),或者可以简单称之为"表皮"(surface);

  前者对后者是起作用的,因而还需要

  第三,传递结构作用的节点(joint),这个节点包括了结构内部传递作用的连接以及结构框架体系与表皮的连接;

  第四,材料。它是以上叙述中隐含着的,但起着重要决定作用的因素。即是指结构体系所用的材料,而且还包括表皮的材料。在建筑的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材料和依据材料不同的特性,结构的组成与表皮的形式就会有不同的表现。

  综上所述,建构就是材料构成建筑的技术表达。【注5】

  建构的概念中,拥有以下几个特性:

  第一,本体性。本体性。因为,建筑首先是一种建

  构的行为,而不是布景式的活动。对于追求形式主义的建筑行为,意大利的乔吉奥·格拉西写道:

  凡是谈到现代主义运动中的先锋建筑,人们总是将它们与造型艺术联系起来。……立体主义、至上主义、新造型主义等都是在造型艺术的领域内发展的流派,它们只是后来被转借到建筑中而已。【注6】

  可见,在各种流派中,建筑表现出来的形象并不是建筑自身。它的本体性在于"致力于表现永恒,不言而喻的真理以及建筑知识的固有特点" 【注7】虽然建筑的本质是空间围合,但围合空间的材料、结构、构造才是建筑的本身。建构的过程就是材料的选择、结构的确定、构造的布置过程。材料之间力的传递、联系的搭接、通过构造节点所形成的的形象,就是建筑的本体表现。它在开始并不代表任何意义,所谓的意义都是后来外界强加上去的。用马丁·海德格尔的哲学语言来说,建筑的建构形象就是建筑的"存在",而不是"符号"。

  第二,真实性。建构的真实性来自于它的本体性,并且在于哲学上的美学追求。

  弗里得里希·黑格尔认为:"愈是优美的艺术作品,它就愈是具有内容和思想的内在深刻和真实。" 【注8】别出心裁的造型和繁文缛节式的历史符号拼凑并不能表现建筑的真实,反而将他掩盖,是建筑的真实意义"缺席"。建筑的真实,存在于建筑的建构过程中,在于对材料和建造形式受力特征的真实呈现。正如马丁·海德格尔所说:

  "……所有这一切得以出现,都是由于作品把自己置身在石头的厚重之中、置身在木头的坚韧之中、金属的刚硬和光泽之中、颜料的明暗之中、音调的叮当之中,词语的命名力量之中……" 【注9】

  第三,技术性,建构的基本特性就是它的技术表现,完成建筑的建构过程就是

  一个技术的表达过程。如何由一堆材料转化成围合空间的建筑,建造技术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的本体真实地通过建构的技术而呈现。技术体现了一种永久,它与随意的造型、历史的拼凑以及繁冗的装饰不同,后者只是一些某个时期的符号,时间的转移,其含义也随之变化。建构技术与建筑周围的地理环境相结合,受当时的社会技术水平所制约,渗透着大众共同的文化心理,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化,总是适宜地反映着时代的文化特征。而且,它并不受到各种"主义"束缚,相反是它决定了"主义"的含义,"建筑风格不是时髦的游戏,而是建筑技术发展的逻辑结果"【注10】 ,从这一特性来讲,它具有永恒的意义。

  同时,技术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建构的"节点"上。节点在建构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戈特弗里德·森佩尔就强调:

  "……the joint implies that fundamental( 基本的)syntactical (语法的)transition(转变、转换) may be expressed as one passes from the stereotomic base to the tectonic frame,and that such transition constitute (构成)the very essence(本质、本体) of architecture。" 【注11】

  可见,节点在建构理论中,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连接,而是建筑本体性表现的浓缩。虽然不同的建筑理论家对节点有不同的论述,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节点的背后,是建构技术作为支撑,它的表现直接影响建构的下一个特性。

  第四,诗意性,这里的"诗意"即"艺术"。阿道夫·海因里希·玻拜恩认为:"建构是连接的艺术"。【注12】弗兰姆普敦也说:"如果把建构视为结构的诗意的表现,那么建构就是一种艺术。" 【注13】

  也就是说,虽然建构集中关注于建筑本身的材料、构造与节点连接,但它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展示,而是展示了建筑师对技术的运用和组合,以及对环境和现场的体验。建构不仅是建筑获得合法性,而且更呈现艺术性。

  结语:

  如果把建筑当成一种艺术,建筑师在建构中倾注的诗意就是建筑艺术的体现。这种并不从属于何种"主义",亦不受限于任何的思想理论,它只是自主地呈现出诗意。建构之于建筑,并不只是建筑材料,诸如石头、木材、钢铁、玻璃等无生命自然物的堆砌,而是于它们的组合附上了人的灵性,从而具有了"艺术美"。黑格尔就认为自然的物体,附上了人的精神价值,才会上升到更高的美的层次。"人类的艺术,就是人模仿神【注14】制造的自然,由于它经过心灵产生,替它的存在获得了一种符合它本性的显现。" 【注15】建构的艺术使建筑不再只是构造物,而成为呈现诗意的建筑。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