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美育导向下创新性传媒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时间:2022年02月28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高校校园电视站是重要的的宣传职能部门和传媒专业实践平台,但在发展中过程面临着如节目质量不高、制作人员创新意识欠缺等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以审美教育为研究导向,从实践教学平台的角色功能、美育导向下的培养定位、业务素质竞争力塑造

  摘要:高校校园电视站是重要的的宣传职能部门和传媒专业实践平台,但在发展中过程面临着如节目质量不高、制作人员创新意识欠缺等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以审美教育为研究导向,从实践教学平台的角色功能、美育导向下的培养定位、业务素质竞争力塑造等角度出发,对如何借助这一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传媒专业化人才,提出有效策略与路径。

  关 键 词:高校电视站;实践教学平台;美育导向;审美评估指数

人才培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曾提到:“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今天的电视(视频)服务功能已经辐射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依靠其传播影响力造就受众群体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文化认同。高校电视站是学校自办校园电视频道,是以弘扬先进文化,传播校园资讯为己任,立足教学服务,助力舆论宣传的重要手段[1]。作为为顺应社会需求发展而建立的校园电视媒介−电视站在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播中有着独特的传播特点。

  1)内容公信力强:采编、制作与播出流程严格,内容的生产获官方认可,具有优先性、准确性、权威性等特点。2)传播介质多样:可在教学楼、寝室、办公楼等公共场合楼宇电视播放,也可通过校园大屏幕、校园网等平台播出,传播持续时间长、频率高、覆盖广。

  3)传播受众稳固:校园受众范围广泛,较少受文化程度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教职工等均能观看,较少受其他因素限制。4)表达手段丰富:运用视听语言再现人物和事件现场,产生直观冲击,感染力和参与感强。5)主题分众明确:根据校园宣传重点设计多种节目类型,针对性强,内容遍布教、学、研、会、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6)运行成本低:可全面整合资源,采、编、 播等所需场地、设备全部为国有资产。7)传播主体学生化:参与节目制作各个流程的人员均为传媒专业学生,且与相关专业课程的实施高度契合,从内容策划到制作播出有一定的实施基础,驱动力强。

  作为校园传统媒介,高校校园电视站是重要的宣传职能部门;作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是学生提升专业素养与技能整合的培养路径;作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其具有求知、尚美、寻理、表情等美育功能,本文将通过采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以审美教育为研究导向,对如何借助这一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具有创新开发能力的传媒专业化人才,提出有效策略与路径。

  1 作为实践教学平台的角色功能机制

  作为学生基础教学之外的辅助性实践教学平台,高校校园电视站不仅提供了文稿策划、演播室主持、现场报道、摄像、剪辑、新闻配音等一系列专业课程的仿真实习环境,覆盖了策划、录制执行、送审、送播等节目制作全过程实训流程,还承担了全面、多元的角色功能。四川师范大学电视站通过专题纪录片、宣传片等方式,将师大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思想境界和“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精神追求可视化为视频作品,影响辐射到每一位师大学子。

  1.1 教育角色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研究所所长杨飚表示:“新闻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没有及时跟上快速前进的传媒实践。学校培养了很多人才,但这些人才往往不适应传媒的要求。”[2]

  目前,四川地区大多数综合性高校虽设有传媒学院或相关专业,具备理论研究基础和专用仪器设备及制作场地,但学生业界经验少、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弱已成为专业发展通病。由于高校校园电视站的播出规范要求,对参与节目采、编、排、播、主持及制作工作的学生,提出了更加专业的标准,因此具有拓宽和加强学生的知识面及动手能力的教育培养责任,更可以依托各相关学院的软硬件设备与场地,给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学习平台,让学生还未走出校门便可获得专业实践机会。学生团队在采、编、播等各阶段皆设有专门职责,熟练专业技能、积极创新,将理论所学应用到实践操作中。

  1.2 宣传角色宣传即运用符号传播某种观念从而影响受众,是意识形态的修辞行为。电视站承载着报道校内时事要闻,传播方针政策,把握校内舆论,在全面反映校园建设发展进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方面有重要作用。作为辅助性实践教学平台,高校校园电视站引领学生积极创作,通过制作短视频、宣传片、纪录片等方式,从不同风格、角度展示学校文化的深邃底蕴,当好宣传排头兵。

  1.3 沟通角色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速,通过与新媒体资源平台的整合沟通,创新性开发栏目主题,助力搭建沟通桥梁,反映学生的想法心声,加深各层级的信息互动,从而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共同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良性发展。如视频新闻《学生宿舍洗衣机堆放问题》,选题来自同学们的朋友圈和微博,通过采访学生、宿管人员等当事人,报道了学生宿舍外洗衣机放置过多造成的管理不善、环境杂乱等新闻现象。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有理有据、客观公正,因此很快得到了校方的重视,并制定出相应的规范措施。

  1.4 娱乐角色电视媒体的基础功能之一是放松和愉悦,让观众有所联想和感动,从而净化心灵,引领大众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而非一味迎合低级趣味。通过内容上的创意延展,形式上的趣味辅佐,将充满娱乐精神与元素的节目形式融入多元化的校园生活,引领学生的高雅品位。电视站定期开展头脑风暴选题策划会,通过公益广告系列片、创意短视频等形式,鼓励学生们运用诙谐、讽刺或夸张的影像表现形式,自编自导自演,展现视听语言的亲和力,完成了对环保、节约粮食、自律学习等理念的有效传达。

  2 美育导向下的创新性培养定位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人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校园电视媒介,是审美教育得以走向实质美育的重要平台,通过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养可以实现多学科辐射。

  为了让视频类节目的审美创作提升有据可依,审美评估指数得以构建,包括准确性(accuracy)、可接受性(acceptance)、可信性(accountability)、可操作性(access),“4A”原则的建立为节目审美品格的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为节目的审美性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标准[3]。同时也需明确,观众的收视趣味永远是个变量,关键在于通过创新性培养定位,引导和提高审美自觉能力。

  2.1 求知求知即寻求知识,运用各种视听手段和形式对知识形象进行加工,从而呈现出独特的审美规律。通过搭建广义的知识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呈现出内涵美、直观美、通俗美等审美特征[4]。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声画形式,吸引学生有效地、主动地、直观地接受知识传授,体会到独立存在的知识内涵美,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另一种途径。用流畅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传统典籍中的文字韵律美,通过对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成立的历史由来、发展状况、成就展示,让学生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2 尚美尚美即赏悦趣味,是在生理上感受到愉悦享受的基础上进而理解生活、感悟人生的体验。作为四川师范大学的校训之一,要求师生要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境界,确立信仰,激发斗志,拥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优质电视节目的审美形态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应致力于展示多元、高雅的校园文化,提供高审美情趣的节目,使其逐渐内化为人生修养。每个校园里都有具有崇高师德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照耀三尺讲台,他们身上有着挖掘不尽的文化财富。通过制作名师大家们治学人物专题纪录片,引导受众认知到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治学育人,老师们以德修身,追求卓越的至高境界,达到“欣赏者与艺术作品相互交流和对话,是观照、体验、悟解的过程,由表层到深层情感体验和认知理解相渗透的动态心理过程。”[5]

  2.3 寻理寻理,寻求明事理、辨是非的哲理。核心是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对人格塑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路径,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其精神世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而创意节目。如四川师范大学电视站于2020年制作的十集专题系列片《问道狮子山》,细分为校多个系列子集,通过对学校建筑、雕塑等文化物质的历史性介绍,突出学校办学历史的厚重和大学文化的深邃底蕴,展示了学校办学渊源的历史继承性,反映师大人实践“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

  2.4 表情表情即表达情感、抒解情结,助燃学生爱校热情,增强校园凝聚力。作为学校舆论宣传的主阵地,电视站同时扮演着“喉舌”与“桥梁”的双重角色,是学校发展轨迹的记录者和校园动向的风向标。电视站助力学生拿起摄像机记录身边的美好,学生们拍摄的学校MV《我的大学》,展现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以校为荣的真挚情感助力增强校园凝聚力。

  3 实践性人才培养新路径探究目前的校园媒体主要由报纸、校园广播、校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官方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共同组成。新时代里,高校电视站的一些问题暴露的日益明显,现状不容乐观:如资金方面投入不够,导致设备陈旧,制作条件受限;节目质量不高,表现形式古板;制作人员流动性大;创新意识欠缺······鉴于以上现状,为尽快走出发展困境,人才培养是关键,以下是笔者对高校电视站平台下实践类创新性人才培养对策的4点建议。

  3.1 重点打造“品牌栏目”,助力加强校园媒体公信力节目质量不高、形式单一、创新意识弱是制约校园电视站节目发展的因素。重点打造校园电视“品牌栏目”,加强学生记者的创新意识,分析目标受众兴趣,重视收视效果,策划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节目。挖掘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题、故事,以提高节目收视率和关注度,从而提升校园电视竞争力。高质量的“品牌栏目”可以争取参加一定类型的比赛,以赛促练,加强公信力。

  3.2 提高从业人员技能素质,强化业务素质竞争力节目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制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于学生团队来说,只有始终保证学生团队正式人员和后备人员的数量,并针对性的定时定量的培训,才能有效避免人才流动性大,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电视站的学生记者队伍分为记者、主播、后期剪辑、摄像几大类别。由于播出传播的规范要求,对参与节目采、编、排、播、主持及制作工作的学生,提出了更加专业的标准。

  首先,学生记者的分布需呈阶梯式,可根据年级进行分布交叉分组,各组任命负责人,做到责任落实,高效工作;其次,实习记者在经验丰富老记者带领下完成基础技能训练,如单条新闻采、编、播任务,再逐渐熟悉如专题片制作等更高级别的业务技能;最后配备具有丰富录、编、播方面经验的专业老师加以指导培训,通过定期举行例会的方式,老师举例分析,学生相互点评,分享经验体会,加强对学生团队专业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实现良性循环进步。

  3.3 开掘创新节目资源,发挥传播亲和力

  应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传播优势,有效的开掘其节目资源,发挥传播亲和力。如当遇恶劣天气或场地容纳人数有限等原因,无法满足现场收看需求的情况,电视站的传播优势便得以彰显,可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将现场画面推送至校内闭路电视、校园电子屏幕、校园网站等多平台进行播放,即时、高效的传递相关信息,突出传播优势。

  3.4 加强创新合作,增加收视号召力

  高校电视站应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组成实验小组,多看、多学、多探讨,鼓励其在节目形式和内容分布上进行大胆的突破创新。如通过头脑风暴策划会、后期创作实验训练营等方式,激发学生潜能,做到节目产出与人才培养双丰收。另外,当代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高校间各种交流合作频繁,对于校园电视站间的合作同样可行,不但有效整合校园电视资源,也为高校电视站发展提供了机遇。校园电视站应发挥其特有的传播优势,与其他校园媒体合作,达到合作共赢。

  或开辟多种传播途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或合作开发校园电视节目,校园资讯共享;或定期举办高校电视站论坛,整合资源,突出优势,不但解决了校园电视节目题材单一的问题,还可增进高校学生间交流,为高校电视制作人员提供交流学习机会。[6]

  4 结束语

  文化认同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而高校电视站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通过生产具有扎根校园生活、无愧于时代的电视节目创作,传播代表高校精神文化的审美意象,培育和引导讲品位、将格调、讲责任的传播主体,保持使人达到最完善境界的精神动力,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实现文化认同,助力达成和谐共生且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7]。

  参考文献

  马赛, 王永澄. 对高校校园电视发展的若干探讨[J]. 当代电视, 2009(6): 12.

  [1]周德昌, 江月孙. 简明教育辞典[M].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2]张蓝珊. 重构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审美评估指数的提出与构建[J]. 现代传播, 2013(9): 33.

  [3]刘梅. 知识类电视节目艺术美探究[J]. 电影评介,2002(5): 22.

  [4][5]杨恩寰, 梅宝树. 艺术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谢幼如.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

  [6]张琦. 高雅表演艺术与都市文化认同[J]. 当代文坛,2018(4): 17.

  作者:安 悦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