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中国交通地理学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时间:2021年11月15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交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经过60多年的建设,我国交通地理学已经形成一门体系相对较为完善的学科,21世纪以来,在学科理论建设、新方法与新技术探索、交通发展模式与规律总结、交通系统与区域发展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国家发

  摘要:交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经过60多年的建设,我国交通地理学已经形成一门体系相对较为完善的学科,21世纪以来,在学科理论建设、新方法与新技术探索、交通发展模式与规律总结、交通系统与区域发展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国家发展需求带动学科发展是交通地理学的学科特色;为加强与国际前沿接轨,学科发展的计量化、国际化和“以人为本”导向增强,与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及交通规划、网络科学、环境科学、旅游科学等学科交叉性得到强化,新数据、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取得突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未来我国交通地理学的发展将重点包括:①面向全球的跨境互联互通地理研究;②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研究;③面向新发展格局的物流与供应链地理研究;④面向人民满意的城乡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⑤面向学科前沿的交通地理学理论创新研究;⑥面向人工智能的交通与信息技术交叉集成研究。

  关键词:交通;地理;学科特色;学科交叉;新方法

交通运输地理论文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7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天安门广场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反复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适时对历史进行总结、对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对交通地理学学科发展也是必要的。值此中国经济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60周年和《经济地理》创刊40周年之际,国内青年交通地理学者齐聚一团,共同对我国交通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史进行总结,并重点对21世纪以来取得的学科进展、学术成就及学科特色进行了粗浅的归纳;面向国家发展需求与国际前沿研究方向,进一步提出未来我国交通地理学学科的发展展望。

  1学科发展与建设历程

  我国对交通运输的论述最早出现于1921年白寿彝的《中国交通史》[1],盛叙功1931年编译的《交通地理》是我国最早的系统性交通地理著作[2]。新中国成立以前,交通地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经济地理的综合性研究中,之后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重要分支学科。金凤君等于2009年已对中国交通地理学发展历史做过系统总结[3],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文献脉络梳理,系统总结中国交通地理学的学科发展阶段与特征。

  文献搜集工作于2021年7月4日完成,搜索范围包括webofscience核心库、知网库中的学位论文库、北大核心数据库和CSCD数据库,检索依托国内机构的中国地理学者发表与交通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①,经过数据清洗、人工校验和筛查,最终共获取2077篇英文论文、3337篇中文论文和381篇学位论文。根据金凤君等的研究[3]和对我国交通地理学的文献脉络分析,将我国交通地理学学科发展阶段划分如下。

  1.1学科初创期(1950—1979年)

  该阶段,交通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仍多体现在经济地理学的相关论著中,如《中国交通史》《交通地理》《城市运输》和《中国经济地理总论(运输地理)》。此外,该时期的经济地理工作者参与到交通选线的经济地理分析、客货流分析、网络布局、交通运输与生产力布局等交通相关的实践工作中。

  1.2学科体系形成期(1980—1999年)

  198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在工业与交通地理研究室设立了交通地理研究组,是国内交通地理研究的第一个团队,开始对交通地理学基础理论、国内交通运输、国际交通运输、部门交通、城市交通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与此同时,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多所高校开设了交通运输地理或城市交通课程,教授交通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杨吾扬编著的《交通运输地理学》(1986年)成为交通地理学领域的经典教材。1990年以来,研究成果逐渐以论文形式呈现,中文和英文文献的研究主题均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与演化、腹地识别、枢纽识别等方面。

  1.3学科快速发展期(2000—2009年)

  我国交通地理学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中文学术成果快速增加,但英文学术成果产出增加相对缓慢,学科发展的国际影响力非常欠缺。该时期,中文文献研究主题主要包含以下方面:①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总结及组织网络分析。②注重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对周边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重点关注交通经济带的发展。③部门交通研究关注港口、物流、水运、铁路、航空等的建设和发展。④与区域发展、行为地理、城市地理等学科的交叉性明显,如探讨交通方式选择、出行行为、城市交通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开发利用、商业设施布局的影响等逐渐增多。英文文献主要关注出行行为、交通公平、可达性、交通需求等个体尺度的研究主题。

  1.4学科交叉与国际化(2010年以来)

  该时期,中文文献产出呈波动性缓慢增长趋势,而英文文献产出则大幅度迅速增加,这与部分海外学者回国、国内学者境外访学大幅度增加以及全球对中国交通快速发展的关注度上升等均密切相关。整体上分析,该阶段的中文文献主要集中在全国或区域等中宏观尺度的交通研究,而英文文献则侧重于对城市内部和个体微观尺度及高速交通、共享交通的研究。研究主题呈现出如下特征:①从现象描述转向规律探索。研究对象由静态的交通设施转向动态的交通流,由设施网络转向组织网络,并继而转向径路网络和需求网络。②部门交通的研究由传统交通方式转向高速交通和现代交通,并逐渐从单一交通部门转向多元交通系统。

  ③共享汽车、共享单车、自行车等绿色交通方式逐渐受到重视。④“以人为本”发展导向更加明显,满意度、幸福感、行人等研究主题得到关注。⑤学科交叉现象更加明显,国际化趋势显著加强。中国学者在高铁网络及空间效应、人类出行规律、城市职住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得到国际学者的认可,成为交通地理学的前沿领域,丰富和发展了交通地理学相关理论[4]。⑥研究数据和技术方法不断革新。随着数据获取能力和建模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出租车、手机信令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成为交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和方法创新领域。

  2学科研究进展与学术成就

  2.1交通地理学学科理论与方法建设

  近20年来,我国交通地理学者致力于“从案例中提炼理论,将理论应用到实践”,通过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发展特点的长期追踪,形成下述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①交通优势度。金凤君等综合“质”“量”和“势”三个方面构建了区域交通 优势度概念及其评价体系[5],该理论从交通视角深入认知空间区位优势,并有效服务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②可达性与连通性。可达性和连通性是近年来我国交通地理学研究热点之一,研究对象由单一交通方式扩展到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研究问题面向区域经济联系、公共服务和旅游开发等不同需求[6-8],研究方法上发展了内外可达性、实时可达性、个人时空可达性、观测可达性、基于时间窗的连通性等多种测度模型[9-11],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与方法体系。③轴—辐空间运输组织模式。轴—辐侍服系统是兼具效率与规模经济的空间运输组织模式,金凤君等对其演进机理进行了系统阐述[12-13],为各类运输活动的空间组织结构优化提供了科学指导。④地理学视角下的交通系统网络复杂性建构。

  基于功能(服务)一致性视角,莫辉辉和王姣娥提出了交通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由“设施网络—组织网络—径路网络—需求网络”构成,从而为开展交通网络复杂性、地理空间性及新区位测度研究奠定了网格构建基础[14-16]。⑤空间运输联系理论。随着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的发展和大量高精度、细粒度流数据的出现,学者们对区域尺度铁路流、航空流、高速公路流、海运货流以及城市尺度公共交通通勤流等空间流动特征进行了规律发现和组织模式提炼[17-18],丰富了空间运输联系理论的内涵与实践应用。

  2.2交通设施布局与交通流分析

  交通设施地域组织模式与规律研究对揭示区域空间结构等地理学核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取得如下显著进展:

  ①区域交通网络布局与规划。研究多关注不同类型区域交通网络布局特征与规律[19],并提出了交通网布局规划原则与方法[20]。②多空间尺度的交通设施网络发展过程、演化模式与规律。中国学者在总结铁路[21]、公路[22]、航空[23]、港口体系[24]等交通设施组织模式与演化规律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关注区域包括全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青藏高原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交通设施布局模式与演化规律理论[23,25-26]。

  ③交通流研究。21世纪后,随着“流空间”理论与复杂网络方法的引入[14,27],基于供应和需求视角的交通流结构、演化规律与组织模式成为研究热点,包括航空[28-29]、高铁[30]以及高速公路[31]等,并在揭示交通流距离衰减规律、高速交通出行行为特征[32]、城际出行流时空异质性[33]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④多式联运与综合交通。如高铁与民航、铁路与公路等不同交通方式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研究[8]、不同交通的适宜运输距离与级联组织模式及地理约束作用[17]。

  2.3交通系统与区域发展交互机制

  交通运输作为解释微观经济活动和人类出行特征的重要因素,对区域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吸引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以下研究视角:①从交通经济带[34-35]、交通投资经济效应[13]和交通布局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进[36]等视角探讨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发展的互动作用机制。

  ②基于交通区位重构视角研究交通系统与区域发展的交互作用机制。交通技术革新可以提高沿线区域或地方的可达性和连通性,改善沿线交通区位条件并进而影响其发展[37],反过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交通系统革新也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17]。③基于部门交通的交通运输经济效果评价。研究从航空、公路、铁路、航运和城市交通等单一交通视角[38]逐步拓展到“陆海统筹”“多网融合”或“出行链全过程”的综合交通或“以人为本”视角下,探讨交通运输对沿线区域和地方发展的影响[39]。④研究交通运输对企业和个体等微观主体空间行为的影响。

  企业空间行为可反映经济活动的微观特征和城市网络空间组织特征[40];个体通勤行为所揭示的个体就业、居住区位的选择机制,可反映城市职住分布、空间组织和效率[41]。相关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交通系统对区域发展的宏观作用机制。⑤交通布局及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主要从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等要素解析航空、公路、铁路、航运等布局的影响因素[13,26],以及从建成环境、人口布局等要素分析城市公共交通、共享交通的影响机制以及机场、火车站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43]。

  2.4高速铁路与新区位重构

  过去十五年,我国高速铁路网络飞速发展,交通地理学的研究主要关注高铁建设带来的可达性提升、新区位重构及其对区域/城市发展的影响。我国高铁建设对区域/城市空间秩序重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基于可达性的时空收敛效应。由于高铁建设的空间非均衡性,众多学者基于综合交通设施网络建立了空间可达性模拟模型,测度了高铁建设带来的时空压缩及城市区位变化[30,43]。

  此外,不少学者也探讨了交通区位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包括在不同发展阶段地区、不同行业部门及不同尺度形成的空间极化、空间均衡或空间溢出效应[8,44]。②基于连通性的空间关联体系重塑效应。高速交通的建设正深刻影响和重构全球城市体系和区域城市网络,对于地理空间而言则主要表现为不断加剧的空间差异性和不断增强的空间联系性这两种对立统一的复杂变化特征[16]。

  除“时空收敛”效应外,以增强“空间联系性”为特征的高铁建设所产生的“组织—空间协同”效应也正在成为重构我国城市体系结构、塑造门户城市的重要驱动力[30]。基于对高铁发展属性的多元化理解,以及不同交通方式竞争下的运输体系构建,交通地理研究学者能够更精准地揭示高铁建设对区域/城市空间秩序重构的作用特征及其影响机理。

  2.5港口地理及航运网络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港口逐渐成为重塑全球/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力量。现有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一定进展:①港口演化理论。中国交通地理学者将港口区位及其功能置于国家现代化空间进程中,不断进行理论突破。代表性理论有海港成长模式[45]、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理论[46];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形成演化机理[24]和海港空间效应理论模型[47];集装箱运输网络与枢纽港模式[48]、现代集装箱港口体系演进理论[49]和北极航线体系构建框架[50]。

  ②港城空间关系,如港口对城市空间组织的影响、滨水区再开发、港口对城市的地域空间效应和港城空间融合、港航要素与企业空间集聚、港城关系类型及其发展模式识别、港城交互作用的空间法则等[51-52]。③港口体系及腹地联系,包含港口体系特征及其演进机制、港口集装箱运输网络和内陆中转站布局、港口腹地范围识别及资源流动格局等[24,53-54]。④港口航运网络研究,包括集装箱枢纽港运输网络布局与优化、世界集装箱港口航运组织网络与枢纽区位、航运企业或国际集装箱航运网络结构特征及网络脆弱性评估、“海上丝路”沿线航运网络联系等方面[55-56]。

  2.6机场布局与航空运输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民航运输在居民出行结构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机场布局与航空运输问题得到了地理学者的持续关注。主要集中在:①机场布局的效率评价与空间优化,如中国机场体系的空间服务水平[57]、可达性及溢出效应[58]。②多机场体系与机场群研究。随着机场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以多机场区域为核心的多机场体系与机场群研究议题开始引起中国交通地理学者关注[59],但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3学科发展特色与趋势

  3.1国家发展需求带动学科发展

  交通地理学者长期活跃在交通和区域发展实践工作的第一线,并完成了以下代表性工作:①交通选线/选址。在近十年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快速建设的时期,中科院地理所团队先后参与了北京第二机场选址、成都天府机场选址、全国高铁网络与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咨询等工作。②交通部门规划。中科院地理所团队参与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并获得交通运输部表扬;参与了《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等多项交通部门规划的研究工作。③承担全国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中的交通专题研究。

  金凤君等人提出的交通优势度概念及评价模型[5],支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城市群规划编制技术规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指南》等的编制工作,得到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领域的广泛认可,被应用到全国和各省区的空间规划和交通规划实践中。王姣娥等人提出符合空间规划目标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编制方案与技术流程,设定了基础设施分幅总图在不同空间尺度需表达的内容,并将其应用到全国国土空间试点《福建省省级空间规划》的研究编制中[81]。

  曹有挥等将港口后勤区域空间组织机理应用于长三角主要港口城市港航服务业优化布局研究[82]。西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云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单位的交通地理研究团队分别对重庆、厦门、昆明、南宁和芜湖等城市的物流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开展了有益的研究探索。此外,在东北振兴规划、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西部“十四五”规划、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等相关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交通地理学者团队都在其中承担着专项规划研究并发挥重要作用。

  4未来发展展望

  4.1面向全球的跨境互联互通地理研究

  交通运输既是经济运行的纽带,在一个国家或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也是城市和区域形成和演化的动力,不断重塑城市和区域空间形态和结构。随着中国全球化发展和交通强国的提出,全球交通地理应是未来研究的重中之重。对于全球交通地理,研究内容应关注全球综合交通网络(航空、海运、公路和铁路)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机理;全球综合交通的空间组织特征及其区划;全球运输联系功能的演化以及运输效应;重大跨境基础设施与运输组织的空间效应;全球交通与区域发展、交通互联互通与全球—地方关系重构;国家安全和全球化的地缘交通。

  研究尺度应由中国扩展到其他国家、区域、“一带一路”沿线和全球。研究视角应由单一的封闭网络向全球—地方互动的开放网络转变。研究全球交通运输系统不仅有利于透视全球和地方经济要素流动、城市体系演进规律,而且可为高效有序推进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4.2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研究

  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高速公路运营里程、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等均位列世界第一,交通网络的高质量发展逐渐受到重视。未来交通地理研究可以围绕以下方面进一步探索:①综合交通网络与枢纽布局及多种交通方式衔接的研究,以服务于构建衔接顺畅、高效集约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②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和服务市场重叠度增加,需进一步厘清各部门交通的竞争和合作关系,甄别各自服务的优势范围与距离。

  ③以运输需求为导向,提升交通供给系统的需求适配性,满足不同区域类型、不同空间尺度、不同群体及不同出行目的的交通需求;④加强城市群、都市圈等中微观尺度下综合交通治理体系研究,并逐步从交通流、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转向复合交通网络运输组织等研究;⑤关注气候变化等对港口、公路、铁路、机场、北极航线等的影响,加强极端气候、突发公共事件等特殊背景下交通网络韧性和交通设施的防灾减灾研究,提高交通运输的可持续性。

  4.3面向新发展格局的物流与供应链地理研究

  在信息技术和物流行业变革的影响下,物流地理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需要不断拓展。面向新发展格局的现代物流地理研究应关注以下特征与趋势:

  ①进一步加强现代物流地理学的理论体系构建,科学合理地借鉴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理论及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98],结合我国的国情与发展特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地理学研究体系;②研究内容方面,伴随网络购物、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传统物流的组织方式和空间表现也随之发生变化,此背景下新物流设施、新组织模式、新物流空间等也值得继续关注[98];③研究数据、方法上,应拓展出基于多源数据、多维空间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范式,结合多空间尺度研究视角,实现对现代物流研究内容的深度拓展;④以服务国家和城市物流发展战略的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碳排放等目标下[99]的物流行业组织、运营特征、空间布局、社会公平[100]及其他对城市和区域的多维影响应被重点关注,以服务于物流相关规划与政策制订。

  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中国交通史上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2]盛叙功.交通地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3]金凤君,王成金,王姣娥,等.新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与贡献[J].经济地理,2009,29(10):1588-1593.

  [4]SchwanenT.GeographiesoftransportII:Reconcilingthegener‐alandtheparticular[J].ProgressinHumanGeography,2016,41(3):355-364.

  [5]金凤君,王成金,李秀伟.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8):787-798.

  [6]王成金,王伟,张梦天,等.中国道路网络的通达性评价与演化机理[J].地理学报,2014,69(10):1496-1509.

  [7]汪德根,陈田,陆林,等.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及机理——以中国京沪高铁为例[J].地理学报,2015,70(2):214-233.

  作者:王姣娥1,2,陈娱3,戴特奇4,杜方叶1,2,郭建科5,黄洁1,焦敬娟6,李涛7,刘承良8,马亮9,王磊10,11,宗会明12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