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图书编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时间:2021年07月09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 要: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书使人安静。好的图书可以培养人们的良好品性,陶冶人们的性情,充实人们的内在生活。近几年,虽然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图书行业产生影响,但是图书出版数量仍旧居高不下,但因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图书质量呈现出下滑现象,

  摘 要: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书使人安静。好的图书可以培养人们的良好品性,陶冶人们的性情,充实人们的内在生活。近几年,虽然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图书行业产生影响,但是图书出版数量仍旧居高不下,但因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图书质量呈现出下滑现象,其编校质量不容乐观。故此,本文从理论角度出发,简要分析目前图书编校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策略。

  关键词:图书编校;问题;对策

新闻研究导刊

  一、引言

  图书是知识的汇集,是智慧的集合,是人类思想发展的产物。高质量的图书不仅可以陶冶读者的性情,净化心灵,而且可以使其精神世界充实又丰富,而质量太差的图书则错误百出,误导读者,甚至危害社会。作为图书的生产者,出版单位的审核与编校关系到图书的质量,所以在出版流程中编校环节至关重要,需加以重视,给予研究。

  二、图书编校质量的现状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编校关系到了图书质量,图书质量关系到了出版社的生死存亡。在2019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所组织的“质量管理2019”专项活动中,对近年来各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进行编校质量检查,涉及文艺图书、少儿图书、科普图书、教辅资料等。经抽查,100家出版单位的300种图书中,有接近40本图书编校质量不符合基本要求,不合格率高达13%。另外,在检查中得知各类图书的常识性错误较多,如朝代的起止时间、概念性错误、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甚至部分出版社出版形式不规范,书号不全、扉页与封面书名不一致、版面格式混乱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图书质量,对读者的阅读体验造成制约,是亟待改善与调整的关键点。

  三、图书编校存在的问题

  “三审三校”“精益求精”是每一位编辑及出版社需遵循的编校原则,然而目前在受到互联网技术、编辑自身因素、出版社发展因素的影响下,图书编校存在些许问题,经归纳将其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对编辑加工的重视众所周知,一本图书从出版社走向市场所经历的流程众多,包括选题策划、编辑加工、生产印制、市场营销,只有保证每一个阶段与流程的完善与合理,才能将一本精良的图书送到读者手中。但是在步入21世纪之后,尤其面对电子图书所带来的影响,部分出版社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图书出版进程加快,出版周期缩短,编辑加工的时间得到压缩,“哑铃式”发展模式逐渐成了常态。这一发展模式下,编辑加工时间过短,校对流程减少,校对、核红、文字技术处理、通读检查等步骤被忽略,导致图书编校质量过低。

  (二)编校人员素养有待提升作为出版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编校工作离不开编校人员,只有提高编校人员的整体素养才能提升图书编校质量。从内容上分析,合格且优秀的编校人员要具备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专业文化素质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与历史使命感,在日常工作中恪守规章制度,以科学严谨的态度面对每一本图书。

  时代在不断发展,我国图书市场日益繁荣,一派欣欣向荣之态,然而,出版单位的选题数量越来越多,这种发展情况下则导致编辑人员的工作范围扩大,工作量增强。此外,因为编校人员具有流动性,出版单位在招聘新员工,补充新鲜血液的时候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在总结经验、打磨技能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图书编校,这样一来则会因为编校人员素养过低、技能过差而影响图书编校质量。

  (三)编校人员任务过重当前我国出版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受到多重压力的影响下出版单位所面临的经济负担过重。为维持单位发展,部分出版单位扩张品种,导致图书品种增多,但是因为编校人员数量未增加,所以编辑人员的工作量成倍增加。经调查,在某出版单位,十年之前一位编辑每年的发稿量是几十万字,但是到了今天,其发稿量高达上千万字。此外,在出版单位发展中,因人手不够,选题过多,从而引发编辑内容无限扩充, 不仅要负责选题策划、编辑加工,而且还要沟通印刷与市场营销,在高强度的任务下编校人员身心疲乏,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图书的编校质量。

  (四)出版进度过快作为一种时效性很强的产品,图书的出版与发行时间非常关键,尤其是政策宣传类图书或者考试教辅类图书。在此背景下,部分出版单位为抢占市场先机,完全忽略了出版的客观规律,甚至压缩编辑周期,省略编辑环节,将图书尽早推向市场,本来5个月完成的图书仅仅2个月便完成各项流程。这种现象不仅不符合“三审三校”的原则,而且也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图书编辑质量。

  四、改善图书编校问题的策略图书编校是实现图书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价值的保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也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在图书出版生产流程之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出版单位要正视图书编校所存在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给予建议与对策,起到对症下药的作用,满足图书编校与图书出版的要求。

  (一)重视编辑加工

  编辑加工是对稿件进行审查、修改、润色、提高,能够有效提升书稿的质量。在图书出版流程之中,要想保证图书的合格,必须严格按照客观规律,重视编辑加工环节,实现对稿件质量的审查与把关。《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明确规定: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是从出版专业角度对书稿进行判断的活动。对于初审编辑而言,主要是从编辑的角度审查稿件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把好质量关、政治关与文字关;对于责任编辑而言,则是对文稿进行通读,保证稿件内容的完善、材料的准确、语言的通达、逻辑的严密,以此消除技术上的差错,避免原则性错误的发生。编辑加工环节意义重大,出版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那么首要任务便是重视编辑加工,将其放到首位,如此才能真正解决图书编校所存在的问题,为图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二)增强编校人员的素养与能力

  编辑作为编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核心,也是灵魂所在。图书的编校质量离不开编辑,如果编辑专业能力过低、业务水平不足、文学修养不高,那么则无法提高编校质量。因此,出版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编辑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能力,这样才能为提高编校质量奠定基础。

  其一,在招聘编辑的时候,出版单位要多角度考虑分析,严格按照本社的发展特点与战略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编辑,要做到专业书稿有专业编辑进行审阅,从根本上避免跨学科、跨专业审稿现象的发生。其二,要进一步增加编辑的数量,以此减轻编辑的工作量。正如上文所言,现阶段大多数出版单位为追求经济利益,导致编辑每年的任务量过重,在超负荷状态下编辑难以保证编校质量。因此,出版单位要按照计划与目标增加编辑数量,以此减轻每一位编辑的工作量,让编辑人员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

  其三,做好编辑培训与教育。培训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是内部培训。出版单位根据编辑日常工作表现和专业能力有针对性地给予培训与教育,以此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另外,在人员构成方面,出版单位需要对编辑的年龄和接受新鲜事物的水平进行适当划分,由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带领新编辑,以此发挥出“师带徒”的作用,能够起到“传帮带”的效果。第二种是积极参与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所组织的业务培训。通过这一类培训能够从宏观角度提高编辑的能力,增强编辑的阅历,开阔编辑的视野,发散编辑的思维。

  (三)提升单品的质量因为大多数出版单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违背了出版的客观规律,扩大图书的品种,导致编辑任务量过重,难以保障图书编校质量。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出版单位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要考虑社会效益,努力提高图书质量。因图书质量与经济效益是相互关联的关系,只有高质量的图书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且质量是唯一一种能够获得并且能够带来效益的实体。面对这种情况,出版单位要加强改革,从现实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控制品种,尤其要提高单品的编校质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四)落实“三审三校”制度“三审三校”制度提出之后对编辑出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三审三校”制度,则要从编辑出版角度出发,提高出版的规律性,无论是初审、复审还是终审,审稿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且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由同一人担任。在出版单位编校工作之中,须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要求编辑把握图书出版的方向,明确图书编审的意义与目的,保证图书能够在高标准、严要求、标准化、规范化下有所改善,提高质量。

  (五)营造良好的图书质量氛围图书出版单位需依据时代的发展进行改革,做到与时俱进,并且还要具有危机意识,积极营造良好的图书质量氛围。对于管理层而言,要能以身作则,重视图书质量,针对实际的情况制定完善的图书质量举措。增强每一位编辑的责任感,让编辑人员与管理层能够从思想上对图书质量加以重视。对图书质量提高作出贡献的编辑人员,出版单位还要给予奖励,尽可能地从思想、物质两个方面保障图书质量氛围。

  图书媒体论文投稿期刊:《新闻研究导刊》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新闻传媒类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半月刊,201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78-250,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8883,国内统一刊号CN:50-1205/G2。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做好图书编校质量十分关键,每一家出版单位要紧跟政策要求,分析编校质量所存在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加强重视编校环节,落实“三审三校”制度,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升单品质量,做好编辑人员的培养等,如此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为广大的读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图书,发挥出图书精神食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丹.提升图书编校质量之我见[J].中国出版,2019(21):35-37.

  [2]王淇.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图书质量问题探讨[J].中外企业家,2020(06):150.

  [3]辛海丽.浅谈智能图书编校排对编辑工作的影响[J].出版参考,2020(01):64-66.

  [4]宋亚卿,姜山.浅谈科技类图书编辑加工中的易错点[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5):188-189.

  [5]张涛.探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图书质量问题[J].传媒论坛,2020,3(07):79-80.

  [6]李满意.浅析图书编校质量问题成因和预警管理[J].中国编辑,2017(005):45-50.

  作者:漆晓勤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