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川藏铁路TBM隧道建设挑战及装备创新设计探索

时间:2021年02月05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川藏铁路具有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频发的山地灾害、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的高寒缺氧等特征,是目前国内外最具有挑战性的铁路工程。为充分应对川藏铁路隧道建设过程中将面临的长大隧道多、地应力高、活动断层频繁等重大挑战,详细阐述各类

  摘要:川藏铁路具有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频发的山地灾害、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的高寒缺氧等特征,是目前国内外最具有挑战性的铁路工程。为充分应对川藏铁路隧道建设过程中将面临的长大隧道多、地应力高、活动断层频繁等重大挑战,详细阐述各类复杂工况下采用TBM施工所面临的相应挑战。

  系统分析川藏铁路TBM创新设计理念及特点,从高原高寒、长距离硬岩掘进、岩爆等8个方面进行了TBM针对性的创新设计分析,并提出:超前地质探测和处理是用于川藏铁路隧道TBM施工风险控制的主要手段;对于以岩爆为主的隧道,创新设计“双护盾+锚喷支护”的双护盾TBM或双支护TBM显得尤为必要;对于以大变形为主的隧道,宜首选双结构的敞开式TBM或进行其他结构方面的创新设计,以期为TBM针对性设计及后期工程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川藏铁路;特长隧道;TBM;高原高寒;高地应力;高地温;不良地质条件;创新设计

铁路施工

  0引言

  川藏铁路穿越世界最雄壮的横断山脉,35万km2的横断山区是全世界最复杂、险峻、庞大的山系[1-2]。川藏铁路的断层破碎带远胜他处,且仍在发育扩张,其建设难度与风险不言而喻,例如:全长14.7km的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途经12条断层,仅处横断山脉一隅,却历经10年尚未修通[3])。

  全长57km的圣哥达基线隧道[4],横穿欧州阿尔卑斯山脉,被誉为欧州团结的象征,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m,然而这座隧道却历时17年才建成。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正线,隧线比达84%,20km以上的隧道16座。川藏铁路隧道建设面临着长大隧道多、地应力高、活动断层频繁等重大挑战,传统TBM装备已难以满足该类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创新设计显得尤为迫切。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TBM隧道建设所遇到的工程技术难题,有关学者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并通过工程进行了应用与验证。

  例如:陈馈等[5]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TBM施工风险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RemoGrandori[6]阐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大直径隧道TBM的设计进展,提出传统TBM没有针对复杂地质条件进行研究与设计,为满足工程需求,必须开发针对性的TBM机型。洪开荣等[7]、杨延栋等[8]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TBM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其TBM针对性研制技术进行了探讨。

  董泗龙[9]、杨继华[10]、徐虎城[11]等分别针对某引水工程、厄瓜多尔CCS水电站等工程施工过程中,TBM穿越断层破碎带被卡时的脱困技术开展了针对性研究。刘大鹏[12]研究建议从合理调整掘进参数以及制定具体的TBM施工措施等方面入手,来保证TBM穿越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地段的施工能够取得实效。陈卫忠[13]等研究探讨了围岩挤压大变形的机制、挤压性地层预报方法、围岩收敛变形预测方法,总结归纳了常用的应对挤压性地层的处置手段,并提出应结合具体工程问题来综合比选TBM隧道挤压大变形的辨识公式、预测方法以及处置手段。

  张建设[14]研究分析了高黎贡山隧道岩溶及软岩大变形洞段敞开式TBM施工技术,由于功能及结构等因素限制,现有的常规TBM尚难以很好适应软岩大变形地层条件。本文基于前人关于复杂多变地质条件下的TBM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成果,针对川藏铁路这一目前国内外最具有挑战性的铁路工程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断层破碎带、软岩大变形、岩爆、高地温、高地应力等不良地质条件,系统性分析川藏铁路隧道面临的建设难题,详细论述TBM针对性设计理念及其创新设计方法。

  1川藏铁路工程概况

  1.1地理位置及线路

  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山南到拉萨。新建的雅安至林芝段(简称“雅林段”)全长1011km,其中,中桥隧总长958km,桥隧比约95%。

  1.2隧道基本概况

  川藏铁路雅林段隧道总计72座,合计长838km,隧道占比83%,最长隧道为易贡隧道(42.5km)。其中,30km及以上隧道7座,长约240km;20~30km隧道9座,长约216km;10~20km隧道19座,长约274km。隧道穿越地质主要为片麻岩、花岗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板岩、砂岩、石英砂岩、灰岩、大理岩等。川藏铁路先后跨越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帕隆藏布江和雅鲁藏布江等7条大江大河;穿越二郎山、折多山、高尔寺山、沙鲁里山、芒康山、他念他翁山、伯舒拉岭和色季拉山等8座高山。

  全线平均海拔3800m,相对高差4000~6000m,山高谷深,地形条件艰险,跌宕起伏,地貌极其复杂。总的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跨七江穿八山、七下八上(沿线地形地势如图2所示)。海拔超过4000m的隧道17座,总长约199.6km,约占隧道总长的24%;海拔3000~4000m的隧道32座,总长约433.6km,约占隧道总长的52%。

  1.3隧道主要技术标准

  1.3.1设计行车速度

  川藏铁路雅林段隧道设计行车速度为200km/h(部分路段限速160km/h)。

  1.3.2建筑限界及隧道横断面隧道建筑限界采用TB10003-2016《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客货共线铁路隧道建筑限界(160km/h<υ≤200km/h)电力牵引区段”规定的限界尺寸。隧道内轮廓综合考虑建筑限界、隧道内线间距、接触网悬挂布置方式和高海拔地区绝缘距离等因素。根据整体道床形式、中心水沟及各种管沟、设备的布置及接触网采用简链悬挂等,确定隧道基本内轮廓直径为8.8m的圆形断面。

  1.3.3洞内轨道类型隧道内以铺设无砟轨道为主,在活动断裂带及两侧各200m范围内采用有砟轨道。无砟轨道推荐采用双块式结构,轨道结构高度为515mm;有砟轨道结构高度为766mm。

  2川藏铁路隧道面临的重大挑战

  2.1五大工程环境特征

  1)显著的地形高差川藏铁路依次经过二郎山、折多山、高尔寺山、沙鲁里山、芒康山、他念他翁山、伯舒拉岭、色季拉山等高大山脉,先后经过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帕隆藏布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线路爬升高度近万米。2)强烈的板块活动川藏铁路地处青藏高原中东部,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造山带;构造地质作用强烈(以每年4~12mm的速度位移);沿线地震活动强烈、大地震频发。据史料记载(公元1128年至2012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至少22次;全线共有约50个对线路有影响的高温热泉。

  3)频发的山地灾害沿线山高坡陡,滑坡、崩坍以及冰湖溃决、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广泛分布,工程地质环境十分复杂;三江并流区山高谷深,气候差异显著,海洋性冰川气候等多种环境耦合作用,形成了高寒、强震、立体气候等复杂的地质气候条件。4)脆弱的生态环境穿越四川、西藏两地生态红线、涉及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各级敏感区20余处。5)严重的高寒缺氧全线平均海拔3800m,最低气温-30℃,属严重高寒缺氧,人工和普通施工机械的工效均严重降低。

  3川藏铁路TBM创新设计

  按照目前的设计方案,川藏铁路隧道中目前计划采用TBM施工的隧道有:色季拉山隧道、伯舒拉岭隧道、果拉山隧道、孜拉山隧道和德达隧道等5座隧道,其正洞共计采用18台大直径TBM(10.2m)施工,涉及机型有敞开式、双护盾等。

  3.1川藏铁路TBM施工面临的风险隧道施工过程中将会遇到高地应力岩爆、大变形、断层破碎带、涌水突泥等系列不良地质条件,进而给TBM施工带来了诸多挑战。

  铁路论文范例:铁路工程测绘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4结论与讨论

  TBM创新设计是川藏铁路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要推进极端条件下新型多功能TBM(双结构TBM、双支护TBM)研发工作。

  (1)超前地质预报和超前处理是控制施工风险的重要手段,用于川藏铁路隧道的TBM应具备超前探测功能并应作为日常作业。对各种地质风险要深入分析,用于川藏铁路隧道的TBM应具有相应的针对性设计,同时要有详细的可操作的专项应急预案。

  (2)对于软岩大变形和强岩爆的防控技术,应进行深入研究与创新设计;对于以岩爆为主的隧道,宜首选“双护盾+锚喷支护”的双护盾TBM或双支护TBM,次选双结构的敞开式TBM。

  (3)对于以大变形为主的隧道,宜首选双结构的敞开式TBM。与TBM施工特点结合的隧道初期支护、永久支护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与设计创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仲志伟.川藏铁路三江并流区岸坡特征及稳定性分区[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5.

  [2]郑宗溪,孙其清.川藏铁路隧道工程[J].隧道建设,2017,37(8):1049.ZHENGZongxi,SUNQiqing.Sichuan-TibetRailwayTunnelProject[J].TunnelConstruction,2017,37(8):1049.

  [3]张金夫,汶文钊.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高压富水断层处理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8,55(3):160.ZHANGJinfu,WENWenzhao.ConstructionTechnologyfortheDazhushanTunnelinaHigh-PressureFaultwithAbundantWater[J].ModernTunnellingTechnology,2018,55(3):160.

  作者:陈馈1,2,冯欢欢1,2,*,贺飞3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