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浅谈教材出版中编辑如何与作者共成长

时间:2020年11月11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本文浅谈在教材的出版过程中,编辑如何与作者共成长。编辑是杂家,需要学习各种不同的知识和技能,编辑与作者通过教材这条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互动、保持专注与信任等,编辑与作者真正实现共成长。 关键字:教材出版;编辑与作者;

  摘要:本文浅谈在教材的出版过程中,编辑如何与作者共成长。编辑是杂家,需要学习各种不同的知识和技能,编辑与作者通过教材这条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互动、保持专注与信任等,编辑与作者真正实现共成长。

  关键字:教材出版;编辑与作者;共成长

教材出版

  2016年,国家正式启动新一轮高中教材的送审修订工作,广东教育出版社作为地方教育出版大社,拥有多个学科国标教材,也参与了此次高中教材的送审修订工作,其中就包括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一直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重点教材,一直广受师生喜爱。作为一名编辑,我们有幸参与了此次教材送审的艰巨任务,这是我们的职责,更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教材出版知识:什么教材出版能获得单位资金资助

  新一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与上一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在理念和内容上都有了巨大变化,几乎是一门全新的学科课程标准。因此在这送审的四年里,我们与60多名编写作者从零开始,一起学习和理解《课标》内容,一起讨论教学框架和样章,一起寻找资料,一起编写和完善教材,一起经历多轮的送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编辑和作者一直在一起奋斗,一起成长,并成为相互信任的朋友。

  一、书,是一切美好故事的起点

  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走到一起,而我们编辑和作者能走在一起,大多是因为书。书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更是连接作者和编辑之间的桥梁。

  国标教材修订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它关系教育的落实和成效。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共需送审10册,其编写任务绝非一人之力,逞一时之勇就能完成,需要多位作者倾入大量的心血,耗费大量的时间,方能做成。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召集了60多位专家和教师,包括大学教师、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一同参与教材的编写修订工作。我们编辑也因教材,将同时面对多位作者,并开启作者与书、作者与作者、作者与编辑、编辑和书的一切故事。

  二、学习,是双方彼此的前进动力

  编辑是杂家,需要学习各种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社会发展步伐,做出适合时代的好书。教师是时代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理解新理念、掌握新技能,才能教出时代的好学生。

  与上一版相比,此次《课标》在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水平和实施建议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变化[1],直接“颠覆”了人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理解和认识。面对《课标》如此巨大的变化,所有的作者和编辑都必须化整为零,从零开始学习和理解《课标》,把握《课标》精神要点和具体要求。我们至少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开展《课标》学习工作,并举行了多次的集中讨论和培训。在随后的教材内容具体编写过程中,我们也经常组织集中分享和学习《课标》的最新理解和要求。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并吃透《课标》精神和要点成为了作者和编辑共同的努力方向,学习也成为了编辑和作者前进的动力。

  三、互动,是消除误解、增进情感的催化剂

  互动,应该是积极有效的互动。如果是不高效或无效的互动,那将可能适得其反。与作者沟通,跟作者互动,是编辑重要素养和能力之一。作者和编辑在知识体系、思维逻辑、专注目标、做事风格等方面都有所不同。编辑注重宏观把握,注重事物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比较理性,而作者更专注于内容,有时比较感性。种种差异的客观存在,在长期的合作中,编辑和作者难免会产生误解或冲突。如何积极互动,做到有效沟通,这其实是对编辑的一种考验,也是编辑智商和情商综合能力的体现。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和作者容易产生误解或冲突的两大方面是教材具体内容和会议组织与接待。在教材具体内容上,编辑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是职责所在,也体现了自身的专业性和价值。然而,许多作者对于编辑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并不认同,有些作者自认为高人一等,认为其编写的内容完美无缺,编辑不可胡乱修改。在这种情况之下,编辑经常是耐心与作者讨论和解释,进行有效的互动,进而消除误解和冲突,共同完善教材内容。

  而对于会议组织和接待,编辑并非本职也非专业,但许多作者在参加编写会议时会通过编辑了解会议和接待情况确是客观事实。在许多情况下,编辑并不能很好地处理此类问题,难免会让作者产生误解。因此,我们对此类事件的做法是尽力去做,尽力做到最好,然后与作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进而了解作者的需求。在此次的教材送审中,我们和所有作者都进行了有效的互动,我们在这些互动中消除误解,在互动中增进情感,在互动中完善教材。

  四、专注,是高效合作的基石

  专注是对于专业精益求精的追求。专注不但是做事情成功的关键,也是健康心灵的一个特质。[2]教材的编写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只有作者和编辑都专注于自己的事情,高效合作,教材才能编得更好。在此次的教材送审中,所有作者在主编的带领下,都专心学习《课标》内容,专注于教材编写,并为教材倾注了大量了精力和心血。我们编辑也同样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专注于教材内容的审核和修改。在这群专注于教材编写的作者当中,最值得人致敬的是本套教材的主编,他那专注和认真的态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虽年过七十,但主编对事情依然充满激情,丝毫没有岁月留下的痕迹。

  他不仅时时刻刻在琢磨着《课标》的精神和内容要求,更常常会通宵达旦,思考教材的编写思路。有时,他甚至会在凌晨两三点打电话给其他作者,交流与讨论教材的编写思路。许多作者是“有苦说不得”,但同时也被主编的这种专注精神所折服和影响。而在与编辑的沟通中,主编也会悉心听取编辑的建议和意见,并进行反复琢磨,认真对待,并高效回应,实现高效合作。对于教材的专注,是编好教材的基础,同时也是高效合作的基石。只有专注,要求才能提高,质量才能提升,合作方能凑效。

  五、信任,是长期合作的不二法宝

  信任,是一起事物开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信任,那暂时的成功将如同建立在沙子上的城堡,无法长久。在出版中,如果没有信任,那作者和编辑之间的合作就是虚伪的,其合作的成果也大多是平庸的。合作,应该建立在信任上。而信任,也是长期合作的不二法宝。

  在此次送审之中,有许多的作者有高级职称,但也有许多作者是年轻教师,暂未有高级职称,而编辑也多为年轻编辑。这种人与人之间职位的差别、年龄与年龄之间的差别,难免会造成一部分人居高临下,傲视群雄,对人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职称与年龄是客观的差距,一时之间难以改变,但若因此产生骄傲,不信任别人,那合作就没有基础可言。

  因此,作者与作者之间、作者与编辑之间,应努力漠视各种客观差距,共同努力,出好教材。而此次作者送审中,我们编辑与作者也共同经历了从最初的不熟悉、不太信任,到熟悉、基本信任,再到非常熟悉和完全信任的过程。作者与编辑教材的长期合作中,彼此信任,彼此帮助,共同将教材做得更好。经过此次合作,编辑和作者建立的互信,也将于有益于编辑和作者长期的合作。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开始到2020年1月,有3位作者评上了特级教师职称,有10多位评上了高级职称,有几十位作者编写出版了各类图书,还有更多的作者作为信息技术专家在全国各地作了多场的专题报告。我们的作者团队在成长,他们已成为这个学科的专家,并正逐渐成为这个领域的领航者。我们的编辑也在成长,我们正逐渐成长为一个独挡一面的学科型专家,实现与作者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艺, 朱彩兰.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第2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1.

  [2] 星汉. 世界上最经典的哲学故事大全集 超值白金版. [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06.

  作者:严洪超 李杰静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